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天,餐饮品牌老乡鸡一直挂在热搜上。
热搜话题分别是#老乡鸡现做菜品达到70.6%#、#老乡鸡20万字菜品溯源报告# 和 #老乡鸡餐厅公示菜品加工等级#。
登上热搜,是因为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封信 :《看完你还敢吃老乡鸡吗?》,主题关于食品安全。回复的第一大问题是:老乡鸡是预制菜吗?
预制菜是这两年的热点话题。也是餐饮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行业议题。从下图的微信指数和百度指数都可以看出。从2021年4月开始,到2023年9月,话题“预制菜可以进校园吗?”出现,热度到达顶点。
我经常在咨询中遇到餐饮品牌的询问,如果遇到顾客询问,你们家的菜品是预制菜吗?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我说,这是行业性议题,因此出现的品牌危机也是难以规避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没有国家规范和标准。词语的滥用导致消费者心中的预制菜、不同行业商家定义的预制菜,不是一个东西。
一、什么是行业性危机?
行业性危机指的是某个特定行业由于内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所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困境。它可能导致该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市场萎缩、信誉受损甚至整个行业的重组或衰退。
这些不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革新、政策变化、市场需求的转移、环境污染事件、经济衰退、行业内部的不当行为等。
例如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危机、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对传统汽车制造业的颠覆、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危机、微信支付宝等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等。
具体到一个行业来看,以金融行业为例,常见的行业性危机如下:
信用风险危机,如美国次贷危机;
流动性风险危机,如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
操作风险危机,如券商的违规操作和风险控制不当;
市场风险危机,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法律和合规风险危机,如安然因会计欺诈和不合规行为导致破产;
系统性风险危机,如2000年的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
技术风险危机,如银行业的网络安全问题或技术故障;
声誉风险危机,这也是我在给一些金融机构培训最多的类型。
这些危机不仅对单个金融机构构成威胁,还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传染效应,对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以防范和应对这些危机。
二、五解:行业性危机该如何解决?
行业性危机属于最难被“解决”的危机之一。在今年七八月即将出版的《危机公关实战手册》中,我介绍了危机的五种终局。
这个提法最早由鲍勇剑教授在《危机协同论》中提出,他使用系统的开放/多元程度坐标,厘定了危机的五种终局:解困、解决、解析、解散、解放。如下图所示:
系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行业性问题和内部问题就能够充分的暴露、讨论和行动。对内积极响应行动,予以解困。对外凝聚共识,协同找到解析之道。当问题得以解析和解困后,全体解散,各自散去。
系统的多元复杂和精密程度越高,通过组织内的问题分析和管理,将系统复杂问题的拆解和行动过程展示给公众,抽丝剥茧,鞭辟入里,问题得以解决,或者表演式解决。当这一问题升级为公众议题时,解决的这一刻,就解放了所有利益相关者。
我将其归纳如下:
解困和解决,只需要企业做出内部决策,行动结束,问题消失,危机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解析,往往是一家企业的危机折射出行业性的普遍问题。每一次危机的爆发,都能够提升公众对这一议题的认知程度,在行业发展的动态中,逐步完善和提升。对于单一企业的当下危机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行业性危机。
比如食品添加剂之于食品行业,驾乘安全与耗能排放之于汽车行业,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之于网络平台行业。企业要秉持促进行业发展的态度,促进公众认知提升的发心,把每次危机的响应和沟通,作为普及的共识的机会,采取行动。
解散,往往是宿命、原罪和硬伤性问题,一再爆发,防不胜防。
有的是根植人性,比如性别歧视、网络暴力;有的是技术或发展桎梏,比如短视频对于青少年认知和价值观的影响。难以根本性解决,企业只能静待新的热点出现,公众注意力转移,原地解散。
解放,是危机终局的最高境界。对于当下的公共议题,升维予以解决。比如城市出租车行业打车难、投诉多、服务差,引入网约车模式的竞争机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次彻底的解放。
不同的类型和终局,也直接决定着危机后组织复苏的速度和成效。
预制菜这一行业性危机议题的终局,也遵循了这一发展路径:
1. 在2021年之后,预制菜成为各种关心的议题。和其有关的方方面面话题都得到了充分讨论、论证,企业也根据这些反馈持续改善,让问题得到解困和解决。
2. 在无法直接回应的阶段下,只能告知消费者和公众,我们的菜品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的。转移话题,也是降低关注度。在众声喧哗后,各自解散而去。
3. 该问题得到讨论和充分解析的最高峰,出现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案例,引发了公众和市场对肉类产品等领域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预制菜的标准制定呼之欲出。
4. 该问题得到彻底解放的转机,出现在2024年3月21日。六个国家部委联合发文,国家队发声,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进行了边界划分,有助于解决“预制菜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带来的诸多问题。
归纳下,企业在解决行业性危机中的着力点:
从外部下手,问题得到解决、解困和解析:
通过协会组织,提供政策游说、行标制定、专家指导等;
争取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介入,制定政策和法规予以引导。
从企业内部下手,问题得到解散和解放:
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行业性危机的预测、影响和应对措施沟制定等;
推动创新和业务模式的转型,比如新东方转型直播电商;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减少消费者的误解和猜疑如:《金融业如何处理“谣言”类舆情|长大我也要当行长》;
通过训战培养企业的反脆弱性,如:《李佳琦和东方甄选,提醒老板们别在危机培训上给自己花钱了》;
保持业务连续性,避免行业性错杀后,业务崩溃;
应对策略的持续审视和更新。
但是,危机解放之后呢?
