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大瓜。2014年,我跟我的朋友李珊珊一起开始了一个艺术项目,名字就叫做“吃的ReallyWant”。


在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的公众号会介绍我们是“一本很丑的美食杂志”。因为那个时候,大家还是很喜欢和星巴克一起拍照的。而且市面上的大部分美食杂志都非常精致,讨论的都是一些高级食材和高级料理,跟咱们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没什么关系。


当时我在一家书店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书和杂志。我发现不同国家的人,都有一种方法去讲述他们自己熟悉的食物。


所以我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去讲述我所看到的一种真实。


我记得小的时候,经常会在傍晚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上面是黑白的照片,下面一句手写体的话娓娓道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于是在我们开始做“吃的ReallyWant”的时候,我们也煞有介事地给自己起了一个slogan,叫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吃的”。


“吃的ReallyWant”就是一个完全自发也完全DIY的、从艺术出版开始的一个艺术项目。


稻香村里的奥秘


这是第一本《吃的》的封面。这个写着椰子的点心,就是来自北京家庭从小吃到大的一个品牌,叫做稻香村。



一开始我们有一个想法,给稻香村做一个图鉴。后来珊珊告诉我说,她的姥爷家里面就常备稻香村。


而且姥爷会把一整盒稻香村点心先冰在冰箱里,然后头一天晚上敲定第二天要吃的两块,提前把它们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晾着,第二天早上当成早点来吃。



在姥爷家稻香村的袋子里不只有点心,还有姥姥姥爷平常要吃的药,对于老年人来说,药也是一种吃的。




下面这个就是稻香村点心图鉴。我觉得我们最有特点的是分类。比如“家庭成员”这一页,其实并不是说这些家庭成员喜欢吃这些点心,而是我们品尝了之后,觉得它们的口味很像是和这些家庭成员互动的感觉。



比如说牛舌饼,它口味是比较咸香的,而且有一种椒香,所以我们就把它评为大姨。评语就是“就像一位爱张罗事儿,又能三下五除二的大婶”。



而山楂锅盔,它是酸甜口的,里面还有瓜子仁儿。所以我们给它的评语就是“小姑总是比大姑更活泼可人”。



像这样的分类我们还做了其他的。比如还有“惊喜”“PEACE”“······”等分类。


“惊喜”就是没想到这么好吃的;“PEACE”就是虽然不是很好吃,但是买了也不会后悔。



就在这次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我的电脑里躺着一些后来没有使用的分类。比如有一个文件夹竟然叫“起开”。


“起开”是一句北京话,它大概的意思是“赶紧走赶紧走!”所以这个文件夹里的点心,我们不仅没有放进去,在这里也不给大家透露了。


辣到你活该


下面是我们《吃的1》里的第二个选题,叫做“小学生零食Top 5——谁能管住最饥饿的一群人”。



2014年5月,“吃的”走访了北京东城区一些胡同里的小卖部,去看看小学生每天都在吃什么。


我们先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小学的位置,然后再去附近找符合要求的小卖部。




小学生们也是很注重隐私的。当他发现你好像在拍他,包括你举起相机的时候,他就会来问,“你在拍什么”“不许拍不许拍”,然后就会跟你开始打闹起来。


所以我们整个的调研过程,就是在这种打打闹闹、斗智斗勇的氛围中完成的。



接下来就是小学生零食Top 5的榜单。No.1就是当之无愧的辣条,而且有的上面还写着“辣到你活该”。


No.2是魔法士。它是一种干脆面,但是所有小孩冲进小卖部的时候不会说“我要干脆面”,他只会说“我要魔法士”。


所以可以想象这个魔法士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是多么的强大。



第四名是膨化食品。也许是因为某种连带效应,它们很多上面都做了猫咪图案。所以我们的评语就是,“猫咪们的生意做得很大”。


我们也因此总结了小学生零食的两个特别重要的特点。第一点是“难以置信的低价”。


刚才出现在榜单上的所有零食,价格都不超过两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零食别处见不到,只有在小学附近或一些特定的渠道会出现。


