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电影《甜蜜蜜》莫名其妙上了次热搜。起因是有个电影博主发布了一条《甜蜜蜜》的解说,结果评论区吵翻了。





图源微博@电影妃

其中最高赞的一条是这样的:



好家伙,时隔27年,曾经的华语爱情巅峰之作,被这届网友指责男的“脚踏两条船”,女的“知三当三”,应该唾骂。

《甜蜜蜜》里,黎小军和李翘的相识、相爱、错过,折射出的,是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跌宕。

两个漂泊无助的人,在特定的时空相遇,互相温暖,拥抱彼此孤独的灵魂…

这个爱情故事曾令无数人动容,因为它自然、真挚,这不是一句“三观不正”就能轻易否定的。



电影产业发展这么多年,我以为观众的审美能力在逐步提升,可事实却是,现在大家对电影的评价,反而越来简单粗暴。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不禁想起,前不久梁文道的有感而发:

豆瓣上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评论角度,比如因为小说男主是个渣男,或者电影女主长得不漂亮,不该有那么多人追,所以打一星,我之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这种评论角度,而现在这种趋势正在流行。

道长可能不知道,关于《甜蜜蜜》的道德审判,由来已久。

在豆瓣上,类似的评价,还收获了不少点赞。



而乌鸦也确实发现,这类的评价,最近几年日益增加。





关于《甜蜜蜜》这部电影的解读,可以有很多很多。

比如时代变迁,个人选择,比如里面好几段情感,比如镜头语言、故事细节、演员演技…

但这些观众,偏偏只盯着黎小军背叛未婚妻这一个点。



说起来,《甜蜜蜜》可不是唯一的风评被害重灾区,很多经典电影也不例外。

比如,《泰坦尼克号》。

当年多少人为沉船的故事动容,为Jack和Rose的爱情扼腕。如今,却有大把人狂骂“恶心”“狗男女”,说电影是歌颂“出轨一夜情”。







他们完全无视了,当时的Rose身为女性,人生被安排的困境,她的恋爱是为了逃离控制,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

比如,著名的“出轨”电影《廊桥遗梦》,更是被骂得狗血淋头。







他们愤怒,一个有老公孩子的家庭主妇,竟然出轨偶遇的摄影师?!

他们却不愿意看到,这个女人为了所谓的世俗幸福操劳半生,一潭死水的生活吞噬了她的生命力,是那个外来者,让她看到了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风景…





他们不光容不下角色出轨,也看不得其他的道德瑕疵。

他们评价《饮食男女》:老头爹味重。



评价《乱世佳人》:女主婊里婊气。



评价《霸王别姬》:一个死心眼Gay,一个弱智直男,一个心机直女。



新片也不能幸免,只因男主角“普信”了…



电影更不能刻画黑社会、犯罪分子…

《小偷家族》的评论,注定少不了这一种。



事实上,乌鸦很喜欢的是枝裕和导演,因为常年政治不正确,已经被某些网友加入了黑名单。他们说《无人知晓》是美化犯罪,《海街日记》是美化渣男爸爸,《掮客》是美化人贩子…







从上至下:《小偷家族》《无人知晓》《海街日记》还有《教父》的评价:传播违法犯罪思想…



没有意外,《狂飙》也因为塑造高启强形象深入人心,被这样批评:



按照他们的逻辑,只要没呈现真善美,影片就是三观不正,就该被一棍子打死。我想,随着《奥本海默》热映,一定也会有这样的一星评价:这男的有老婆还找情妇,还勾引同事的老婆,渣男!他老婆也是婚内出轨,渣女!



