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拜登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中美会晤,不仅派出财政部长耶伦接机,而且在会晤中表现出不同于安克雷奇会谈时的热情。对APEC峰会的高度重视背后是拜登政府的外交诉求。拜登政府通过精心的筹备和组织这场峰会,表明美国不会离开世界舞台的决心,也释放美国仍然会在这个多边主义框架内来发挥它应有的建设性的作用。
2. 此次峰会最吸引全世界关注的莫过于中美两国元首继去年G20峰会期间的巴厘岛会晤后,又一次面对面会谈。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议题主要有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双边层面,讨论重点包括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等;地区层面,乌克兰危机大概率在此次会谈议题清单上;全球层面,拜登政府对全球性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粮食安全和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等问题高度重视。对比来看,中国更关心原则性的问题以及美国在重大问题上的承诺,比如美方重申“反对台独”等;而美方则更关心芬太尼、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具体议题。
3. 此次中美旧金山会晤向外界传递出许多积极信号。中美这两个竞争中的超级大国依然能稳住双边关系,有效管控分歧和保持沟通渠道,并达成多项具体共识,这给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然而,尽管中美双方在全球问题上仍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是真正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可能性并不高。换言之,中美关系将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但是当明年1月份美国进入2024总统大选季时,中美关系风险将会增加。
图为美国加州斐洛里庄园。当地时间11月15日,习近平同拜登在此会谈。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23年11月11日至17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召开。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北京时间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今年的APEC 峰会。
为了确保此次峰会以及中美元首会晤成功举行,美国做足了准备:旧金山市政府在一夜之间对城市容貌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流浪汉和街面脏乱差等问题得到迅速而有效解决;在习近平主席抵达旧金山当天,美国非常罕见地派出了一般被认为仅次于国务卿的财政部长耶伦接机。 在会晤过程中,美方也表现出不同于安克雷奇会谈时的热情 :在两国元首会晤结束后,美国总统拜登不仅亲自将习近平主席送至乘车处,还接连称赞中国的国产红旗车非常漂亮;拜登总统亲自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文,表示对与习主席会晤的重视,并认为当天的会谈是他与习主席之间举行的 “最有建设性、最有成果”的讨论之一;并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这次见王毅外长的记者招待会上,只讲了短短三句话就请王毅外长发言。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APEC峰会即将举行,市政工人清理街道。
细细品来,无论是美方在峰会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整个会晤过程中对中方的热情及善意,都表现出美国对此次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以及APEC峰会的高度重视。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细节背后都体现了拜登政府的外交诉求,而理解美方的外交诉求的第一步,是明晰这个外交场合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从APEC的成立和使命开始说起。
APEC旧金山峰会表明美拥护多边主义的决心
1993年,冷战刚刚结束,美苏两级格局解体,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在此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于安全议题的关注相对降低,如何强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包括贸易、投资等,成为了国际关系主题,亚太经合组织应运而生。从这个组织名字的字面意思来看,其功能主要是推动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鉴于其领导人峰会的性质和亚太区域内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加上经贸合作往往是国与国之间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亚太经合组织的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集中体现在领导人峰会的内容并不仅限于经济合作,也涉及安全、全球治理、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问题。直到现在,亚太经合组织成为国家间交往以及领导人之间磋商、会谈,以及解决分歧和矛盾等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平台。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三方会谈。
今年的APEC峰会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是因为旧金山这座城市具有特殊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意义。首先,1945年《联合国宪章》在旧金山签署。联合国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制止战争侵略,与现在的地区冲突形成影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此次在旧金山召开APEC会议,能够让亚太国家在历史关照中共同努力,推动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从现实意义来看,正如美国官员所说:“如果说有哪座美国城市是APEC的化身,那就是这里(旧金山)”,在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之时,旧金山仍然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枢纽,也是全美亚裔人口最多的大都会之一;展望未来,大量的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与人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在硅谷汇聚,引领科技进步与创新,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与本次会议“为所有人创造有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呼应。