第二个特点就是“除了刺激还是刺激”。因为这些零食都是非常重口味的,我们觉得这跟成年人平常要去吃辣火锅和烧烤是一个道理。


小学生也有压力,小学生也需要释放。



再来教大家辨认一下,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小学生购物天堂。


首先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这个小卖部的门口有没有这种塑料玩具瀑布,或者那种长长的、可以一包一包撕的小包吃的瀑布。



第二点是它门脸暗的可能性,比门脸亮的可能性要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你每次走进去,都会发现它有一种刚被翻完的杂乱,而且醒目之处必有辣条。


小学生零食也是在不断更新换代的,而“吃的”也一直在关注。这些就是我们在2023年发现的最新流行的小学生零食。


比如说这一款叫“吃作业”。它其实就是一种可食用的糯米纸。但是它的图案印成了课本的样子,大家都可以通过撕咬糯米纸来体会一种吃作业的快感。



这一款我们把它叫做“手机入侵猴王丹”。因为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很复古的那种猴王丹的包装,现在已经出了手机版的了,手机把猴王丹给格式化了。



还有一种叫做“拆快递”。它的全名叫“惊喜快递”,实际上是把一些小零食放在一个类似于快递的盒子里,然后你可以一个一个地去拆,有点类似于拆盲盒的体验。



当时看到这个零食我就震惊了。我想如果拆快递这个元素都已经出现在了一个小学生零食里,那么拆快递的动作真的已经深入我们中国人的骨髓里了。


职业背后的食物


这个是《吃的1》里的另外一个选题,叫做“Business Lunch”。简而言之,就是想去看看各行各业的人中午都在吃什么。



第一期的主人公是珊珊在西单剪头发时认识的一个发型师,我们就让他拍一个星期的饭。


这个就是在2014年5月,这个发型师一周里吃的所有的东西。



“Business Lunch”后来还开展了一个微博征集。下面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一个公交车售票员的Business Lunch。


因为这个阿姨只在早高峰和晚高峰出车,所以她有时间在家里做饭,并且和老公下馆子。



这是一个咖啡师的Business Lunch。咖啡师虽然表面比较光鲜,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食无定时定所的职业。特别饿的时候只能拿一块蛋糕来充饥,或者是下班之后去暴饮暴食。



其实最初在做这些选题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它们其实都是跟食物有关的。后来李珊珊一拍桌子说,既然跟吃的有关,那我们就叫“吃的”吧。


在家如果你饿了,你会问“妈,有什么吃的吗”。我们都觉得“吃的”是中国人最能明白,也是其他语汇无法替代的一个词语。


而“ReallyWant”更像是我们做这个艺术项目的本意——不断去探讨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想吃什么、为什么。重要的不是他吃了什么,而是背后的这个人。


胡同故事&的士之家‍


2014年9月,《吃的1》出炉之后,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这些都是我们的读者收到《吃的1》之后,自发发给我们的一些返图。



而也许是感到了强烈的共鸣,很多读者甚至直接在我们的微博私信里发来了他们自己家的故事。


这个就是2014年的年底,我们收到一位叫大静的读者发来的她们家的故事,以及我们跟大静的线下见面。



她从小在一个胡同的四合院儿里长大,当时是全家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虽然现在搬家了,但她一直忘不了那段时光,希望“吃的”能把它讲述出来。


