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徐千懿,我现在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任教。


我其实不是茶学科班出身的。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做的是先秦诗经学,听起来和茶离得很远,但没办法,茶这个东西太有魅力了,我读书的时候就非常爱它,所以我现在在从事茶叶历史和茶哲学的研究。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也跟茶哲学有些关系,是关于中国茶审美的历史脉络。


唐代:奠定基调,树立标杆


中国人从非常早就开始喝茶了,即便是从最严苛的定义来说,至晚到东汉末年三国的时期就开始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逐渐普及,但主要是在中国南方地区,北方茶饮是不甚普及的。


一直到了唐代,特别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茶在中国才成为了一个全民饮品。不论道俗,不论南北,不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大家都好上了这么一口。


所以唐代在茶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中,一般一定会出现一个带着历史任务来的人,这个人就是现在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以陆羽为代表的唐代茶人为中国茶的审美奠定了基调、树立了标杆。


大家觉得什么样的茶是好茶?好茶产在哪里?


其实陆羽《茶经》里面都讲得清清楚楚:“上者生烂石 ,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从土壤的风化程度把出产茶叶的山场分为了上中下三等。


最高等级的是能看到大块的石头,或者至少是碎石,生长在石头地、石头山上面的茶。



中等就是这个石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风化,我们看起来它已经不成其为石了,大家看,它有这种砂砾感,古时候称为砾壤。



那么下者呢,这个砾壤继续风化,已经完全都是泥了。这样子的茶园,虽然现在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是有相当的量的,但是在陆羽的评价体系里面,它就属于不是最上乘的了。



那么茶园管理怎样比较好呢?陆羽没有说什么时候要浇水,什么时候要施肥,或者怎么修剪,他是从人工介入的程度来去讨论的,他说:“野者上,园者次。”


大家看这幅图,这是一个野放的茶园,人工干预的程度是非常小的,到了时间茶树自然发芽,这样子的茶在陆羽的体系里面那是上上之品。



其次的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容易看到的,这是西湖龙井的茶园,这片茶园是非常贵的,但是它有相当多的人工干预。在陆羽看来,这种茶就比不上在天地之间自由生长的茶树了。



那么茶芽是什么状态的比较好呢?陆羽说:“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如果去到茶山里面,朋友们可以去观察,有一些茶芽在很嫩的时候有点发红,或者微微发紫,然后它像竹笋一样往上蹿,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子的茶芽是很好的。



除此之外陆羽还说:“叶卷上,叶舒次。”说的是这个嫩叶它会微微地往后卷一丢丢,这种叶卷是强于舒展开来的叶子的。


大家看这图里面的两张,左边是典型的安溪铁观音的品种的样子,右边是来自茶圣陆羽最喜欢的山场——顾渚山的群体种,已经像油条一样卷起来了。



唐代的代表性茶类是什么呢?


就是阳羡茶和顾渚茶,它们都产自太湖西边的顾渚山,在一山之南北。这个是航拍的一个顾渚山的山脊,它的左上部就是江苏宜兴,产阳羡茶,右下部就是浙江长兴,产顾渚茶。



大概在唐代宗永泰、大历年间,陆羽品到了阳羡茶,说它的品质非常好,适宜推荐给皇帝,当时常州刺史李栖筠就把它进献给了唐代宗。唐皇室非常喜欢阳羡茶,以至于觉得每一年上供的量都不够用,后来波及到了顾渚山南面的长兴,一起上贡。


▲ 皮日休《茶中杂咏》曾歌咏过的山桑坞,现在仍出产顾渚紫笋茶


陆羽是怎么样形容这两款茶的呢,他说:“芬香甘辣,冠于他境。”


芬、香、甘,大家应该比较能理解,但是“辣”字好像离我们有点远了。其实早期读到这个文献的时候,我也完全不能理解这个“辣”字。但这个“辣”的来源又很靠谱,因为它是赵明诚、李清照《金石录》里面抄下来的唐代碑文。


后来我有幸在初春的时候,到阳羡和顾渚茶产区的深山里面去采野茶,采芽下来了以后手炒,量特别少,只能炒一泡、两泡,但那个茶出来有辣感!就是感觉舌头刺刺的,像是植物精油浓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一种触感。


