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经典 (ID:Thinkingdom),作者:Liko,头图来自:木占占
在普通人眼中,影视行业似乎总与光鲜亮丽的演艺圈绑定,那里有如潮水般涌入的俊男靓女,日进斗金的超级巨星,名利场上呼风唤雨的制片和导演……
可入行五年的木占占却认为,这不过是因为,大众的眼睛只看到了那些“能被看见”的明星。
2017年至今,木占占一直在圈内拍摄宣传剧照。这些年,她跟拍过多个剧组,也合作了不少知名的演员。
但在这行干得越久,木占占就越发感觉,剧组内外的镜头(包括自己的那枚)对准的,几乎都是聚光灯下的主演,而在聚光灯之外暗淡的角落里,那些实实在在用肩膀扛起整个行业、默默无闻、拿命干活的工作人员,却鲜少被人看见。
于是,木占占决定,这一次她要举起相机,拍下剧组的灯光、摄像、场务、武行……当然,也包括她自己。作为90%的大多数,木占占镜头里记录下的那些日常点滴,可能才是流光溢彩的霓虹灯背后,这个行业本来的模样。
以下,是木占占的讲述——
我朋友圈里的熟人,一连走了两个
2017年入行之后,我一直在各个剧组拍摄剧照。
剧照一般用于后期宣传,好的剧照要能抓住整场戏的核心,呈现人物、事件、环境、情绪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一部戏的剧照,基本都是在演员拍戏的过程中抓取的。这就要求剧照师在现场,得有见缝插针的能力,一方面不能干扰正常的拍摄,另一方面又得在有限的空间内,抓拍到决定性的瞬间。
在拍摄现场,比较好抓拍的位置,一般都是摄影机的角度。我得拜托摄像、灯光,帮我预留点拍摄空间,于是常跑去和他们聊天,一来二去大家熟络了,自然也就打成了一片。
我那时每天陷在片场十几二十个小时,一天要拍摄几百张照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主演的群像或特写。
后来照片拍多了,我就想啊,主演从来不缺人拍,可他们身边那些忙来忙去的工作人员,好像很少有人,去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萌生了给工作人员拍照的想法。
在剧组干活的人,大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更不用谈所谓的五险一金。绝大多数的人其实就是影视“民工”,跟着自己工种的“包工头”四处打工,干完一部戏,赚一份的钱。
所以,外界看来等级森严的剧组,其实是个非常松散的组织。制片组、导演组、摄影组、美工组……各组都有自己的带头大哥,百来号人聚在一起,共同干完这两三个月,然后就又各奔东西了。
虽然没有五险一金,但剧组还是会为每个进组的工作人员,买一份保险。毕竟在片场,很多工作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就像有一年,我朋友圈里的熟人,一连走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一位在片场离开的武行。
我记得他30岁出头的样子,刚刚当上父亲。据说出事那天,他在片场试威亚,好像设备出了问题,人当场就没了。
这样的事故,在我们圈内隔三差五就会传出,但每次只有当有名气的演员发生意外,媒体争相报道,外界的人才会知道。
明星出事是新闻,但普通的剧组人员出事,一般只是按较低档的保险标准赔点钱,然后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我曾跟一个武术指导聊过这份工作,他当时说,武行负责的,其实主要就是两块内容:一块是如果有打戏,他们得保证动作看起来利落又漂亮;另一块就是,得避免危险发生。
因为要避免危险发生,火烧人这类高难度的动作,一般也交会给专业的武行做。
完成动作前,他们通常会先穿一件防火的石棉衣,然后再在外层衣服上涂抹凝固的汽油,最后才会点火,燃烧。
尽管石棉衣隔热,但如果火势越烧越大,热气涌动,难免会有灼伤人的地方。
况且,拍火烧人的戏,如果一次不通过,武行还得再拍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据我所知,一天之内,有一位武行兄弟就被烧过八次。
至于武行烧一次全身能拿到的报酬,也因为剧组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较好的剧组开过6000元一次的价格,但那回,现场的武行,也有人受了伤。
如果说武行的危险,外界还多少有些耳闻,那灯光师的意外,可能就更加无声了。
因为要在棚顶布灯,搭建桁架,所以灯光师常常需要在高空作业。
