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本该畅想未来,我却想起了一张老图。
这是去年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准备招收的教师名单。
任何人看完图都会有这几个印象:
一、大部分教师从清华、北大毕业。
小部分老师就读的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华威大学、利兹大学,也常年排名世界前100。
换言之,教师们来自名校,名校中的名校。
二、教师的学位不是硕士就是博士。
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教小学英语;来自北大的博士,教初中数学。
三、非主要课程,也都请来了名校硕士。
北大硕士教初中道德与法治,清华硕士教小学信息技术,清华硕士教小学美术。
我们还可以看看教师们的具体资质。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旗下的南外高级中学公布过教师的本科信息与荣誉奖项。
有人是清北本硕连读,有人是清华硕博连读。
有人是AI独角兽企业联合创始人,有人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有人参与编辑高中地理教材,有人拥有多篇核心期刊文章。
荣誉奖项个个出挑,看了不禁令人怀疑,这是在选青年杰出科学家吗?
当然不是,这就是在招高中老师,甚至是在招初中、小学老师。
同样在深圳,深圳中学聘用的教师星光熠熠,不是硕士就是博士,一半以上的人来自清北。
深圳中学近三年入职的教师里,博士遍地走,更有清华博士(后)来教物理的。
不细看,还以为博士们在组建研究院,准备开展科研大项目了。
广州的情况也旗鼓相当。
5月份,广州25所中小学招聘203名编制内教师,结果近九成的教师是硕士或博士。
广雅中学招了博士3人,硕士15人。广东省实验中学招了11名博士。执信中学招了博士6人,硕士12人。
白云区的招聘里,已经明确博士起步,其中两名博士需要去教非热频的心理课。
杭州文渊中学也不相上下。
文渊中学刚成立没几年,拟聘名单里一大片的清北硕博士,或许是基于这个原因,其他名校的学生都不好意思递交简历了吧。
长沙作为中部城市,也在奋勇追赶。
招聘编制内教师177人,要求是“双一流”高校硕士,国外就读的,大学必须排在世界前100。
当我们打开职位表,可以发现“双一流”高校硕士将要教授小学体育。
同样在中部,武汉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更乐于招聘博士毕业生。
这所据说是全国前十的高中,专门请一位北大博士来当化学竞赛的老师,可能并不需要他参与日常化学教学。
相比之下,重庆一所小学的招聘清淡了许多。录取15人,本科生2人,13名硕士也不是都来自北大清华。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任何人看过后,一是震撼,二是疑惑:请一帮名校硕博士来教中小学课程,这有必要吗?
问题往往没有答案,但事实却很醒目:
东中西,南与北都有恐怖如斯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他们聘请清北硕士博士,教授课程,就是为了吸引更优秀的学生进入。
02.
在超级中小学里,只有教师资源夸张吗?
其实,生源也很炸裂。
一个外国人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采访,他发现学生的口语里有“地道的伦敦范儿”“地道的纽约范儿”。
他让学生们自我评价。
这些能和他流畅对话的学生们大多打5分,因为“不能过分欣赏自己的英语水平”,他们也不是谦虚。
在人才辈出的人大附中,“你必须面对自己不是最优秀的学生的事实”。
这里经常诞生北京高考状元,这里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数量是衡水中学的两倍。
这里还扎扎实实地开展选修课程。
150多门选修课,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等多领域。学生可以学习十余种语言,还有 18 门学科用英语教学,由外教任教。学生还可以提前修读微积分等大学课程。
这里认认真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果做的好,会得到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高校专家的评议和指导。
在忙碌而紧张的学业背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不单调,还挺丰富,一点也不逊色于“privilege”里清华附中的水准。
《中国新闻周刊》对此进行了报道,发现学生们可以玩手机,逃逃课,可以提议设立便装日,在歌舞嘉年华上大胆跳舞,可以举办自己的电影节……结果这些学生们考得又很不错。
也许这就是real素质教育的模样。
而能让保障学校教学进度,又能支持学生自由成长的,正是那些教师们,他们年轻而富有才华,他们师出名门。
2016年人大附中招聘16名教师,其中7名硕士,9名博士,博士招的比硕士还多。
2016年仅仅是人大附中招博士的其中一年,她这么做了22个春秋,当初正是她在全国开启了中学聘请博士做教师的先例。
如今,其他超级学校摩拳擦掌干着这件事。
03.