后来我去观察中国北纬30度线的很多的茶山,深山的老品种野茶,用绿茶工艺制作都能出来这个辣感,所以一下子我喝到这些茶的时候,我就觉得和陆羽有了一些链接。


▲ 顾渚山的茶园


再讲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李白。李白虽然喜欢喝酒,但是他可是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茶诗的,他的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歌咏了荆州玉泉寺,也就是现在湖北当阳玉泉寺的仙人掌茶。他在诗里形容这个茶“清香滑热,异于他者”。


李白的诗文集,无论是元代、明代、清代的本子,这首诗的这一句话都写的是“清香滑熟”,唯有宋本《李太白文集》写的是“热”字。


我老早就看到了这个“热”字,但是不以为意,我以为宋本是个讹字,因为我不能理解热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感觉。


后来我对茶的了解渐渐的深入,我就对这个热字渐有感觉,而最有感觉的是真正的喝到了湖北当阳玉泉寺当代的茶。大家看这两张图,这就是湖北当阳玉泉寺的茶园,我估计很多朋友未必能认得出来哪个是茶树:



这个搭架子采的、很有云南茶风格的是茶树。这个搭着梯子采的也是茶树:



它是一片老茶园,但是荒废了好几十年。2022年初寺里的僧人带着义工把它开发了出来,但当时寺里缺乏一些制茶的技术,所以我也没有喝到这片茶园的茶很好的状态。2023年的春天,我和我先生重穆再次过去,重穆把他的制作工艺带到了这里。


我们试制了各种各样的茶类,最后发现不管是制成哪一种茶类,玉泉寺的茶都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它喝了发热。


后来我再回过头去翻这个宋本,发现宋本这个“热”字,您不知道我当时心情多,我难以形容,当时也就拍了一下桌子吧,电脑差一点掉到地上去了,就是这么开心。


卢仝的诗说:“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看起来好像是说我喝得很嗨很舒服,我马上要升仙了,但其实它也不完全是文人的一种想象和夸张。


其实如果您真的能够喝到一杯那样的好茶的话,就会知道绝对不是想象力的问题。真的有些茶喝了浑身发热,腋下会有热感,再跟周围的空气一接触,有这种习习清风生的感觉。


我带我的学生去喝玉泉寺的茶,我的学生们喝了说:老师我这里在冒汗,我在冒气。



当然很抱歉,我个人不太有这个感觉,因为我常年偏头痛,身上这些地方都很堵,但我不止一个学生都有这种感觉。确实古代人去形容的这些茶的品饮状态,其实是有物质基础的,我们当代是能喝到、能感受得到的。


最重要的或者说我个人觉得最有价值的,还是《茶经》里面的这一句话,他说:“茶之否臧,存于口诀。”臧是好,否是坏,否臧就是茶的好坏。


他不是说茶的好坏有一个口诀可以辨认,而是说这一杯茶到底好还是不好,要用我们的嘴巴来决定。很多人喝茶可能喜欢喝名头、喝价格。其实如果说我们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的话,就记住陆羽这句话:茶之否臧,存于口诀。



宋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当然唐代的这种风格到了宋代就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唐代热情奔放、自由豪迈,但是宋代,特别是宋明理学兴起以后,大家比较讲究修身,喜欢一些比较精致的东西。


我这里引用了一篇托名苏东坡的文学作品,叫《叶嘉传》,这是一篇拟人化的茶叶传记,给茶起了个名字叫做“叶嘉”。里面有一句话说:“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说这个叶嘉很有才能,举荐到皇帝跟前的时候,皇帝觉得他没有经过槌提顿挫的修炼,即使他是一块好材料,也不能立马去用。


所以宋代人喝茶很讲究工艺上面的淬炼,宋代人他们鄙视唐代的茶,说陆羽没有去过福建,说陆羽喝的茶叫做“草茶”,就是有潦草、草草、不够精致的意思在里面。


那陆羽喝的是什么样子的茶?把茶采下来之后,放在蒸笼里面去蒸,然后放到杵臼里面捣碎,然后把它拍进模具里去,像做月饼一样,给它做成圆的,穿成一个串,然后放在火上烤干,烤干了以后拿个绳子一串,一拎就出门了。


▲ 图源:裘纪平《茶经图说》、王祯《农书》


其实这种制作工艺在宋代还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不喜欢,他们喜欢建州研膏茶。建州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南平市,研膏茶就是说它有一个叫做研膏的工艺在里面。