三、三重真空:行业危机解放后为什么会有传播机会点?
德鲁克说,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
不放过任何一次危机的真谛,就是在危机后时代,提供崭新迭代的解释方案,提供详尽透明的沟通方案,提供更符合民心关切的解决方案。
尖子生会注意到随后出现的三种真空:行动真空、角色真空和解释真空。
上文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范围,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谁能先展开行动,就会成为这一问题解决方案的代言人。针对通知的三点,老乡鸡在《公开信》中都有所回应。
比如,该报告覆盖了老乡鸡当前1218家餐厅共计226个SKU、873种原料以及305家供应商。形成了20万字的《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和每年15万份的合格证。还公布了老乡鸡中央厨房和老乡鸡餐厅后厨两个监控直播间。
比如,统计老乡鸡当前正餐菜品中“餐厅现做”占比70.6%,“半预制”占比27.7%,“复热预制”占比1.7%。并且,在餐厅公示了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类,并以颜色作为区分。
餐厅现做,绿色。
半预制,橙色。
复热预制,红色。
这一系列的内外部行动,让老乡鸡填补了行动真空;各项政策回应,成为了率先响应国家号召的尖子生,填补了角色真空;中式正餐的”现做派“,去预制菜,解释真空也被填补了。
四、四种行动策略:如何制造引爆点?
对预制菜的甚嚣尘上和口诛笔伐,体现了对现炒派的呼唤。如何抓住这次难得的传播机遇呢?老乡鸡开始了咯咯哒的表演。
行业性危机解放后的传播,如何制造引爆点?如下图,有四种行动策略。
1. 确定行动节奏
在预制菜的流量话题持续发酵中,寻找最佳的行动节奏点。六部门公告的发布,就是盖棺定论的冲锋号。过早,可能会遭遇政策风险摇摆的变数不定。过晚,桃子被他人摘了。
从3月21日至今,两周的时间,就准备好了这次传播战役,看来是苦“预制菜”已久的集中爆发,热搜也算实至名归了。
2. 流量峰顶收割
在预制菜的话题流量达到顶峰时,展开这轮传播。借势借力,峰顶起飞。选择的是公众持正向态度的起飞姿势,即使些微下落,也不会浪费资源投入和回报率。
制造流量,不如乘势起飞。
3. 组织能力助推
该报告显示,说到的前提是做到。做到是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助推。仅仅操弄流量的热搜制造,是无源之水。
4. 锚定战略传播主线
对于危机传播,我一贯的态度是锚定战略传播主线,不要偏离。
组织的主线故事是组织和品牌的战略传播,复线故事是产品故事、创始人故事、雇主故事、财经故事、ESG故事。
支线故事是逸出一枝的红杏出墙,是情非得已的无心之作,是百般遮掩的东窗事发。如果危机叙事的支线故事,越位成为组织的主线故事,那就是偏离了战略主线,后果是:消耗组织资源,影响公众认知。
危机故事,不离战略主线,是危机沟通的战略级规划。如果不在组织战略传播主线上的支线故事和不相干事实,一律砍掉,或者不予回应。这也是华为所倡导的“力出一孔”,集中优势资源在主航道上,不在非关键路径上消耗资源。
老乡鸡的现熬、现炖、现炒的“三现主义”,是产品核心价值的传播主航道。这次热搜级的好感拉满,暗合了主线的节奏曲线。换做其他品牌,可能未必是战略传播选择。
参考文献:
[1] 鲍勇剑. 危机协同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
[2] 楚学友. 危机公关实战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
[3] 张兴华. 六部门发文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兜牢食品安全底线_政策解读_中国政府网[EB/OL]. [2024-04-09].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3/content_6940831.htm.
[4] 朱英. 六部门发文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_部门动态_中国政府网[EB/OL]. [2024-04-09].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3/content_6940806.ht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友声誉(ID:xueyouchu),作者:楚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