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女士告诉记者照片上这辆二手奥迪A4L是前几年从一位车商手里买的


机动车登记证书的照片显示

出厂日期是2017年7月5号



记者:你们哪一年买这辆车?

尉女士:2019年。

记者:多少价格?

尉女士:我们买来是24万多。

记者:这次为什么考虑卖车?

尉女士:我们想换特斯拉。

尉女士说

4月底儿子把出售信息挂上网

一位许先生来加了微信

沟通过程中

尉女士的儿子提到车辆后备箱做过钣金

许先生问“这个可以过三方检测吧”

尉女士的儿子回答“不影响的”





尉女士告诉记者

5月3号许先生赶到她家收车

双方签订的《二手车辆买卖协议》上注明

这辆奥迪车的成交价格是十一万五千五



协议上还有一个格式条款

甲方尉女士这边

“保证此车无重大事故、火烧或水淹

无调表、发动机变速箱无拆修”

“可通过第三方检测”

“如有问题甲方承担所有责任和费用”

协议中还约定“交车后15个工作日左右过户”





尉女士说

之前许先生已经付过两千块定金

算上交车当天支付的十一万三千五

车款已经全部付清了



记者:现场收车的时候有没有检查?

尉女士:全部看过,前面后面、后备箱。

记者:他有没有跟你强调过第三方检测的后果?

尉女士:没说,(过户)是十五个工作日左右。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

尉女士:他说这样省得中间找人卖的话,省得再过户,省一笔过户钱。

微信聊天记录显示

5月4号

许先生发来几张车辆底盘的照片



表示“这个是底边梁被磕到了

过不了第三方检测”

尉女士的儿子说是“千斤顶顶到的”

许先生表示“这没办法要”



一番沟通后

尉女士的儿子说“这个不是我们造成的

你这边要走流程走流程好了”

许先生说“那就只能走流程了

到时候法院也会做检测的”



看到这记者有个疑问

第三方检测

明明只是作为交易的参考信息

怎么会有通不通过的说法呢

尉女士说

她的理解是车辆没有重大事故、火烧等情况

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来证明



至于底盘被磕为什么过不了第三方检测

聊天记录里

买家许先生并没有解释过



尉女士:他说车退给我们,检测费物流费要我们承担。

记者:要付多少钱?

尉女士:物流费加检测费一千多,我说我不承担这个费用,实在过不了,我把车钱退你。

尉女士说

为了尽快解决这件事

后来她又退让了一步



尉女士:车款十一万五千五,我退给你,物流检测费是一千多,我退给你,再贴你两百块油钱,这样好不好,他说不行,还是走流程,我问他走流程到底是法院起诉还是干嘛,他反正只跟我说已经走流程了。

记者:他们的诉求是什么,要你们赔钱还是怎么样?

尉女士:他没说。

记者给许先生打电话

对方一直没接

最后还是尉女士拨通了电话

记者表明身份后进行了沟通



买家 许先生:姐说的,她不说让我们去起诉吗,我只能去起诉。

记者:你们公司想怎么样呢?

买家 许先生:我们就是不想亏钱。

记者:买车的十一万五,她还给你们,物流检测费她来承担,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亏损?

买家 许先生:不是,我们的意思现在有亏损,跟公司商量。

记者:你们是哪家公司?

买家 许先生:我个人跟她签的,没有公司,你可以看合同上面。

记者:既然是你个人签约,怎么要问公司?

买家 许先生:个人签约,公司打的款。



尉女士:我说你们车都看过了,退车肯定不能退,沟通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样子。

记者:您当时有没有说车款要押一部分?

尉女士:我说押一千块钱,车在你这里这么多天,开回来我肯定要检测一下,有没有问题,没问题钱还给你。

在这场二手车的交易当中

尉女士到底要承担多少责任呢

律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松涛:最严重的违约责任是解除合同,把车子拿回来,把钱还给他,造成买家的损失,比如检测费和来回运费这些合理损失,作为卖家也承担了,她应该承担的合理费用就这些了,除非买家有证据证明买了车子,又造成什么损失。

尉女士表示

准备等一下许先生的最终回复

如果还是谈不拢

会考虑向街道司法所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