于是大静就成了我们《吃的2》里面的一位主人公,协和胡同26号就是她家当时的门牌号。



这个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静手绘的她家四合院的平面图。



后来我们就邀请了艺术家烟囱,大静记忆中的协和胡同26号用插画还原了出来。



我们还记录了这个四合院里不同代际的人各自都喜欢吃什么。


比如30后的爷爷喜欢吃花椒芽儿,而且会把咖啡叫“卡啡”。奶奶因为从小在牛街生活,所以很喜欢吃羊蹄儿和一些回民小吃。



60后的爸爸和妈妈非常喜欢做各种面食,比如糊塌子、贴饼子,而且爸爸还很喜欢喝白酒。



80后的哥哥喜欢吃太阳锅巴,90后的大静喜欢吃多菲角。



我们还保留了一些中国人一看就能会心一笑的细节。比如把可乐装在高脚杯里显得很高级,或者是扁豆炒肉有一年没做熟,全家中毒了。



夏天的晚上,大静全家人会在小院里吃西瓜、吃饭,而且还会用一个坏了的望远镜去看星星。



院子里有一棵40多年的石榴树,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跟石榴树的合影。



里面还有一些只有当你长大之后才能体会到的五味杂陈。比如很多读者说看到照片背后的“刘小静一岁”,眼眶一下就热了。



《吃的2》里,我们把第一本的“Business Lunch”做了一个扩充,扩充成一个非常完整的调查“的士之家”,就是去看看出租车司机每天中午都在吃什么。



而的士之家就泛指那些,以出租车司机为主要客户群的街边小餐馆。


我们实际去探访才发现,的士之家也是有很多种形态的。比如这种全自助式的小食堂,这里的饭、烙饼和汤都是可以免费续的。



这个深夜饺子棚白天没有,只有晚上才会出现,可以说是真正的快闪店。



还有这种我们称之为“夜间Bistro”。它坐落在一个的士村里,客户一般都是出租车司机。因为他们收车之后才会来这个地方吃,所以除了快餐,这里还有一些像锅仔之类的大菜。



而且这个时候司机已经可以喝酒了,所以这个餐馆里还有可以存酒的地方。大家看到这上面写的一些字迹,其实是他们的车牌号。



的士之家是一种因为人的需求而逐渐磨合出来的餐饮模式。而我们通过关注的士司机在吃什么,其实也是在关注这群人背后的生活状态。


饺子邻居是个好人‍‍‍‍‍‍‍‍‍‍‍


除了艺术出版,“吃的”还以线下活动的形式做过很多的艺术行为。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艺术行为活动,叫“饺子大楼”。



一切的开始,是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包了饺子。这是我第一次和除了家人之外的人包饺子,才发现,原来每个人包的饺子都是不一样的。



我因此产生了一个想法——想要收集100个人包的饺子。


这个就是饺子大楼的样子。它有三面,我们把它分成了ABC座,一共有150个房间。



包一个饺子你就能入住这个饺子大楼,你还可以得到一张房产证和一个饺子大楼的钥匙圈。



我们还准备了一个包饺子的工具箱,里面放满了我们认为可以包饺子的内容。当天用的馅料一个是我妈妈调的,还有一个是珊珊妈妈调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新奇的内容,比如糖蒜、咸菜、小馒头等等。



我们在线上提前发了一个“上门收饺”的征集。所以我们当天就是这样带着饺子大楼和饺子的工具箱,在北京城里上门收饺。



除了收集到各种各样的饺子,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也见到了在北京生活着的年轻人住的各种各样的家。


比如说这个女生,她和朋友住的地方是在三楼楼顶另外搭建出的一个空间。房间的地板完全是玻璃的,上半层也是玻璃的。她们两个就住在这样一个半透明的空间里。



除了一些年轻人的家,我们还去了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在肯德基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也是直接包了一个饺子入住了。



这个就是大家包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饺子,包括入住饺子大楼的样子。




每个人还可以在饺子的房产证上写一些话。这是一个小女生写的,她说,希望我的饺子邻居是个好人。



后来包括一些老人、小孩还有一家人都住进了饺子大楼。



这个是饺子大楼的住户,把钥匙圈挂在了他们真实家的钥匙上的照片,我想,这就是现实生活和艺术的一种互文。



也有很多人问我们,饺子大楼住户包的那些饺子去哪了呢?其实是后来因为一次意外,这些饺子全部被慌乱地处理掉了。


也许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为这个艺术项目做出的结尾。


辣条里的创造力


我们还做过一个和辣条有关的艺术项目,叫做“中国辣条餐厅”,英文名就叫做“The LaTiao Garden”。



辣条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是我在深圳大梅沙村做驻地创作的时候。当时我发现大梅沙村的小朋友在吃一种新的辣条,叫“虾球”。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虾,这个是球。



而且吃到嘴里,它的味道是相当地惊艳。这件事一下引起了我的警觉。


我就联想到我们在做“小学生零食Top 5”的时候,其实也发现了很多辣条都喜欢把自己假装成一种肉、一种菜或者一种山珍海味。


我为了验证我的发现,我马上到网购平台上进行了搜索,光是鸡和鸭我就发现了不下八种。



下面展示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素烤鸭翅、辣子鸡、啤酒鸭和鸡脯肉。猜对了吗?



