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举办了《勇者斗恶龙》(DQ)35周年纪念特别节目。


DQ系列制作人堀井雄二此前透露,这次节目会公布包括新作在内的大量消息。但他也卖了个关子,没说“新作”是否包含系列正传。


直到节目压轴的时刻,DQ标志性的BGM《序曲》响起,玩家们才得知了《勇者斗恶龙12》的存在。此时镜头转回堀井,他乐呵呵地说,“我偶尔也会说‘续作正在做啦’,但这次才是正式的发表。”


时年67岁的他,面对镜头时的笑容已显些许老态。消息甫一公布,许多系列粉丝都认为,DQ12很可能是“DQ铁三角”的最后一次共同合作了。


“铁三角”,指的是《勇者斗恶龙》近40年漫长历史中三位最重要的开发人员:身为游戏主设计和制作人的堀井雄二、担当音乐制作的椙山浩一(2021年去世),以及负责美术与人设的鸟山明。


随着鸟山明先生溘然长逝,过去的“铁三角”,就仅剩还在舞台上的堀井雄二自己。


在写给鸟山明的悼词中,堀井雄二回忆起与他共处的三十七年时光:“还在《少年JUMP》担任编辑时,我与鸟山老师相识……”



DQ的成就无需多言,能令其成为日本的国民游戏、现代JRPG的奠基石,铁三角的努力缺一不可。


但相比于另两位打一开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DQ的制作中,鸟山明则显得有些“若即若离”。


在DQ30周年的纪念节目中,当堀井雄二笑容洋溢地对着镜头说自己“将开发游戏当作天职”,鸟山明不仅有点敷衍地只用电子邮件回复了采访,提及的内容还不乏抱怨:“老实说早知道要给DQ画30年的话,当初肯定就拒绝这份活儿了。”


首部《勇者斗恶龙》于1985年着手开发,在下半年找到了鸟山明参与美术设计。


此时是《龙珠》连载的第二年,人气不俗,但尚未能超越《北斗神拳》成为《周刊少年Jump》真正的顶梁柱。


而在这之后的8年时间里,《龙珠》始终保持着年均读者评价顺序第一,直到完结


只要再晚几个月,鸟山明就会晋格为一时无两的当红漫画家,面对徒增的连载压力,多半也不再会接受这份与游戏相关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当时连“啥是RPG”都不明白,只是经人介绍后觉得“多份活儿也不错”,便随意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还曾有传言说,不熟悉游戏开发流程的鸟山明起初以为连游戏内的像素角色点阵图都要自己来画,后来得知只需要绘制设计图,才长舒了一口气。


但总之,身为漫画家的鸟山明就此与游戏结缘,而他所负责的部分也成为了DQ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在主要角色之外,鸟山明为DQ系列设计了超过500种怪物形象。“史莱姆”是堀井雄二最早委托鸟山明进行设计的怪物角色之一,他画了张草稿,向从未玩过《巫术》的鸟山明介绍这个经典RPG中的粘液怪(Bubbly Slime)



结果鸟山明却交回来一个感觉截然不同的形象——也就是如今更为人所熟知的史莱姆原型,游戏史上最成功的怪物角色之一。



除了总能带给人“圆润”的感觉,鸟山明给出的怪物设计图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怎样的姿态,怪物的目光都一定会直视玩家。


在最初的DQ三部曲,以当时的画面技术,真要说在游戏内呈现出一个风格鲜明的世界观几乎是天方夜谭。


玩家们对于这个奇幻世界的想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游戏的插画和角色设计,初涉游戏领域的鸟山明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1990年,伴随着已出到第四部的DQ连年大卖,曾有一本名为《通向勇者斗恶龙之路》的漫画出版,讲述该系列诞生的幕后故事。


在这本漫画中,鸟山明出场很少,几乎连一句台词也没有,只有身为游戏主程序的中村光一评价他:“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啊”。



创造《龙珠》和参与缔造《勇者斗恶龙》,哪个是更重要的成就?