那么,有了优质教师资源,有了优质学生资源的超级学校将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先看这么一个算法。
北京海淀区每年大致15000名至20000名学生参加中考,但只有不到2%的学生能进人大附中。
以“2%”来计,海淀区高考前2%学生的分数线是683分,这比清北录取线680分还高了几分。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而言,进人大附中比进清北还难;进入人大附中的学生,只要保持住初中时的成绩,就百分百进清北。
所以说,超级学校的优势就在于一旦成为了这里的学生,升学率便有了保障。
当然格局要远大,学生们的目标是美国藤校和牛津剑桥,基本选择是清北,保底才是985。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对人大附中进行了调查,发现国际班有300人,占到了全校规模的35.4%。
国际班的学生不用参加高考,毕业去向大致是这样的:
2015年,美国TOP30,33人次,美国TOP 50,255人次;
2016年,美国TOP30,57人次;
2017年,美国TOP30,44人次;
国际班学生数量也不过300人,255人去了美国排名前50的学校,剩下的50人,即使去的学校差一点,很大可能也是排在全美前100、全世界前100的名校之列。
北京其他几所知名中学的国际班情况也相差不大,其实大城市的国际班都相差不大。
这些学生不用参加高考,他们苦苦学习,勤于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进行各类竞赛比拼,就是为了让简历好看一些,去拿欧美名校的offer。
而能让简历镀金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着。
“在北极科考,却遇到北京小学生毕业旅行”这样的事,我们觉得惊为天人,却在十年前就发生在超级学校里了。
牛小的孩子们夏令营去欧洲古堡,冬令营去看看非洲动物大迁徙,护照上打卡的国家多过十个二十个。
据传,他们还能社会实践去非洲,运动实践去南美,毕业旅行去美国的。
他们借助现场教学的方式了解“物种起源”等科学常识,这些孩子不知道,他们在北极看雪景,在南非看犀牛的时候,早已将我们普通人甩在了起跑线之后。
04.
那么,为了享受到升学率的福利,为了能进超级小学、超级中学,该怎么做呢?
结合上文所说,就是逆天的简历这条路。
这是海淀区一个小升初的孩子简历,六年级的他打算申请就读人大附中,雅思成绩达到了7.5分。
什么概念呢?
我找了一个知乎的回答,他说:可以申请就读国外任何大学,包括牛津、剑桥。
7.5分的雅思成绩来自于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即使已经如此出色了,但相比于他简历里的比赛奖项来说还是稍显黯淡。
还有这样一份简历,孩子干脆把全国级、北京市级、海淀区级的奖拿了个遍,他也只有六年级,正在申请小升初。
在他们的阅历里,全国性奖项俯拾皆是,五星标兵不值一提。
如果说有人既读了《资治通鉴》,又读了《哈利波特》全英阅本,倒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那么,小学毕业就做了500万起投的商业计划书,则更是会被夸学有所用。
毕竟谁都喜欢这些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的小孩。他们是不是只有5岁,他们的父母是不是名校高材生已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在5岁以前就掌握以下本领:
懂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RNA转录;看英文动画,从中自学了法语,教爸爸用法语问好;幼儿园阶段,识字量超过2000字;看过几百本书;钢琴二级,中国舞三级,手风琴一级……围棋五级;IQ141;编写题目去考考在中科院工作的博士父母。
注意,得在5岁以前掌握核反应堆的原理,否则超级小学可能对你说不。
倘若你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小学六年级,简历里写不出亮点,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只要具备徒手制作核反应堆的能力,也能横着进名校。
05.
