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到线:最熟悉的陌生人,长江如何诞生?
丁援:长江表面上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但它其实是“熟悉的陌生人”。今天,我希望先把大家对长江的认知打散,然后再形成初步的想法和认识。
首先,第一部分是“从面到线”,讲讲长江的形成和对长江的基本认识。
让我们先从杜甫的一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开始聊起。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人生几十年就结束了,但是江河是万古长流的。如果从地球的发展来看,江河其实也是历史上的长期演变的一个过客。
地球有46亿年历史,但长江的诞生,可以从2.4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开始。那时,地壳运动后成一个古地中海。
近1.95亿年前,大海西退,今天长江上游所在地壳开始崭露头角,向西流入特提斯海的古长江雏形初现。
1亿年前,冈底斯板块的北移导致四川盆地缓慢抬升,云梦、洞庭盆地沉降。以三峡地区为分水岭,相背而流的东、西古长江各自形成,西江流入四川盆地的巴蜀湖,东江流入云梦、洞庭盆地的湘鄂湖。
而长江中下游格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4000万年前,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我国三级阶梯的地貌逐渐成型,今天的长江上游地区急剧抬升,中下游地区和缓爬升。
现代长江,大约在120万年前到13万年前逐渐形成。长江的形成,可以说是由一个面,一片海到一条线,这样一个过程。现在的长江,大约流经国土面积的2/5地区,但养活了全国3/5的人口,甚至更多。它的能源、生态等都十分丰富,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地方。
长江分上、中、下游三级,宜昌是上中游的分界,江西湖口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长江源头至四川宜宾的上游河段,落差超过5000米,其水能蕴藏量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40%。长江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6%,是黄河的20倍,居世界第三位。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长江上游水能很丰富,河流湍急。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江西省就处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而下游水流平缓,十分具有航运价值。
下面,再通过这几张图片跟大家介绍一下长江的情况。上游的金沙江,与怒江、澜沧江形成“三江并流”奇观,其云南部分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还有著名的虎跳峡等,这都是上游的一些地质奇景。这里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就有9条,并且水量丰沛,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占长江总量的45.25%。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长江到了乌江段以下,就来到了乌江百里画廊,它的这种生态风光和地质景观就出来了。选了几张图片,给大家分享。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在长江中游、下游,像鸳鸯锅这种地质景观,现在也逐渐受到重视。长江下游水系纵横,而中游会有一些湖泊,这都是它的特点。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上面黄色部分都是金沙江流域,青绿色部分是嘉陵江流域。
再跟大家分享长江的三“大”支流——最长的支流是汉水,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嘉陵江,水能最大的支流是岷江。这就是我们知道的长江,它有不同颜色,和广阔的水系面积,近五千多条水系支流和大大小小的湖泊。比如湖南北部的洞庭湖流域、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流域,大家都很了解。
目前看鄱阳湖好像在收缩,但其实从整个长江历史上看,它是有涨有缩的。长期来看,1877年前,鄱阳湖是很大的,那时朝廷的政策是保北方,放弃南方。所以,当时鄱阳湖流域都是被淹的状态,湖泊面积大。1877年后,特别是到民国时期,鄱阳湖越来越小。葛剑雄老师有篇专门的论文来说这个事儿。
《长江文明》一书中提到了北纬30度的文明发生线,四大文明都出现在这条文明发生线上。北纬30度属于温带地区,水热非常好,成为最有利于文明发生发展的地段。
在这里长江和黄河并存,黄河在北,西南方有喜马拉雅山,西北方是荒漠地区,南边有大海,较为封闭。在这样的方位特色下,黄河流域以北的北方民族侵入中原地区,由于长江这道天堑的自然屏障阻拦,得以让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长江文明》中对此进行了梳理,把四大文明横向进行比较,如把古埃及、两河流域和恒河印度河流域进行对比。
从西到东:溯源古今认知,谁是长江源头?