基于上述所阐述的APEC以及旧金山这所城市的象征性,我们不难理解,拜登政府希望通过这场峰会向国际社会释放三个信号:第一,美国告别特朗普时期的单边主义和频频退群的错误立场和选择。拜登在2020年总统大选期间,就曾明确提出,美国的外交政策需要告别特朗普政府时期不负责任的取向,而是要重新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领导作用,因为这是拜登政府认为维护美国霸权最好的方式;第二,美国主办这次以亚太经济合作为主题的会议,表明他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在过去几年,美国经济情况低迷、通胀高企,许多国家对于美国能否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怀疑;第三,美国安抚盟友和伙伴,表明美国仍然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近几年,美国国内民粹主义的兴起导致其不断强调“美国优先”,进而导致美国与其它国家,尤其是盟友和伙伴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的疏远,因此这些国家对于美国能否继续拥抱全球化和支持多边主义表现出怀疑和焦虑。因此,拜登政府通过精心的筹备和组织这场峰会,表明美国不会离开世界舞台的决心,也释放美国仍然会在这个多边主义框架内来发挥它应有的建设性的作用。
美国总统拜登出席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脑会议时迟到1个多小时,他随后就此事道歉。
中美元首会晤切中国际社会核心关切
在此次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最吸引全世界关注的,莫过于中美两国元首继去年G20峰会期间的巴厘岛会晤后,又一次面对面会谈。这些关注主要基于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会晤洽谈的议题和结果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元首会晤本身重要的引领意义。
从议题来看,元首会晤的议题,都是原则性的和方向性议题,真正具体的问题是由相应的对方团队进行磋商、沟通和协调。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加上中美关系本身的重要性,此次元首会晤所涉及的问题非常丰富,不仅停留在两国关系层面,更包括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对全球性挑战的应对和解决。就像最近几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一样,就是说当今世界,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的挑战,如果没有中美合作,是很难去有效的解决的。因此,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议题主要有三个层次:双边、地区和全球。
从双边层面看,中美两国发布的动态,或所传递的信息表明,两国对于此次会晤的重视程度与APEC峰会是等同的。在此情况下,两国元首所讨论的重点包括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等。这一点也在官方发布的通稿中得到印证:美国总统拜登在会晤中重申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承诺,不支持“台湾独立”。双边经贸也被列入两国领导人会晤的重要双边议题。此项安排是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虽然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以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为借口,单方面发动了对华贸易战,对中国进口产品征加额外关税,但是中美双边贸易额一直在不断增长。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2%,达6905.9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4.8%,部分商品贸易甚至已恢复至经贸摩擦前水平。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美双方进行会谈。图源:新华社
目前,对于双边经贸问题的关注点集中于美国能否取消对华的额外关税,以及对中国的高科技制裁和打压等。从企业角度看,中国市场所创造的巨额利润是美国企业无法割舍的,从更宏观的全球视角来看,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中美关系缓和将推动全球通货膨胀等问题解决,使世界经济受益。然而,从特朗普执政到拜登政府,美国的对华经贸政策的主要目标依旧是维持美国竞争优势,但是在不影响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情况下,美国依旧希望扩大对华经贸利益。因此,美国将在中低端消费品层面持续利用中国市场谋取利益,但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层面美国依旧选择与中国进行“脱钩”。
双边层面的第三个问题是中美人文交流究竟能否恢复。受疫情的影响,中美人文交流在过去几年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在这个冲击之下,中美两国社会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面是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非常不利的。在过去几十年中,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社会人文交流。举例来说,在疫情之前,每天往返于中美两国上空的,航班所搭载的旅客超过1万人。但是在疫情冲击,加上美国对华战略不断走向消极甚至极端的情况下,美国国内民众的对华的认知,也随之转向负面。去年,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对华持有负面看法的美国民众已经超过了80%。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从中美关系中长期发展来看,如何在疫情之后有效恢复中美人文交流,打破双边的社会人文交流方面的坚冰,关乎两国关系的行稳致远。
民调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和中美竞争影响,超80%美国民众对华持有负面态度。
当地时间11月15日晚,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发表了题为《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推进中美友好事业》的重要演讲时,共提及60多次“人民”一词,而这也意味着,中美两国人民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同,但是中美两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是相同的。因此,在未来,我们依旧“寄希望于人民”。
