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31日,以色列国防军空袭加沙贾巴利亚难民营,引起国际社会愤慨。随着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由守转攻,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同情逐渐转变为谴责与抗议,多国宣布与以色列断交或撤回大使。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挺以、亲巴不同群体之间的仇恨被放大,掀起一场世界性的“反犹浪潮”。国际舆论对以色列的态度为何转变?日益高涨的反犹浪潮缘何产生?《凤凰大参考》解读。
核心提要
1. 近期,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等拉美左翼国家在外交上率先对以色列采取激烈行动,先后断交或召回大使。约旦也在11月1日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并拒绝以色列驻约旦大使返回约旦。此外,以色列还开始失去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支持。
2. 同时,民间的反犹情绪也日益高涨。世界各地的犹太裔群体遭遇空前的攻击,在美国多地、英国、土耳其、澳大利亚、以及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反犹排犹的街头涂鸦、言语攻击等形式出现在犹太人聚居地。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示威,在很大程度上也变成反犹的活动。部分海外的犹太人并不认同以政府,但他们同样不可避免地成为受害者。
3. 反犹浪潮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以色列在此次冲突中的强硬态度,在战场上由守转攻,无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决议与呼吁拒绝停火,使国际社会由最初的同情转变为对以色列侵略行为的谴责,在国际舆论场上被塑造为“侵略者”的形象。在一些国家,反犹也和意识形态上的“反右翼”和国际阵营上的“反西方”挂上了钩。
4. 此外,以社交网络为媒介的舆论战放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仇恨效应。未经甄别的阴谋论、极端言论、误讯、谬讯,以及以往冲突的视频画面等在社交媒体平台肆意传播,造成仇恨情绪无限蔓延,严重撕裂国际舆论场,加剧了挺以、亲巴不同立场群体对对方的憎恨。
凤凰大参考特约作者丨胡毓堃
编辑丨刘锦恩
拒绝停火后,多国宣布与以色列断交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截止至11月2日,巴勒斯坦加沙卫生部门表示,自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升至9061人。战场上以色列由守转攻,如今在加沙地带继续推进,扬言要彻底打败哈马斯。与之相伴的,则是国际社会从最开始更多同情以色列的声音,转化为越来越多对以色列的谴责与抗议。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日,加沙地带,以色列发动军事袭击后,现场浓烟滚滚。
10月31日,在以色列国防军恐袭加沙地带东北部的贾巴利亚难民营、造成至少50人死亡后,两万里之外的拉美地区在外交上率先对以色列采取激烈行动:玻利维亚政府宣布与以色列断交;智利总统博里奇和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则先后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理由是为了咨询,实际上是暂时冻结了与以色列的正常外交关系。
即便在近年来致力于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世界,约旦也在11月1日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并拒绝之前已经离开约旦的以色列驻约旦大使返回约旦。
官方外交层面的压力与危机来临时,民间反犹情绪的表现已然愈演愈烈。尽管每次巴以冲突爆发后,世界各地的犹太裔群体都会遭遇一定程度的攻击,但此次冲突从规模到烈度都达到了数十年之最,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与惨剧,在社交网络铺天盖地的传播之下更能激发公众情绪,自然会导致针对犹太人更加激烈的言行。
例如,10月7日哈马斯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冲突爆发后仅18个小时,在哈马斯较为活跃的社交媒体“电报”(Telegram)上针对犹太人的威胁信息激增488%。冲突前四天,英国各地的反犹事件增加了三倍。在美国多地、英国伦敦、土耳其、澳大利亚、以及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反犹排犹的情绪以街头涂鸦、炸弹威胁、打砸抢、言语攻击等形式出现在各类公共场所和犹太人聚居地。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日,英国牛津,巴以冲突持续,亲巴勒斯坦的抗议者集会示威,要求以色列停止袭击和围困加沙地带。
在俄罗斯穆斯林占多数的达吉斯坦地区,10月30日晚数百名抗议者更是冲击当地的马哈奇卡拉机场,试图寻找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抵航班的犹太裔乘客。据视频片段显示,很多人挥舞着巴勒斯坦国旗,有人甚至试图掀翻警车。这一事件造成至少20人受伤。
▎10月29日晚,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马哈奇卡拉国际机场外,其中一些人手持巴勒斯坦旗帜和反犹太标语牌。这场民众集会由社交媒体上的谣言引发,谣言声称有一架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出发的客机载有逃离中东冲突的“犹太难民”。
