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院线最火热的电影,莫过于《周处除三害》。


一方面,它在观众中受到强烈追捧,豆瓣上33万人打出8.2的高分,是开年来华语片最高。去年7项金马奖提名,也证明它的实力不俗。


另一方面,它陷入抄袭风波。导演钱人豪控诉影片与自己的原创剧本有多处相撞,电影出品方对此的回应是提起诽谤控诉,两边官司暂时还没有结果。


我第一时间去看了电影,感觉确实不错。打斗戏份拳拳到肉、血肉横飞,是近年来华语院线片少见的尺度。阮经天和陈以文两大影帝同台飙戏,十分过瘾。


但说到底,它也没有达到舆论中“封神”、“吊打”的水平。论剧情冲击感,不如阮经天的成名作《艋舺》;论剧情深度,不如陈以文的另一部人性大戏《阳光普照》。


为电影加了不少感情分的,还是观众对于好片的渴望。


下文有剧透。


反传统犯罪片:见众生,寻本我


这是一部不同于传统犯罪片的电影,剧情没有聚焦在江湖混斗,反而集中在男主追寻自我价值的过程。


阮经天饰演的通缉犯陈桂林是电影的主角,本来无法无天的罪犯,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却产生了存在主义焦虑,想要做点什么来青史留名。


他说:“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死了都没人记得。”


初登场的时候,他剃寸头穿黑色西装——那是他仅有的一身外套,让人一下回到十几年前的《艋舺》。


被警察追逐的时候他的眼里不是惊恐或杀戮,反而是参与猫鼠游戏的快感,好像一个故意做错事来逗引大人惩罚的男孩。


虽然在打斗中夺得了上风,但他并没有对警察痛下杀手。这点未泯的良心贯穿了全片,也让角色没有陷于极恶,给予观众暂时站他的理由。


阮经天在表现这个角色的时候演技非常细腻,不需要过多对白,一个眼神就能展现出内心的得意或落寞。


而且他完全能抗住特写镜头,从逃亡的张狂,入教被蛊惑时的流泪大哭到最后死亡前的平静,几个表情串起人物一生的动荡。


跟着陈桂林,我们分别在台中与澎湖见到了传说中的另外两害。


有一言不合就拿啤酒瓶爆头、性情暴戾的香港仔,也有看似儒雅实则连儿童都不放过、狡诈伪善的林禄和。加上陈桂林,三人三害,又对应佛教中的“贪嗔痴”。


这其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陈以文饰演的林禄和。在片中他很少流露出凶狠,看起来文质彬彬,一些时候甚至显得尴尬羞怯,在伪善与“极恶”之间流动。


在与尊者、香港仔这样更恶毒的坏人缠斗中,象征着“痴”的陈桂林,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他见到漂泊伶仃的小美,见到披着伪善面具的尊者,见到宁死也不愿伤害他人的小胖子妈妈,也见到愚昧至极的邪教教众。


等到片尾临死前最后一次抬起头时,他一如既往地笑着。但那不是快意的笑,也不是自嘲的笑,而是“见众生,寻自我”后得悟而平静的笑。


两分钟武戏拍六天,细节到位,血肉横飞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两场打戏。


第一是开头部分的街头追逐。


两分钟的打戏剧组一共拍了6天,导演黄精甫的要求是“很扎实,没有招数,不像武侠片里那样摆动作”,于是就有了让所有观众惊呼的香炉扎眼。


这种血肉横飞的场面已经好几年没在大银幕中看到,让人心头一紧的同时,又忍不住直呼爽快。而且细节也很到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陈灰和手法野蛮、抓起什么用什么的陈桂林打法截然不同。


这里值得注意的,还有阮经天逃跑时的特写,表情兴奋带着快感与天真。


就像一头单纯的野兽,杀戮的欲望是真的,逃亡的快乐也是纯粹的。没有太多复杂的欲念与想法,看似凶狠,其实又容易随波逐流。


另一场打戏不用去说,所有观众肯定都能想到,那就是灵修堂屠戮。


严格意义说这里算不上打戏,只是单纯的屠杀。活人行尸走肉般的态度,让这场戏有了一丝不同。


面对陈桂林来势汹汹的揭露,陈以文饰演的尊者不怒也不恼,反而脸上流露出一丝有点尴尬的表情,苦笑着作最后的辩解:一次天灾夺去多少人性命,你恨过天吗,恨过地吗?


让人不禁感叹,这人肩头中枪还不忘继续洗脑。


而这个片段彻底升华,是歌声再度响起的时候。教主已经死去,但邪教理念如同癌细胞一般继续扩散,阴魂不散。


教主遗孀带领群众继续高歌着:“平凡的灵魂,紧紧跟随不需多想。”——唱出许多邪教教主心声。


到这里陈桂林才看清想要铲除邪教,必须彻底斩草除根。于是他把子弹一颗一颗射入教徒的脑袋,执行了自己心中的正义审判。


两场戏的结局都是血肉横飞,也就是目前为人称道的“大尺度”。但对导演黄精甫来说,这又实在算不上“尺度”。


他的电影一向以极致著称,代表作无论是《江湖》还是《阿嫂》,都远比《周处》极端。


《周处》已经是他极力压缩个人表达,与市场平衡后的结果。


不完美的《周处》


“尺度”与高分之外,《周处》并不完美。


首先一点,是对女性角色小美的刻画落于窠臼,像是二十年前港片里会有的角色。大幅度的裸露镜头,对情节推动没有帮助,反而令一些观众感到不适。


如果细看,会发现不少情节也经不起推敲。比如为何周处被捅刀之后还能破棺而出;又怎么在几天内,找到了警察几年都找不到的通缉犯。


部分角色刻画的单薄和细节的缺失,让这部电影难以再上一层,影史留名。


但对当下的华语片市场来说,它又确实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打出了一片天。无论是以恶制恶的爽文故事,还是拳拳到肉的精彩打斗,都是几年内少见。


说到底,观众还是对高完成度和成熟的商业片充满渴望。


只有当《周处》们越来越多,我们才能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周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 (ID:the-Bund),作者: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