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要制造机会去探索自己,而探索的方式是不断地碰触别的事物。”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尚先生(ID:esquirecn),采访、撰文:Maggie,口述:蔡康永,摄影:张亮,头图来自:原文供图(张亮摄)


电影专业毕业,原本抱着“被更多人看到”心态的蔡康永,人生却引领他走上主持人这条道路。蔡康永始终被称作“最会聊天的人”,在更多人都选择舒适圈生活的时候,他告诉《时尚先生Esquire》:焦虑是人生常态。以下为蔡康永口述:


前几天,一个24岁的朋友问我:聊天的时候适合听什么音乐?我说,你有没有听过苏州的弹词?以前富贵人家在打麻将或者吃饭的时候用弹词当背景音乐,弹词和昆曲都是不打扰聊天的,京剧就不一样,京剧是一边敲锣打鼓一边讲一些社会八卦类新闻,通奸抓小三啊,宫廷斗争啊,吸引观众去看。这位朋友说,以前学校老师也讲过戏曲,但是听不下去,没想到这么好玩。我说是啊,我很会讲京剧的,只是没有人要我讲而已。


小时候,我爸常常周末带我去看京剧表演。所以我从小看了很多戏,也见识了很多看戏带来的社交手腕。比方说,我爸从步入剧院开始沿路跟人打招呼,然后你会看到谁坐在第几排,谁回头来跟谁打招呼,谁能够每天都坐最好的位子,谁只看男人的戏,谁只看女人的戏,哪个伯伯带了女朋友而没有带太太来,这其中都是有社交关系和位阶的,很好玩。


我10岁就上台唱京剧了。我们校长是一个爱唱京剧的女生,她在我们学校成立了京剧社。在那个时代气氛里面,在老派人的眼中,小孩子上台唱京剧是很正常的事情,梅兰芳那些名伶都是很小就上台了。我那个时候可不想唱戏,我想打扮成武侠人物舞刀弄剑,可是唱京剧才有机会佩带武器,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转弯地实现愿望的方式。


戏曲完全是成人的世界。比方说《乌盆记》,一个人被杀了,烧成一个盆子,跑来跟包拯申冤,这就是一个很黑暗的社会新闻嘛,非常荒诞。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来讲,我通过京剧很早地接触了土匪杀人、小三通奸、重婚、狸猫换太子、不认爸不认妈这些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它又带着戏外头的人情世故一起被我收到。


我从小受的训练告诉我:要尊重大众的、通俗的需求。在美国念电影研究生的时候,老师一开始就讲,如果你写的剧本开头五分钟没有人死掉或者抢银行这样的高潮,剧本就要退回。老师非常赞赏的优秀剧本,我们一听,不就是一个抢银行追车的戏吗?或者是一个夫妻吵架杀人的故事,亚洲来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可是这位老师得过奥斯卡,他认为电影开头出现冲突的情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假如跟美国同学讲“除了好莱坞之外,世界上还有别的电影”,他们是没法懂的。他们当然知道法国有人在拍片,日本有人在拍片,可是那些在他们眼里不是电影,好莱坞电影才是电影,好莱坞电影就是抢匪、追车、爱情、杀人、外星人这些。所以老师推崇的是技术的纯熟,你休想交一个主题很有深度但剧情不精彩的剧本上去。


这有可能是我后来做这个行业很愉快的原因,我一开始就接受了从事这个行业就要理解大众渴望娱乐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教育他们,所以不需要被说服或者自我说服的过程。做电视节目的时候,同事来跟我对主题,我会问:观众看了我们的节目,明天进办公室可以跟同事聊什么?你要让人家明天有聊天的话题。


《康熙来了》做了12年,和明星们聊家长里短的时候,我真心地乐在其中,我觉得人的生活真有趣。我有一个想法,八卦跟历史哪个更重要?历史是殿堂上的人想让我们知道的事情,八卦是一般人一日又一日的生活琐事,历史记载了殿堂上的事,那么谁来记载庶人的生活?其实就是八卦。所以《康熙来了》被当成了某一面生活的窗户,我们因此知道人的生活有这么多值得在乎的地方,那个人铺床单的方法,这个人跟丈夫聊天的方式,说起来都是琐事,可是却让你知道,如果想要讲究起来,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讲究的。


前几年我主动把《康熙来了》叫停了,要不然再做20年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聊。我只是觉得够了,我得做些别的。我不知道别的是什么,可是不停掉《康熙来了》就没有办法尝试更多。我难以想象有人做了一件事以后就一直做,人生中只有这件事。假如我是厨师,我也一定会不停变换菜色,一成不变有什么意思?