其实这个茶的工艺也不是宋代所创的,它源自南唐,然后宋代把它继承下来,并且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的精细化。它和唐代做茶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肯定是把茶叶采下来,然后宋人精细,要专门去拣剔。拣完了以后蒸茶,它的动作都是差不多的。


▲ 工艺复原:刘瑞君。以下四图同。


但是在蒸茶之外,它增加了一个榨茶的环节。有点像我们喝甘蔗汁一样,把这甘蔗放进去一榨,榨完了以后一杯一杯的汁,然后渣渣丢掉了。宋代人是把茶渣留了下来,汁不要了。大家看这个图右边这个,就是榨过之后的茶的样子。



榨完之后要进行研磨。其实唐代也研磨,但唐代是拿个杵臼,大概捣一下就好了。宋代人不一样,把这个茶叶放在杵臼里面捣,但是我捣不到足够碎,这个时候就加水之后再研磨,研磨干了以后再加水,如此反复数次,乃至十数次,直到把它研成极其细密的粉末。这张图大概是我早上9点拍的:



这张图大概是下午3点,已经很细了,但这还没到位。最后这个茶捣完就差不多好了以后已经七八点了。



大家看这个是不是很像日本抹茶?为啥像?日本人跟我们学的嘛。


然后再去进行造茶,把它放到模具里面造型。唐代陆羽叫拍茶,一样的意思。但宋代人在上面印上了非常精细的图案,所以说叫龙团凤饼嘛。如果是按照唐代的那种捣茶法,我们这个图是肯定印不上去的。



造茶之后,再进行过黄,也就是干燥。干燥之后差不多就这个样子,这是当代复原的工艺呈现出来的样子。


▲ 图源:建瓯市建州北苑御焙贡茶研习所


干燥感觉蛮简单的,其实一点都不简单。一些资深茶友可能遇到过,早期的一些普洱茶饼,它外面是干的,里面却发霉了。它烘干技术不到位,水分窝在里面。宋代的茶已经是这样细密的粉末拍在一起了,怎么去把它做干?


他要先把茶饼拿在火上去烤,然后取一盆热水,把烤过的茶饼往上一放,吸一点水蒸气回潮,然后再放到火上烤,再吸点水回潮,如此反复。根据茶饼的厚薄细腻程度,一直到把它的芯给烤透了为止,最后才成就了这样子的一杯北苑贡茶。这是不是“槌提顿挫”、切磋琢磨?


大家看宋代人怎么喝茶,这是当代复原的工艺做出来的。


▲ 点茶演示:王金针‍‍


宋代人喝茶追求沫饽要很白、很厚,而且旁边的沫饽挂在杯壁上面,久久都不掉下来,这在宋代人看来就是一级棒的。


我们现在去看日本抹茶,跟宋代是很像,但是他们是绿的,我们是白的,为什么?


即便是在宋代,这样子纯白的一泡茶,它的品质是极其之高的。而日本人过来学习我们的工艺,可能未必能够接触到最上层的东西,还有很多民间的茶饮,传过去演变下来就变成了日本抹茶。


宋代和唐代对茶的审美挺不一样的。唐代人很在意茶气和体感,茶喝了要热、要辣,甚至还要能清风生。而宋代《大观茶论》里面说:“香甘重滑,为味之全。”宋代人更在意的是口腔里面的完满度,以及工艺的精细度。


明清:真香本味,自然之性


到了明代,又有了一些拨乱反正的意味。从宋到明,还经历了一个元代,宋代的东西即便很好,这一杯茶经过元代,传到明代的时候已经不那么好喝了。所以明代人开始去反思。


明代反思的先锋人物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权,他写了一本《茶谱》。他在里面批评说,宋代的茶这样子搞来搞去,“不无夺其真味”。把茶这样槌提顿挫完了以后,我都看不到它叶子的样子了,已经完全背离了茶的本性了。


“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不如我们就能看得到叶子的样子,一杯原叶茶,简单烹饮一喝,这个遂了茶的自然之性。


其实这也是符合中国哲学讲的剥落外物、回归本真的思想倾向。这跟宋明的思潮也是有关系的,宋代是理学,明代是阳明心学,好比一个渐修、一个顿悟。对于什么是真正符合“道”的理解不一样,落到茶这个小小的具体事物上,大家对于好茶的理解也不一样了。



当然,朱权是开风气之先者,而他的理念真正实践起来,还是要到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发展以后。


