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上海几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文件,文件叫《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顾名思义,为了做好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上海给出了十一条的措施。
其中第九条就叫: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开始有人表示不理解,说疫情严重,经济下行,本该帮助应届毕业生渡过难关,怎么还让他们去做风险更大的事情——创业了呢。
也有人表示理解,说“这些政策都是没办法的办法。真需要的人仔细学习下都有帮助的。尤其是自主创业的社保缴纳问题,花点时间仔细学学,能省不少钱。”
接下去应该出现一场你来我往的观点交锋。
但由于一开始质疑措施的人太多,导致后来互联网几乎只有一种声音了,也就是最后很多人形成的一个共识:
年轻人不能干的三件事之一就包括创业。
01.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这个文件并非是针对应届生求职问题的“特事特办”,而是早已有之。
我去找了2021年的“通知”,也是上海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里面有这一条,内容大差不差。
只不过今年强调了“延期还款且不记录个人征信逾期”: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在疫情期间实施阶段性优惠政策,天使基金“雏鹰计划”已资助企业,资助期内的创业者可获最多3个月延期还款且不记录个人征信逾期,由合作银行视资助企业具体情况配合执行;
增加的原因很明显,考虑到了疫情对于创业的影响,所以上海想帮毕业生们缓解资金难题,这无可厚非。
所以问题便是,怎么去年的文件没有引发热议呢?
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文件。
徐州的。
贵阳的。
内容上没有上海写得那么细致罢了。
所以问题也是,怎么其他地区的文件没有引发过热议呢?
两个问题摆在一起,我们便能看到,原因还是在于上海疫情带来的观念冲击。
普通人更希望在不稳定性中追求稳定,不愿意在动不动就闭店的市场中“为梦想而战”。
恐怕如今环境的独特性正在于此。
02.
或者说,环境也在“双标”了。
经济好,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大家都能赚钱,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济下行,一些细节演化成了问题,大家开始思考,怎么生活这么难。
特别是,困难首先会降临到应届生头上。
4月27日,权威部门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截至4月2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23.6%,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去向落实率为21.47%。
报道指出,(重庆市)33%的落实率在中西部居于前列。
截至2022年4月17日,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里,75%以上的还没落实就业。
当然,暂时不落实就业,不代表他们最终不会签下三方协议。
特别要注意的是,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毕业求职更难,如此说来,应届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了。
光是因为处于封控之中等问题,他们就失去了更多机会。
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你不来现场面试,有的是人来群面。
或许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上海也在文件里鼓励各高校适当延长毕业生在校生身份时间。
缓一缓,消除一些就业压力。
但就算你找到工作了,如今的环境下,工资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4月1日起日起,职能类70%底薪发放,业务类60%底薪发放。”
“职能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及业务线职能人员,薪资总和(底薪+绩效)4折”
想必你也听说过降薪传闻了。
在微博等平台上,随便一搜“工资打折”这四个字,直接出现了大量的打工人的无奈和感慨。
然而,能追讨回来的又有几人。
比之更甚的恐怕就是裁员了。
互联网大厂里的年轻人们开年以来便被裁员消息笼罩。
一般而言,这些信息并非空穴来风,最后坐实的也不少。
知乎采取突击裁员的方式,周五通知后,周一让员工走人。
新闻报道里说知乎“本轮裁员规模在20%-30%”,精妙的是“本轮”二字,很多企业的情况差不多。
它们可能一年不只裁一次,或者,近年来可能不只今年裁。
员工们都在试图避免被裁,但没人能给出秘诀,因为就算你资历再老,也不一定能躲过去。
美的老员工“被优化”后的留言便能令我们看到其中的揪心之处:
“没有报工伤,会影响部门考核……任务达成的代价,三个月后请医生看X光片,问他是否彻底痊愈,医生说骨头有点歪,一辈子就这样了。
自己当时的选择,责任所在,义不容辞。现在想想,还是太善良。房要供,娃要养,打碎牙齿和血尝。”
看了这样的感慨,有谁不扪心自问一句,是不是我也会经历这样一天?
为了让员工少点痛苦,一些企业还是进行了思想教育的工作,他们喜欢将裁员美其名曰“毕业”。
或者“重生”。
但重生后的年轻人依旧将进入内卷的职场,再次经历“每个人都活得那么枯燥, 可每个人又都在那么拼命地活着”的日子。
似乎打工越来越难了。
那么如果跳出打工人的思路,去当老板,能赚得多一些吗?
03.
看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
2011年的数据,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
那还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现在的数据我没查到,但不会太乐观。
可以说,很多中小企业本来就是在泞泥中挣扎生存。
4000多万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
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中小企业成立十年内都会走向死亡。
以致于形容一个人脑子不太聪明,就说他“非要去做生意”:
“非要去做生意,门面房租金一年8万。装修花了5万。进货花了7万多,一共20多万,开了3个多月了,营业额才2万,血亏啊,现在每天几乎就没什么人,雇的两个员工,一个工资3000多,两个就是7000,加上电费和吃饭啥的,一个月稳稳的赔一万。”
想必这些故事并非远在天边,也可能就出现在你我周遭。
至于原因,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显示了,基本就是“钱钱钱的”问题。
这是年轻人创业难的关键所在。
我们再看看企业破产的特征。
创业避雷指南里总离不开这几个项目:
奶茶店咖啡店花店茶叶店服装店便利店密室逃脱店美容院剧本杀店
这几个项目的口碑几乎只存在于根本不懂职场的国产职场剧里。
问题是创业者真的是傻白甜,拼了命地白捐资金,只是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吗?
当然不是。
恰恰相反,他们很懂。
但权衡之下,他们“倾家荡产”所能赌一把的项目就是这些微小店铺。
凑个几万、十几万,开家小店,努力赚到第一桶金,之后把装备更新,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思路是好的,但风险无处不在。
当市场风险来临时,为了保住家底,他们有可能走入违法的地步。
几年前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2020年7月,上海一家奶茶店的房租突然涨了大半,尽管老板秦某每日起早贪黑,可生意依然没有很大起色。
为了挣钱,秦某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一些正正经经的直播。
榜一大哥很喜欢她,给她送了礼物,然后问她有没有意向进行那种特别不正规的直播。
本着职业道德,奶茶店老板秦某愤而拒绝。
话音刚落,房东催交房租的信息又过来了,犹豫了一下的秦某还是走上了不归之路……
本来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违法案件,榜一大哥违法了,奶茶店老板违法了。
意外的是,对于奶茶店老板秦某,网友们大多抱有同情,其中一条评论更是指出:
“为什么要去创业啊,疫情也好涨房租也好也没有政策保护。为什么要去做直播呢,在家乖乖等死不就好了。”
一个年轻人倾家荡产,早起贪黑地做生意,也不过是为了房东增加月租,那创业的意义又在哪里?
可见,“创业”能把普通人逼到什么地步!
既然如此,年轻人有什么想不开,要去追寻海市蜃楼呢?
04.
面对种种困难,一味输出负面情绪显然毫无意义,这个时候,专家们并非没有给出解决对策。
有人提议,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拿手头的汽车开滴滴赚钱。
以此达到存钱的目的,或许能早一点够到财富自由的标准。
但要知道这些方法的操作性不一定很强。
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还是要对各种信息兼听则明。
不是说不能创业,我们自然鼓励每个人为梦想去努力,但同时不妨看看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他们怎么做:
有句烂大街的至理名言是:如果不能赚到什么钱,那就尽量不亏钱,少亏钱。
最近几年大家的遭遇只不过再一次证明,它说的可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