事实上,多地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示威,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反犹排犹的公开活动。尽管很多海外犹太人并不认同以色列政府这些年的内外政策,包括在巴以问题上的做法,但他们同样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一波舆论场反犹浪潮的首当其冲者。
就直接原因而言,巴以冲突的走向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国公众对犹太人群体的态度。尽管冲突之初以色列属于不少国际媒体同情的“被袭击者”,但随着以色列将战火燃烧至加沙地带,从空中打击到地面部队进攻加沙,国际社会转而谴责以色列的“占领”与“无差别攻击”行为。
然而内塔尼亚胡无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决议与呼吁,其拒绝停火、誓要彻底消灭哈马斯并救出人质的说法,甚至不能说服法国在内的部分西方国家。更不要说加沙地带长期处于高压封锁之中,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战火之下以色列为了军事目标始终不为人道主义救援充分开放通道,人为造成的难民危机与无辜平民受害令人震惊。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1日,意大利、法国在意大利都灵举行首次跨境合作委员会会议。意大利总理兼外长塔亚尼和法国外长科隆纳主持会议。会上,两国外长表示将共同致力于政治解决巴以冲突。科隆纳强调说,应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两国方案”是确保两国人民和平与安全的唯一可行方案。
加上过去几年,内塔尼亚胡政府持续在加沙地带与约旦河西岸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对内又强调犹太国家定位、对阿拉伯裔公民的语言、文化等权利加以限制,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巴勒斯坦人成为国际舆论眼中的受害者,哈马斯的极端行为甚至可能获得比以往更多的理解,与之相对的便是以色列在舆论中被塑造为步步紧逼的“侵略者”的形象。
身陷舆论战,社交媒体放大反犹仇恨
社交网络为媒介的舆论战无疑放大了这种仇恨效应。以“电报”和“X”(推特)为主要平台,哈马斯&杰哈德与以色列以贴文为武器,进行着异常激烈的舆论攻防战。阴谋论的误导增加了公众的疑虑,而美国《华盛顿邮报》直言“洪水般”的虚假信息塑造了外界对巴以冲突的判断。
未经甄别的阴谋论、极端言论、误讯(misinformation)、谬讯(disinformation),以及以往冲突的视频画面等在社交媒体平台肆意传播,就连如“X”拥有者马斯克这样的大V都一度上当,更不要说咨询与判断力有限的普通民众。这种或许比线下更无节制的信息战,造成仇恨情绪无限蔓延,严重撕裂国际舆论场,加剧了挺以、亲巴不同立场的公众对对方群体的憎恨。
▎近日,在日益增长的反犹浪潮下,犹太裔社交媒体用户致信Tiktok官方,要求平台限制发表反犹主义言论,声称他们担忧自己的人身安全。
仇恨情绪的蔓延,令阿拉伯和犹太人群体都深受其害。考虑到历史上犹太人本就被贴上不少固有成见的标签,这一波反犹、排犹的情绪浪潮几乎不可避免。
普通犹太人(尤其是海外犹太裔群体)成为直接受冲击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多数反以、仇以者没有能力直接“打击报复”以色列国家和国防军:哈马斯在战场上终究不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对手,外界所指的伊朗也不打算亲自下场;阿拉伯国家早就放弃了“泛阿拉伯主义”和“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的想法,准备与以色列长期共存,由于与以色列地理位置太近,它们反而在本轮冲突中表现得相对克制、谨慎。
距离以色列太近的国家和民众因为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尤其是现实的生存危机,言行举止慎之又慎。而如玻利维亚这般距离以色列相当远、利益交汇极少的拉美国家,完全没有与以色列直接军事交火的可能性,则可以用更加激进的方式表达对以色列的不满,毕竟这样做也不会付出太多真金白银的代价,反而还塑造了舆论上坚决挺巴的形象。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日,西班牙马德里,民众聚集在太阳门广场上悼念巴勒斯坦遇难者。
所以玻利维亚早在2009年的加沙战争(以色列“铸铅行动”)期间第一次与以色列断交。在玻前总统莫拉雷斯下台、两国复交后不过四年,玻利维亚政府二度宣布与以色列断交。
这个逻辑在民间的反犹事件中体现得更加典型:打不到以色列头上,自然可以对本地犹太裔群体发泄愤恨之情,这样做也不会招致以色列的直接报复(毕竟很多犹太裔群体连以色列公民都不算不上),而在群体性的反犹行动中个人更是不会付出什么代价。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康奈尔大学一名学生发帖称将在104 west 射杀犹太人。104 west是康奈尔大学的一个食堂,主要提供犹太饮食。目前,这名学生已被拘捕。
当然,在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反西方阵营的话语体系中,“反犹”的内涵也超过了针对犹太人本身。对于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这些左翼执政的政府而言,它们早就不满以色列当前史上最右翼政府推行的很多政策,如今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已经超越其内政范围,涉及对国际法的破坏,自己自然无需再忍,遂选择在外交层面进一步与以色列右翼政府划清界限。
另一方面,俄罗斯等国早就在舆论上把以色列与西方阵营深度捆绑,不止一次指责美西方是巴以冲突的幕后黑手,而巴勒斯坦是“西方霸权下的受害者”。如此一来,反对以色列又在许多非西方国家被视为反对西方的延续。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反犹情绪又被赋予了额外的道义正当性。
目前来看,战场上降温停火,是舆论上反犹情绪降温停火的关键前提。如果冲突持续升级,舆论战必将继续,而那些针对无辜平民的情绪化共计仍将继续超越巴以国界、破坏各国社会的内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