除了肉,还有菜。比如葫芦丝、黄瓜丝、韭菜丝,可以说能做成丝的和不能做成丝的,都给擦成丝儿了。



除了菜,还有各种各样的主食。比如重庆小面、过桥米线、水晶凉皮、油泼面。像我这种经常在外奔波的人,看着会觉得非常的亲切。



当时每搜索到一个有很多辣条的店,我都会从“所有宝贝”那一栏的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直到我发现,这些菜品的丰富程度已经足以让我开一个餐厅了。


给大家看一下试菜的过程。这是我先把所有符合条件的辣条订到了自己家里,然后一个一个地去品尝。所以后来出现在“中国辣条餐厅”里的所有辣条,不仅仅是符合这个主题的,而且味道其实是相当不错的。



再来给大家看一下菜品的配比。为了照顾到所有人的口味,我不仅准备了中式主食,蛋炒粉;还准备了外国主食,印度飞饼;除了像黄鱼、牛排这样的大菜,还有家常小炒,鱼香肉丝。



“中国辣条餐厅”最终的菜单里面,每一种都对应着你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的一种辣条。



这个就是我们在上海野餐艺术节的“中国辣条餐厅”的现场。



当天下午有很多观众来参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点菜的时候都特别认真,比如一开始说“我要一个印度飞饼”,一会又说“不了不了,我还是要一个过桥米线吧”。


但是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收到的东西都是大差不差的。



我觉得这样的反馈也是这个艺术项目的一部分,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对自己在消费社会中的身份进行一些反思。


辣条也是与时俱进的。我记得2020年的时候“健康餐”的概念特别火,然后我就在市场上发现了“柠檬片”辣条。



后来我还发现辣条餐厅时用过的“小牛排”又出了一个“菲力牛排”,可以说是更加的细分了。



如果你去看这些辣条的厂址,会发现这些辣条大多都来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厂。可是在这里工作的人,他们就捕捉到了当代人的所思所想,并把它们做到了辣条里。


这就是一种创造力,很朴实、很幽默,有的也只有中国人能明白。


老年人之时尚、好使、OK‍‍‍‍‍‍


我们后来还进行了一个为期一年的艺术项目,叫“老好使”。它是一个探索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艺术项目,也是“吃的”步入更广阔的日常生活空间的尝试。



前期调研的时候,我有两个印象很深的细节。


左边的录音机是我们在一个二手商店里发现的,经过商店的测试,如果这个电器是可以使用的,就会被贴上一个“OK”的标签。


而另一边的表格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随机收集到的一个护理院的表格。随着你某一项物理功能的丧失,旁边的价格也会有一个梯度的变化。



我当时看完就觉得心里一紧,当我老了我也要被明码标价了。


我们前期收集到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在讨论老年人的物理性。但如果老年人真的只有一种物理性,是不是太单调了。


那么什么才是老年人的好使,什么才是老年人的OK呢?从多维度去讨论老年人的价值和我们人的价值,就是“老好使”想要去做的。


我们设定好,老好使shop一开始是一个空的空间。只有我们在探访、去老人家里下户的过程中,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好用,我们才会放在这个商店里面。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这个商店也经过了三次左右的迭代。到3.0的时候,它已经是接近成熟的一个状态。



那么老好使shop里都有什么呢?


