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ID:meerjump),作者:院办gonegirl,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论坛里面,总能看到“去东北省会城市旅游玩啥啊”的提问,下面回复差不多千篇一律:“夏天么?哈尔滨就逛逛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沈阳的话,沈阳故宫,中街吃冰点;长春,有长影还有伪满皇宫………冬天,看冰雪啊!”夜生活则非常统一:吃烧烤,实在不行找个洗浴中心蒸桑拿搓澡。
这种评论回复八成来源于假东北人。他们对旅游景点的复制黏贴完美局限了东北旅游的对外输出特色。实际上,资深玩家的建议一定包含这五个字:东方斯卡拉。它不是网络上的那首和苏喂苏喂激光雨齐名的摇子神曲,而是东北人曾经的快乐老家。没有去过东方斯卡拉,你也就没有真正到过东北。
东方斯卡拉,装大尾巴狼者请勿入内
上世纪末,一种奇怪の影碟在全国高速公路上广为流传。十几年中,碟片里夜总会式文艺晚会节目几乎霸屏了所有金龙大客车上的车载电视,欢声笑语陪伴了不少在路上的寂寞旅人。这种碟片还是许多东北区域家庭的镇宅邪典。
我司北佬联盟成员屎大淋跟我控诉,小时候周末家里总放这个,大人在电视前笑得花枝乱颤,还得想办法支开小孩。
影碟名字就叫“东方斯卡拉——激情之夜”。
艺术来源现实,影碟也来自于现实舞台的录制。斯卡拉原本是指意大利一座著名大剧院。但在土洋美学盛行的东北,东方加上斯卡拉就是家剧院式夜总会。从千禧年至流量时代踏临之前的十几年内,每一晚,在斯卡拉内,都是激情之夜。
在东北,东方斯卡拉被归类为演绎场,即能看演出的酒吧/夜店。上半夜是晚会级别的演出,下半夜自由摇头蹦迪。
而相比于后半夜处处可见的大妞热舞,东方斯卡拉的精华主要都浓缩在上半夜的演出里。不夸张地说,斯卡拉的演出放在当年,属于市级电视台晚会级别。吹拉弹唱,乐队灯光,一个不落。
晚上9点,在迪士高劲热舞曲中,激情之夜热烈开场。
主持人兼演员大勇那张脸,几乎就是东方斯卡拉的防伪标识,同时也是提醒家长快让小孩闪一边的信号。
来斯卡拉的人都是来找乐的,不是来听逼逼叨叨的大道理的。因此大勇的主持向来简单、粗暴,直接替你道出内心的各种潜在欲望。
结果真有演员拎着萧上台,动情吹起,现场氛围一下变成中央三套综艺节目。
吹箫节目完毕,一个穿肚兜满口黄腔的“二瘸子”上来了。他说着自己媳妇好看,一会带出来给大家玩玩,和刚刚余韵悠长的萧声形成巨大反差。但这,才叫东方斯卡拉。
斯卡拉的节目特色,力在打造这种不平衡的效果,让在座观众永远不知道下一位闪亮登场的表演嘉宾是谁。
有时候斯卡拉也能来把梦回大清,没有任何预警,把乾隆皇帝请上来给你唱首《精忠报国》。
另一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土洋美学的特色,在斯卡拉的舞台上,你能看到小提琴表演艺术家,用铮铮琴弦为你拉奏一曲《猪八戒娶媳妇》,诠释什么叫艺术的多种打开方式。当然主持人大勇介绍他的方式,还是那么斯卡拉,“我认识你爸,以前拉过皮条——”
你还能看到一身旧时代打扮的东北老汉吹着萨克斯,跟几个百老汇装扮的热辣女郎激情互动。
斯卡拉每晚的演出节目都很多元,几乎几年不重样。除了歌手演唱、乐器演奏,高难度杂技演出、美女快手耍大刀等也囊括其中。
官方背景的演出晚会,总会试图往里塞点价值观或者教育意义,好像教育学生似的。台上衣冠端正,台下正襟危坐。斯卡拉则不然,它最忌讳那种摆谱式的端着。装啥大尾巴狼,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观众快乐。
于是,斯卡拉的演出少不了跟观众的互动,有时台下观众也能成为舞台表演的一员。斯卡拉非常注重观众的沉浸式观看体验,时不时,就邀请一位幸运观众狂飙一句“这就是我的青藏高原~”,调没唱上去不行,得自罚三杯,但没事,台上的表演嘉宾,陪你一起喝。
观众也可以为台上的演艺者点酒,一箱一箱大绿棒子直接扛上台,在台下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注视下,光速吹瓶。
在这里,东北的酒桌文化发扬光大,掌声不完全代表对于节目的肯定,观众朋友们情绪高涨了,直接抄起桌上的大绿棒子啤酒瓶咣咣敲桌,这才是最斯卡拉的鼓掌方式。
