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白宫的罗斯福室,是离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最近的一间办公室,通常是总统与阁员或要员召开会议的地方。一些大型代表团在进入椭圆形办公室之前,也会在这里与总统会面。罗斯福室是和内阁室、战情室同等重要的白宫场所。
对外公布的这张照片里,拜登与王毅握手,而他的左手没有自然下垂,而是扶着椅子,这是一个奇怪的姿势。
两人合影并不是在房间的正中间,因为房间并没有放置两国国旗,这个角度拍摄倒也无可厚非,是一种相对随意的留影。
拜登安排在这里举行会见,事先并没有公开宣布这个活动,因此没有出现美国媒体大阵仗拍摄,现场照片是由唯一一名摄影记者,新华社摄影记者刘杰所拍。没有提前公布这一行程,也让双方的会见能更专注于实质内容,少了媒体的扰攘。相信这也是双方的一种默契。
现场一张可容16人就坐的长桌两边,中美人员各自坐一边。王毅、谢锋大使、副外长孙卫东等人依次坐在拜登右侧,美方则由布林肯、沙利文、坎贝尔等人。这张会见过程中的照片没有拜登的正面,而只有他的后脑勺,王毅则面向拜登,似在谆谆讲述。
仔细看照片,不难看到王外长略显凝重的面容,关键是此行肩负着重要使命,也就是同美方沟通,切实落实元首重要共识,“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面向旧金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这里面既有不久之后一场重要外事活动的磋商,也有对美国总统能把舵双边关系的期待。
中方见美方高层,苦口婆心直到今天,仍旧在告诉拜登第一条红线在哪里,也就是“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两国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必须排除干扰,切实维护”。可以看出,中方在这一原则性问题上,没有用商量的口吻,而是作为两国关系稳定和改善的前提。
外交部新闻稿文中也透露出美方的希望,就是要“稳定和改善对华关系”,这意味着美方目前不希望这对关系继续下跌,这背后有美国对中国有所求的企图,包括美国资助两场战争后,在另开辟战场上余力不足,在美债、气变、禁毒等问题上希望中国帮一把,等于是为拜登竞选连任有更多筹码。
这些都是明牌,但从拜登的回应来看,更像是中方更多有求于美国。拜登只是“阐述了重视对华关系的立场,愿同中方保持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就这?
此时此刻,中美关系有一场微妙的博弈。
王外长此行的关键使命之一就是旧金山会晤,他在和拜登、布林肯的会见中都提到了这个目标,在和美国战略界人士的座谈中,也提到“通往旧金山”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意思就是如果巴厘岛共识的基础不牢固,旧金山会晤难以水到渠成。
如果美方认为,反正“球在中方一边”,滥用中方的愿望和诚意,从中渔利,并不是不可能。
中方认为,中美的重要性是超越双边关系,美方不会有这种格局,而是盘算如何在与中方交往中更多单方面获利。这种“温差”注定了双方在经营这对关系的时候,目的和实践都有巨大落差。
王外长的神情,是对于拜登的一种期望,他担得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