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与恨的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即正性和负性的意象、信念、情感和欲望交替或同时发生的心理现象,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或许也是普遍存在的)。在不同时间以相反方式看待同一个人,这种能力是原始信息处理系统二元化组织方式的一种体现。在矛盾心理最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上一秒还深爱着伴侣,下一秒又想要撕碎对方的情形。人们如何或为何会从爱慕突然切换成厌恶,又或者为什么曾经的温暖感受没能形成对愤怒情绪体验的缓冲?想要解释这些问题还非常困难。


在浪漫的美好时光中,亲密关系中这种情感的逆转可能并不明显,那时所有的分歧都被爱意淹没或冲淡了。然而,随着伴侣逐渐忙于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两人之间的分歧就会日渐加深。他们之前浪漫平坦的风景线开始出现坑洼和裂痕。互惠与自利的平衡逐渐转变:“对你最好的就是对我最好的”变成“对我最好的就是对你最好的”。实际上,这两种取向在整个婚姻中可能会持续存在,但在痛苦的亲密关系中,相比于利他信念,自我中心信念往往会变得更加活跃。


这种破坏乃至终结一段关系的矛盾心理,通常不仅仅涉及偏好或风格的简单差异,还涉及所有关系中可见的正常亲疏起落。大多数人的核心人格中都有相互矛盾的系列目标、信念和恐惧。有时,亲社会目标——对亲密、分享和互助的渴望——可能占据主导。别的时候,独立、成就和自由等更自主的目标可能更加重要。


一个人可能会在吸引他人求得亲近和渴望独立之间来回交替。这些模式都反映在人们如何对待彼此的感觉上。在追求自主的模式下,他们可能彼此会感到疏远,但当他们的社会亲和模式占据主导时,他们会快速进入亲密状态。当伴侣双方的模式彼此不同步时,他们的关系就更容易出现问题。


亲和模式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黏合和人际界限的消除,而自主模式则对人际界限有维持作用,能建立人际屏障阻止他人侵犯,而且有助于行动自由。自主模式的自我保护作用体现在个体对命令、操纵或诱惑的超越或抵制。它有保护自我利益和私人空间的作用。在更深层次上,自主模式下的疏远策略可能对被围困的恐惧起到补偿作用,而亲和模式下的依附策略则可能补偿了对被遗弃的恐惧。


当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心理加重时,人们可能会表现出交替的喜欢与厌恶、吸引与排斥,以及极端情况下循环往复的爱与恨。


有些人会在自主性和社会亲和性的顾虑之间明显摇摆不定:害怕受限制或害怕被遗弃。看看下面这对夫妻的对话,现在他们的婚姻遇到了一定程度的麻烦。


阿尔瓦:你真的不在乎我。你只想着你自己。


巴德:我当然关心你啊!你就是我的一切。我想照顾你,帮助你,竭尽全力给你最好的。


阿尔瓦(愤怒):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不是什么蠢孩子,我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


巴德(委屈):好吧,那我就不帮你了。


阿尔瓦(委屈):你又来了,你根本不关心我。


阿尔瓦在依赖模式和独立模式之间不断交替。她性格的各个方面都暴露在她矛盾的表达中:“帮帮我……别管我。”无论巴德采取哪种策略,都会和她矛盾的目标(或恐惧)发生冲突:“现在他在贬低我……现在他要抛弃我了。”


阿尔瓦的社会亲和模式不仅包含对亲密和依赖的渴望,还包含对拒绝的恐惧,她的一系列自发性想法由自我满足的自尊心和被迁就纵容的敏感心组成。巴德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都会撞到其中一种模式,继而激活合并到模式中的相关恐惧:满足她的依附愿望,会伤害她的自尊;对她独立的渴望让步,就意味着对她疏离和不支持。这个过程中还会激活对比鲜明的强制性规则:“巴德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巴德应该让我去做”。违背任何一项命令的行为都会让她痛苦,随后大发雷霆。


巴德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比阿尔瓦更独立,但他对自己的能力很不自信。他会通过帮助他人来增强自己的掌控感。阿尔瓦拒绝了他的帮助,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并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他如果为了“保护”自己而选择逃离阿尔瓦,阿尔瓦又会痛骂他冷血无情。

 

二、惊天逆转:由爱生恨


当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人们明明感觉自己的爱是如此命中注定、让人欣喜甚至令人振奋,却在一刹那又消失不见,只留下怨恨与敌意,乃至仇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心理找到这个巨大反差的线索。人际关系中各种摩擦的不断加深,让人们对对方的消极态度开始固化成形。


这一系列新结构源于人们既往已经形成的对过去重要之人的负面态度,可能是兄弟姐妹、父母或前任,这些情况实际上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消极态度会变得更加强烈,并可能表现为对伴侣的负面意象。他们在看待对方的方式上会经历一个变化——这个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的,但有时也会相对突然和极具戏剧性。下面这段极度痛苦的关系案例可以说明这种情况。