我不太相信真有所谓的“最真实的自己”。出门聚会跟大家聊天的我,是一部分的我;回家躺在床上、往嘴里面塞零食的那个人,也是我。我有一个演员朋友非常重视表演艺术,他只想出演严肃的戏,有人找他演出逗人开心的戏,他就拒绝。我问他:“剧本看起来很有趣啊,为什么不接?你演一下逗人开心的戏会怎么样?”他回答说:“那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我问他: “原来的你是几岁啊?10岁?20岁?还是25岁的你?”他就卡住了:“对啊,什么是原来的我?”


好像我们听到别人说“你怎么变了”就会难过,会反问自己:我怎么变了?可是你是个活人,一辈子都不变还得了?如果我对你说“哇,你从小到大完全没有变”,你才应该觉得奇怪吧!被我问的第二天,朋友就答应去演那个逗人开心的戏。他把“原来的我”的范围放宽了,不再坚持那个抽象的“原来的我”。



好多人喜欢“莫忘初衷”这四个字。我想说:很好,可是你的初衷是什么?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想清楚。我们常常使用好多神秘抽象的字眼,好像很有理想,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我常常努力提醒自己:有很多崇高的字眼,你要小心谨慎,你得先说服自己才能把它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自己不信的字眼就不要用。


我小时候模糊的梦想是“我想被看见”,但我要用什么方法被别人看见?不知道。后来我去学电影,是想着可以通过拍电影被大家看见,没想到走着走着却当上了主持人。这时候,如果我是个“明白”的人,应该说“我不要做主持人,我要去拍电影”,可是好逸恶劳的我觉得“既然这也可以被看见,那就做吧”。做了主持人之后,很侥幸地,我真的“被看见”了,于是就一直做下去了。可以这么说,我是个不错的学生,只是老是在考一门已经会了的学科。


我们的时间和心力都有限,做这件事就会错过另一件事,然后非常后悔错过的那一件。可是,就像我刚刚说的这个“好逸恶劳”的选择,说不定是件好事。我希望大家不要对所有事物都觉得遥远而崇高,都不碰,可是自己却在受苦。其实它们不遥远也不崇高,一处理就会有进展,自己受的苦会减少。这才是我相信的事情。


我不晓得这是不是一个好习惯,我自洽的能力最强,我总是有能力自圆其说。我深切地理解到,情商无非就是一个自洽的过程。不信这一套的人会说,情商就是自圆其说,自己跟自己玩游戏。我只能回答对方:整个人类文明都是人类自己的认知,你如果不买这个账,那你也不会买建筑物的账,也不会买古典音乐的账。人类不跟自己玩游戏,难道跟外星人玩游戏吗?


我以前认为,情商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能派上什么用场呢?可是当我真正追究身边这些大家眼中功成名就的人,不管是企业家或明星,为什么他们过得这么不安定?为什么他们心里还是充满了缺憾?我找到一样东西可以解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情商。


很多人误以为情商高就是阉割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成一个五官模糊、没有情绪的人。我对情商的定义完全不是这样,情商不是让我们变成一个八面玲珑的人,那不是情商高,那是教养好。我觉得,情商高的人通常很朴素也很实际:先从“明白”开始,不人云亦云,舒服地做自己。



我和小S一起主持《康熙来了》的时候,经常一起遭遇各种社交困境。各式各样的来宾带来不同的个性、风格,我们常常措手不及,觉得很难对付,而且我们应对的过程都被观众看在眼里。有时候有点儿狼狈、有点儿好笑、有点儿荒谬,那些都是我们在社交生活中也会遭遇到挣扎的痕迹。


我不相信那些有智慧的人就永远能搞定别人、搞定自己。我们看《西游记》,唐僧在整个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当中,其实常常搞不定自己。再怎么有智慧的人,还是会搞不定自己,那才是他为什么要一直钻研佛学的原因吧。任何情商或者心理战术,只要遇到长辈,都很容易出现故障。尤其我们的文化遇到父母就容易没辙。所以,“搞不定”应该是一个常态才对。我建议,把搞不定当成乐趣,或许就是一个搞定自己的办法。


情商高并不是超凡入圣的表现,不是头上戴了一圈光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而是能够真实感受到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从中找到自己生活下去的依据。犯错才叫活着,不犯错的,一定不是真的活着。


不管什么时刻,说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和你所重视的人达成最成功、最紧密的沟通。如何表达你自己,通常并不只是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表达出我们内心的需求,让别人能够满足我们这些需求,使我们活得更有动力、更幸福。


