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夜里鹿老师做了个噩梦,早上起来她跟我说起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她说:“我梦到我背着一个大箱子,在爬一个很高,很陡,很滑的铁塔的梯级,前面的人拦着路,后面的人又在不停地催促,我不小心脚下一滑,就跌入了黑乎乎的狂风暴雨之中,我惊呼大叫,然后就逐渐醒过来。”


我说:“你这压力是有点儿大啊,这个梦境也太焦虑了。”


她说:“别打岔,我想说的是,我醒了嘴里还一直在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喊什么,直到完全清醒过来才发现我嘴里在不停喊的是‘妈妈’。这是一个好神奇的体验啊,我都这么大个人了,和妈妈分开两地生活都二十年了,我自己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居然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在危险和无助中还是本能地喊妈妈。


巧了,我前些日子正好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一个话题:“任何一句话前面加个‘妈’字儿都有一种不同的风味。比如‘上班好累啊’就是普通的抱怨,但‘妈妈,上班好累啊’就完全不同,只是在心里念一遍都会涌上一丝委屈,想要扑进谁怀里小哭一场……感觉“妈妈”这俩字是一个饱胀的伤口,戳一下就会涌出酸楚的泪水。而这甚至无关于你的原生家庭,在念这句话的时候每个人脑子里就生成了一个抽象的妈,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里见到的那种妈妈一样,温暖,伟大,永远笑而不语。”


这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情,所以上了热搜。


为什么我们会对“妈妈”有不自觉的期待和依赖?


人们在求助时常常叫妈妈,这种行为可能与儿童早期在母亲腹中和怀抱中感受到的安全和爱护有关(例如依恋)母亲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关怀者和支持者,是情感依恋和信任的第一对象。因此在关键时刻,人们往往会以母亲来表示关怀和安全感的象征。依恋理论强调了人类天生对紧密情感联系和安全关系的需求,通常最初是与照顾者(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建立的。这些早期的依恋关系为个体建立了内部关系模型,并影响了个体在整个生命中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所以,母亲通常被认为是慈爱和体贴的化身,当人们需要帮助时,会本能地想到母亲。即便是成年人,在面临困难和需要帮助时,仍然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的依恋行为,向母亲寻求支持和安慰。这可能也是一种“条件性反应”——在人类大脑中,某些声音或情境可能触发类似的反应,比如在婴儿时期处于求助状态时呼唤母亲会获得帮助,被母亲安抚的声音可能成为一种条件性刺激,或者在儿时面临困难或挫折时,母亲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挑战和安慰自己,这些都导致在成年后面临类似情况时,我们下意识地呼唤母亲。


另外,“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或危险时会下意识地呼唤母亲的名字”这种行为会给予我们一种安慰和支持的感觉,即帮我们获得掌控感觉得获得了社会支持,能够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因此,无论是出于情感上的依恋和信任,还是在困难时寻求人际支持,都使得我们愿意在求助时叫妈妈。


父母该如何回应子女的求助?


当接收到子女的无意识求助时,我们作为父母,该怎么回应才能让孩子不失望?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说,妈妈(父母)的回应不外乎两种——“直接解决问题本身”以及“解决由问题所引发的情绪”。能帮忙解决问题当然最好,如果解决问题不是那么简单,那有些时候,求助者需要的其实就是情绪安抚这一功能。所以父母的回应可以是“问心不问技” —— 就好像上面提到的,孩子们找母亲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情感依托,而非真的“求技”,那么做好一个倾听者和安抚者就好了,把孩子揽入怀中,轻轻拍打和柔声安慰,就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我们能做的其实更多就是鼓励和支持,从而激发出他们积极的心态和自我成长的动力,这也有助于个体的自尊心发展。


抽象的妈妈是避风港,具象的妈妈却是风雨的来源


当然,微博评论区除了共鸣和感动的之外,也有油盐不进的:


“我妈会说:干啥不累?谁不累”


“当我想哭着喊妈妈的时候,我喊的并不是我妈”


也许对有些人而言,抽象的“妈妈”是完美的避风港,具象的“妈妈”却可能反而正是“风雨”的来源。不仅仅是“妈妈”,“家”也类似。在外地上班上学下意识还是会说“好累啊我想回家”,可很多时候回家并不是那么快乐。


这个话题也老有人问我,对于这种亲子代际矛盾,甚至当下有人提出“断亲”的概念——“有没有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是“没有建议”。因为我其实充分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前我也会认真总结很多我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别人。但后来接触的情况多了,终究发现,适用于一部分人的经验,很难适用于所有情况。


有时候,有些家庭中,代沟是客观存在的,甚至会导致矛盾和冲突。


如果这段亲子关系本身是良性的,仍存期待的,没有崩坏的,那么它也不会因为妈妈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表达错了一个反应,就崩塌了。很多亲子之间会经历吵架—冷战—反思—和解的阶段,这些处理方式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他们会磨合出适合自己的相处之道。


如果所处的是一段不健康的、恶劣的、崩坏的亲子关系,比如家庭成员中存在虐待、冷暴力、长期疏忽照料等情况,那么就更不太有什么建议可以套用了。使用者未必甘心,接受者未必领情,倒不如自己当自己的父母,自己当自己的小孩,把自己重新爱一遍,千万次拯救自己于水火中罢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作者:白鹿、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