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猎头Cole明显感觉VC/PE的招聘方向发生了改变,一个岗位正在机构内部水涨船高——投后管理。


事实上,机构重视“投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两三年前,市场上关于“投后管理”的呼声就一度超越了“投前”。


有FA曾向小饭桌透露,过去身边不少投资人已经主动申请转岗到投后,另有几家机构负责人,也都明确表示有往深度做投后的规划和考虑。


但Cole告诉我,相较以往,始于今年初的这波投后招聘热度,有了一个新的变量——机构开始点名要求有“并购经验”的候选人了。


招聘需求改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级市场对于退出的焦虑。


眼下,股权投资市场节奏放缓,大多数基金又处于退出清算期,而VC/PE的主要退出渠道IPO却屡屡受阻。当企业和机构不再死磕公开上市这一独木桥时,并购正成为机构实现退出的新路径。


上海一位早期投资人告诉小饭桌,其创始合伙人就曾在内部会议中强调,让大家密切关注并购市场的动态,寻找交易的可能性。负责私募股权方向的律师珊妮则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其手上超半数的业务都与并购有关。


即便一级市场的并购声量不断扩大,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并购最终不能成为VC/PE退出难的解药。


资产和价格的错位,是横亘在买卖双方间的重大阻碍。


一、机构100k招并购总监,“并购牛市来了?”


艾唯是专职服务VC/PE圈的猎头,与Cole感受类似,她发现今年明显机构对于并购人才的需求在上升,“不止投后,有些VC已经在招投前的人组建并购基金了。”


小饭桌通过翻阅招聘平台发现,机构开出的薪酬极具吸引力:SA的年薪可以开到50万~60万元;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机构,则给VP岗位的候选人开出了100K以上的待遇。


要知道,即使在机构还没有开始“降本增效”的几年前,这也已经是接近主流美元机构的水平了,足以可见机构的诚意。


人才的流动向来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当小饭桌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后,“热到发烫”是他们对于当前并购市场的共同评价。


这一现象也体现在了具体数据上。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首次公告日并剔除失败案例计算,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披露561单并购重组案例,其中,披露金额的有426单,交易总金额约为31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


某并购基金合伙人纪旭告诉我们,自去年11月至今,很多IPO被否或者撤稿企业都纷纷表达了出售的意愿,还有一些非上市的中小企业也在寻找买家。


“过去主动上门接触的企业和背后机构明显变多,在筛选了一大批不符合标准的标的之后,还有二三十家企业在继续跟进,根本忙不过来。”


同样感受到市场水温变化的还有林珺,她所在的PE机构盛世景最早就是做并购起家。


凭借多年来对行业的了解,林珺发现,今年以来,并购市场买方与卖方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转变。


“市场很有意思,前几年上市公司想并购,但是没上市的企业比较傲娇,大家都有上市梦,很多要的估值都是上市公司不能承受的。但现在角色变化了,短期内无法上市的资产多了,上市公司开始逐渐强势。不过很多没上市的企业还没完全转变思路,各大市场参与方的需求和预期都要不断磨合,投资机构是中间的平衡器。”


买卖双方的态度,往往是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决定的。而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并购市场也迎来了许多新玩家。小饭桌发现,近期转型的投资人中,不少人就将业务方向瞄准在并购交易上。


其中,最受业内瞩目的还属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于3月宣布加盟晨壹基金。


晨壹基金是“并购女王”刘晓丹离开华泰联合后的创业项目,曾先后投资了华兰生物、比亚迪半导体、中创新航、如果新能源、芯德半导体、长晶科技、利穗科技、瑞辰宠医等诸多项目。


张勇和刘晓丹的强强联合,无疑引起了外界对于并购市场的广泛讨论。而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23年底,刘晓丹就曾在晨壹基金官方账号上发文表示:“中国并购市场系统性机会已现,并购基金迎来天时地利 。”


刘晓丹在文章中指出,作为中国并购市场最早的一批从业者,第一次感觉产业竞争、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这三要素同时出现了,这跟美国七八十年代第四次并购浪潮有点像,并购市场系统性机会已经出现。


“现在从内资到外资,从政府到上市公司,从私募机构到FA,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并购牛市来了。”纪旭感叹道。


二、买卖双方撑起的交易热潮


从历史经验来看,并购活跃度和IPO节奏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比如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A股市场曾经历过一次长达400多天的IPO暂停,这一时期内资本市场的并购活动开始活跃,并在随后两年间掀起了一波并购大行情。