对影视作品的人物进行道德审判,到底可不可以呢?严格来说,当然可以。任何一个人,完整地看完一部作品,就有权利发表意见。这个意见当然是主观的,每个人都会从自己出发,对一部影片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你可以仅仅因为主角有道德瑕疵,去打差评,这是你的自由。但这么做,并不公允。因为道德评判,仅仅是欣赏作品的一个角度,一个层次,甚至可以说,是最浅薄的层次。



那些叫嚣着审判角色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影视剧并不背负教化功能,更不负责弘扬正能量。它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模仿,并用艺术的方式去呈现,呈现可以不分好坏,不讲三观,不歌颂,也不批判。如何解读,那是观众的事。



你可以批评它,模仿得不够真,人物行为不符合逻辑,人物形象刻板单一,没有孤光。你也可以批评它,塑造人物太浅薄,没有挖掘人物内心,没有呈现他们的真实困境。你还可以批评它,表现手法拙劣,情节套路,不合理甚至离谱,强行矛盾,强行和解…评价一部作品,有这么多维度,远比声讨“渣男渣女”丰富得多,有价值得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觉得《漫长的季节》里的王响,有摆脱不了的“爹味”,但他被塑造得鲜活生动,观众无论男女,都能被故事打动。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认同《芭比》带给我们的惊喜,也还是会挑剔故事有点仓促,口号喊得太多…不因为角色有道德瑕疵,就否定整部作品的优点,也不因为女性主义政治正确,就假装看不到电影的缺点,这才是评判影视剧公允的态度。



说起来,豆瓣上那些高分经典,也是人打分打出来的。豆瓣网于2005年推出市场,那个年代,手机还不能上网,看很多电影得去淘碟。早年参与豆瓣电影打分的,多半是文艺青年,电影发烧友,相对来说,门槛是比较高的。十八年过去了,现在,中国网民人数已经突破了10亿。看电影的人、打分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下沉,而看电影的方式,也变得多元。特别是短视频解说兴起,直接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更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的评价标准。



一方面,是个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这么多的话语权,个体的感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被看见。电影评论从小众走向了大众,结果必然是,权威、专业、高雅,被挑战、消解,颠覆…另一方面,则是人们越来越没耐心,越来越简单粗暴。观众习惯了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解说,自然会觉得《指环王》节奏太慢。



观众习惯了小帅、小美、大boss之类的命名,接受简单的好人坏人设定,自然会对复杂的故事、意义不明的细节,感到疲倦…而偏偏,优秀的作品,从来都不会简单。如果只按照道德的标准,不仅是经典电影,四大名著都要没法看了,里面充满了暴力,歧视女性,还宣传封建社会那一套的社会秩序,是不是都得禁了?



我试着揣测,那些喜欢道德审判经典的人的心理。这里面有着标新立异,挑战主流的快感,有一种“你们都说好,我看就是装逼”的逆反。而更多的,是傲慢。他们放弃了求知和探索,拒绝接受没有让自己爽的故事,拒绝走进自己不懂、不理解的世界。这么做其实伤害最大的,是他们自己,是局限了自己的认知。正如刘擎老师所说:这些评论没有营养,只是在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做一个证明,我好像拥有了一个理由,可以忽略任何世界上的名著…





有人说:我就是不想求知,不想去理解,我就想道德审判,就想爽,怎么样嘛?只要自己不在乎,耽误自己,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评论越来越多,最终会反过来影响市场。



近些年,正因为有这些道德审判存在,你越来越难在国产电影、影视剧里,看到正常人了…主角不能有“黑历史”,反派不能有人情味。男的不能出轨,不能暴力,不能有爹味,女的不能当小三,不能贪财,不能靠男人。更有甚者,谈恋爱得身心“双洁”。这些人物形象,倒是弘扬正能量了,但严重失真。这是片方的求生欲,也是他们的算计,为了多角度规避被喷风险。但本质上是谄媚观众,是拒绝承认人的复杂性。



小时候听故事,我们都习惯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但长大了,逐渐成熟了,我们渐渐发现,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真与假的结合体,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某些行为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人的复杂,才能对很多事,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对很多人,不会轻易贴上标签。由此,对这个世界的运转,有更深的认识。





我想起电影《一一》中那句著名的台词: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



生命有限,世界无限,优秀的影视作品,就是在帮助我们去了解世界的复杂。导演拍他们眼中的世界,拍人性,拍对生命的疑惑和纠结…他们拍一个老实人抵不住金钱权力的诱惑,拍一个女人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拍共患难的友情走向背叛,拍父母对孩子的深情与控制…他们不负责解决问题,不审判不赞美,只交给观众去思考。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容易分黑白,所谓的道德,哪有那么简单?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可能这才是这人世间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