文 | 陈卫东

美国即将进行议会中期选举,而选情对在参众两院仅有微弱多数的民主党不利,物价高企让选民对民主党政府颇为不满,而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高涨。

在这紧要关头,2022年7月借参加阿拉伯峰会之机,拜登总统放下身段专程飞往沙特阿拉伯会见沙特王储萨勒曼,请求沙特主导下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共13国)增加石油产量。沙特和OPEC做出了每天增加10万桶的安排,加上美国大幅度释放石油储备,油价有了明显的下降。

时隔不到3个月,10月初在例行的理事会上,OPEC+(外加俄罗斯和墨西哥)做出了自11月起每日减产200万桶的安排,于是石油价格再度应声而起,很不给拜登面子,直接扰动了美国参众两院中期选举的大盘。诸多媒体评论都直指要害: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变了,美国和中东的关系变了。

1

油气价格拉升通货膨胀率

这一轮石油天然气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是俄乌战争的影响。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而欧洲是俄罗斯油气最大的出口市场。俄罗斯石油出口的约60%,天然气出口的约80%卖到了欧洲。

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严厉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则以能源为武器,对欧盟实施了一系列的反制裁措施。就石油而言,至今年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将减少90%,天然气从对俄罗斯进口的依存度从战前的50%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7.5%。

欧盟减少的石油天然气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从其他能源供应国,如中东、非洲和美国购买,石油的体量大概是每天200万至300万桶,天然气则是500亿至800亿立方米/年。这就打破了国际油气市场此前大致平衡的供求关系,油气价格在高位反复震荡是市场的必然反应。

美国现在是第一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也是石油天然气第一消费国。上个世纪末美国发生非常规油气革命,不仅让美国实现了50年来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而且成了油气净出口国。2022年美国更超越了原来位居出口前两位的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国。

但美国并不能成为能源的价格孤岛,油气价格高企推动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几个月前,美国汽油平均价格一度超过4美元/加仑,加州油价更甚一度超过了8美元/加仑,这是美国二战之后从未有过的高位。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油价格高涨,立即影响了每家每户的生活成本支出,于是影响到对政府的信心,进而影响到执政党的选情。

2

石油美元,美沙关系的基础

拜登作为美国总统,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总统。美国是世界第一代石油生产国,美元是美国的本币,芝加哥纽约是世界最大最活跃的石油期货市场,美国有最活跃和最有能量的金融市场,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是世界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美国有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和生产商贸易商。

但是,美国总统对石油价格有话语权吗?美国国会、美国石油公司、美国消费者、美国资本市场等等,对石油价格有话语权吗?其实他们都没有,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又很想拥有。这让我想起了50年前基辛格的一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的大宗商品,半个世纪以来国际油气市场虽然风云变幻,但其实从未有人真正控制过石油。

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之后,石油美元是维系美元继续作为世界货币的主要原因。而美军、美元和美国科技是维系美国世界霸权的三种力量。

尼克松宣布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1974年派国务卿基辛格到沙特阿拉伯游说沙特国王,只要沙特答应两个条件:(1)所有出口石油均以美元定价;(2)出售石油剩余的收益都投资美国资本市场和购买美国油田服务。美国就可以承诺:(2)保护沙特阿拉伯及其所有油田的安全;(3)出售先进的军事装备;(3)阻止以色列和伊朗的侵扰;(4)确保沙特皇室的永续统治权。沙特王室欣然接受。随后两年内,OPEC其他成员国也纷纷与美国签署了类似协议,石油美元体系得以建立。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石油美元出现之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为产油国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它们长期存在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使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收支发生了新的不平衡,国际储备力量的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第三,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石油美元投放到国际市场之后,一方面充实了国际信贷力量,满足了许多国家对长、短信贷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游资在各国之间流动,时而投资于股票,时而投资于黄金和各国货币,导致股票、黄金和外汇市场更加动荡不定。

有人这样评价石油美元体系:人人需要石油,但石油只能以美元购买,各国只得储备美元,美联储得以无需成本即可开印美元,正是石油美元体系让美国维系了其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后数十年仍然主宰全球金融。

