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狂飙了三年的新能源车,撞上了2022年的第一堵墙。
这是个多事之春,我们看到原油价格飞涨一度突破130美元/桶,我们看到伦敦期镍在两个交易日48小时内翻了2.7倍,我们看到碳酸锂在过去一年间涨了十倍有余直逼50万元/吨。
紧接着便是全国各地油价排着队奔向9元时代,你喊得上名的几乎每一家电动车企都宣布涨价,代表性车型的涨幅达到了原车价的5%~8%。
今年1-2月,新能源车销量还延续着去年的势头,但前两个月还未受到普遍性涨价的影响。如果市场状态仅仅是“延续去年”,在3月一连串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后续销量恐怕没有可能逆流而上维持增势。
更重要的是,谁敢说原材料价格已经见顶呢?
“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刚刚好一年前,彼时原油涨至70美元突破了疫情前水平,基本金属价格也都来到了历史高位。大宗商品上涨屡创新高,以至于本胡发了一条朋友圈劝亲友们买车请趁早……
然而谁能想到,即便当时价格已经是如此“高位”,接下来的一年原油、铝、镍价还会再涨50%+,铜价也进一步上涨了14%(这里的镍价还是按“妖镍”事件前来算)。
这几天媒体的轮番播报下,各位应该都知道“妖镍”之所以48小时翻三倍,是与某众所周知的地缘军事冲突有关联。
然而不幸的是,早在这场冲突爆发之前,各种金属期货都已经持续上涨了1~2年之久。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鲜有例外,大家都注意到俄乌冲突致使原油短时暴涨,布伦特油价一度突破了130美元。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布油就已从去年12月的70美元来到了今年2月的100美元,三个月涨幅超40%。
镍价,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排除了3月的反常暴涨
主要基本金属中,铝、锡、锌等都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铜、铅、镍(暴涨之前)也都在历史最高的价格区间。而这些金属期货自2020年初开始,经历了几乎是持续了两年、动辄翻一番的上涨,在重回疫情前价格之后又继续涨到了今天。
原材料价格上涨已久,地缘冲突只是最后那一根导火索,也就不必指望冲突缓解便自然大幅回落。这背后是基础工业长期的供需错配,是美联储及离岸美元体系日渐无序的信用扩张,是全球ESG走向极端化的顾头不顾腚。如果非要安一个因果关系,冲突倒更像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铝价,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也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过去三年电动车市场的繁荣、锂电池产业的腾飞,其实是建立在其特需原材料的远期公允价格,一直并未被充分“发现”的基础之上。
和燃油车相比,电动车(当然的)需要更多昂贵金属。除了燃油车几乎不需要的镍、钴、锂等电池材料,电动车还需要比燃油车多出一倍有余的铜(导线);对于中高端车型,由于续航带来的减重压力,电动车还比燃油车更加需要大量铝材。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燃油车也有影响,但程度要小得多;由于各自所需原材料的差异,形成了三元锂>磷酸铁锂>燃油车的成本上涨情况。
“只是过渡”,废话一句
千万不要读到这里,就以为本文是在“唱衰”电动车、新能源、低碳可持续。没有对此做过多解释,只是因为本胡默认敝号的读者,都早已脱离了“非A即B”的“从极端到极端”思维。或许,倘若接下来电动车继续步履维艰,你也会看到本胡“力挺”电动车的新姿势。
大方向没有问题,但前路有直有曲,节奏有急有缓。该捏闸的时候不让你踩脚蹬子,是怕你摔得爬不起来,不是在拦着你往前走。
从去年初开始,敝栏目反复念叨了好几篇自主品牌的混动技术,尤其是以DHT为核心原理的新一代混动。全如预期,DHT混动正在闷声发财,基于DHT的PHEV正重获新生。
今年2月,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62%,而PHEV达到了350%;PHEV在新能源占比首次突破了20%,达到了近年来最高的22.7%。而这一趋势的主要推手,便是以比亚迪DM-i为代表的DHT PHEV持续一年的凶猛势头,而长城、吉利、奇瑞等品牌的DHT还没开始发力。
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对于混动的理解就是一句简单的“过渡产品”。网络上也总是有网络大聪明喜欢指出:混动只是过渡,纯电才是终点。对此本胡今年初在《2021真正的趋势,不是电动车》中已经解释过了:(即便)是过渡,but so what?