万历初年有一位僧人叫做大方,他完善了炒青绿茶的工艺。在大方之前,没有炒青工艺的记载,杀青的方式是蒸的为多,可能也还有煮的。我相信在大方之前不是没有人尝试过炒青,但可能做得不够好。


大方和尚把炒青工艺做得很好,而且还做出了一款代表性的产品、新创的名茶——现在是历史名茶,当年是新创的——就是当时在徽州府休宁县,现在安徽休宁的松萝茶


从400多年前到现在,我们基本上继承了炒青工艺。


▲ 现代龙井茶炒制过程,炒茶者陈重穆


明清人怎么界定好的炒青的状态呢?明末清初的朱升提出一个说法,叫做“草气除尽,花香氤氲。”草气就是茶叶里面的青草气。很多朋友觉得绿茶伤胃、听说女生少喝绿茶,都是茶里的刺激性物质没有除尽的原因。


朱升用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修身法门去比喻炒青绿茶的最好状态。草气就像去人欲一样,一丝一毫都不能留;花香就像存天理一样,一定要保留得很好。


明代人不是不讲究茶叶的淬炼,他们只是觉得淬炼不一定要通过繁复的工艺才能达成。


炒青绿茶工艺的完善促进了泡茶法的兴起。虽然在松萝茶兴起之前,就已经有文人零星地去尝试泡茶法了,但是它一直不普及。


可能有朋友会说,泡茶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傻,到这年头才想起来?其实泡茶固然简单,但如果这一杯茶泡了不好喝,大家是不是就不泡了?


恰恰是因为炒青工艺兴起以后,茶泡了好喝了,而且比煎茶、点茶简单,中国人一下子就爱上了这样的方法,直到现在,我们喝茶也是泡茶为主。


到了清代,有一位在武夷山天游峰修行的静参道士,他提出了武夷茶审美的四个品第,我个人觉得是可以通用到中国茶里面的,就是“香清甘活”。他特别强调这个活字。


回顾唐、宋、明清几个朝代,它们都讲香、甘、滑,现在也都讲,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唐代人要“热”“辣”,宋代人要“重”,明清的时候要“活”。



这样的茶是不是很少出现在审评术语里面?因为它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无论是唐代在意的茶气,还是宋代在意的这种口腔里面的完满的状态,还是明清人在意的这个“活”字,它都是与大自然、与山林的一种链接。这一杯茶代表了春天之生意,它代表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活泼泼的东西,它才能帮助我们超脱凡尘,暂时忘了俗世的一些不那么愉快的事情。



很多朋友好像感觉说,是不是我们现在的茶没有古人的好喝了?


我觉得我还是有一点小自信去跟大家分享的,因为确实走过不少的地方,亲自去摸过各种各样的原料。我和我先生的书《岁时茶山记》里面有一个观点,叫“中国茶的传统尚未到来”。


什么是传统?旧的古的老的东西就是传统吗?我个人觉得不尽然。


传统是一样东西的水平到达了一个极其高的高度、可以让历代作为典范,大家以之为统,代代传承下来去学习。那我们中国茶真的有传统吗?或者说它的传统真的塑造好了吗?


我个人认为未必。


首先,古代制茶还是以绿茶工艺为基础,它的丰富度是不如现代的。我们现在有六大茶类,还有再加工茶,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式茶饮,制作工艺已经比古代要丰富很多了。


其次现在交通比以前发达了。古代名茶的产区基本上都是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但是很多好茶真的是在深山里面。现在有很多好的新兴产区,比如刮风寨、薄荷塘这些,你可能先坐皮卡,再转摩托,然后徒步几个小时,然后终于把这个原料给拖了出来,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点,茶在古代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换取政治资源的一个重要筹码,国家对茶的管控比较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很容易受到限制。但是现在喝茶的人还是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基本上只要你喜欢这一杯茶,你就有很多很多的办法,去找到好的原料,用好的工艺把它做出来,甚至可以再去创新工艺。


好山场还有很多,只要配合得当的工艺,便可以撑高中国茶的天花板。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塑造着中国茶的传统,中国茶的传统尚未到来。


谢谢大家。



本演讲中的非活动现场图片、视频均来自《岁时茶山记》《茶史留名》,由陈重穆、徐千懿惠允。文字内容根据讲稿和试讲有所增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 (ID:yixiclub),演讲:徐千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讲师,《岁时茶山记》作者),剪辑: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