第二部分,我想讲讲从西往东流淌的自然长江和人文长江,与大家聊聊长江认识史。
自然和文化好像是相对,但又融合的。我们该如何认识长江?关于长江的主干是谁,最早《诗经》记载,在先秦时期“江汉不分”,包括《诗经》《史记》都有提到。
但到三国末期,其实已经能看到长江之名了,属于“江汉混淆”时期。
汉水古又称“江”。《史记·周本纪》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此江是指长江还是汉水,历来有争议。
至汉末三国时期,史籍已见“长江”之名;但至少江东孙吴政权的部分士人认为长江的上游是汉水。
东晋、南朝时期,江汉之间的云梦泽进一步萎缩以至消失,江、沔(长江、汉水)之间的区别在大多数时段已变得较为清晰,对于江、汉谁为干流的困惑已趋于消除。
再往后的岷山导江源头说,认为岷江是长江主流。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和“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语句,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汉江是长江的支流,认为岷山是长江的发源地。
同时代《山海经》云“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尤其是在汉武帝确立了《尚书》五经之首的地位后,“岷山导江”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
一直到清朝,不管现实认识如何,大家普遍认定长江源头是岷山导江。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明末的徐霞客,他通过自己的考察,发现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这一下就把长江源头研究就推到了现代长江的上游区域。但这毕竟是徐霞客的个人行为,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重视。
对于金沙江,国人至迟在汉武帝通西南夷时即已知晓。唐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亲至柏海。金沙江上游的通天河玉树一带是重要的汉藏通道。
明代万历五年,《图书编》首次指出岷江并非长江正源,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探寻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明确指出岷江为长江支流,金沙江才是长江干流。
清初的重要地理书《读史方舆纪要》和《禹贡锥指》仍坚持“岷山导江”的观点。直到西方先进制图技术的逐步传入,金沙江才正式被认定为长江源头。
《长江文明》中,除三大经济带外,还讲到了长江流域的文化分区。总体来说,长江流域按上、中、下游划分,依次为巴蜀—荆楚—吴越三个大的文化区。上游是巴蜀文化,中游是荆楚文化,下游是吴越文化。然后小分区就是羌藏、巴蜀、滇黔、湖湘、荆楚、吴越,赣皖。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这些文化分区决定了中国文化的部分基因。大家习惯的中原文化,是温良恭俭让的。但视野开阔一点,可以看到在羌藏文化中,有很多宗教性的东西。再看滇黔文化,它有其彪悍性格。
《长江文明》中,也写到了上游的三星堆,它不光是一个“天外来客式”的东西,但也与中游文化有交流。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上图右侧三星堆出土的面具,左侧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石家河面具。去年《江汉考古》上有篇相关文章,也是最新研究成果。
从北到南:长江如何促成中国文化内环线和经济文化重心南移
第三部分,我们来讲讲从北到南,长江如何影响中国文明与经济文化。
《长江文明》导言里所讲的中国文化内环线,就是黄河、长江、汉水和运河。首先,长江文明在中华文化里面如何定位,和黄河文明是什么关系?
黄河纵横于北温带 80 万平方千米的高原和平原,那里曾经是林茂草盛、自然生态良好的地域,先民在黄河诸支流(如洛水、渭水、汾水等)流经的台地采集、狩猎,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文明根基。
现代意义的考古学在 20 世纪初展开于中国,首批田野考古着力于黄河中下游。仰韶、龙山、大汶口等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殷墟等商周故城的发掘,与《尚书》《左传》《史记》等传世史典对先夏及夏、商、周三代文化在黄河流域繁衍的记述相映照,学界据此确认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这是一个在我们小学课本里面根深蒂固的印象。
20 世纪 70 年代,浙江余姚发现河姆渡文化,其人工驯育稻谷推定距今 7000~8000 年,随后又发现长江下游的良渚、马家浜,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上游的大溪等稻作文化,湖南道县更发现距今万余年的人工驯育稻谷。故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历史之久远,绝不让于黄河流域粟作文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发祥地,成为学界新共识。
这并不是一个一般的共识,是学界共识。所谓的两个母亲河,从90年代开始研究逐渐地深入,《长江文明》一书从历史和文化史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另外要讲讲汉水,汉水是沟通南北的重要交通线,也是重要文化线路。
秦末征战江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随后刘邦以汉水流域的汉中为基地,建立汉王朝,由此,汉水流域成为汉文明的发生地,“汉人”“汉字”“汉语”“汉服”等名称应运而生。
隋唐以后,因为经济文化的南移,江南地区、江西地区、吴越文化越来越重要。
运河修建以后,文化的内环线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所以我想到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孟浩然是襄阳人,从汉水到黄鹤楼,从黄鹤楼往扬州走,然后再到洛阳去,洛阳就是隋唐北方政治中心。
电影《长安三万里》,包括中信出版集团同时出版的官方授权“长安三万里”系列图书,表现出的就是这样的现象:交通线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内环线。这个路径里面表现出一个特点:历史上的古都,从东西向南北的转变,文化重心的脉络通过物质性的载体表现出来。
殷商以来,长期占中原者为王,今安阳、西安、洛阳一带被多次选为国都。唐宋之际的中国古都,多在东西轴线上,有一种自西向东迁移的明显态势。从北宋开始,东北契丹、女真等半农半牧民族兴起,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冲突的重点区段已由长城西段转至长城东段。
以宋代为界,此前中国都城主要在东西轴线上移动,此后则主要在南北轴线上移动。但政治军事中心一直在北方。“政北—经南”的格局——大运河。
《长江文明》一书分析了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内因和外因。
外因最重要的就是战争,从两晋开始的永嘉之乱,到唐代的安史之乱,再到宋代的靖康之乱。
两晋中州世人避乱江左,有三条线。第一条线从蜀道向南方走,第二条线从汉水往江南平原方向走,第三条线最重要,就是从山东往我们江西这边走。但是当时走的基本上就是往我们长江中下游走,并没有往更南的方向走。
到安史之乱,三条线也是向江西这边走,但还会更向南继续走,走到福建这边去,朱熹等人都是在福建这边做学问的。建康(南京)那时候是140万人口,在当时是个超级大的城市,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大的城市,就因为北方人都过来了。