在不同的内容创作领域,爱好者们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对于鸟山明来说,这两项成就同时证明了自己具备“单兵作战”和“与人合作”的创作能力,也让几乎称得上“误入游戏行业”的他,同时兼有了“漫画泰斗”与“黄金时代JRPG代表人物”的双重身份。


1992年,早已不再是游戏业外行人的鸟山明和堀井雄二一同参加美国的一场游戏相关展会,期间偶遇了《最终幻想》系列的创作者坂口博信。


三人以此为契机,合计创作一部全新的游戏——也就是后来的《时空之轮》(Chrono Trigger)


该项目被命名为“Dream Project”,由这三人带着一批后来成为业界顶梁柱的年轻人们所构成的创作班底,也称得上游戏史上当之无愧的“梦幻团队”。甚至游戏中的配乐《カエルのテーマ》也成为了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曲。


坂口博信在后来将这个游戏的开发过程称为“在鸟山的世界中玩耍”——由鸟山明用画笔编织的幻想世界,成为了大家共同表现的舞台。


由于《龙珠》在中后期转型为战斗漫画,很少再有机会去展现世界观相关的内容,这导致身为漫画家的鸟山明更多时候是因极具辨识度的画风和极强的分镜能力被夸赞,设计方面的才能则时常被低估。


即便如此,仅是《龙珠》中登场的各种载具就足以体现鸟山明对于细节设定的讲究。


1993年时,鸟山明还曾参与游戏《龙珠Z超武斗传》街机外壳的设计,这款街机也被做成了实物。


到了《时空之轮》,鸟山明则可说是将自己对于世界观设定的掌控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其名,《时空之轮》是一个关于时空跨越的故事,主角团会来回穿梭于同一片大陆的不同时代,包括恐龙世纪、剑与魔法的史前王国、中古、现代、未来……在鸟山明笔下,你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角色们身处哪个时代,又来自于怎样的世界。


《时空之轮》所面向的SFC平台也具备了更强的画面表现能力,得以在游戏中更细致地展现鸟山明所设计的各类服饰、机械、建筑,玩家们终于不必再停留于想象,而是能直观体验到鸟山明所构筑的幻想世界。


相比在DQ系列中担当受委托的“乙方”角色,《时空之轮》显然是鸟山明更主动参与的游戏作品。期间也正值《龙珠》连载进入后期,陷入众所周知的“因人气高涨而无法应鸟山明想法完结”的困局。


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时空之轮》也代表着此时身为创作者的鸟山明所向往的另一种可能性,这里的他不必再绞尽脑汁去构思无止境的死斗,而是可以描绘一场自由酣畅的冒险,就像《龙珠》最初的故事那样。



1990年的《勇者斗恶龙4 被引导的人们》之后,从DQ5开始,鸟山明实际担当的职位转向了“主要角色设计”,名义上的说法是有了鸟山明此前留下的大量积累,新作已不再需要新添加那么多怪物了,所以只设计一些主要角色就好,但事实上也意味着鸟山明参与度的降低。


期间,鸟山明还参与设计了史克威尔推出的第一部格斗游戏《行星战士》(Tobal No. 1),以当时的3D画面技术,很难说游戏还原出了几分鸟山明的风格。但隐藏角色Tori Robo的设计,仍旧一眼就能看出鸟山明的个人色彩。


随着《龙珠》完结,明显精疲力竭的鸟山明再没有执笔过长篇连载,而当大家以为他也会逐渐淡出游戏业时,《蓝龙》面世了。


未曾亲历的人们或许很难想象《蓝龙》在当时的宣传阵仗,该作由微软游戏工作室发行,由Xbox 360独占,由坂口博信受微软投资创立的工作室Mistwalker主导开发,内容量需要三张DVD光盘——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微软为了帮Xbox打开日本市场,不计成本推出的全新JRPG,也可以说在《蓝龙》之后,再没有哪部全新原创的JRPG能在全球范围得到这样的资源推广了。