首先我们有一个单元,叫做“我的头顶我做主”。当我们开始观察老年人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个老人都有一顶帽子。就像一个爷爷跟我们说的,“岁数大了怕着凉,头发没了也得有样”。



帽子是老年人的一个亲密的战友,它也悄悄地说出了老年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个性。


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在街头收集到的老年人的帽子吧,可以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造型各异,要多姿多彩。‍



这个是在奶奶们中非常popular的、带花朵图案点缀的草帽。而且这个奶奶真的是非常喜欢,在市集上刚买完就戴在头上了。



还有这种大红色的、有豹纹元素的时装帽。



类似这种防晒帽也是在老年人中用得非常多的,它最核心的功能是可以完全折叠放到包里,特别符合阿姨们喜欢出去拍照、喜欢出去玩的需求。



而这个就是我们的镇店之宝——蕾丝大花帽。


它的造型其实是非常夸张的,我们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会觉得,这怎么戴?这能戴出门吗?但是我们在街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老人戴着这样的帽子。



下面就是老好使shop里出现的所有帽子。所有的单品只要进入到老好使shop里,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商品了,更像是通往老年生活的一个按钮、一个媒介。


当你拿起它的时候,就会跟老年生活有一种互动的机会。




这是年轻人和老年人来到老好使shop和帽子互动的样子。我想帽子透露出来的,是我们不会随着年龄而减灭的对自我表达的需求。



还有一个单元叫做“夏季时尚来袭”,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们在老好使shop遇到的一位阿姨。


她那天是带着相机出来玩,手上就套着这样的一个袖套。我们仔细一看,发现这个袖套不是从外面买的,而是她自己用丝袜改的。



她还戴着一个厚厚的口罩,进店来问:“你们有没有那种下面还多一层布的口罩?”她说不仅要防晒,还要遮脖子上的褶子。


后来我们去市场上按照她的要求去寻找这种口罩,发现真的有这种产品。而我正在摊位上选购的时候,来了一对母女,其中的妈妈也要找这种样子的口罩。她的女儿有点嫌弃地说,你要那个干吗?跟蒙面大侠似的。



但是“夏季时尚来袭”想提出的问题就是,蒙面大侠不好吗?老年人是否可以拥有自己的时尚?‍



还有一个单元,叫做“内睡衣沙龙”。因为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老年女性的身体从图像呈现到购物场所上,都呈现出一种非常边缘化的趋势。


一个年轻的女性想要买内衣会有很多的渠道,很多的款式去选择。但你一旦步入老年,很可能只能去一些市集或者特定的商店购买。



这个就是老好使shop里布置出的“内睡衣沙龙”。即便是如此粗放的条件和如此粗放的产品,背后也有这些阿姨、奶奶很细腻的需求。



比如说这就是一个阿姨在跟我们比划,说如果这款下面再过来一点就更凉快了。


我也经常听到她们说,深色衣服要配深色内衣,浅色衣服要配浅色内衣。我想这都是阿姨奶奶们的一些搭配秘笈。



我们还有一个单元叫做“头发单元”,这里的头发其实就是假发。而当我们去接近老年人生活的时候才发现,假发已经是老年人消费频次非常高的一个日常用品了。



这个就是来到老好使shop里的一位阿姨给我们展示她在手机收藏夹里的一些假发。



除了一些经典的款式,我们还发掘了一些老好使的爆款。像这一款叫做“带刘海发卡”,它其实就是一个发卡前面贴了一片厚厚的刘海。


我们本来只是觉得新奇,想拿到老好使shop来看一下大家的反馈,没想到这些阿姨一下就爱上了。在她们看来,这个产品非常方便,轻轻一推就可以遮盖侧面刚冒出来的白头发或者一些稀疏。



而且头发其实不只和老年人有关。比如这个女孩就说她妈妈不让她留头发,所以来到老好使shop她就一直戴着长头发的假发。



这个是社区里的一位阿姨在给我们弄她们那个年代很疯狂的一种头发。



其实头发是跟人的衰老正相关的事物,我想我们都会珍惜每一个有头发或没头发的时刻。


接下来就进入了“吃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了。我们在老好使里也做了一个新的榜单,叫做“老年人零食Top 5”。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老年人平常吃的零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健康,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单调。



