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维舟(ID:weizhousw),根据2021年12月28日在成都寻麓书馆“传灯人”系列分享会的线上讲座录音稿整理修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确定时代的阅读


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让很多人的安全感逐渐流失,心中的焦虑却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以静下心,去认真读一本书,也对读书的价值产生了质疑。


整体的社会氛围对阅读而言,也是不够友好的:舆论倾向于赞美和肯定当下的生活,但是阅读本身具有某种颠覆性,它让你看到跟现实生活很不一样的地方,锻炼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批判性很有可能培养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思。


因此,书籍带来的东西与舆论是相左的,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了“落差”,人的心里也会因此形成“冲突”。


面对这种“冲突”,那些对精神世界没有执着追求的人,认为读书只会陡增烦恼,于是就把书抛开,转而去追寻“无脑娱乐”;或许有少数人愿意不回避问题、正视自己内心,选择另一条更难走的路,但那毫无疑问是不轻松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加选做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人才觉得,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是生命里的必需品。


在俗世环境中,它似乎还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原罪:当他们谈论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东西,是一种愚蠢的表现,因为书读得少,说得太多会丢人现眼;而当他们谈论自己懂的东西,又会被人说成是“卖弄学问”。


当他们读书读得清贫,会被人说是“读傻了”,满身的穷酸样;而如果读得有点钱了,也会被人嫌弃:“读书多,有什么了不起?”


如果他们的看法跟普通群众一样,就显得毫无新意;但是如果看法跟大家不一样,又显得另类、不合群。


你需要一个精神避难所 


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似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还要读书呢?有一种看法,认为读书多了,懂得的道理也比较多,因此人生可能会过得更好。


但也有人会质问:存不存在不用读很深刻的书也过得很好?如果存在的话,还有必要读那些很可能带来痛苦的深刻的书吗?


这当然是存在的。就像我妈好像也没读多少深刻的书,人生看得也很通透。我并不觉得,每个人都需要读书。因为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之中,真正对阅读感兴趣的本来就是少数。如果你只是为了生活过得好,不读书也可以。


反过来说,你读深刻的、可能带来痛苦的书,难道就只是为了生活过好吗?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就又回到那个老问题了——中国人读书太过于现实取向,没有追求精神生活的维度。


很多时候,书籍并不是人生指南。它提供的很多知识未必能够在生活当中得到应用。有的时候,它甚至是人类痛苦的某种衍生品。书籍教会人们的,可能不是过好一生的能力,而是面对、接受痛苦的某种能力。当然,我也得承认,有时候人们接受、处理的是由读书产生的痛苦,而这正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之一。


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一个确定性丧失的风险社会。很多人在不确定性面前,不是靠自己做出应变,而是本能地想去拥抱某种确定性,比如某种权威、某种体制、某种安稳的岗位,但事实上,这种安稳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安稳只是一个假象。


人生几十年,你需要去经历生活,即便有各种风险,也不能为了安全,就退缩到一个狭窄的角落当中。面对风险和挑战,书籍即便不能给你提供战胜一切的“武器”,但也能为你构筑一个精神的港湾,提供一个生活的避难所,使心灵和精神能在这里得以复原。


超越苍白的现实 


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还没有构筑精神港湾的人们,他们的内心没有发展出一套防御机制去抵抗压力,精神危机就容易爆发。中国社会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急速增长,就是在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社会上也会看到这样精神危机的迹象。即便是名校的天子骄子,也会因为找不到人生意义而痛苦乃至轻生。


一位知名县中毕业的朋友曾和我说,中学时每年都看到有学生“离开”,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在大学毕业、有了一份光鲜工作之后,周末除了发呆、打游戏,也常常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



芸芸众生明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整天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却仍然只能选择认命,而不敢做出一些改变。


这些现象,都是精神世界极度贫乏的表征。书里未必有现成的答案,但至少阅读可以为构筑精神角落提供必要的支撑,所谓“阅读是最遁世离俗的消遣”,它至少可以让我们暂时脱离、超越我们当下的处境,看到更多一些可能。


近些年来,倒是女性在阅读活动中开始表现得更为活跃。我曾听说扬州有一个读书小组,坚持不懈组织活动,持续了很多年,里面的成员几乎都是女性。这或许是因为,女性不那么追求外在功利,而阅读又满足了她们丰富自我内心的需求。


在这个难以静心阅读的时代里,在成年男性里,除了专门的知识分子,很少有人愿意持续阅读,而女性读者群体却在逐渐扩大。也许阅读可以让她们在为人妻母的责任和重担之外,在书籍里作短暂的“逃离”,获得片刻的安宁。她们需要看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得到某种替代性的满足感。


我们可能无法创造出一个不必依靠阅读来获得替代性愉悦的世界。


在家里做一个真正的人


中国人对于读书始终有功利主义的想法,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云云。现在连这一点也变得非常可疑,甚至出现了“读书致贫”的说法,读书不再具有促进阶层流动的功用。那些热爱读书的、脱离生产的、具有纯粹精神的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里都是极少的。


在中国社会的环境里,他们处于夹缝生存的状态,要么往上依附于权力,要么向下证明自己有用,最糟糕的时候,他们里外不是人,因此这些知识分子非常缺乏独立自主性。这个现象也成了“读书无用论”的注脚。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务实的倾向,又在促使人们去读“有用的书”,比如为考研、为职场、为学习某种技艺,而非纯粹地为了探索精神世界。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娱乐消遣,那些低级趣味、无病呻吟的读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有用的书”。这种阅读与打游戏、看娱乐节目就是一样的效果。


我们不能贬低这种阅读。因为个体有选择的自由权。在一个社会里,多元化的需求,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只不过,整个社会应该留意这种功利性阅读、娱乐式阅读所占的比例。


中国社会对纯粹精神层面的阅读不够重视,对此一个可靠的指针是:市面上流通的哲学等方面的读物事实上是相当匮乏的。


如何在外界的世俗环境与自我的精神世界之间寻求平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不仅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受到各种牵绊,和诸多限制。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关于读书的公共对话或组织活动都很难展开,在很多场合人们甚至只能说一些绝对正确的套话,很多有见地的图书也不能公开出版,但我们至少可以尽可能地保有一个不被打扰的角落。


有一句欧洲谚语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在家里做一个犹太人,而在公共生活里,做一个真正的人。


或许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在社会上,作为必要的妥协,我们需要做一个被社会群体所认可的人;但也要记得回到家里时,可以保持本色、追寻自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维舟(ID:weizhou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