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ID:sjzhishiju),作者:李诺米,编辑:王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炎炎夏季,又到了哈啤的好时节。习惯对瓶吹的酒精拥趸,会发现一个现象:外国啤酒的瓶子总是花里胡哨,随手排列都能调出个色谱图,堪称是摆拍的绝佳背景板。



而国产啤酒,则在包装上延续着生猛粗粝的特点,且大多选用工业原始风的绿色。正所谓,浓度或许有高低,设计绝对无差异。


这些连PS软件可能都识别不出色差的大绿棒子,究竟是怎样一统国产啤酒江湖的呢?


大绿棒子严肃考察


其实,最早使用绿色玻璃瓶作为容器的,并不是啤酒,而是葡萄酒。


17世纪,葡萄酒在欧洲市场拥有绝对领先的地位,但用来装酒的容器却很简单,只有羊皮囊和橡木桶。中后期,玻璃制作技术革新,葡萄酒终于迎来了更适合运输与储存的玻璃瓶。


而此时的啤酒,和现在的啤酒还是两回事,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见任何啤酒泡,尚无出圈的可能。


直到19世纪,在冷冻机与蒸汽机的加持下,口感更佳的啤酒才进入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


啤酒主要原料小麦的世界产量地图 图片源于AndrewMT
啤酒主要原料小麦的世界产量地图 图片源于AndrewMT


面对新兴商品,包装是个巨大缺口,市面上盛产的绿色葡萄酒瓶,就直接被用来装啤酒了。


在巨大的产能缺口面前,啤酒生产商选择了直接采用市场上成熟的葡萄酒瓶生产工艺,“旧瓶装新酒”。


用绿色瓶子装红酒,并非是践行红配绿的混搭主义美学,而是囿于工艺所限,实在没辙。


玻璃的主要原材料是各类无机矿物,由于当时的技术欠佳,无法剔除玻璃中呈现绿色的亚铁离子,所以早期的玻璃瓶子,都是纯天然的绿色。


到了19世纪末,玻璃制作工艺再次精进,这次终于可以实现杂质无残留了,可厂商在制作玻璃瓶时,依然还是沿用着绿色传统。


这次则是出于实用性的考量。


啤酒的酿造原料中,有一味被视为啤酒灵魂的酒花


但与高收益相伴的,是高风险。


艾尔在发酵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极易引起啤酒变质,因此很难把控具体的产量和质量,开盖后是惊还是喜,只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相比之下,采取下层发酵方式的拉格啤酒就显得稳定而中庸了。由于酵母在底部工作,代谢物稀少,所以口感上更加清爽、寡淡,适合大众口味。


所以,在街边的排挡里动辄十瓶起步的老哥们,单纯论起酒量,可能并不见得有多高,只是肚大能装。


从某个角度看,拉格的崛起,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19世纪,大众对啤酒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由于高成本、低效率的特性,艾尔难以填补这个缺口,而拉格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更低,味道和产量也容易把控,天然就适合工业化量产。


脱颖而出的拉格啤酒,从1840年,便制霸啤酒市场至今。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九成的啤酒都是拉格啤酒中的淡色拉格,而事实上,中国啤酒的发展,自始至终也都是和拉格息息相关的。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已经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但现在正八本流入市场的啤酒,实际上是舶来物。


1900年,俄国在哈尔滨建立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就是如今哈啤的前身。



1903年英德合资的英德酿酒有限公司在青岛成立,后来演化成了著名的青岛啤酒。


由于本身是外国工厂,它们在当时生产的就是淡色拉格,这就成了中国啤酒文化发展的基础。


1900年开始,一些民营酒厂陆续出现,但在技术、原料、设备集体被垄断的情况下,到1949年,全国的产量也才只有7000吨,难以撼动两家外资酒厂的地位。


转机始于解放后,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啤酒产业逐渐国产化,为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后,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各地的国营啤酒厂迅速建立,想做到批量高速生产,仍然要选用工艺成熟的拉格啤酒。


在国有计划经济的推动下,拉格就这样从上而下地确立了统治地位。


大绿棒子为何屹立不倒


虽然如此,但是国人对“大绿棒子”的怨念,一直很深。


德国是拉格啤酒的起源地之一,直到今天,国人依然非常推崇德国啤酒,这是有原因的。


1516年,巴伐利亚地区(今属德国)颁布了啤酒纯净法,规定啤酒酿造只允许用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种原料。



严格控制原料带来了比较稳定的风味,不过,如果你仔细看国产啤酒的配料表,就会发现许多新惊喜。


以市面上常见的哈尔滨啤酒以及青岛纯生为例,从它们的成分表可以看出来,酿造原料并不只有上面四种。




纯生多了大米,哈啤多了玉米。


大米和玉米为啤酒带来了更高的出糖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但也使得啤酒的香气与口味更加寡淡,许多国产啤酒被吐槽为“尿啤”,这是重要因素。


近几十年,一统天下的拉格啤酒,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精酿啤酒


1978年10月4日,总统吉米·卡特签署了1337号议案,将家庭酿造小量自产自用的啤酒合法化,这种啤酒被称为“craft beer”,意即“手工啤酒”。在中国,它被翻译为“精酿啤酒”。


美国酿酒师协会规定,生产精酿啤酒的酒厂必须符合三条原则:每年产量不得超过600万桶,且这些啤酒的都要用于商业交易;非酒方的股份占比不能超过25%;通过传统或创新的原料与发酵工艺来酿造啤酒。


这些新兴的啤酒,绝大多数是艾尔啤酒。



毕竟,只需几块钱,就能在炎炎夏日换来大快朵颐的冰爽体验,控制在较低水平的酒精度,也不会让你过于担心睡过头赶不上上班,配合烧烤、火锅这样的重口味食物,清淡的口味又正好“涮味儿”……


就凭这些,大绿棒子依然会继续统治下去,不过,当你想“升级”一把的时候,也已经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参考资料

[1]科技日报.生活中的冷知识:啤酒瓶为啥大多是绿色的[EB/OL],2017-9-1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ID:sjzhishiju),作者:李诺米,编辑: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