这厢,孩子从小进行寸土不让的斗争;那厢,家长矢志不渝地去获得名校的敲门砖。
父母们转头就想到了进名校的好办法,那就是买学区房。
因为买了此片学区的房子,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牛小、牛初,怎么看都是事半功倍的好事。
于是学校间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军备竞赛,演变成了学校外家长们在学区房上的买卖较量,并且没有限制。
昆明一间29平米的房间,建于1993年,卫生间水管锈迹斑斑,但就是能卖出了95万的高价,因为它带有“明通小学昆十中本部学位”。
青岛一间20平米的地下室,卖到130万元,因为它挨着市南区最好的中小学资源。
武汉一间15.96平米的房间,客户排队签合同,因为它挨着武汉最好的小学之一——水果湖第一小学。
厦门一间15平米的房间,卖到258万,因为它挨着厦门实验小学。
房间面积越来越小,价格却可以越来越高,以致于聪明的商家瞅准了父母们的心理,开发出了“10平米过道学区房”,开发出简陋不堪的“茅草房”。
别管学区房看着邋里邋遢,养猪都嫌不够用,但人们就是对此趋之若鹜,谁让它们可以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呢,特别是解决上名校的问题。
当价格实在太高,旁观者无不在疑惑:“要不要花三四百万买一个老破小的学区房?”
什么?三四百万?
如此便宜的话,深圳看了要流泪,福田看了得沉默。
要知道学区房在福田区的百花片区达到千万元水准。
52平米,1280万元;
88平米,2290万元;
176平米,3280万元;
看着已是天价,实际上供不应求。
最后,学区房跟“房”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只剩“学”了,但作用明显,满足了许多人“牛小-牛初-牛高”的一通到底的升学通道,令他们早早坐拥人生的豪华风景。
相比之下,买名师辅导班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江苏盐城,如果单独让机构辅导孩子的物理或化学,需要花费25万;两门一起买,还不打折。
重庆,一家培训机构开出了两个月21万的补课费,结果上课的孩子数学只考了59分。
网上,一节课不再只收费一两元了,而是要价2000多元,学生排队排到了半年之后。
培训班”比拼“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学区房,结果一节课的价格越来越贵,买的人恰恰越来越多,很难相信它们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也许瞅准的正是有钱人的心理吧。
其中,最有特色的可能是“顺义妈妈”了。
她们为了能让孩子拿到国外知名高校的入场券,可以放弃高薪工作,全职“陪学陪练”。
舍得一年花掉近百万也要为了孩子上好培训班,舍得在冰球项目上花20万元,也要为了孩子不甘同学之后。
让孩子在假期也像齿轮一样不停地转动,也让自己时时刻刻比996还忙碌。
很累,但依然坚持着,因为她们相信,在辅导班里投入学习,也能让孩子实现“牛小-牛初-牛高”的一通到底的升学通道。
她们知道教育在不可避免地内卷着。
她们更知道越多投入便能越早进牛小,早到早得利,晚了吃亏。
06.
试想一下,多年以后,一个北上广深牛校的高中生,和西北农村没上过多媒体教学的学生会有怎么样的差别。
两人见过怎么样不同的世面?考过怎么样不同的英语口语?做过怎么样不同的教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拥有过怎么样不同的同学圈、朋友圈?
重要的不是“怎么样”的内容,而是“不同”的含义,因为两人从起点开始就可能天壤地别,并越来越相距远。
普通的学生根本无法仰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牛子们,后者在人生中拥有许多一飞冲天的机遇,前者能做到与后者在咖啡馆里喝咖啡已是不易。
一大原因是父母。
人大附中的父母,往往是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可能在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地工作,他们能将孩子送进人大附中,也能为人大附中的孩子组织活动,指导研究,帮助孩子既会考试,又懂生活。
就像韩剧里《天空之城》说的,孩子的成绩有时候是靠“父母的经济实力和情报能力决定的”。
称这些是“教育内卷”也好,说这些是“学种时代”也吧,都证明超级中小学超级在了教师资源上,超级在了学生资源上,也更加超级在了家长身上。
一句话,教育原来也在啃老。
不过话说回来,家长们并没有什么问题,给孩子最好的书读,让孩子更容易地有出息,是人之常情。换做你我,也会这么做。
更宏观地讲,教育内卷涉及到社会许多领域,不只是家庭与学校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现状。
惟愿身处其中的孩子、父母、老师们能多一点点的快乐。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