套用凯恩斯的话,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人了。即便无脑地肯定纯电终局论,在通往这个未来的路上,还有几十上百亿人吃喝拉撒过日子——不要把未来趋势和当下消费混为一谈。更不要沉浸于上帝视角,陷入抽象的宏大历史叙事中。
如果说混合动力在汽车历史长河中“只是过渡”,那么你我个人的几十年生命在人类历史中又何尝不是“过渡”?难道因为你我迟早要被埋到土里,眼前的日子就凑合等死无所谓了?“只是个过渡”嘛。
幸运的是,在资本一窝蜂扎进纯电之余,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及时认识到了“过渡”的重要性。在2022年这个艰难的开局之下,新一代混动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任何不能尽快创造出正向现金流的业务,在已然来临的信用收紧+高通胀时代将是死路一条。
站在全球视角,中国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了DHT混动的主力军。从混动专用内燃机,到混动专用变速器DHT,再到适用混动的配套三电系统,中国自主车企的“弯道超车”正在混动领域真正成为现实——可以立刻转化为现金和业绩的那种。
比亚迪DM-i、长城柠檬混动DHT、吉利雷神Hi·X、奇瑞鲲鹏DHT,敝栏目不久前刚刚介绍过这四种已上市的自主DHT混动。上周由中国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指导的“2022车用动力系统国际高峰论坛”,作为承办方之一的吉利就详细介绍了自己的DHT混动技术。
吉利雷神Hi·X混动的DHT Pro版本,是首个拥有三挡位的DHT混动,依靠双行星齿轮组实现了多挡位直驱。多个挡位速比,使得发动机在低至20km/h时即可并联接入,大大减少了电动机在相对较低效率(比如70%)工况单独出力的情况。
又因为双行星齿轮组在内燃机动力断开时仍在传动路径内,雷神Hi·X的DHT Pro在纯电驱动/串联增程模式下也可以拥有多个速比,让电耗水平同样受益于多挡位而有所降低。
对于电能完全依赖自身的HEV,或未利用电网电量的PHEV,更细腻的油电协作、对电机低效区的一并“照顾”,意味着更高的整体能量利用率。使用雷神Hi·X的星越L作为一款紧凑型SUV,工况综合油耗只有4.3L/100km,而开发中的A级轿车可低至3.6L。
搭配雷神Hi·X开发的DHE15混动发动机,我们已经知道其峰值热效率达到了43.32%。吉利趁着此次高峰论坛的机会,公布了这款发动机的BSFC比油耗示意图。可见效率超过40%的工况范围覆盖了相当一片区域,高转速方向延续到了约4500rpm,38%以上高效区更是几乎铺满了整个转速区间。
汽油车面对的直接困境是油价,这是使用成本;电动车则要面对整车价格的增加,这是购置成本。夹在二者中间的混合动力,因为燃油使用成本更低、整车成本受三电影响更小,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空间。
而假如纯电动车销量继续受到来自成本端的压制,基于DHT混动、具备高能量利用率的PHEV将是很好的阶段性补充力量,成为维持与推动电动化趋势的重要工具。
还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纯电动车价格随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不止是眼前的市场销量承压这么简单。
首先,如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瑞平所总结的,原材料涨价将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混合动力在新能源中的权重上升,二是对纯电动车的技术考量增加。
第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第二点对纯电动车发展是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主要原材料价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继续实现性能提升。以往能量密度可以靠镍含量提高,而现在镍一天一个价;以往轻量化可以靠大量使用铝材,而今天铝价屡屡创下新高。
如果把目光看得更远,基于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发展普及遇阻放缓,同时也意味着其他新能源路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比如一直受到相当关注、被不少人视为理想能源的氢能。当锂电池价格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氢燃料电池一个原本并不明显的相对优势,此时被衬托得更加有吸引力:重金属用量少,且回收难度低。
氢燃料电池所需的贵金属主要是铂。虽然铂价格贵储量少,如果氢燃料电池大范围普及,铂价一样可能因需求增加而上涨。但它们不再需要更多昂贵金属,稀有原材料的成本占比更低;铂本身性质稳定,在燃料电池中是催化剂,再利用的难度远低于回收锂电池中的各种稀有金属。
并不是说因为电动车涨价,氢燃料电池车就将取而代之,后者原有的大量实用化难题依然存在,二者之间未出现非此即彼的绝对优劣态势。但抛开时间谈发展就是耍流氓,如果锂电池电动车的普及、替代燃油车的节奏放缓,自然会给予氢燃料电池在内的其他新能源路线,更多发展的窗口和成熟化的可能。
至少现阶段,无论锂电池电动车还是氢燃料电池车,各自都有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当面对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任何确定性的说法都至少可以确定是妄言。
也正是因为“(尚且)没有一个能打的”——尽管锂电池电动车在其中走得最远,今天业界仍在研究更多新能源汽车路线。尤其是锂电池、氢能、液体燃料之间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转化,结合锂电池的储能、氢气的长续航优势、液体燃料的储运优势。
更远的未来,或许并不属于某种单一能源。我们的汽车能源革命,无论“油to电”还是“油to氢”或许都还是缺乏了一些想象力;更大胆一些,这完全可以是一场“单一能源to复合能源”的革命。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2022车用动力高峰论坛,我们看到依然有许多业界专家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积跬步式的创新。哪怕壳牌这样的老牌石油化工企业,仍在研究低摩擦的碳中和润滑油;红旗这样的老牌国企,在探索氢内燃机对氢能源走向普及的快速替代作用。
都是为了全人类的能源质变,还是有人在尽自己之力积攒量变——而不是好高骛远追名逐利,大谈理想与未来。仿佛一夜之间改天换地,不需要普通人如你我付出任何代价,不需要人类付出任何历史级的风险对价。
有一些结论已经在渐渐清晰。正如以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源于对当时经济发展的无脑追求。如今对未来能源的探索,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对人类后代着想,一定是需要你我这代人付出现实代价的。
当然这个代价是必要的,但也必须是受控的。可持续发展的代价以怎样的节奏、怎样的形式落到我们身上,直接影响着你我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成本。能源革命是锂电光伏、万亿市场、纳斯达克,又何尝不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
新能源发展不能不顾一切蒙眼狂奔,没有人想看到本应是利好全人类的ESG,因为一部分人盲目的顾头不顾腚,而直接间接地引来停滞与混乱,最终自己杀死了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