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1]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因新冠病毒感染而住院的患者人数迅速增长,从 7 月份的历史最低值 5631 人,迅速增长至 12 月 2 日的 12450 人。CDC 数据显示,最近一周,美国新冠住院患者人数已突破 2 万人。
图源:美国 CDC
美国 CDC 主任 Mandy Cohen 在发布会中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每周导致约 1.5 万人入院,约 1000 人死亡。此外,CDC 的废水监测计划中也发现了新冠病毒载量明显上升的趋势[2],进一步佐证了近期新冠病毒流行愈加严重的现状。
新毒株 JN.1,全球多国快速传播
JN.1 是新冠病毒变异株 BA.2.86 的一个变异分支。该变异株早在今年 8 月就已在美国出现,但流行速度缓慢,在 11 月 27 日美国 CDC 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实时预报中,BA.2.86(包括其分支)在监测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只占 5~15%,当时的主要流行变异株是 HV.1[3]。
然而,在近几周的监测中,JN.1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有所增加。
根据 12 月 9 日最新发布的 CDC 新冠病毒变异株实时预报[4],JN.1 在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株中的占比从 9 月 2 日的不到 0.1%,飙升到了 11 月 11 日的 3.5%,并且预计将在 12 月 9 日升高至 21.4%,即将超越此前最常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HV.1(29.6%)。
12 月 8 日,美国 CDC 专门为 JN.1 的流行情况更新了情报[5],表示近期 JN.1 在美国监测到的新冠病毒毒株中占比已达到 15~29%。目前可能性较大的占比是 21%,但这种预测的可靠性较差。
JN.1(紫色)在 CDC 监测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所占的比例(图源:CDC)
JN.1 的快速传播不止在美国。
根据欧洲 ECDC 在 12 月 8 日发布的 2023 年第 49 周传染病周报[6],新冠病毒感染位居呼吸道病原体监测榜首位(中位检测阳性率 19%),而 BA.2.86(注:ECDC 将 BA.2.86 及其分支合并统计,该数据包括 JN.1)在监测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的占比达到了 26%,在部分欧盟国家,BA.2.86 的占比甚至达到了 40 %以上,如冰岛 52.3%,西班牙 48.6%,挪威 41.7% 和比利时 40.4%。
此外,JN.1 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已经超过了 BA.2.86 及该变异株的其他分支。据麻省理工学院 Ian Wickersham 实验室发布的数据,自 10 月 1 日至 11 月 22 日,JN.1 在全球范围内的检出率从 0 一路跃升至 15% 以上,而 BA.2.86 及其数个分支的检出率始终没有高过 5%,且最近进一步降低。
BA.2.86 及其所有分支(包括 JN.1)在全球范围内的检出率(图源:Ian Wickersham)
上海已报告,疫苗和药物仍可有效防御
根据北京大学曹云龙团队的研究,JN.1 与 BA.2.86 之间唯一的不同在于携带了刺突蛋白 L455S 突变,尽管该突变略微降低了 JN.1 与病毒受体 ACE2 的结合强度,但可能增强了 JN.1 的免疫逃逸能力[7]。不过,这项研究只是体外及细胞水平的模拟,JN.1 在真实世界的具体复制及免疫逃逸能力究竟如何变化,目前仍无结论。
同时,与以往毒株相比,L455S 迄今为止只在 JN.1 中被发现,这也意味着 JN.1 在现实环境中的免疫逃避能力和感染力增强程度将不好预测。
新冠病毒的进化树,其中标红框的为 JN.1(图源:Forbes)
不过,有研究显示,抗病毒药物对 JN.1 变异株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活性,这主要是因为 JN.1 变异株并不存在如 XBB 变异株中的影响抗病毒药物活性的突变[8];另一方面,部分研究[9]显示,含 XBB 变异株组分的新冠疫苗仍可高效抵御 JN.1 变异株感染;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没有观测到 JN.1 的致病性增加。
因此,目前各国公共卫生部门对 JN.1 变异株可能带来的影响均持乐观态度。
美国 CDC 在文章中表示,现阶段没有证据表明 JN.1 变异株相比其他新冠病毒流行株,会对公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危险,并且,现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病原学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法仍对 JN.1 变异株感染有效。欧洲 ECDC 也在周报中表示将进一步监测 BA.2.86 及其分支的流行情况,并会及时更新监测结果。
同时,目前新冠感染的住院人数增加趋势仍未超过 2021 和 2022 年数据。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DHHS)统计的新冠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感染者占用的床位数(7 日均值)(图源:NBC News)
据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数据,JN.1 在今年 10 月 11 日已于上海报告。
图源: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了 5 款含 XBB 变异株组分的新冠疫苗,包括 2 种 mRNA 疫苗、2 种重组蛋白疫苗和 1 种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这些变异株疫苗的出现,可以为我们防御 JN.1 提供更好的保障。(策划:z_popeye|监制:gyouza、carollero)
致谢:本文经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 金冬雁 教授 专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