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孙小婷,编辑:孙小婷 张永群,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一些互联网个人求助平台开始向捐款者收取“支持费”,引来消费者“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扣款提示不明显”等投诉。用户在付款时,平台会默认勾选额外付费选项,取消勾选则可以避免扣费。虽然费用可退,但不仔细研究很多人难以注意。


一个改变,让人们立刻对这种商业化倾向警惕起来:平台怎么把手伸向了救命钱,这究竟是公益还是生意?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爱心一旦收费,似乎就变味了。而很多头顶“公益慈善”光环的互联网个人求助平台自成立以来,也一直对收取服务费讳莫如深。水滴筹等平台在成立之初,正是靠强调“免费捐款”获得了快速增长。


因而,此次平台收取服务费的举动,也将慈善事业的市场化问题拉回公众视野。伴随而来的,是这笔交易费用该由谁承担,承担比例多少等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认识到的是,任何交易都需要成本,慈善事业也不例外。要让善意有始有终,其中消耗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技术支持不言而喻。以往,这部分费用主要靠其他商业项目反哺,比如一些平台采用“筹款+互助+保险”导流变现的商业模式,将筹款作为引导人们购买保险的流量入口。


然而让不以做好慈善服务本身为增长点的平台做慈善,总有诸种“所托非人”的困境,因而产生了随意填写募捐金额、有意隐瞒求助者财产状况的乱象。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进一步缩窄、“导流变现”的生意难做的情况下,平台开始探索收取筹款服务费的商业模式,似乎正在回归到慈善服务这一核心业务本身,是慈善逐步走向市场的一种探索,对慈善市场的供需双方和社会善意的积累,显然都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事实上,主张用商业方式经营公共事业的经济学家科斯认为,资源总会流动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这种理想状态存在的前提是交易费用足够低。而在现实环境中,正视这一交易费用的客观存在,借助市场机制采用更有效率的交易方式,也有助于支撑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敦促众筹平台将注意力放回到做好慈善筹款这一核心服务上来。


比如筹款平台应该拿出更多的精力保障爱心的落实,对筹款者的身份和需求进行核验,确保这是“救命钱”;对筹到款项的用途进行核实,确保“救命钱”真的用于救命而非其他用途;从募捐主体、募捐资格、募捐形式,到募捐信息公开等各方面进一步细化,提高募捐流程的透明度,完善募捐结果的反馈机制,从而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网络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监管中来。


法律法规层面,目前,无论是《慈善法》还是相关监管文件,都没有禁止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模式,各平台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无可厚非。但对于悬而未决的“服务费收多少,标准由谁制定,整个过程由谁监管”等问题,也需要监管部门、行业管理者进一步明确;尽快推进慈善事业实名制认证,设立追回机制和调查机制等实操层面的平台管理制度。别让商业化的慈善事业,全凭自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孙小婷,编辑:孙小婷 张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