在一场暴雨中,特德和卡伦在街角相遇,当时两人都在等公共汽车。由于公共汽车晚点,很显然继续在那儿等车他们肯定会被淋透。特德建议他们到附近的咖啡馆喝一杯,卡伦欣然同意,他们玩得很开心。特德对卡伦的看法是,“她非常和蔼可亲,令人愉快”。他被卡伦的自主和生活乐趣吸引了。而卡伦则很高兴遇到了一个成熟、果断、井井有条的男人。


最终,这种邂逅发展成了爱情,然后他们结婚了。卡伦钦佩特德的智慧,喜欢他声情并茂地谈论文学、世界大事和历史。特德喜欢与卡伦开心地聊天,喜欢听她讲述不同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起初他们很幸福,他们的性格似乎调和得很好,但免不了有些摩擦。他们各自所持有的具体观念,关于夫妻关系、家庭责任分配、社交活动等,换句话说,就是婚姻生活应该是什么模样,他们是存在矛盾冲突的。他们对那些一开始彼此很珍视的美好品质已视而不见或干脆变质了。当初的美好和可取之处如今变得糟糕透顶、不值一提。


他们对对方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这可以反映在他们对对方性格评价的变化上。




这种对对方消极评价的转变,让他们对伴侣所说的或做的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偏见性解释。双方都很痛苦,他们坚定地抱持着自己的想法,把对方局限在某类人群(或建构)中。就和所有坚定抱持的负性评价想法一样,两极分化的意象建构会导致两极分化的结论。这种建构会导致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和任意推断等特征性思维谬误。


一个人对某一性格特质的心理天平是如何从喜爱转换成无法容忍的,这一过程非常有趣。例如,特德最初喜欢卡伦的随和、自主和任性,因为它们与特德自己太过严肃的风格形成互补。后来,当他试图将自己的做事方式强加给她,让她也有组织、有计划、理性地处理事情时,卡伦拒绝了。她的拒绝让特德感到受伤,他开始觉得卡伦的活泼其实很轻浮和幼稚。出于同样的原因,卡伦开始认为特德是一个粗暴、无趣和僵化的人。


有几项研究证实了这些临床观察。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遇到问题的夫妻会对伴侣行为做出负面性格解读(“他之所以会迟到,是因为他不负责任”),但同样的行为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他们就会做出更加具体且合乎情理的解释(“他之所以会迟到,可能是因为他被堵在路上了”)


热恋中的男女对伴侣的积极评价是感情低谷时的评价的镜像反转。热恋情侣采用的积极建构通常包含一些思维谬误,例如,对正面品质的选择性概括、夸大,以及对负面品质的弱化或屏蔽。此外,伴侣的任何积极表现,基本上都会被过度概括引申到这个人的所有行为做法上。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对于对方的瑕疵或不好的品质则是健忘的或视而不见。最后,他们会根据伴侣的友善行为来解释对方的性格特征:“他善良、敏感、有爱心”等等,而对对方的问题行为也会给出积极解释:“我相信他肯定是想要按时到达的。”


当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差时,这些膨胀扭曲的解释会为对方应该保持成什么样设立一个标准。这种极端正负两面评价的差异在特德身上可见一斑:“恋爱的时候,我是不能出差错的,现在就不一定了。”


三、期望和规则


许多迈入婚姻殿堂的人对伴侣会有一系列的美好期望和强制性规则。这些期望可能并不清晰,甚至是无意识的,但当两人之间的问题开始积累时,这些预期就会变得明显,而且会变成衡量伴侣价值的标准。这些强制性规则——“应该”和“不应该”——也会产生各种策略,用以迫使对方遵守标准并将违反规则界定为侵犯。这些强制性要求,在求爱的、无忧无虑的甜蜜期内默默潜伏着,不过,等到伴侣需要承担彼此的责任和共同义务时,就会显现出来。在这些强制性命令中,下表所示的都是强调对方关心行为的常见要求。



有意思的是,情侣们在蜜月期会觉得对方符合很多积极标准(左栏),而到了痛苦期则会认为对方似乎只符合右栏中的标准。尽管一方在蜜月期可能表现得真的很好,但在痛苦期另一方很可能会夸大他不好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意义。


极具讽刺的是,情侣结婚后往往会变得彼此更敏感脆弱,而不是更有安全感。他们需要为彼此的幸福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更加需要相互依靠承担多种角色来维持家庭和养育儿女,这为他们害怕自己被辜负的恐惧奠定了基础。他们受到伤害、感到沮丧和失望的可能性由此大大增加。亲密关系本身让他们更加需要对方的感情和支持,同时,亲密关系也创造了潜在的对失去对方支持的恐惧。


因此,出于保护自己,他们可能会感到被迫要建立更多的保护措施和规则。也是如此,当两人关于家庭责任、经济、养育子女和休闲活动发生冲突时,在热恋期间被当作理所当然的各种品质,如周到、体贴和同理心,这时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这些情况让人们更加地渴望互惠、合理和接纳,但就其本质而言,其实反而激活了人们破坏这些品质的自我保护倾向。

 


本文整理摘编自《愤怒的囚徒》,作者:阿伦·贝克,出版社:中信出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