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那天出了几起震惊全国的车祸,它们有一个共性:

驾驶者撞了很多行人,现场一片狼藉。

你要是点进去看几个不打码的镜头,弄不好几天吃不下饭。

比如,台州职院的事故,一个20岁的大学生开着家里轿车冲撞行人,最后造成3人死亡和16人受伤。



视频里我们还能听到幸存者的嘶吼和怒骂,那种撕心裂肺的情绪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绝望。

所以凭啥要伤害一群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呢?是不是随机撞人报复社会?





认真地去看,有的案件看着不像。

比如北京交道口的车祸是车主肇事逃逸后不当操作带来的惨剧。



当然真实情况怎么样,最后还是需要官方通报来下定论。

但这时候恐慌情绪已经蔓延了。

有的网友觉得现在经济不好,报复社会的多

然后开始爆料自己的故事:

“特别是晚上去喝酒还带了女朋友的千万别和那种一群人的发生争执,我身边见过好几回了有的坟头草都很高了。”



一有情绪就发作,一发作就有人死亡,好像社会病得不轻,快不行了。

这些段子在小红书里成了一个宇宙。

我舅妈被捅了十几刀,你婶婶被尾随砍了几十刀。

与之相比,自己被陌生人干断6根肋骨似乎也挺震撼的。



这些言论加速了消息的传播,以致于普通人难辨真假。

甭管了,干脆离疯子远点,人多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实在忍不住了,就觉得自己也会爆发,加速世界的毁灭。



听着都很吓人,也使得“现在戾气重”的观点流行起来了。

“大家得看开点,不要觉得现在戾气重,过几年再看,你会发现现在又成了好时光。”



反正现在出点啥大事,就往报复社会上推;

反正很多人认为未来越来越不安全了。

报复社会的犯罪真这么猖獗了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报复社会的个人暴力犯罪。

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里有一个基本概括,说这类犯罪以报复社会为动机、以无辜民众为攻击对象,手段凶残,后果严重,且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

看着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很大,但报复社会型犯罪数量上远没想象的多。有几个理由:

·总体暴力犯罪得到了控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过,2022年全国因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被起诉的犯罪嫌疑人数量创近二十年来新低,严重暴力犯罪起诉人数占比由1999 年的25%下降至2022 年的 3.9%。



虽然没有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具体数据,但作为总体的暴力犯罪大幅下降,那么作为其中单项的报复社会案件也应得到了有效遏制。

·犯罪方式也变了

这是2011年至2021年十年间相关案件的不完全统计,可以清晰地看到公交车这一场所特别醒目,而事发时间都在八年之前。



当时很多地方没建地铁,普通人家庭汽车拥有量又没有上来,所以公交车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如果存在一个想报复社会的罪犯,他自然会选择公交车去实现他所“渴望的最大伤害”。

但如今开私家车的人多了,情况就变了。

同样改变的还有校园这一场所。

2010年3月福建南平郑民生案件发生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又发生了5起校园血案。



后来发现,后面几起案件都是模仿南平郑民生案件的,都用锤子、刀具等工具暴力侵害没有防护能力的儿童和中小学生。

这个情况在五六年前依然如此。

同样一份不完整的统计,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近20个月里,伤害未成年学生案件成了一个醒目的类型。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说难也不难,包括校门紧闭、不定期安全演习等等措施。

很多学校的演习也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干。



事实证明确实有一定效果,让犯罪者不敢闯入其中。

看到这里你肯定想问,不太在这些场合行凶了,那他们到哪里去施暴了呢?

这就不得不先说一个关键特征:

·很多报复社会行为没那么惨痛

有一个学者做了研究,他在公开司法文书里找出了2015-2019年的刑事案件,然后再搜案情基本描述中包含“报复社会”字样的样本。

最后剩下292份。

排序后,排名前三的罪名和占比分别是:寻衅滋事罪占比23.40%;放火罪占比14.18%;故意杀人罪占比12.41%。

我们可能以为一旦报复社会就死伤遍地,但从数据可以看出,很多报复社会的犯罪会以寻衅滋事罪这类相对暴力强度较低的方式来实施。

也就是说上面的问题可以解答了。

在本身案件不多、社会治理又不断强化的情况下,犯罪者更愿意通过一些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或许他们也得考虑刑期“性价比”吧。

·相关研究表明正在下降

我查了查勒高风教授的几篇论文,他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院长。

他分析后得出结论,2021年报复社会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减少。

到了2022年,他说社会矛盾纠纷引发的报复型暴力犯罪频发,没说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公开渠道没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报复社会的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

流量作用下,你可能觉得周周发生惨案,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自证预言的逻辑。

一方面。

因为有人发了,所以事情获得关注,然后相似不相似的报道一股脑儿被推到流量圈里来。

毕竟中国有14亿人,每天都有很多这样子的事情发生,聚一块肯定能增加恐慌氛围,让人以为社会危矣。

但它们不一定就是报复社会案件。



倒是中伤了一大片人。比如一些人扬言干快递外卖滴滴的,戾气重,容易报复社会。但各种研究都表明,这些行业的打工人极少成为这类案件的作案人。



很多人不过是以讹传讹,制造新一波的焦虑,替代老一代的焦虑。

但时代的焦虑也确实存在。

这就是另一方面的问题。

经济高速增长时,社会中处处是机遇,大家的心也就宽一点,甚至能去做到路不拾遗。

但经济增速放缓了,大家会更在意存量资源,猜疑、矛盾、伤害增多,治安也会相对变差,这是全世界通行的道理。

这时,金钱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你看迅猛攀升的是经济犯罪、电信诈骗这些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18—2022年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2.1 万人,比前五年上升32.3%。

然而即使没钱,保持平和生活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有许多人不正这么开心过着吗。

相比之下,走极端的人从来都是极少数。

一言以蔽之,社会没那么危险,恐慌不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