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与我的一位律师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套有点特殊的法律咨询收费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律师与医生是比较相似的职业:都对从业者学历有较高要求,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需要不断学习,从事的都是「提供服务」的行业。
律师在执业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法律咨询,随着法制化进程的加快,近些年熟人的咨询也越来越多——但对于咨询这件事,他有着自己的严格标准:
对于血缘关系较近的亲戚或者关系较好的朋友来说,咨询不收取费用;如果涉及到起草合同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则收取同等费用的一半左右。
对于一般亲戚、朋友,根据咨询的问题确定是否收费。如果问题复杂,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则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当然,如果确定可以将咨询的问题发展成案源,则不会收费,因为成本都将计算在律师费里;如果是陌生人咨询,则按照律所规定的标准收费。
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给出的法律咨询收费标准 图片来源:朋友给的
用他的话来说:「知识,是有价值的。」
那些年,医生错过的一个亿
残酷的是,在对我科的 16 名医生的问卷调查中,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他人咨询,是否会收到相应的费用,无一例外,无论是医生本身,还是咨询者,对于收费这件事,往往是医生难以启齿,咨询者没有付费意识。
如果说亲戚朋友中间还有血缘和人情关系,那对于普通的咨询,比如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亲戚和朋友在中间又做起了拉皮条的中间人作用,也同样难以收到相应的咨询费用。
而咨询者没有意识到,在这个过程里,医生的付出是有成本的。
对于医生来说,从踏入医学院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被咨询」的道路。
在医学院的时候,年夜饭桌上我要就全家的血压问题发表一番保健见解;工作后,更会有一些熟人的熟人、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加入到问诊的队伍中来。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拓展了朋友圈的界限,也无形中将医生的看诊责任从医院拓展到另一个移动新天地。
这种咨询方式看似简单,但整个过程却要花费我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以至于在给了几年免费的临床建议后,我开始去审视在这个过程里,自己被「咨询」所占据的成本。
事情要从一笔简单的账开始算起。
中国的医学教育制度较为复杂,有 3 年专科制、5 年本科制、7 年本硕制(现已改为 8 年)、8 年本硕博制等。由于 5 年本科+3 年硕士是目前大部分医学生要走的培养模式,且硕士学历逐渐成为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硬性要求。
所以,在咨询一名普通的医生时,他所要付出的成本大概率是这样的:
时间成本:为了以后能够顺利进入到一所不错的医科大学,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阶段,都需要保持一个中上学习水平,高中三年付出的艰辛以及选专业时,外部环境对大脑进行的一系列难以形容、不可描述的改造在此按下不表。
真正的成本需要从大学开始计算。俗话说得好,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赛高考。
大学之后,由于医学生课程较多,从大一到毕业,基本上每天都有课,一节课一般是 45 分钟,上下午一般是六节,一周至少 5 天有课,双休需要看书,算一天看 4 个小时,临近考试周,看书时间相应的延长,一天算 8 个小时,考试周一般是 7 天,扣除寒暑假 3 个月、各类假期 1 个月。
大四实习,不再上课,但学习时间并未相应缩短,尤其对于考研的医学生而言,每天学习的时间至少是 6 个小时,持续 10 个月左右,那么医学生本科一周的学习时间就是:0.75*6*5+4*2=30.5 小时,5 年下来的学习时间至少是 7,000 小时。
即使如此,医学本科生也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读研成为常态。研究生 3 年,除了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要在科里干活学习,每天算 10 个小时(医学生不归劳动法管),扣除双休,研究生 3 年的学习时间是:10*5*52*3=7,800 小时。
之后还要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规培考试、主治考试等。为了应对每一门考试,每门考试都以我真的很不错的自学状态来应对,基本上都需要准备 3~4 个月,以每天准备 3 个小时来计算,每科则需要花费 1,000 个小时来准备。
也就是说,为了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我至少要学习 15,800 小时。
著名鸡汤「一万小时法则」告诉大家,喜欢倒腾电脑的孩子做不了比尔盖茨也能做个某里 P8,但反过来想想,在行外人看来,全国的主治,也不过是刚刚摸到了职业道路的起跑线。
金钱成本:除了在学习上要努力以外,在金钱上面,医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和普通学子差不多,以一名普通的医学生为例,临床医学的学费每年大约是 5,400 元,每月生活费在 1,000 元左右,大一至大三每年的在校时间是 9 个月。大四开始实习,实习期 12 个月。
需要强调的是,别人实习都有相应的实习工资,而医学生则要付实习费。如此算来,一名普通的本科生 5 年的花费大约是:5400*5+9*1000*4+1000*12=75,000 元。
医学生大多都会读研,以研究生每年学费 10,000 元计算,每个月生活费以 1,500 元计算,那研究生期间的花费大约是:10000*3+1500*12*3=84,000元。(注:医学研究生没有寒暑假)
对于学硕而言,毕业之后还要继续参加规培,如果算上规培期间的租房费用,那这个花费还要继续往上攀升。一名普通家庭的医学生,从他踏入学校开始,到最后穿上白大褂,他在前期就要投入至少 20 万的金钱成本。
知识成本:医学院流传多年的老梗,就是拿四大名著和内外妇儿比字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本科期间,临床医学专业要学习的医用高等数学 50.3 万、医用物理学 65.1 万、基础化学 62.1 万,外科学 227 万,内科学 248 万,这还不包括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医学社会学、药理学、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眼科学,皮肤性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
研究生之后,各专业要学习的内容就更多了。我研究生期间光放疗课本就有接近 500 万字。工作之后,各个专业每年一更的指南、比内科学更厚的专业教材,学不胜学。
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前,每个人至少要学习、掌握、熟记并且学会运用多达 3000 万字的知识,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回答一个「肚子疼要不要吃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三级医院门诊的普通挂号费是 15~20 元,在市面上的问诊 App 里,我本人的收费标准是 20 元 3 个问题。而为熟人提供咨询服务,也许能收获一个朋友,也许忙越帮越大,还要搭进去一顿夜宵。
到这里,我终于发现,一次普普通通的「咨询」,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与人情,实在是难以计算。
为生命的价值负责
生活的复杂性是难以被简单的计算方式穷尽的。
由于他们咨询的医学问题五花八门,涉及到各个专业和科室,对于在内科系统工作的我来说,想要完全解答他们的疑问并不容易。
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不得不动员在各个医疗系统工作的同学或者同事,把这个咨询「难题」抛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给予我一个合理建议或者临床意见,作为中间人的我,再把几经周转得来的有效信息传递给我的亲戚朋友们。
医生的「免费咨询」的特殊之处,很大一部分就在于难以被量化的「人情」。而当这些「人情」有一天成为隐患时,或许医生就需要重新考虑平时为熟人提供免费咨询的成本了。
在美国,「Curbside Consult」是专门用来形容这类非正式咨询的词汇,中文直译就是「路边咨询」。
调查发现,70% 的内科医生和 68% 的专科医生每周至少会遇到一次路边咨询。咨询的地点可能在医院的走廊里,马路上以及朋友的聚餐中。
图片来源:NIH
相较于管床医生给出的临床建议,路边咨询的错误率通常较高,因为当事医生在未能够获得患者的全部医疗信息下,单纯凭借着有限信息(如一个化验单、一个检查结果)就给出临床建议,本身就存在以偏概全的局限性。
2013 年美国的 J HOSP MED 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对比了正式咨询和路边咨询的差异,结果发现与正式会诊相比,路边的信息误差率达到了 51%,而正式咨询改变了 60% 的治疗方案。
或许,改变免费咨询的前提,是全社会都愿意为生命的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