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有关数据跨境流动的法规征求意见稿明显放宽了先前拟将收紧的数据跨境流动法规。《商报》文章认为,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政策重返实用主义的一个信号。“金融市场世界”关注了十一黄金周表现出的新趋势。

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的《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称,国际贸易、学术合作、跨国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出境,不包含个人信息或者重要数据的,不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

德国《商报》的署名评论认为,新的征求意见稿明显放宽了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定,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的经济政策重返实用主义道路希望。因为迄今的法律草案规定,来自中国的"重要"数据只能在经过安全审查后才能转移到国外,但不清楚的是哪些数据被归类为"重要"。这不仅让企业,甚至让有关当局感到不确定,许多评估申请没有得到处理。"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政治气氛变得如此紧张,没有一个想升迁的同志愿意再犯错误。结果是:瘫痪和停滞。"

评论接着分析了促使中国政府有意放宽规定的另一个原因:"在中国的公司现在很少能够实现之前让他们可以无视风险的两位数增长。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的紧张以及中国对国家安全的关注让企业总部越来越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中国。"

评论认为,放宽数据传输法的提议是中国政府迄今对外国公司最明显的让步。"它规定,未明确列为重要的数据可以像以前一样继续传输到国外。这一倡议显然来自负责经济发展的总理李强。虽然它只是一项在10月15日之前供公众咨询,之后必须获得通过的法律草案,但企业可以期待有关规定的放宽。"

评论指出,中国政府最近已出台了两项对外国公司的利好措施。一是中国经济部8月底宣布,对在华工作的外国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延长至2027年底。二是在上海等城市工作的外籍人士可以更容易地将在中国赚取的工资转移到祖国。

不过,评论也指出,尽管美国和欧洲公司的代表将这些最新公告视为积极信号,但仍然心存怀疑。"过去几年任意妄为的新冠政策动摇了商界对中国政治的信心。尽管最新的公告可能是放松的迹象,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国家安全仍然是首要政治任务。投资者和公司必须要估计到,数据法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收紧。 松口气很可能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