凡是晚会演出,基本都有压轴节目。东方斯卡拉也不例外。在这台东北黑土地孕育出的演出中,乡土艺术二人转当属绝对的重头戏。“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是不少老一辈东北人的生活箴言。
二人转在发展初期,一网打尽中国民间艺术的气势,使得其发展极为活络。一位优秀的二人转演员,几乎兼备了多种戏曲样式的基本功,说拉弹唱,样样精通。但和京剧、昆曲等剧种不同,二人转属于绝对的平民艺术,讲究的就是接地气,唱家长里短,演鸡毛蒜皮。
在迭代的过程里,“新二人转”更是抛开了所有的架子,贴地飞行。以东方斯卡拉上的二人转节目为例,里面往往少不了带颜色的段子。演员们通常以装傻、扮丑的方式来博君一笑。
但要用“低俗”俩字来为它们全体盖棺定论,倒也有失公允。毕竟正如二人转名角魏三所说“当今社会很多正常人做着不正常的事,借着傻子这张嘴去说一说,因为咱们正常人很少说实话”。因此,你要是问我斯卡拉的节目三俗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也承认它们的节目确实看点十足。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斯卡拉还是许多演绎者的《星光大道》、逐梦演艺圈的第一站。他们在斯卡拉,这个浓缩了东北地下艺术的舞台上,展翅起航。
欢迎走上草根们的溜光大道
以前我家里亲戚总说,刘德华曾在斯卡拉亲自给自己满上了忘情水。这没啥可惊讶的,斯卡拉的另外一大节目特色招牌就是高仿登台。时至今日,由周晓鸥钦点的零点乐队后备主唱——黑鸥还在沈阳的东方斯卡拉里负责开场。
更确切来说,东方斯卡拉像是东北民间版的星光大道,绝对意义上的草根舞台,AKA溜光大道。
据民间传说,当年陈冠希走穴哈尔滨想荣登斯卡拉舞台都没成行,只能去附近一个club台上摇了会。他们不想让真身登台,要给更多草根以登上舞台的机会。
在斯卡拉,我敢保证,没一个上台演唱的歌手不是一副好嗓子,一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唱的台下人直抹泪,加上节目表演完毕,表演者声泪俱下的个人逐梦经历讲述,直接想让人当场募捐。
而在这登台的二人转小品表演者,也是高手如云。小沈阳和小黄飞这两位二人转界天王天后级的人物,都出身于斯卡拉的舞台。直到今天,都有人把去哈尔滨斯卡拉看小黄飞定为今年必做几大事。与去泰山看日出,三亚吹海风齐名。
一个人名代表一座城市,小黄飞做到了。她是东北黄暴脱口秀界的女王,新一代二人转艺术家的中流砥柱。“感谢MTV,感谢CCTV,培养出我这样一个beyond”,小黄飞却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在二人转表演中,女角扮丑,刻意拉低自己形象,是经典手段。与打扮的光鲜亮丽的男搭档形成的鲜明对比,能为观众打开笑点。
小黄飞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也更深入,两个小辫,身着大粗吊带,还有宽肥的分叉裙,以及红脸蛋,大粗眉毛,是她舞台的扮相标配。搭档也直接问:“这是哪个坟圈子爆炸把你崩出来了?”
观众买账就完事了。小黄飞不介意在观众面前扮丑,台下观众也不介意她丑,从她嘴里说出来话即使是低级娱乐,但给来到斯卡拉的各位带来快乐就足够。
很多人都问小黄飞怎么一直不火。火到春晚,是语言类表演艺术在国内的最高境界。
一种答案是,太黄了。二人转在民间能吃得开,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甭管俗不俗,但都是生活真情趣。
另外还有种答案,她没被收编。在东北,玩转舞台上的语言艺术,总有一种归宿——从上百个师兄弟能人异士之间突围,被师傅领到全国大舞台上,射灯晃眼。
小黄飞没这么做,她师哥二人转顶级艺术家魏三也没这么做,魏三已经回归到百姓群众中去,查无此人。小黄飞愿意留在斯卡拉,到今天,还能在哈尔滨斯卡拉的舞台上,看到她穿那么一身,卖力地吆喝,跟大家说,“大家快乐吗,快乐就好。”
但是小沈阳这么做了。
2009春晚舞台上的《不差钱》,其中金句频出,成为几年内春晚的最佳语言节目。观众一边感慨着“还得是赵本山”,一边记住了那个说话娘里娘气、穿着苏格兰格子裙,标榜自己是纯爷们的小沈阳。不少观众都认定,这是赵本山又捧了个徒弟出来。
从台下给人拧瓶盖开酒的服务员,到表演了几百场甚至上千场的演员。《不差钱》里说着要和毕老师走上《星光大道》、变成大明星的小沈阳,早在本世纪初,在哈尔滨斯卡拉的舞台上,这身装扮和性转丑角的表演特色,已经是他的标配。
