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论当下 AI 技术多么火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普通的创业者越来越难获得 VC 的青睐。打个比方,10 年前,一个大厂背景的中高层管理者,怀揣着创业梦想和商业计划书,他能获得融资的概率是 30%。而现在,我估摸着这个概率已经降到了 5%。数字你不用细究,我只是想直观地表达差距。
回忆了下,我朋友圈将近万人,过去一年,转发融资消息的人少之又少。而早些年,早晨醒来睡眼惺忪地翻翻朋友圈,动不动就能刷到谁谁谁又融资的新闻。这种变化我感受特别明显。
当然,去年,大模型领域还是有很多融资,诸如光年之外、百川智能、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等等。但我想说,这批人本身就极其优秀,他们有着过硬的背景,并不是世俗评价中的普通人。
并不只是中国才呈现这样的现象。事实上,当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股权投资市场,这些年发展迅速。大洋彼岸的美国差不多也如此,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2023 年美国风险投资金额和数量均大幅下跌,触及近六年最低点。
也就是说,现在风险投资公司越来越谨慎。
与此相对应的,我看到很多人喜欢说“一人企业”。这种流行语背后本身就代表着某种共识或者思潮。拿不到融资,没钱招人,可不得一人企业么。这是最核心的原因,至于什么 ChatGPT 可以替代几个实习生,我认为那都不是重点。
一人企业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我看到的喊一人企业最多的几个朋友,都在做自媒体,诸如短视频、公众号、播客,然后再通过咨询或者课程变现。可以预见的是,这条路会越来越窄。
我的判断它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或者一人企业只要商业模式能立得住,大概率会发展成为一家小公司。小公司才是趋势,小公司才是一个能够站得稳的组织形态。像墨问西东这样,组建一个自负盈亏的最小单元,大家通力合作,各骋所长。在一个细分市场,创造客户价值,获取利润。
前两天,和一个做 SaaS 的朋友聊天。他感慨说:过去完全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做赔本生意。这两年,资本市场没那么好,他觉得自己不大可能继续拿到新融资了,这时候才开始深刻意识到,从市场规模看,他的公司根本不可能走通 IPO 那条道。
之前,拿了 A 轮融资后,不管是基于自己的野心,还是投资人的压力,他构想的发展道路是做大营收规模,拿新的融资,这中间,哪怕赔些钱也没关系,先占领市场再说。规模第一。
他招了更多的程序员,开发了更多的产品模块,同时,扩张销售团队,建了分公司,一时风光无限。可是,产品越来越多,员工越来越多,可营收却没起来。资本寒冬的背景下,他赶忙裁员,裁撤产品线,关闭分公司。
他想清楚了,他的公司业务就是“一做大就做死”的典型案例。市场规模就那么大,又不是特别刚需,想撑起来 10 亿的收入那是痴人说梦。早几年,他为了撑规模,硬生生的扩大产品线,但新产品竞争力又不足,投资基本都打了水漂。
现在,我觉得他挺好的。把业务收缩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聚焦把核心产品做透做出壁垒,也不幻想上市之类的事情。几十人的公司,一年能有一两千万的利润,服务好客户,尽力让员工乐在其中,这不也挺好么。
哪能有那么多公司都走 IPO 的道路,对吧。
国外有家叫 37signals(现在名字是 Basecamp)的公司我很喜欢。早在 2012 年,他们 CEO Jason Fried 曾经在采访中谈到了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去读一读 TechCrunch,看看上面的新闻。你会发现重点都是融资额度以及员工人数。但这些指标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盈利?你是否开发了优秀的产品?你是否关心员工?是否善待你的客户?”
嗯,这是见道之言。
全球范围内获得新融资的公司越来越少,创业者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基本的商业常识:怎么自负盈亏,怎么获取利润?我不觉得创投市场未来会再现前几年那样的疯狂,如此背景下,中国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公司。
观念正在悄然之中发生着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