加上,灯光师总是剧组里到场最早、离场最晚的一批人(灯光必须得在演员到场前把光源布置好,拍摄结束后,他们还得留下来装卸沉重的照明设备)。所以,比起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他们的休息时间,也是相对比较少的。
记得有一次,一个古装剧剧组,要在横店的秦王宫大殿白天拍夜戏。为了营造出夜晚的效果,灯光师拿了钉枪,准备把一大块黑布钉在大殿的房檐上,因为太过疲劳,没有休息好,他直接从三五米的高空摔了下来,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被场工紧急送去了医院。
每天工作十多二十小时的过劳状态,加上高空作业的工作内容,都让灯光师成了剧组的一大高危职业。
出行方面,整个剧组也是整齐划一的。哪怕只用三五分钟就能步行抵达片场,所有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得乘大巴,统一行动。
每次去片场,一个剧组就会化身成一个浩大的车队。
除了接送工作人员的大巴,各个部门还会设置自己的专属车辆,服装车、摄影车、灯光车……在摄影棚,每一个车厢,都是一间便携式的移动仓库。
剧组的工作环境复杂,拍戏地点也时有不同。
现代戏的转场节奏特别快,集中拍外景时,一天要城东城西地跑很多个地方;古装戏的拍摄环境就相对单纯多了,大部分时间都会驻扎在影视城,或者是已经搭好景的摄影棚。
剧组的女生少,片场扛机器的女生更少
其实,我不是一毕业,就入了这行的。
记得刚进剧组的时候,很多人看我是女生,都很好奇:你为什么干这个?
剧组的女生少,大概也就十个人里面有两三个。而且,这仅有的两三个,还大都做服装或化妆。也就是说,片场扛机器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体能差异有关?拿我日常工作使用的单反来说,塞上电池的机身,再加上一枚长焦镜头,少说也有三几公斤重。每天在片场,我得抬着它工作十几个小时,来回走动拍照。期间,抬相机的手还不能抖,因为一抖,片就花了。
所以最开始,我妈很不理解我:为什么想干这个?为什么不能去国企、事业单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考考公务员?大学四年,上下加起来一共八个学期,其中有六个学期,她都在跟我发生争吵。
可她不知道啊,我小学就很爱看电影了,初高中参与的课本剧拿了名次,上大学虽然顺了他们的意,去重庆的一所大学念了四年会计,但我同学在备考会计师资格证、ACCA的时候,我却一直在外面拍微电影、写脚本。
临近毕业,我甚至拎着箱子去北京,跑过大型影视公司的校招,也给现场的HR递过简历,还进过面试,但碰上北影、中传,甚至海外艺术类高校的专业型选手,我很遗憾没能走到最后。
即便这样,我也没想过放弃。
后来,不知道是不是我和我妈通过吵架,达成了某种和解,又或者她开始看到,我确实有在这个方向付出努力,总之,我面试失败后,她反而尽她所能,帮我找了一个教摄影的老师,让我跟着他学了一年。我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才有机会进到现在的行业。
虽然这个行业的确很苦,但当我拍摄的第一个项目被用作宣传封面,放在腾讯视频的首页,微博上也有很多人转发那组照片时,能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
而且,片场就是一个实战场,不管是技术还是统筹,能学到很多,也能看到很多。就像我们这行的从业者,其实两极分化挺严重的,家境殷实、接受过系统艺术教育的人,与年纪轻轻就辍学,在剧组做帮工成长起来的人,都可以在同一个剧组工作,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很多有趣的碰撞。
未来,我可能不会一直做剧照的工作。现在,我在努力存钱,希望能去更专业的院校进修。我一直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就是想朝着导演的方向前进,以后能有机会拍自己的作品,而不只是拍服务于宣传的剧照。
但我不会强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多好,因为我已经想明白了,反正我就朝那个方向走,能走多远走多远,只要走到最后开心、不留遗憾,那就可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经典 (ID:Thinkingdom),作者:L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