70多年来,尽管在人权和阿以冲突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依靠着“石油美元体系”和“石油换安全”的基本架构,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密切”的联盟关系仍得以维系。

3

谁来当机动生产者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油气生产国后,不仅减少了对中东进口的依赖,更在油气出口市场上成了OPEC的竞争者,这一结构性变化改写了美沙关系的基本面。

2015年之后,沙特阿拉伯不愿再牺牲国家利益充当“机动生产者”(即在油价高企时增产以压低油价,在油价低迷时减产以拉抬油价),转而与俄罗斯联手,试图用“成本优势”逼迫油气生产成本更高的美国当“机动生产者”。但美国政府并无调控石油产量的手段,因为美国数千家石油公司不接受“看得见的手”的指挥。于是全球石油产量猛增,价格大跌,投资腰斩,至今仍恢复不到2014年的水平。

与此同时,沙特实际领导人王储萨勒曼,作为第一个隔代接班(之前都是弟接兄位)的王储,以其万丈雄心和不受约束的鲜明个性,放弃了该国一贯谨慎的外交政策,把沙特变成了让美国恼火的盟友。

萨勒曼封锁卡塔尔,干预也门内战,美国情报机构还认定他下令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内谋杀批评沙特政府的著名记者贾马尔·卡舒吉。王储否认与谋杀有任何关联。

2020年竞选总统期间,拜登就杀害卡舒吉一事公开谴责王储,并放狠话要让沙特成为世界“贱民”。就任美国总统后,拜登一度冷却了两国关系。

2022年7月,拜登首访中东,并顶着舆论压力“低头”访问沙特,主要目的就是“求油”。在拜登的游说下,“欧佩克+”象征性地答应每日增产10万桶。对拜登这次“平淡收场”的中东行,英国国家广播电台评价称:这表明美国实力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对中东的影响力在不断衰减。

10月初,在沙特阿拉伯主导下,OPEC+这一轮每日200万桶的减产规模,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最大的一次减产。国际油价应声大涨,每桶从70多美元冲到90多美元。在民主党人专注于中期选举的关键时刻,这无疑是给了拜登政府一记耳光。

4

美国与中东产油国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沙特的决定激怒了拜登团队。作为回应,美国计划在11月从其战略石油储备中额外释放1,000万桶石油,以部分抵消欧佩克减产的影响。国会议员呼吁恢复《禁止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 (NOPEC) 》,该法案授权美国司法部对欧佩克提起反垄断诉讼。其他议员还建议减少对沙特出售武器。沙特外交部随即表示“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OPEC也表态称“减产是在恰当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

面对美国压力,OPEC和沙特态度为何如此强硬?

当前,中东产油国与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正在形成竞争关系。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OPEC+的减产决定,标志着中东产油国与拜登政府的“重大决裂”。OPEC不顾美国压力大幅减产,是对美元定价大宗商品权力的一次挑战。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东产油国不是要放弃美元定价,而是担心若用油价来配合美国打击俄罗斯,自己几十年努力建立起来的稳定的石油定价体系就会受到威胁。半岛电视台评论称,参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把石油的定价权从卖方转移到买方。

沙特能源大臣多次表示,OPEC+应扮演维护能源市场稳定的“调节力量”。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更是明确指出OPEC+不想在俄乌问题上选边站队,该组织只专注于防止油价暴跌。

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加速了能源转型的步伐。人类文明在经历过薪柴、煤炭、石油三个时代之后,正在进入能源的碳中和时代,能源体系的中心将从石油转向低碳和零碳电力。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大格局的重构,不仅会重塑能源格局,也会重塑整个世界。

50年前,美国把沙特和OPEC产油国纳入“石油换安全”的石油美元体系,通过石油全球贸易打造了全新的“石油时代”,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今,美国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成为OPEC的竞争者,同时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由原来的石油美元输出者变成了需要巨大资金投入推动国家经济转型的资金需求方。国家角色的巨大转换,必然导致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等OPEC国家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萨勒曼王储为代表的OPEC国家新一代的领导人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种转变,而美国以拜登总统为代表的老一辈政治家还停留在历史的舒适区,于是矛盾和危机随之而来,俄乌战争作为一个突变因素,引爆了矛盾和危机。

作者为中海油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