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芯片荒的消息接踵而至。
4月6日,彭博社还发表题为《为什么1美元芯片的短缺可以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文章。
里面分析,目前少数看似无关紧要的零部件(例如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的供应危机,正在影响全球经济。
因为缺芯影响,福特、日产和大众等汽车巨头已相继缩减产量,可能导致今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超过600亿美元。


而后,蔚来也宣布,从3月29日起暂停合肥江淮蔚来制造厂的汽车生产活动5个工作日。
原因就是芯片短缺。
作为芯片制造的顶尖公司台积电,也放风说,不再给予客户优惠。
近期市场频频传出消息,国内多家芯片产业链的大厂将上调产品价格,最高涨幅20%!


科技竞争,产业竞争,必将愈演愈烈。
而未来的战略产业,必有芯片的一席之地!
为什么说芯片是战略?
因为它和原子弹、卫星一样,不是光花钱就能买到的。
另一方面,芯片不仅应用在汽车、计算机、手机里,在国防军工,航天卫星里,也是大量被应用。
更何况,芯片还是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可以说,一个国家,能不能现代化,现代化到何种程度,就看能不能掌控芯片。

那么,如今世界范围内的芯片制造技术,被哪些公司掌握呢?
高通、苹果、英特尔、英伟达、AMD、思科、台积电……
很抱歉,在这方面,中国内地是欠缺的。
02
虽然中国的芯片力量基础薄弱,但绝不意味着,中国无所作为。
德国《商报》4月2日刊文指出,尽管美国正试图通过限制半导体对华出口让中国屈服,但这一目的很难达到。
“因为在半导体之争中,中国绝不像华盛顿一些战略家想象得那样无能为力。”


虽然茅台酒的价格还是那么高,茅台股王的地位并没有被动摇,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
尤其是最高层的重视:
“如果以人体打比方,半导体堪称心脏。(中国半导体)要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跻身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重点之一,中国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在2020年实现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40%自主率,力争2025年更达到7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科技公司高薪从全世界挖人。
代表的就有华为,中芯国际。
华为方面,挖来了大量的日本芯片工程师,工资给到日本的5倍以上。

前段时间,中芯国际也挖来了台积电曾经的大佬蒋尚义,而后被曝出内讧, CEO梁孟松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辞职。
而为了留住这名人才,中芯国际最后赠送了其一套价值2250万元的房子,并将梁孟松的年薪从34万美元涨到了153万美元。
年薪近千万,中国对于高端芯片人才的投资,一点都不吝啬。

03
与如今的中国相似,45年前的日本也曾以举国之力发展半导体。
因为看准了半导体是未来,1976年3月,日本通产省集合了富士通、日立、三菱、东芝、NEC五家计算机公司,成立“超LSI技术研究组合共同研究所”。
口号是“打造未来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这个项目当时共投入700亿日元,其中政府出资290亿日元,几乎相当于当时通产省财政力量的一半。
当时的日本工程师,为了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后四年,超LSI共研发出上千件专利,成功打出了半导体的一片天下。
从1980年到1986年,日本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由26%升至45.5%,美国企业的份额则由61%跌到43%。
半导体的兴盛,让战后的日本人重拾自信,意气风发。

不过,半导体的产业链很长,上游有材料和生产设备等环节,中游有设计和制造环节,下游主要是封测。
越往上游,核心技术越密集、越尖端。
可惜的是,最关键的生产设备和材料都要从美国进口。


作为一个爱反思、爱批评的国家。
1981年,美国《财富》杂志为《日本半导体的威胁》一文所配的插画中,日本相扑选手站在类似芯片的擂台上,与美国选手怒目对视。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时任CEO查尔斯·斯波克说:“我们正在与日本开战——不是用武器和弹药,而是在打一场技术、生产力和质量的经济战。”
那一年,日本的富士通打算用2亿美元收购美国的仙童半导体,本来都谈成了,因为美国政府的阻挠,收购案失败。

当年,《洛杉矶时报》是这样评价的:“曾经叱咤风云的仙童半导体沦为了美日贸易摩擦中的一枚棋子。”
去年8月,特朗普试图迫使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以国家安全的名义。
其实,这就是当年阻碍日本公司收购美国仙童的翻版!
04
为了避免与美国的摩擦,日本被迫让步,他们与美国签署了《第一次日美半导体贸易协定》,限制日本向美国出口半导体产品。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一蹶不振,很多工程师跳槽到韩国和中国台湾……


相比于日本,今天的中国更有血性。
中国的市场很大,政府也同样舍得砸钱。
2019年,紫光集团挖来了日本的“DRAM教父”阪本幸雄。


到了2020年8月,紫光集团对外宣布成功自主研发了8GB DDR4内存芯片,以及128层3D NAND。
如此“联手”引起美国警惕。
去年,特朗普要求日本限制和中国的合作:“哪怕只有一个芯片,也可能成为间谍芯片。”


大国交锋,得科技者得天下。
芯片这场战争,中国输不得,也不能输。
如果中国在芯片战中赢不了,那么,就会和日本一样,继续受到美国的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