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名影星郝蕾的一条朋友圈火了。

她在北京的街头大排档,记录了自己所看到的三拨人。

第一拨,两个胖大哥拿着塑料袋打包了隔壁桌剩下的菜。

第二拨,一个阿姨捡了商户没有收走的饮料瓶。

第三拨,一个瘦弱的、看着快60岁的男人背着双肩包在这条街上来回走了好几趟,把客人喝剩的一壶水,倒进了自己的水杯里。

然后坐在一张空桌子边,看着面前空空的饭盒,充满了无望……



郝蕾感叹:

“住在这十几年了,也在这条街上吃过数不清的饭,从来没见过如此悲凉的场景。这里是北京啊,多么繁华的首都地段都是如此的话,其他小地方可怎么活下去?”

和北京大排档吃不上饭相呼应的,可能是上海老太太有钱却买不到面条。

6月18日,上海静安区王阿婆在其91岁生日时,独自出门准备买点鲜切面和排骨,做顿排骨面,为自己庆生。

王阿婆不会用智能手机,也没有随身带手机的习惯。

而她在家门口的粮油店门口排队买面时,就因不能扫入口场所码,只能退出面店。

旁边一位老伯说可以帮忙,但他用手机扫场所码时发现核酸阴性报告超过了72小时,也没有买成。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热议后,粮店负责人发圈表示:

“领导如果要问,我们也没什么错,严格执行集团制定的防疫规定是没错的。”

受疫情影响的,还有很多正在“躺平”的年轻人。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数据,说是避孕套过去两年的销量,下降了40%。



避孕套销量的下滑,难道是大家都在忙着生孩子吗?



从近期的离婚率、结婚率、人口出生率来看,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说白了,就是年轻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变少了。大家被封在小区门口,出门约会还要看各种码……



北京吃饭难,上海买面难,情侣接触难。

这些虽然都是彼此独立的事件,但背后折射出的通病是,大家“疲”掉了。

“我们的生活出问题了”,成为很多人的心声和情感共鸣。



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3年了,从起初民众普遍支持严格防疫,到如今日益产生分化。

一些一刀切、层层加码的措施,已经在人心层面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情绪,对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还记得张文宏医生说过:“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

防疫政策若想持久有效,经得住实践和人心的检验,就必须换位思考,多去想想老百姓的工作。

如果说,疫情被控制住了,但大家的生活垮了。

那么,很难说是我们打败了疫情,还是疫情打败了我们。



上海某饭店为了躲避堂食检查,关灯营业,消费者都很配合

令人不安的是,持续性的防控措施,无意间被某些人利用了。

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的红码、维权楼盘业主的红码、以及所谓的“恶意返乡”,就是绝佳的证明。

他们打着防疫的名号,堂而皇之地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仅制造了社会对立情绪,也侵害了群众的切实利益。



国家三令五申要考虑群众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要在有力度的同时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温度”。

可惜,这些要求在不少地方,都成了耳旁风。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昨天(6月25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季度论坛”上说,虽然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将会出现强劲反弹,但全年5.5%的增长目标将难以实现。

《证券时报》则预测基准情景下,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2.7%,下半年实际GDP增速有望达6.4%,预计2022年实际GDP增速为4.7%,低于目标。



经济数据少一个点,影响的人就是一大片。

事实上,一些过度的防控措施,对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冲击,已经远比一些人想象中还要严重。

如果这种焦虑与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不仅会让大众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在社会层面也可能继续不断曝光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比如最近的丹东“袭警”事件。



所以,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照顾好人民的生产生活,使他们真正能在遇到困难时,感受到体制的温暖,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日渐开放、多元、包容、自信、现代的社会。

这既是过去外资不断押注中国的信心来源,也是14亿人民的共同心愿。

钱,取之于民,应用之于民,而不是用之于防民。

只有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少干涉、少折腾,经济才有活力,中国才能富强。

今天我们来之不易的成绩,应当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