到了最后就是靖康之乱的时候,整个我们国家的北方就被占领了。靖康之乱结束的时候,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南方。
《长江文明》梳理了当时的正史可记的一些数字,比如天宝年间到元和年间的户数,苏州、泉州、鄂州等地的人口变化,从史料记载的这些大数据,可以看得到人口逐渐在迁移。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安史之乱结束时,约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南方。从安史之乱到北宋初,江南道的人从占比42.9%到占比52.5%。以前北方跟南方的人口比是3比1,北方占绝对优势,到了宋朝的时候,靖康之乱以后就是颠倒了,北方人口就越来越少。现在人口比例基本也是这样的,3/5的人口在南方,2/5甚至更少一点在北方。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靖康之难”给予文化重心南迁以最后的推动。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随之统治北方一百多年。宋室如同当年晋室,只得南渡长江。与之相先后,“中原人士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此次南迁路线与安史乱后大致相同,但移民人口更多、更深入,仅1141年绍兴和议前的南迁北人数量已达500万之巨。
当时如山东籍文化名人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和辛弃疾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南下的,以此为契机,中国文化重心彻底由黄河流域转移南迁到了长江流域。
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内因:技术进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这一文明初始阶段的气候里,当时中国先民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适合开发北方黄河流域。黄土肥沃疏松,而红壤紧密环境下的稻作农业的要求较粟作农业高。
直至铁制农具产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现、防洪手段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才令长江流域的水热优势逐渐彰显。六朝时,长江流域的灌溉与防洪事业进一步发展。宋代江南水田耕作工具齐备。
具体讲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有几大表现:
南北人口比重逆转:大家看这张图里面,它的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大。唐玄宗天宝年间,北方人口还是很多的,但是到了明清,江南地区人口密度就更大了,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占明显优势。到现在,大部分人口都在南方,长江流域是养活人口最多的一个地方。
作者及出版社供图
科举取士比重逆转:唐时科第人物尚以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入宋则科举及第比重开始南北易置。明清科举入仕者,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已然在列省居优。长江流域举子的强势更令明朝不得不实行南北分卷及定额选拔的科考制度。但统计其中拔尖考生的地域分布,仍是南北差距立见。明朝自洪武至万历,各科状元、榜眼、探花,共计244人,其中南方籍215人,占88.11%。
政治中心南人化:根据《唐宰相世系表》,唐代宰相总计369人,属98 族,其中9%为北方人。北宋中叶以后,南人当宰相的渐多。浙江曾有24人担任宰相:北宋4人,南宋20人。
学术中心南移:唐到北宋学术中心位于洛阳、洙泗一线,南宋时则迁转到福建。从南宋直至近代,南方学术文化始终领导中国学术文化潮流所向,成为学术中心之所在。
从东到西:助力西风东渐的文化孔道
最后,跟大家讲讲从东往西流的长江。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近代尤甚。除了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之外,也与整个中国近代文化发生发展的推进线路相关。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生发展,大体是由东南向西北渐次推进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通商五口都位于东南沿海。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成为最大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增开的 10 个商埠中,长江流域就有 4 个(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开放口岸已从沿海各地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后数十年,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沙市、宜昌、重庆、成都等沿江城市逐渐连为一体,形成长江城市带。由通商而刺激生发的近代工业不断吸引人流涌入,各江城规模与日俱增,功能远胜以往,中国近代中期最重要的两大工商业基地,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交汇地带。
与此同时,中国的近代文化也循长江水道,自东南沿海向内陆渐次展开。
1911 年 10 月,武昌首举义旗,上海、南京等沿江城市奋起响应,协力颠覆清廷,创建民国。当时的长江成为新旧、中外文化竞演的舞台,引领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时至今日,长江仍为中国最广阔、繁盛之流域经济区,在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也纾解着生态的巨压,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持久生命力。
长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而近代文化则从大海向西传入中国内陆。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在开埠之前,上海在东南沿海航运业中的地位甚至还不及福州、厦门和宁波。当时长江的航运中心是北通长江、背靠太湖、坐拥大运河的苏州。
19世纪50年代上海航运业在东南沿海航线上被纳入近代化的国际航运轨道。
从被西方垄断,到所谓官督商办的清政府的航运,再到后来民营的航运,都能反映出来文化的变迁,文化生存发展的时代记录,也是我们长江文明变迁的反映。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长江文明做了一个梳理,希望把自然长江、古代长江、近代长江进行系统梳理。当然了,也蛮遗憾的,我们没有太多写当代长江,包括长江生态保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这方面来跟大家进行分享。
《长江文明》
作者:冯天瑜、马志亮、丁援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本文来自:中信出版,作者:丁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