拜登政府对此表示认同,乐见两国增加直航航班,并扩大教育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两国通过两国学术交流、智库对话、音乐艺术合作等形式,能够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进而增强互信。在我们与美国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时,我们感受到美方非常急切想要听到来自中方不同领域、地域以及身份背景人士的声音,进而验证,或更正他们对于中美关系的判断。并且,美方不少研究机构表示与我们展开研究合作的期望,这也是未来中美两国人文交流的一大重点所在。
2023年7月22日,华盛顿美国国家动物园为中国大熊猫“美香”庆祝25岁生日。此次中美会晤后,“中国是否会再向美国派出一只大熊猫”成为美国民众热议的话题。
双边层面的第四个议题落在军事安全领域,实际上也是过去几年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短板。即使双方外交、经贸和气候团队在进行密切沟通时,两国的军方交流也并没有完全的恢复,由此,在过去一年中两国在中国周边多次出现军事摩擦风险,美国舰艇经常到中国周边挑衅。在发布的通稿中我们看到,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达成了三项主要共识,分别为:恢复两军高层沟通、恢复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以及恢复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这些共识的达成,将有助于避免中美两军擦枪走火,甚至引发军事冲突的风险。
从地区层面看,乌克兰危机大概率在此次会谈议题清单上。自俄乌发生冲突以来,美国一直在背后“火上浇油”,但我们中方始终是一个调停者,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此次危机。由此,此次会晤双方能否达成共识,进而推动这个的问题尽快解决,是可以期待的。除俄乌冲突外,近期的“哈以冲突”也牵动了国际社会神经。尤其是在这场冲突中凸显的大量平民和儿童伤亡,让国际社会都感到无比痛心。
然而,鉴于“美以特殊关系”,美国任何一个党派的总统都很难改变其“亲以”的立场,所以美国屡次在联合国的针对巴以问题决议草案中投反对票。不过,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只会让自身更加被动,甚至危及其美国自身的利益。民主党内有许多同情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的自由主义者,所以如果拜登政府一味地没有原则底线地去偏袒以色列,也会引发它的国内政治的反弹,对拜登政府的明年大选极为不利。综上而言,哈以冲突能否解决,大概率取决于美国能否有效对以色列施压,以及此次会晤中能否达成相关共识。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6日,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抗议者封锁了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的一端,车辆不得不掉头。据悉,APEC峰会期间,抗议者要求拜登总统呼吁巴以停火。
从全球层面看,拜登政府对全球性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粮食安全和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等的重视,并不亚于对华战略竞争。其中,拜登政府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视程度尤甚,因为这是美国急需与中国合作进行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中方的立场的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中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因此气候变化也是此次会晤取得最丰硕成果的议题,包括双方同意加快应对气候危机,并欢迎两国气候特使在近期开展积极讨论;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 28)取得成功;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及启动“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四项重要成果。
对比来看,中美双方关注的议题有一定差异,即中国更关心原则性的问题以及美国在重大问题上的承诺,比如美方重申“反对台独”等,而美方则更关心气候变化、芬太尼、人工智能等具体议题。
元首会晤引领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2023年是见证了冲突的一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塞尔维亚危机、叙利亚内战、缅北冲突和印巴冲突等接连爆发,整个世界险象环生。与此同时,鉴于美国不断对华的战略围堵和打压,大国竞争又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突出现象。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或者说战略方面的沟通,对两国关系是定向掌舵领航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元首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会晤磋商和达成共识的话,那么中美关系就会面临迷失方向的风险。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关系冷战后的发展基础,始于1993年APEC峰会上两国元首的会晤。同时,今年中美“气球事件”的解决,以及高层的频密交流,也是有赖于中美两国元首在去年G20峰会期间的巴厘岛会晤达成的“管控分歧”和“高层沟通”的共识。
2023年11月1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图源:新华社
基于目前所释放的信息,旧金山会晤向外界传达的积极信号时,两个竞争中的超级大国依然能稳住双边关系,有效管控分歧和保持沟通渠道,并达成多项具体共识。这给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然而,尽管中美双方在全球问题上仍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是真正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可能性并不高。换言之,中美关系将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但是当明年1月份美国进入2024大选季时,中美关系风险将会增加。
总结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和起伏,但总体依旧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双边关系的脆弱和敏感性依旧存在,美国国内政治对双边关系产生干扰和影响。换言之,在对华强硬或者对华竞争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国国内政治共识,甚至是政治正确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小的事件都会被过分放大和过度解读。因此,我们应该对双边关系的发展,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对美国则需“听其言而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