时下,类似的剧情再次上演。由于监管政策的收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IPO审核趋严已经成为创投圈的普遍共识。而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市场还叠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许多VC/PE机构到了退出周期。


从基金运作周期看,目前市场主流的一大批基金,都是踩着2015~2016年的“双创”浪潮募集设立的,近几年刚好到了集中需要退出的时刻。卖方供给加倍,致使退出路径拥挤。中国VC/PE退出又长期存在“IPO依赖”,更是加剧了退出“堰塞湖”现象。


“过去无论是企业还是创投机构,都有一个上市梦,但随着IPO难度在实质性提高,大家的心理预期也在降低,并购就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提供并购交易服务的Evelyn表示。


“尤其是对机构而言,虽然与公开上市相比,并购退出的收益会大打折扣,但是现在一级市场退出越来越难,创投机构一旦超过几年没有DPI就会承受来自LP的巨大压力。通过将投资企业出售给其他公司或进行行业整合,投资机构至少可以实现资金的回流和利润的锁定。”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并购交易吹起了暖风。


自2023年以来,监管层多次表态支持上市公司实施高质量的产业并购,先后出台了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延长财务资料有效期,更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一方面是卖方市场急迫寻求并购退出,另一方面是买方在政策的鼓励下渴望通过并购来提升市值。供需双方的改变,共同刺激了国内并购市场的活跃。


三、并购不是VC/PE的“救命稻草”


当前资本市场的变化无疑给并购退出提供了一些窗口,但理性地看,并购交易其实只能解决VC/PE一部分的退出难题。


“前些年机构热衷投资高估值、高亏损的硬科技项目,现在大部分快到退出期,但很少有实现盈利的,而A股上市公司通常喜欢有净利润且估值低的公司,所以目前并购市场存在明显的错配。”投资人Aron表示。


他告诉我们,目前并购交易的定价,大多沿用的是二级市场的P/E估值逻辑,会参考细分二级市场企业的市盈率表现。


“以CRO行业为例,目前该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泰格医药的市盈率是22倍,那么收购的CRO标的通常不会超过15倍。”


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一番交流过后,小饭桌发现,估值10亿以下、PE在10~15倍区间的企业,是目前市场上一个合格标的的普遍画像。


“这个标准,实际已经把许多VC/PE的投资项目排除在外了。”Aron称。


与此同时,因为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存在明显的估值差异,一些后期进入的投资机构很有可能面临因估值倒挂而亏钱的风险。


就拿去年卖身给歌尔光学的驭光科技来说,根据官方公告推算,驭光科技该笔交易的总估值约为11.19亿元,而公司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为20亿元。简单从估值上对比,后入局的投资机构都有亏钱的可能。


不过为了平衡驭光科技投资人的利益,歌尔光学在交易过程中采取了差异化定价的方式,让后期投资人都拿了一个年化收益率退出。


“差异化定价近期在并购交易市场逐渐流行起来,但是这种估值定价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障碍,比如天使轮、A轮的投资人以及创始团队是否愿意让利,有时候股东之间很难就此达成一致。”在投行从事并购交易的陈峰表示。


除了要看企业的商业化程度和估值合理性之外,与上市公司的业务匹配程度,也是买方考虑的重要因素。


“现在纯财务的买方已经不多见了,都是以产业并购为主,这就要求并购标的与上市公司处于同行业,或是产业链上下游,能够与公司主业有协同作用。同时,现在国家支持大力发展的行业,也是买方关注的重点。”陈峰称。


林珺告诉小饭桌,新兴行业里,有利润、估值适中的标的是目前并购市场的香饽饽。


“新兴行业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长期来看,科技的赋能不仅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主业,还可能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定价有正面影响。本质上,价格就是市场预期。”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VC/PE而言,并购市场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机构想要顺利通过并购实现退出,就要推翻以往的估值体系,从心态建设和交易结构上进行调整,从全局出发,平衡所有股东和买卖双方的利益。


正如投资人李刚强在其文章中写的那样:“机构必须要认清现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并购是一个买家主导的行为,我们需要放下内心的骄傲和自尊,务实的去沟通,当然也没有必要自卑。”


至少从机构开始有针对性地招聘有并购经验投后的动作来看,VC/PE已经迈出了“补课”并购的第一步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Cole、Aron、珊妮、纪旭、陈峰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王满华,编辑: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