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徐沛宇,编辑:马克,原文标题:《联合国气候大会奋力挽救危局,但高控温目标已落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新冠疫情前快要沦为一纸空文的《巴黎协定》,如今有望完成全部条款的谈判,这意味着人类仍有希望避免气候灾难。


疫情之后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下国际会议——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缔约方大会(下称COP26)于10月31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


目前,COP26领导人峰会等重头戏已经落幕,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已提交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简称NDCs)文件,印度等多个国家新加入了承诺碳中和的阵列。


COP26将于11月12日结束。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财经》记者表示,上一届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5)未达成一致的《巴黎协定》第六条,有望在COP26上完成谈判。不过,可能只是形式上达成一致,各国仍不会签署有实际约束力的条款。


《巴黎协定》第六条主要内容是:为国际减碳合作提供一个会计框架,允许国际碳排放权转让,将多个国家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连通;同时,建立一个联合国中央机制,让各个国家之间可通过交易获得碳信用(经核证的减排量被称为碳信用)。例如,A国给B国一定的费用建造风电场,A国因此获得碳信用。


气候议题最核心的目标——控制气温升高,仍不乐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0月26日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21》称,按照目前世界各国的减排措施,至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7°C,远高于《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巴黎协定》由联合国178个成员于2016年4月签署,2016年11月正式实施。核心目标是把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之上2°C之内,力争1.5°C之内,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


“我们迟早要接受现实,承认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以内的窗口已经关闭。”彭博新能源财经10月27日发表的专栏文章写道。


根据COP26官方网站发布的文件,本次大会有四个主要目标:1、确保本世纪中叶全球净零碳排放和1.5摄氏度温升目标可及;2、采取适应措施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社区或自然栖息地;3、为实现前两个目标做资金动员;4、合作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并将气候雄心变成行动。


对于COP26成功与否的论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高级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非政府组织观察员李硕对《财经》记者表示,COP26显示出了国际社会气候行动的集体乏力,远不能触及气温升高幅度的控制目标。如果满分是10分,COP26的成果可能只能得3分。不过,希望COP26能增进国际社会的互信,为未来几年的气候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则对《财经》记者表示,新冠疫情大大提升了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重视程度,COP26已经获得了多项较大突破,比如印度承诺2070年实现碳中和;俄罗斯宣布计划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美国亦提出一揽子减排计划,并重申将动员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现在可以说是全球气候雄心最大的时候,尽管未来还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巴黎协定》有望收官


气候公约年度缔约方大会(COP)于1995年3月在德国柏林首次召开。《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两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里程碑文件,分别是在1997年的COP3和2015年的COP21上达成的。COP26原计划2020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推迟至今。


《巴黎协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达成的几乎需要每个国家协同的国际承诺。协定本着自愿原则,号召各国设定“国家自主贡献”(NDCs)承诺。然而,各国此前自主设定的目标较低,且《巴黎协定》的第六条至今未达成一致。


在过去几年里,《巴黎协定》并未展现出实质效力,全球碳排放量并未因其下降,2019年年底举行的COP25以谈判破裂告终。正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打破僵局,证实了《巴黎协定》的长期效力。


《巴黎协定》的长期效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多的国家承诺以更大的力度减排,最终实现碳中和;二是完成第六条的谈判,使该协定所有条款达成一致。


在11月1日的领导人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印度将在207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并对印度的2030年目标做了细化:至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达到500GW,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50%,碳强度较2005年水平降低45%。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1月1日批准了《俄罗斯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称,俄罗斯将在实现经济增长同时达到温室气体低排放目标,即到2050年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2019年该排放水平上减少60%,同时比1990年排放水平减少80%,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COP26上还有多国承诺计划实现净零碳排放。尼泊尔宣布在2045年前实现净零排放;以色列宣布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于2025年左右退出煤炭;泰国、越南宣布在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尼日利亚承诺在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


英国智库Ember的统计显示,新的净零排放目标意味着,覆盖全球碳排放84%的国家已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


《巴黎协定》第六条的谈判是其能否收官的关键。该条款的达成将促成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此前第六条谈判未能达成共识,主要是因为巴西等国持有《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下所产生的大量减排量,如果这些减排量不受约束地进入今后的国际碳市场,将对国际碳价造成不利影响,大幅削弱市场机制促进减排的作用。如何处理这些减排量,是谈判的焦点。


创绿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莫凌水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第六条涉及的争议已经持续了五年多,相信COP26会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果。120个国家已在其提交的NDCs中将使用碳市场作为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的手段之一。


11月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格拉斯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家都希望在这次会上完成《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的谈判,现已达成政治共识。“我对完成所有《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充满信心”。


第六条达成一致后,还需要继续谈判以落实国际碳市场。莫凌水表示,对于《京都议定书》下的CDM项目和碳信用如何过渡到《巴黎协定》下,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不允许过渡,第二种观点是需要对CDM项目的过渡和使用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只允许仍然具有额外性(指不能商业化投资和运营的技术或行业)的项目和其产生的碳信用可以继续使用。


此外,如何核算碳减排成果和碳信用,基准线如何确定,如何避免重复计算、重复签发和重复使用碳减排成果/碳信用,以及使用碳减排成果及碳信用后缔约方排放量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都需在后续继续谈判。


COP26的另一个重要议程是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补偿,这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重要一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期间,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同时鼓励更多气候融资。


但该承诺如何具体落实并没有明确说法。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气候资金在2019年已到位796亿美元,但之后因新冠疫情的爆发而进展缓慢。2020年的执行情况尚未确认,但缺口预计将达到200亿美元。


印度等国在COP26期间催促发达国家尽快履行资金承诺。目前,COP26在这一议题上进展较为乐观。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与南非达成协议,将在未来3-5年调动85亿美元帮助南非进行能源转型。日本承诺在2021-2025年间增加100亿美金的气候资金支持(此前已承诺提供600亿美金支持)。


1.5度温控目标几近无望


此次COP26期间,东道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大力推动“将气温升幅限制1.5°C之内”。


无论是从各国的主观意愿,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1.5°C的目标几乎已经落空。


李硕说,有的国家空有口号,却缺乏执行气候计划的行动;有的国家本身制定的目标就比较低;还有些国家通过做文字游戏,比如调整基准年,调整温室气体覆盖范围,来实现表面上的更高目标。现实距离《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还比较遥远,亟需各国拿出更大的行动力。


按照目前的碳排放量趋势,温控1.5°C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0月26日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21》称,按照目前世界各国的减排措施,至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7°C。如果各国的碳中和承诺有效执行,至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2°C,接近于《巴黎协定》提出的目标。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内,则需要在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5%;将升温限制在2摄氏度内,则需到2030年减少25%。


北京燃气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白俊对《财经》记者表示,按照各国目前的减排计划,即使发达国家把减排力度再增加一倍、发展中国家维持现有趋势,全球在2030年减排45%的目标也不能实现。


“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11月4日发布的《2021年全球碳预算》(Global Carbon Budget 2021)报告称,2021年全球碳排放将回升到疫情前水平。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碳排放下降了5.4%,预计今年将增加约4.1%~5.7%,总量达到364亿吨,接近疫情前水平。


尽管气温升高控制在1.5°C以内希望渺茫,但2°C仍然有希望。


李俊峰表示,《巴黎协定》的目标本就是要将温度升高控制在2°C以内。只要各主要国家认真落实执行减排计划,2°C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中国已提出了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一系列务实的具体目标: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稳中有降,风光装机容量1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提高到40%以上,以及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中国高举多边主义的大旗,倡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希望这些举措能够推动全球落实碳减排的务实行动和执行力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徐沛宇,编辑: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