也可以说,《蓝龙》象征着“JRPG黄金时代”的尾声,只是当时的人们对此尚没有实感。


在游戏之外,《蓝龙》还在当时推出了两本漫画、两季加起来超100集的动画、集换式卡牌……可以说只要你在当时关心ACG相关的任何一个领域,都会被《蓝龙》刷到存在感,而这种存在感的核心,就是鸟山明极具辨识度的画风。


《蓝龙》在宣传层面高度绑定鸟山明,明显是想在《龙珠》已完结的情况下再造一个新IP,但矛盾的是,像这样一个涉及多领域的跨媒体企划,又明显不可能由鸟山明来把控。


坂口博信甚至曾在访谈会上提及这次和鸟山明的合作有些费劲,因为对方还在使用1、2代版本的Phototshop,很难通过数据传输来沟通创意。


在《蓝龙》中,玩家可以找到一个叫作“Toripo”的角色,是鸟山明本人的化身,当玩家和他对话时,他会先轻喊一声“Toripo!”。


该配音由鸟山明本人录制,他说自己觉得发出这样的叫声很尴尬本想拒绝,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在努力地完成这个游戏,还是决定配合这样的提议。


很难说《蓝龙》在最后是否获得了成功——它依旧没能帮微软从日本主机市场分到想要的一杯羹,获得的销量和口碑也很难匹配先期的宣传投入,但对于不少玩家和动画观众而言,这部作品依旧构成了他们青少年时代的一部分,也成为了鸟山明在游戏业所留下的又一个注脚。



以上所说的,都是作为“游戏美术设计师”的鸟山明,即便抛却作为《龙珠》和《阿拉蕾》作者的漫画家身份,他也无疑能凭借着这些作品享誉业界。


与此同时,他也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被改编为电子游戏次数最多的漫画”《龙珠》的原作者。


正因如此,要想盘点这些游戏并非易事,更何况在很多时候,鸟山明本人对于这些改编游戏的参与度相当有限,很难直接视为和他本人相关的作品。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便没有鸟山明本人干预,《龙珠》依旧诞生了不少出色的改编游戏,这一方面是部分深受《龙珠》影响的制作者拿出百分百的诚意来开发自己喜爱的作品,也侧面证明了鸟山明所创造的世界天生就适合被改编为各类游戏。


多年负责和鸟山明对接设计工作的《V JUMP》主编伊能昭夫曾提到,鸟山明设计的平面形象也都是以“动起来的样子”为前提的,经常会以“这样不符合常识”为由拒绝修改意见。


不论是在漫画还是游戏,正是这些细节的堆积,使得鸟山明所创造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起来,令人不由地幻想在镜头之外,这个世界里的角色们如何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随着鸟山明离去,相比早已形成流派的画风,或许也是这样的设计审美更难得到继承。


于《龙珠》而言如是,于《勇者斗恶龙》亦如是。



2017年,《勇者斗恶龙11》发售。


作为系列的30周年纪念作品,DQ11在游戏中融入大量了对前代作品的指涉与回顾。对许多新生代玩家来说,鉴于系列正传的发售时间跨度,他们可能并不能意识到所有这些对黄金时代JRPG的致敬。


但即便如此,只要是看过《龙珠》的玩家,哪怕没有玩过任何一部DQ,在第一次打开游戏、见到主角勇者时,都会萌生一种奇妙的亲切感:他好像特兰克斯啊。


而随着故事的推进,玩家会看到更多熟悉的弧光。DQ11中回到过去帮助伙伴的勇者,正如回到过去拯救悟空的特兰克斯。来自同一人笔下的角色,在不同的时空中用微妙的方式互相映射,最终构成了两个黄金时代的回音。


串联起这一切的人,正是鸟山明。


《勇者斗恶龙11》的副标题叫“寻觅逝去的时光”。游戏英文版的标题干脆翻译成了Echoes of an Elusive Age,直译过来是“无踪时代的回响”。


七年前,这个标题看上去只是在暗示游戏的剧情;七年之后的今天,它似乎也带上了更多的宿命感——再如何去寻觅,天下终归没有不散的筵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 (ID:yysaag),作者:Lushark,Aria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