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路过小区边上一家饭店时,刚好老板从里面出来,因为以前常去,所以老板笑呵呵地问我为什么有段时间不来了。


我嘴里应付几句,心里想:你看来是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让老顾客离开。


有一个店铺生意公式:



生意=新客户(1)+新客户转化为老客户(2)-老客户流失(3)


这三个因素,新客户(1)的销售,受到流量、产品定位、营销手段的影响,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新客户转化为老客户”(2)和“老客户流失”(3)就是影响店铺经营的关键因素,简单说:


转化老客户>老客户流失:生意就越来越好

老客户流失>转化老客户:生意就越来越差

老客户流失=转化老客户:生意进入稳定状态


新客户复购,转化为老客户,大部分店主都会有印象,原因也很清楚,因此,有经验的店主经营往往围绕着“如何增加新客户复购”上,比如赠送优惠券等手段。


但老客户流失就没那么容易被注意到了,才会出现开头一幕,老板偶尔看到我,才意识到老客户可能流失了,而且还不知道原因。


我曾经与一个餐饮专家聊过老客户流失这个问题,本文就来聊一聊,老客户为什么会流失?



能够让新客户复购,转化为老客户,一般都与产品本身有关,性价比高、口味适合、方便、习惯,等等。


但老客户流失,大部分情况下都与老板或店铺的经营有关,这位行业专家总结了两种会失去老顾客的老板:


第一种:只把顾客当顾客


大部分老板都知道老客户的重要,所以那位餐饮专家分析过一种特别常见的“得罪”老顾客的方法——请父母帮忙


大部分店都有特别忙的时候,来不及请新人,就让父母来帮忙。老板为了留住熟客,总会惯例地赠送一些产品或优惠券,可这类没有做过生意的老人,很难理解这些营销手段,他们与熟客没有来往,没有那种“感谢长期惠顾”的心态,而是“又想来占便宜”,客户一旦得罪,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老板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一种类似的情况,老板对员工刻薄,员工背地里拿老顾客出气


老客户多多少少是带着些感情来消费的,如果感到不被尊重,反而离开得比新客户更绝决。


第二种:太把顾客当朋友


这是另一个极端,很多老板给了老客户一些优惠后,久而久之就把客户真的当成熟人,失去了店家和顾客之间的边界。


第一种缺乏边界的表现是,把熟客当成“应该体谅你的难处”的亲友。比如店里忙的时候,大部分店家会优先考虑熟客,但有些老板思路清奇,反而把熟客的顺序向后推,理由是熟人好说话,但在顾客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坑熟”。


另一种缺乏边界的典型错误是什么话都说,比如说其他顾客的闲话,这一类老板往往真心把熟客当朋友,但问题是人家并不会把你当朋友,在很多人看来,你就是个做生意的,跟我熟只是为了多赚点钱,你今天这么说别人,明天也会跟别人这么说我。


一种是太把老顾客当顾客,一种是不把老顾客当顾客,两个极端都是没有摆正与客户的关系,特别是后者。


有很多生意,老板和顾客比较适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比如茶叶店、咖啡店、书店、古玩玉器一类的文化用品,但老板和顾客应不应该成为朋友?这个度怎么把握呢?


有一个很好的案例——《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虽然是一部电视剧,但在我看来,编剧非常懂餐饮行业。“深夜食堂”是典型的夜宵店,只在晚上开门,市口很差,产品品类少又没有特色,无营销不刷排名,客单价又低,生意大部分来源于熟客,是典型的“熟客氛围生意”。


在剧中,老板能叫得出大部分熟客的名字,知道他们的故事,却不是任何一个顾客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从来不主动参与他们的生活,更不会谈论第三者的隐私,保持着老板与顾客之间的合理界线


《深夜食堂》中老板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对顾客的帮助,大部分都是通过食物这个“媒介”进行,比如:


  • 虽然有菜单,但没人看,老板说,想吃点什么,能做的都可以做

  • 客人不知道吃什么(实际上只是想坐一坐)时,老板就推荐最适合他(她)此时心情的菜

  • 客人带了自己冷冻的食材,老板也可以帮他做

  • 介绍做菜的过程,在剧中往往是为了间接传导一种人生理念

  • 一个客人吃的菜,其他客人也想吃,这是通过菜品让客人之间产生连接,老板只是一个“媒介”


深夜食堂体现了餐饮老板与食客之间的那种特殊关系:


很多人在孤独痛苦时,渴望他人的温暖与帮助,但却并不喜欢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给熟人,因此来到这家小店;


老板是一个没有人知道过去的孤独的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反而更能符合上面的客人的需要。


你看,老板和顾客并不需要成为朋友,通过产品建立的关系,往往更加真诚。经营只是手段,产品才是本质。老板能够通过产品或服务,传达其他人不具备的情感附加价值,才是最好的老客户维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