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过剩,泡沫横行,这大概是稍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们对于中国房地产的共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英国新冠爆发之前,许家印通过一系列的关系,买下了伦敦最贵的豪宅,涉资约2.1亿英镑(约人民币16.7亿元)。
据说这座豪宅能俯瞰著名的海德公园,居住面积比一个橄榄球场还要大。许家印买这个房子是在高位接盘的,原主人是沙特阿拉伯的王储Sultanbin Abdulaziz,其价值在2020年1月达到历史新高,随后就转手了。2021年4月,房屋持有人向辖区提交了翻新规划,计划再次花费超2亿英镑对此房屋进行翻新。但目前,翻新计划并未进行,这个房子的价格已经准备出售,许老板原价挂牌,可无人问津。和许老板一样尴尬的,还有“晴格格”王艳所住豪宅的持有公司——北京王府世纪发展有限公司。
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消息,由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朝阳分行持有的北京王府世纪发展有限公司债权在近期拍卖。4690人围观,但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主要拍卖的资产为王府世纪大厦,法人是演员王艳的老公,其地理位置极佳,起拍价为11.2亿元。
而演员王艳,则居住在王府世纪大厦顶端一套估值约1亿元的豪宅里,其自带一个地面铺着大理石地板的空中花园,推开窗即可俯瞰故宫全景。她的老公王志才当年在国内时只是一个手表厂的职工,后来去了香港,跟一富婆结缘之后进入房地产行业,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他的身份就变成了港商,回到内地投资房地产赚了不少钱,也娶到了如花似玉的明星。但现在,在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也不得不低价出售藏娇阁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卖楼了。这大概是对中国那些贪心的房地产商们,最好的注解。
从年初到现在,很多手上有多套房的朋友可能都在为手上的房产贬值感到焦虑。据官方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十一长假期间,房市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其中北京跌幅高达64%。20个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37.7%。一般情况,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下滑有更强的抵抗力,一线城市顶不住了,说明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的趋势挡不住了。
而且,9、10月份是业界称为“金九银十”的售房旺季。这样的数据交出来,很多炒房客都慌了。所以近一两年来,无相君多次观察到,一些城市的热门板块,不少人都原价,甚至打折卖出刚交付不久的新房。这种现象俗称“砸盘”,尽管同小区的业主都很不高兴,但这就是现实。我之前就提过,房地产的核心是城市化,是人口。如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已经快要完成,人口减少也是大势所趋。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在几十年过后,手上会持有多套房产(这个群体的父母,很多都有二套或以上的房子),供过于求的基本面不会变化。所以从中长期来看,新房需求恐怕仍是减弱态势。而且从短期的预期来看,经济的修复依然长路漫漫。民众在收入预期减少,且现实的必要支出消费不减的情况下,更会谨慎消费大宗商品,尤其对高昂商品房,更是非必要,不购买。
当然,在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普遍缺钱,楼市仍是经济引擎的现状下,想尽办法刺激楼市也是现实所迫。继小麦换房、西瓜换房后,据澎湃新闻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包括吉林省延吉、吉林省吉林、江苏省泰州等19个地区出台了农民工进城购房的相关政策。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在这些优惠政策中,购房补贴、契税补贴是常用的优惠措施。部分政策甚至提及到了农民进城购房可享受户口迁移、子女就近入学(含转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区人口同等政策。部分专家在这几个月也是鼓起劲,劝农民进城。
从出台的城市来看,这些城市大多以库存压力大、去化困难的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为主。从正面角度看,这些政策聚焦于农民这样庞大的群体,一定程度上能带动一部分的需求释放。但从侧面看,这说明了城市人口已经接不了那么大的盘子,只能去指望农民和农民工群体了。但对于农民工来说,去城市买房有没有必要,却是个问号。一方面,这几年新农村的建设有目共睹,村村通路,乡镇配套也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政策也在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仍然是农民工进城的最大障碍。比如动辄几十块钱一碗的面条,处处都有停车费,孩子的教育费用,对于平日里省吃俭用的农村朋友来说,都是昂贵的生活成本。
(国外论坛对于移居中国城市的讨论)此外,大量的农民真的进城生活,可能就会和城市本身失业工人形成生存竞争。有困难,找老乡。但老乡本不该是接盘的工具。顶尖富豪都在卖房,为什么要让农民进城买房?在短期刺激之后,我们能不能进一步思考,城市如何为这些农村人提供平等的保障和就业,给他们一个接近更加文明、更加制度性的向上流动渠道。一个事实是:当我们开始鼓励农民进城的时候,不是农村出现了问题,而是城市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