好多人觉得虚拟的交友时代让我们跟他人真实接触的机会变少了,我觉得这刚好帮助我们筛选掉很多不值得花心力的人际关系。情商梳理非常讲究的是我们永远都该排一个优先级列表,我们不必取悦所有的人,我们最在乎的是身边少数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


情商在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难题,莫过于拒绝别人。拒绝别人常被视为失礼,但社交礼仪应该偶尔被违背。说“不”很为难,但我真的鼓励大家每天说“不”试试看。比如在办公室试着拒绝别人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或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你的工作并没有受影响。


我很少用“社交”这两个字简略地表达所有跟人的相处。例如你跟朋友相处就不应该叫作社交,那可以昵称为“鬼混”。“社交”被我定义为“比较有功能地跟别人相处”。就算如此,我觉得也没什么好排斥的。当初我之所以可以做主持的工作,就是因为对人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每个人是怎么想、怎么生活的。



人要制造机会去探索自己,而探索的方式是不断地碰触别的事物。去社交,可能会碰到不少跟自己“三观”不合的人,我们就是要跟不合的人碰撞,才能更理解人是怎么回事。所谓的“探索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孤立地挖掘自己的内心。所以不必觉得去社交是在施舍别人,我觉得去社交其实是在照顾自己。


独处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比和无聊的人出去社交有意思多了。可以找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当成与自己相处的催化剂。看书的时候,就躲到书的世界里面去,活在作者为我们营造的世界里。深夜时一个人看电影,也时常能发现新的自己。


但是,那些说“我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的人,其实当然是在赌气。那是因为动物不会回嘴,也不能摔门或翻白眼。人能够带来的,跟动物能够带来的,是不一样的喜怒哀乐呀。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冷淡的人,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不远不近,不冷不热,才恰到好处。


我希望大家知道,人生可以没有意义,但依然是值得活下去的。我认为,意义与爱情都是被高估的,流行文化过度吹捧爱情的重要性。我们常常被“意义”这两个字给绑住了,非常在乎事情有没有意义,其实很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人类有喜欢追寻道理的天性,我们想在毫无章法的世界当中找出章法来。我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为宇宙没有道理可言,所以我们在听故事与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创造了很多道理出来。所以,每个故事看起来都蕴含着一些道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慰,好像可以依照这个方法活下去,要不然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很多事情不是用道理讲的,例如有人做生意成功,别人复制一遍却成功不了。


人生不一定有意义,可是我们活着却可以很感动,我很庆幸自己找到了这个原则。我们临死前回想这一生,大概不会很空虚地想:我活的这一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够想到的也许是:这一生我被什么打动了?我做了什么打动了别人?例如有人认为:我生了个好孩子,这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我觉得,今天不可能存在“没有焦虑的生活”了。我们的时代很仁慈的是,你可以立刻知道别人的反应如何,但这就会形成立刻的焦虑。你花力气拍了一张照片或者写了一段文字,传到网络上,结果反应很冷淡,你就因此焦虑。但其实反过来想也很幸运,不像古人花费一生写书、画画,却没有能得到快速的回响。


如果每天都要因为别人的反应而焦虑的话,你要找到一个态度去面对,而不能够任它像潮水一般地冲刷着你。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是别人的事情,不管是好的评价或者坏的评价,我们都不能全盘接受。试着把焦虑当作一个动力来源,而不是一个压垮你的负担吧。


我不会建议你“跟自己和解”,我觉得你应该常常跟自己吵架,跟自己抬杠,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常常处于不安定的状态,跟自己不断地搏斗。人不挣扎有什么好玩的?不挣扎得乱七八糟地跌个狗吃屎,你怎么知道你要过什么生活?


我也从来不觉得人要在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平衡,这有什么好追求的?为什么要在全职妈妈与职业女性中间找到平衡?今天偏这边、明天倒那边有什么不对?生活就是乱七八糟地度过,没关系呀。一丝不乱的生活有什么乐趣呢,那跟人之将死的状态有点儿像。我不是跟人家唱反调,我只是觉得很多约定俗成的概念很懒惰。


我不懂人为什么要没有遗憾地死掉。假如你准备好75岁死,就在75岁之前把想做的事情全部做完,每一个钩都画上了,那万一你80岁才死,后面那么长时间干什么呢?什么事情都做完了,告诉你“明天你就会死哦”,有什么好玩?还有没做完的事,就努力地做啊,剩下的时光怀抱着永远都无法完成的热情和愿望,才会觉得“活得真爽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尚先生(ID:esquirecn),采访、撰文:Maggie,摄影: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