“老年人零食Top 5”排名第一的是沙琪玛。一位奶奶的推荐语就是“有牙没牙都能吃”。


第四名是小包装饼干。一位叔叔特意强调说,一定是小包装的,因为老年人的食量很小,大包装的拆开吃不完就皮了。


还有一个单元叫做“不求人”。“不求人”原本指痒痒挠或者老头乐,也可以指代那些当你的物理属性逐渐减少或衰退的时候能够帮助你的单品,比如放大镜。



但这个单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求人”对老人来说是一句非常重要的slogan。因为我们这个条幅挂出来之后,很多阿姨都会跑到旁边去说“给我跟这个拍一张”。


可以体会到“不求人”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望,也是老年人一种自尊的体现。


这就是我们在“不求人”里发现的一个单品,叫做“葫芦两头老头乐”。一开始,我们以为它只有挠痒痒的功能,没想到有一天一个奶奶来到老好使shop之后,就解锁了它的另一个功能——葫芦的另一头是可以点穴的。然后她就马上给我点了起来。



我们把这张照片传到网上之后立刻就有读者给我们留言,说原来小时候不舒服的时候,他的奶奶都会给他点这个位置。


我们还有一个单元叫做“老好使生活方式大赏”,就是收集了一些老年人们觉得好用和好看的东西。比如菜罩、开关贴、竹衣架。



而没想到最受欢迎而且最爆款的,其实是手纸。


这个手纸是老好使收集来的第一个选品。因为这些叔叔阿姨都会按照克数不断地去比价,再做出他们买手纸的决策。


所以我们后来在老好使shop也分别上架了1400、1600、1800和2000的手纸,并且都打开了一卷让大家进行手测。



虽然手纸在老好使shop里算是一个艺术品了,但是很着急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去那直接撕一节。


我们也做了一些艺术行为的体验,比如这个活动叫做“兜糖party”。我还记得当时去一个奶奶家问她,有什么东西是你一直想找找不到的,或之前买到过但后来再也没买到过的?


她说就是这件衣服,因为这个衣服的兜特别大。‍



我们这才得知,老年人都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兜。比如这个奶奶就说平常兜里要装药、装手电、装一些糖,因为有的时候很饿又没有吃饭的时候,她就会先吃一块糖来顶一下。


这个奶奶其实是很喜欢网购的,也会去逛一些专门卖老年人服饰的店,但是发现买到的衣服不是兜都太小,甚至有的就是一个假兜。所以我们根据这个奶奶的体验策划了这场“兜糖party”。



那是怎么玩呢?你穿一件有兜的衣服来,然后把老好使shop里的糖放满你的兜,按每兜多少钱来结算。



除了兜糖,现场还有一个现场缝兜的环节。我们比照出足够大的兜,邀请了一个社区的阿姨来帮大家直接把这个兜缝在你自己的衣服上。



这个男生把兜缝在了里面的位置。还记得刚缝完兜他往里要装东西的时候,旁边这个女生就说,你怎么跟我爸一样。



虽然“老好使”是一个跟老年人有关的艺术项目,但是像这种身份和年龄突然模糊掉的瞬间,在老好使shop里是经常发生的。


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


我想“众吃平等”说的就是“吃的ReallyWant”一直不遗余力地去通过食物接近各种各样的人。而往往我们越接近某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上学的时候,经常有同学问我,你以后想做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我想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现在长大了,我也不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了,但是我觉得我做到了,“吃的”做到了。


▲ 翻阅《吃的1》的现场观众


现在的我有全职工作,还在用业余的时间继续做着“吃的ReallyWant”。我知道我必须真实地生活着,才能真实地做艺术。


中国菜最厉害的地方是它总能把酸甜苦辣汇聚在一起,再炒出一种新的味道,我希望我也能做到。也希望“吃的”的故事能够打动你,希望你可以加入我们,一起来继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吃的。


谢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 (ID:yixiclub),演讲嘉宾:大瓜,策划: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