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印度还是偏向俄罗斯的。
在联合国谴责制裁俄罗斯的决议会上,都和中国一样,投了弃权票。
而且是一周投了三次弃权,同时还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拒绝参与制裁俄罗斯,印度的网友也在推特平台上疯狂为俄罗斯打call。
但当俄乌战争进入第42天的时候,印度已经悄悄改变了口径。
第一次是在4月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印度驻联合国代表蒂鲁穆尔蒂,公开谴责:“安全局势及其人道主义后果只会恶化。”
联合国表示,已确认超过1000名平民死于这次战事,实际人数可能多得多。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4月6日在议会上作出回应,“这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我们支持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吁。”
意思很明确:你俄罗斯和我关系虽铁,但罪名一旦落实,我也不会纵容、偏袒。
新德里著名研究员马诺·乔希认为,这标志着印度立场的转变,印度不会在基本人权问题上还保持中立。
昨天,美国在联合国大会发起表决,要暂停俄罗斯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
最终的表决结果为93国支持,24国反对,58国弃权。
根据规则,不计弃权票,三分之二以上支持即可通过。
对此,中国投下反对票。
但印度却投了弃权票。
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蒂鲁穆尔蒂说:
“如果印度选边站,那就是和平的一边,而且要立即停止暴力。”
这句话显然是打俄罗斯的脸,毕竟是俄罗斯先出的手,而且是在跑到别人家里出手。
印度,怎么就突然改口了?
不怕国内老百姓的舆论吗?(印度网友大多支持俄罗斯)
要想弄清印度改口的原因,就要弄清印度为什么挺俄的原因。
这一点,我曾在《印度人为什么疯狂支持俄罗斯?》中详细叙述过。
总结一下就是三点:
1、前苏联为了遏制中国,就扶持印度,给了大量的武器、技术、物资,支援量远超过中国。
2、在中印边界的冲突中,前苏联和俄罗斯都不支持中国。
3、印度现在的武器大多是俄罗斯提供,价格上比美国便宜很多。
此外,印度的外交国策,就是“骑墙”。
自从印度独立以来,就一直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按照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的说法:
印度将远离大的集团,对所有国家都友好,不加入任何联盟。
话说得非常漂亮,通俗化一点的理解就是:谁赢,我们就帮谁。
印度的外交部官员对议员们说,印度与美国和俄罗斯都有着友好关系,希望在这场大国的博弈中两边不得罪,当然最好是两边都可以讨好。
俄乌战争刚开始,印度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和当前俄军的纸面实力碾压,毅然顶着美国的批判声援俄罗斯。
而如今的悄悄改口,就是这两大基本面都发生了变化。
利益上看,印度能从俄罗斯身上捞到的好处,越来越少。而被西方制裁的风险,是越来越大。
美国逐步对印度施压,多次警告印度不要向俄罗斯靠拢,美国也是印度的武器、资源、外贸订单的提供大国,印度自然不敢得罪。
去年,印度和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为1500亿美元,而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仅为80亿美元。
美国给予印度的好处越来越占到上风。
3月底的时候,白宫方面还表示,美国可以帮助印度摆脱对俄罗斯国防物资的依赖。
俄罗斯能给的,美国能给,俄罗斯给不了的,美国也能给。
不知道印度是不是因为 “美国给得太多了”而发生动摇。
上个月,印度空军派运输机去乌克兰撤侨的时候,竟然还大发善心,顺带把一些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带回来了。
谈判桌的嘴脸,往往取决于战场的形势。
除了美国的拉拢外,印度似乎也从俄乌战争的势头中,品出了点什么。
从开始的高歌猛进到中场的僵持不下,再到现在部分地区的撤军。
印度发现,事情好像有点不对劲了。
俄罗斯发言人培斯科夫昨天(4月7日)罕见表示,“我们在士兵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原话为:"We have significant losses of troops. It's a huge tragedy for us.")
另外,因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前所未有的制裁,俄罗斯面临着30年来最困难的局面。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个要脸的国家。
在最初进攻受挫时,对外一直说这是“战略目标”,美国机构也是预测说基辅很快就会沦陷。
但今天,能说出"重大损失"这个词来,说明情况真的很不乐观了。
乌克兰不仅收复了首都周围的失地,甚至还发起了战略反攻。
俄罗斯国防部在3月25日曾表示,已有1351名俄军死亡、3825人受伤。
这是俄方最近一次更新的数据,但外界对这个数字一直不相信。
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俄军死亡人数可能至少1万人。
战场上的失利,让谈判桌上的外交措辞变得柔和。
俄罗斯发言人培斯科夫昨天还说,乌克兰已向莫斯科提出含有"无法接受"条件的和平协议草案,但俄罗斯仍会持续谈判,并力求确保己方所提条件。
从一开始逼乌克兰割地求和,到现在的“力求确保”。
印度也不是糊涂蛋,显然品出了其中的微妙变化。
作为一个专业的“骑墙派”,印度显然是践行了国策:谁赢,就帮谁。
毕竟在面对切身利益的时候,人和国家都是最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