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旅游”的危机不只出现在日本要问富士山下哪里最出片,河口湖町的这家便利店一定是最火的。日式门头和远处朦胧的雪山顶,组合出电影感十足的小清新画面,引得无数人前来打卡拍照。可就在上周,便利店马路对面,一张2.5米高、20米长的黑布拔地而起。黄金机位被遮得严严实实,富士山最知名的网红打卡点,就这样把游客都“赶”走了。

“没能拍到绝景很失望,我试着从屏障两边拍,都不如原来的角度好”。一位后知后觉迟来的游客有些无奈,不过他很快查到两公里之外的又一处打卡点,兴致冲冲地赶去了。当地人却对此拍手叫好——乱穿马路的人群,满地烟头和垃圾,占用私家停车位的车辆,诊所楼下的吵闹声都消失了!生活重归宁静。

近年来,日本国内有许多类似“观光公害”事件发生,引起了广泛讨论。在全球其他旅游城市,也频频出现居民对“过度旅游”的抗议。游客带来的“泼天富贵”和本地居民生活之间,如何找到平衡,成了世界难题。

01

富士山下的大混乱5月21日上午,河口湖町的市政工人们在马路边搭起支架,准备拉起黑布。此时,周围不仅聚满了从世界各地赶来打卡“富士罗森最后一天”的游客,还有包括BBC、每日电讯报等海外媒体的镜头。

这处打卡点,几乎是在去年夏天一夜爆红的。在富士山周围这个范围内,因为鲜有高楼遮盖,类似的公路景致数不胜数。这处罗森在本地人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Instagram上突然就火了起来。

一位65岁的当地居民说,他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家就在罗森对面。“我每天都能从窗户看见它,真没啥特别的,可能我们已经把这样的景色视作理所当然。”而在国外走红之后,每天都有大量游客聚集于此,拖着行李箱在车流中来回穿梭,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无数人站在马路中间摆Pose。



马路这侧的小楼是一家牙医诊所,楼下人行道被游客堵得水泄不通。屏气凝神的牙科大夫,总被窗外呼朋引伴的一嗓子吓到手抖。游客到处抽烟丢得满地烟头。每天早晚诊所员工都会收拾楼下的垃圾,饭盒、水瓶和烟头根本捡不完。路边的私家停车位,总会被游客的车辆占据,因为语言问题沟通起来还特别费劲。甚至私人用地被外人闯入,摆摊做起生意。



当地有关部门每天都能接到投诉,推出过不少举措。比如在周围贴了许多禁令标识,警告游客不要乱穿马路、不要乱扔垃圾、小心车辆,但毫无作用。后来还特地给这里安排了交通管制员,但因为游客实在太多,收效甚微。


02

游客转战其他打卡点当地政府实在没招了,只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今年4月宣布将在罗森对面架设这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只要把这个网红打卡机位遮住了,游客来了也拍不了同款照片,网络上一传开,就不会有人再来打卡了。最终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由于早早把消息公布出去,上周升起幕布后,游客数量果然断崖式下降。

“它可能会管用一阵子,但不久就会有人找到对策,比如在幕布上开个洞之类的。”有游客这样说道。很快,网上出现了新的攻略,告诉大家不用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拍出同款富士山美景等等。比如在离这家罗森五分钟车程之外,就有另一家便利店,和富士山的距离、角度都能完美复刻,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更多游客转战静冈县梦之大桥,这也是去年在Instagram上爆红的富士山机位,天晴时有种“阶梯通天”的梦幻感,颇受欢迎。

同样的剧情果然在此上演,道路两旁不少人为了拍照翻越围栏、横穿马路,路边乱停车的现象也多了起来……富士市观光厅对此无奈表示,因为原本建设时并没有将这座大桥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所以没有修建停车场等游客设施。“现在我们注意到了这个新情况,正在加紧搭建围栏,在附近增设一些停车点供游客使用。”

03

什么是“过度旅游”?富士山罗森前竖起幕布“赶”游客的做法,让很多人疑惑:游客带来了经济利益,难道他们有钱不想赚?其实,这正关系到近些年日本国内讨论度非常高的一个话题:过度旅游。“过度旅游”是个新概念,指的是游客数量多到对一个地方产生有害影响。在全球许多地方都面临这一问题。奥地利小镇哈尔施塔特、美国夏威夷、荷兰阿姆斯特丹当地居民们都组织过抗议,拒绝大量的游客占用本就不富裕的本地资源。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只有5.5万人口,2022年却涌入了460万游客,本地人只能躲着游客出行、购物,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当地居民甚至摆出了一个“威尼斯死亡倒计时”,数字代表着威尼斯当地人口正在快速逃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去年年底表示,2024年可能是全球各地国际游客人数创纪录的一年,过度旅游的问题或将空前严峻。在强调人际边界感的日本,这样的问题就变得格外复杂。他们对于“过度旅游”有一个更刺眼的表达:观光公害。

日本的旅游目的地本来就在欧美有着广泛认知度,亚洲游客因为交通便利频繁造访。疫情后,日本成了“报复性出游”的热门地点。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跌到“出圈”的日元汇率,让日本游成了性价比的代名词,来购买奢侈品的人数远超以往。

04

“观光公害”侵袭日本原本在疫情前还能勉强承载的一些日本城市,现在都已经肉眼可见的因为超负荷而变得混乱。除了刚才提到的富士山,镰仓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为井上雄彦《灌篮高手》电影版再次爆红,著名的镰仓高校前入口每天都挤着大批打卡人群,等着江之岛电铁与湘南海岸交汇的那一幕。

浪漫的镜头背后,同样是满地垃圾、乱穿马路甚至翻越铁路栏杆的游客,当地学生频繁被游客拍照骚扰。旅游胜地京都,以艺伎文化闻名的祇园,常有游客会未经允许闯入私人区域,一路尾随纠缠艺伎拍照。

于是今年4月,京都市政府出台新规,祇园花见小路全面禁止游客拍照,违者罚款1万日元。京都最知名的一次“观光公害”事件,发生于去年9月9日。在通往清水寺必经之路的五条坂,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由于边上就是游客巴士停车场,进进出出的巴士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消防车和救护车迟迟无法抵达现场。最后建筑几乎彻底烧毁,一位50岁男子紧急送医。

这些现象,随着社交网络上“宝藏目的地”风潮兴起,已经从东京、京都等大城市扩散到地方城市,往往把一些毫无准备的小地方打得措手不及。日本相关部门也想在更高层面上解决问题,比如在旅游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实行“双轨制”,在保证本地民生之余,用更高的价格门槛拦住一部分海外游客。

目前看来,包括日本和欧美在内,好像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过度旅游”的问题。类似的矛盾,当然也正在我们身边发生。从淄博烧烤、天津跳水大爷、哈尔滨冻梨到天水麻辣烫,各地都想抓住“泼天富贵”。同时,也能看到假日泰山、华山上寸步难行的游客,福州街头挤满看“游神”的人群,滋生出各种网红乱象……

你如何看待“过度旅游”的问题,来留言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