那时候的小沈阳,一晚上得连唱好几首高音歌曲,还得被台下观众灌不少酒,喝得在台上转悠,声带沙哑。但是这些辛酸,和春晚舞台上的精彩亮相比起来,似乎不值一提。在翻红之后,斯卡拉的经历已经被他尘封了。毕竟师承赵本山,听起来更体面。
2000年,影帝孙红雷还在斯卡拉的舞台上跳霹雳舞;李玉刚没在春晚唱响《新贵妃醉酒》时,也是斯卡拉舞台上的古风大美女。
他们的幕后推手都是“鹏飞无限斯卡拉中国总部”的CEO姜鹏。上述部分名角在国内翻为一线可能跟他没多大关系,但是他的确在最初,给大家伙提供了舞台。
我至今没盘明白,哈尔滨斯卡拉与东方斯卡拉文娱集团的关系。但是在哈尔滨的斯卡拉门口,金碧辉煌的外观上,树立了一个巨大的slogan,“鹏飞无限斯卡拉中国总部”,宣告这里才是宇宙中心。
最早时期的姜鹏,是歌厅里的服务员,因台上演出者没就位,临时被拽上台凑场面,积累了观众。而后认真学艺,加入文艺表演团,但是行业不太景气,同行纷纷跑路。
姜鹏和家人拿下了旧时哈尔滨天鹅饭店三楼的一间舞厅,更换牌面,安上了“斯卡拉”的招牌。舞台上的姜鹏,身兼数职,热场子串词主持,偶尔也会献唱一首《大悲咒》,让全场在观世音菩萨的投影下徐徐舞动。
在东北,草根的蹿红总有种命由天定、怎么他能红的独特气势,看不懂但又狂拽炫酷的独有招式,直至现在依然能够在互联网上引起规模性传播。斯卡拉无疑为许多草根,提供了施展的平台。
但是想想,也正常。东北区域在时代变革中的集体后撤步,让它早就摘掉了旧时代的光环与美名,几近坍缩成了老工业基地的片片铁锈。
一百年前的“东方小巴黎”,承接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重大命题,也逃不出一百年后GDP几近垫底的悲剧。东北人民也好似破落贵族生活在废土之上,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里,只好用过度外化的娱乐麻痹自己。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走高飞,远离冬天零下几十度的冰原,尝试拥抱着更潮湿温暖的空气,寻找生存机会。
在这,搞民间艺术的年轻人也都清楚个规矩,要么整点怪力乱神的,借助外力一步登天,成为下一个牌牌琦;要么勤勤恳恳努力学习赵本山,不断给自己找舞台,表演,表现,等待时机。
“废土”的狂欢挽歌
我在搜索物料的时候,不慎看到斯卡拉(已停业),差点背过气,很是扼腕。后面证明是虚假消息,它依旧还活着,只是大不如前。
点评网站上的斯卡拉里,五星很少,差评倒也不多,但是风评两极化严重。
有人觉得去带客人去斯卡拉是丢人现眼。
有人觉得在这儿才是东北。
事实上,很多成年人都不再去斯卡拉取经快乐,年代已过,晚上可能还是留在家里刷刷剧泡泡脚更切合。更多的外地游客把它当成了打卡的知名旅游景点,只为了体验东北民风。
听说保留节目二人转,飞姐的,也已经进化成了绿色纯净版,为了不真倒闭,被阉割是必然趋势。
但总有人钻进场子里,在霓虹灯闪耀下,品味骨子里撇不去的黑色幽默与乡土情怀,台上的节目可能足够低俗与黄暴,但是欢乐也足够简单直接,足以消磨一个个寒冷冬夜。那些演艺人与观众的汗水,笑与泪还有酒,很像是在一场缅怀过往时留下的时代眼泪。
年过50的CEO姜鹏,还在舞台上卖力表演着,带着一群辣妹小伙劲歌热舞,介绍下一位高仿明星的闪亮登场。
小黄飞也扯着嗓子对着台下笑点日渐调高的观众们扮丑耍宝。但是观众越来越少,不再高朋满座,更多是大家对着舞台拿出手机拍一拍,宣布到此一游,接了地气。
对于姜鹏、小黄飞等人也没什么亏的,更大的舞台也早就不在这了。他们是短视频平台的头部网红,直播卖鸡蛋洗发水面膜农副产品,跳舞拍短剧,东北的日常是短视频圈子里的财富密码。无形的流量变成钞票收入腰包,榜一的大哥今天又被逗笑,比起台下的观众人数,这些来的好像更踏实。
斯卡拉是他们的舞台,但互联网世界正在成为他们新的斯卡拉。大伙似乎都是这样的。很多人惋惜地说着,还是过去那会好,其实那会也不见得有多好,但是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快乐,已经越来越少,这是真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ID:meerjump),作者:院办gone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