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疫情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其中最让人感慨的,就是买菜的问题。

有的小区,菜免费。

有的小区,天价菜。





还有的小区,没有菜卖,也买不到菜。

据无相君所知,西安是不缺菜的,超市里什么都有的卖,但是仍然会出一些网友反映的特殊情况。



比如,物业故意抬高价格。

比如,上街偷买馒头,被暴打。



比如,消防队进小区,却被看门大爷拦住不让进。

这些乱象自然引人愤怒,但愤怒之余,我们却忽视了结症的所在。

为什么都在西安,人与人的差别那么大?



其实,这件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信息点:那就是那些不缺菜的小区较为高端,位置较好,而缺菜的小区多为城中村、远郊。

比如买馒头被打的小伙子,就住在城中村。



我们知道,城中村一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居租住之地。

这里的房租低廉、房价便宜,但社区环境却比较糟糕,很多人租的房子里,可能连做饭的地方都没有。



即便社区发了土豆白菜,也没有烹饪设备。

而在这些城中村内隔离的人,本来就没有多少食物储备和收入来源,他们回不了家,也花不起钱。

所以,也就有人为了几个馒头开始外出冒险。

有人说,这场疫情暴露了西安应急管理的不足和漏洞。

但我更是看到,疫情暴露了在西安这个新一线城市,还是有很多弱势群体住在违建的危楼内,住在大片的城中村内。





无论疫情结束与否,无相君都认为亡羊补牢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好城中村问题,尽快落实政府的保障房建设,尽快拆除危楼、烂尾楼。

为什么那么说?

因为无论是感染问题,还是供给物资问题,目前都集中爆发在城中村区域。

据统计,2019年西安市的三环以内、城六区共有“城中村”292处。其中187个“城中村”处于高楼的包围中。

2020年,西安大大小小的烂尾楼有2000多座,仅一个区就有500多座。



有一些楼盘烂尾都10年了,业主还在还房贷!所以长期以来,西安还被戏称为“烂尾楼的故乡”!

不同于一般商业住宅楼,城中村的巷道错综、人员复杂、流动频繁。



最最关键的,是缺少物业管理,长期以来,也是街道管理所忽视的对象。

事实上,城中村长期处于三不管地带——政府管不到,物业无力维护,小区缺乏管理委员会。

在城市封控的情况下,能有什么招架之力吗?

我们看到,就配送菜品的环节而言,一般性的小区,是不怎么缺菜的,可能价格会高一点,但不至于买不到。

而城中村却没有什么物业,或者说能说得上话的人,去采购物品,服务管理庞大的小区。



故而在1月3号,西安官方特别强调,城中村的防控关系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各区县要进一步提高做好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感。



如何治理城中村?关键还是要靠财政和街道的帮助。

物业和管理委员会,基本都需要钱的支撑,但目前来看,想从“城中村”里的住户收到足够的管理费是不可能的。

租金只有微薄的五六百,怎么可能比照高档小区,每个月动辄两、三千元的物业费?

尤其是各项设施,无论是门禁还是快递点、电梯,都处于乱糟糟的状态。

没有钱,很难解决好这一乱象。



而且这里千万不能搞私营化的物业,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能承包物业的人,并不简单,不是大好就是大坏。

有些人是真心诚意为了改善社区而来,但是也有些人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来,如果这些人得不到甜头,就会到处贴小广告,发恐吓短信。

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目前西安的策略是把感染的人都拉到异地隔离,以方便集中管理。



但这终究不是治本之策,谁能保证疫情没有反扑呢?

所以,治本之策关机要尽快推进城中村的设施完善,烂尾楼的处理,让广大建设西安的打工人,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二战时,德国名将隆美尔有句名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这次的西安“城中村”,恰好就是这句名言的反例。

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管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光靠一些网红景点,一些标杆大厦。



我们不能为了提升表面的光鲜,去创造出了被区隔开来的人,创造了驱赶的本身。

这几年,西安发展得很快,但在一场考试中,交出了这样试卷,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我们看到了不足,看到了底色。

以往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社会大众现在还会同情、悲痛、究责,但是相信不久之后,还是会无情的遗忘。

希望能够总结教训,等疫情过后,复盘这些千疮百孔,还西安人一个盛世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