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公司能一直屹立在科技浪潮之巅,更少有公司开始走向衰落之后能重返巅峰,比如雅虎、Sun、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等。目前,只有微软和苹果,跌落之后,洗尽铅华,重返世界之巅。


如今,挑战似乎轮到 25 岁的谷歌了。


上周硅谷各公司集中发布三季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刚发完财报,第二天股价跌了 9.51%,一夜之间,市值蒸发千亿,相当于跌了一个 AMD,让发完三季报后同样股价下挫 3% 的苹果和 4% 的微软腰板都直了不少。


这事谷歌估计也挺委屈,毕竟单看赚钱能力,三季度营收 7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利润 1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还都高于市场预期。



问题是谷歌的老业务,搜索广告和 YouTube 确实发展不错。但广受瞩目的新增长引擎——谷歌云业务,却远不如预期,增速还没跑赢体量比自己大很多的 Azure。


三家云厂商占全球云业务市场的 66%,大头亚马逊 AWS 占比 32%,微软云 Azure 占比 23%,谷歌的云布局本来就比微软和亚马逊晚,市场占比只有 11%。但三季报上,谷歌云市场占有率增速只有 22%,同比上个季度下降 7.5 个百分点,而微软,在最新的 2024 财年第一季度报(微软从 7 月开始财年)中,增速 29%,同比提高 2 个百分点。



Google Cloud 增长平缓。现在,这家大公司的老树是否还能开新花,让人感觉迷雾重重。


神仙打架,咱也没法预测人家的业务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人们对增长的狂热,倒让我想起了彼得·蒂尔之前提到的科技公司怪象。


彼得·蒂尔,作为硅谷的创投教父、PayPal 创始人,可能你读过他那本影响万千创业者和产品经理的书《从 0 到 1》,那本书其实是他的学生根据他 2014 年给 YC combinator 成员上的创业课整理的,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垄断而不是增长,才是评价企业价值的利器。


如果你正在经营一家创业公司,如果你是创始人,你总是想追求增长,高速增长。科技公司尤其。


但彼得·蒂尔分析,以 PayPal 为例,从 2001 年 3 月创立到 2003 年,两年间增长率都是 100%,按 30% 折现未来现金流,结果,3/4 的业务价值其实来自 2011 年及以后年份的现金流。每个科技公司都是一样。分析硅谷的任何科技公司,Airbnb、Twitter、Facebook,或者任何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数学会告诉我们,80% 的价值来自十年以后的现金流。


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十年后是否仍然存在,核心影响这家公司的价值。


只是所有人总是关注增长,高估增长率,低估长久性。因为人们总是偏好定量。


增长是定量的,是可以当下明确计算出来的,我们总是可以用各种计算工具各种面板,定量地、精确地跟踪增长率。很少有人能根据眼前的业务,定性估算出未来十年,甚至五年的现金流。即使,十年后的现金流会决定了这个企业 80% 的价值。


那么一个企业如何让自己有价值?彼得·蒂尔总结公式非常简单,只需做成了两件事:第一,能赚钱,第二,垄断了 X 的 y%。问题是人们总是关注第一个,却容易忽略最关键的第二个。


注意,这里 X 和 y 是完全独立的变量。完全独立的意思就是说,可以 X 非常大 y 非常小,也可以 X 中等大 y 非常大,都能做成非常大的业务。比如,在全球 10000 亿广告市场中占有 3.5%,在国内 500 亿搜索广告市场中占有 70%,经营模式和经营状态完全不同。


所以,要创建一个有价值的公司,必须既创造有价值能赚钱的东西,又能垄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垄断才能造就更稳定、更长期的企业。如果因发明新东西而获得创造性垄断,会创造出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今年最典型的就是 OpenAI。


而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其实就是企业垄断市场的特征。比如任何一部手机,都涉及至少十万件专利,理论上一部手机四分之一的成本都是专利费,这就是对专利的垄断。比如 Facebook 和微信的社交链,网络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增强,是比专利更强大的垄断。时间是关键变量。


这一点上很多公司会撒谎。垄断者假装没有垄断,非垄断者假装有垄断。


垄断者基本上会说,自己处于超级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竞争对手遍地都是,实际上,利润率之高现金流之多,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么多现金。


另一端,处于完全竞争的非垄断者,会说自己正在一个小市场里做着独一无二的事情,没有竞争对手,实际上,做的业务永远不会赚到钱。


相比传统企业比如餐饮,科技行业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容易创造出垄断。


比如谷歌,之前对外说法一直是我们处于巨大的技术市场,每个方向都有激烈竞争。比如在与所有汽车公司竞争自动驾驶汽车,在与苹果竞争手机和平板电脑,在与微软竞争办公产品,在与亚马逊竞争云服务。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怎么可能是垄断的,对吧,所以不应该以任何方式受到监管。


和垄断的表现恰恰相反,想建立垄断,反而要追求小市场而不是大市场,有点违反直觉。


从一个非常小的市场开始,逐步接管整个市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扩大到另外一个市场的方法。最大的错误就是第一天起追逐巨大的市场,这意味着过度竞争,而竞争是资本的敌人。


在对竞争、垄断、创新的讨论上,王慧文之前有段很妙的表达:


创新这个事情最深刻的规律就是创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不是说你今天想做一个创新恰好这个业务现在就有创新的机会,所以大部分创业者就是当时有什么创新的机会就做什么事了。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有下一个选择,就是在业务选定的情况下,哪些要素是有规模效应,哪些是没有的,哪些要素是反规模效应的,而这些要素里你的经营取舍、战略取舍、管理取舍就非常重要了。记住管理是反规模效应的,那么如果你经营上的要素也没有规模效应的话,你就会掉到一个深坑里去。


业务无法垄断,且经营要素也缺乏规模效应甚至导致反规模效应,比如过分强管理,是很多公司的经营困境本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