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铁运行规模特别大,单单2023一整年,高铁运送的旅客数量就高达36.8亿人次,产生了几百万吨的集便器污水和近十万吨的粪便量。这样说你或许没有实感,那么设想一下,现在你乘坐的一般高铁列车有16节车厢,每节车厢都配备了粪便的密封储存箱,一个箱子大概300升,那么一辆列车就载着4800升的粪便在地上跑。如此看来,部分媒体说我国“高铁被粪便淹没”似乎的确不是没有道理。那么,我们的高铁找到正确的粪便处理方法了吗?



中国高铁排污面临哪些“隐形杀手”?中国高铁排污,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密封性不足。这个真空抽吸系统,得靠负压把废物从马桶里吸进管道,再送到储存箱。但如果车厢厕所密封性不够好,负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一来,废物的收集和储存都会受影响。真空抽吸系统和密封储存箱,维护起来可不便宜。

每隔一段时间,还得检修和更新密封储存箱,确保所有部件都按设计工作。像CRH380A型高铁,每年花在排污系统维护上的费用,大概占整个维护费用的5%到10%,可见这背后的技术投入和成本有多高。



高铁终点站通常都用真空抽吸系统、生物处理装置或者高温焚烧炉,但要是废污物太多,处理起来就会遇到瓶颈。京沪高铁就是个例子,作为中国最忙的高铁线之一,它的排污系统维护成本可不低。

有报告说,京沪高铁每年花在排污系统维护上的费用都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每跑10000公里,排污系统就得全面检修一次,每次检修大概得花5万元人民币。



随着高铁线路越来越多,沿线的一些站点在废物处理上,开始有点吃力了。就拿北京南站来说,是中国高铁的大枢纽,每天人来人往的,最高接待超过20万乘客!虽然车站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大量乘客,但乘客这么多,污废水处理能力已经有点跟不上了。

高铁废污水处理有点吃力北京南站原本设计的日接待人数约为10万人,但高峰时段的客流量翻倍,每天产生的污水就达到了1.5万立方米,比原来设计的7500立方米处理能力多了一倍。更麻烦的是,北京南站附近已经找不到地方,建设新的污水处理设施,加上北京严格的城市规划,想扩建处理设施也很难。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北京南站也是拼了,临时安装了模块化处理装置,来处理多余的废水,还跟城市规划部门合作,制定了全面的污水管理计划,准备升级设施和扩大处理能力。

2018年《华东高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里还提到,南京南站的废物处理设施因处理能力不足,曾一度导致废物积压,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京南站在2019年下了血本,花了500多万人民币,买了两套高效的废物处理设备。这些设备一装上,废物处理能力直接提升了50%,缓解了问题。



北京南站和南京南站两个案例就告诉我们,要准确估算客运量,采用先进灵活的处理技术,还要跟城市规划者和私营部门合作,才能解决高铁污废水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国各个地区的高铁终点站,在排泄物和污水处理上,可是千差万别。

经济发达的地方更容易更新设备,而那些偏远或者经济不太好的地方,可能技术和资金都跟不上。尽管中国高铁上的密封厕所,设施现代化且清洁,但粪便无法在列车上自然分解,使得处理过程变得复杂和昂贵。每年超过30亿人次的乘客量,产生了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加剧了废水处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得建立更先进、更全面的废水处理设施,才能应对不断增加的粪污量。

高铁厕所内的神秘装置,如何“秒杀”绿皮车?中国高铁用的真空抽吸系统,技术还是很先进的。乘客在高铁上用厕所时,排泄物会进入一个特制的马桶,马桶底下有个真空抽吸装置。一上完厕所,真空系统就开始工作,用负压把排泄物从马桶里吸到管道系统里。



这管道系统设计得特别巧妙,能确保废物完整、高效地送到车厢底部或侧面的密封储存箱里。储存箱的大小因车型和服务等级而异,但一般都够长途旅行用的。高铁一到终点站或维护站,运营团队就会去检查和清空这些储存箱,保证乘客有个干净、舒服的环境。

储存箱里的废物会送到专门的处理设施里,比如生物处理装置或高温焚烧炉,将其处理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确保排放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比如CRH380A型高铁,它的真空抽吸系统储存箱容量有300升,到达终点站清理一次,能跑5000公里,废物集中处理效率高达95%以上。



普通火车的排污方式比较原始,它们直接用重力排污系统,把废物就这么排放到铁轨上了。有数据显示,2018年一些普通火车线路,每年排放的粪便和废水量超过了5000吨,这对环境来说,真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人口多或者生态敏感的地方,污染问题挺严重的,长期下来还会腐蚀铁轨。

不过好消息是,近年来有些普通火车也开始升级排污系统,用上了密闭式储存和处理技术,但这种升级还不是很普遍。



中国政府出手,解决高铁排污瓶颈《铁路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高铁公司得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污处理设备。2020年的《中国铁路环境保护年度报告》,新办法实施后,全国高铁排污系统的合规率达到了98%,排污处理能力和环保水平都大大提高。



上海虹桥火车站,一开始预计每天能接待21万人,但在高峰时每天都超过40万人次,得有2万立方米的污水。而原来的污废水设施,只能对付1万立方米,这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虹桥火车站车站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已经没办法再扩建或新建处理设施。

现有的设施超负荷工作,经常出问题,处理效果大幅度下降。没处理好的污水要是排出去,对环境、对健康都是个威胁!为了应对这挑战,虹桥火车站也是想尽了办法。他们引进了像膜生物反应器(MBR)这样的先进技术,不用额外地方就能提高处理效率。



虹桥火车站还加强了操作管理,让设施发挥最大效能。另外,在站内安了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不用太多地方就能多处理点污水。他们还通过调整运营时间、鼓励乘客合理用水冲洗等,方式来减少高峰时段的压力。

为了处理污水了排泄物,最新式的复兴号列车也开始配备新型环保厕所。2021年的《复兴号高铁环保技术白皮书》显示,这种新型厕所用了真空抽吸和生物降解技术,废物处理效率提升了40%,每年都能减少5000吨废物排放。



未来如果中国高铁能全面引入生物降解和废物再利用技术并加以改进,处理排泄物和污废水会更环保、更高效,高铁前景也定将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