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密林,地图编辑:paprika,图编:吴学文,审稿专家: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卞赟,摄影:王火炎、吴学文、陈学诚 ,头图来自:王火炎(图为 2020年8月,福建厦门,与台风斗争的归路人)
2020年上半年,多灾多难。洪涝灾害的“七下八上”还在持续,东南沿海又迎来了脾气暴戾的老熟人——台风。
今年的台风可谓“虽迟但到”。八月一开始,“黑格比”(鞭子)、“米克拉”(雷天使)就先后登陆我国。其中,前几天在福建漳浦登陆的“米克拉”尤其急躁,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编号到登陆的全过程。
台风过境,美景退场,大地卸妆;渔场关闭,港口打烊;村落夷为平地,陆地成为汪洋。
台风究竟从何而来,它的力量源泉又是什么?台风中的中国人,如何生活?
一、台风到底是不是一种“风”?
从气象学角度说,台风并不仅仅是一种风,而是一种带着地域标签的热带气旋,或是一种风力强度的级别。这事还得从“热带气旋幼儿园”——海洋说起。
1. “幼儿园”里都有谁?
热带气旋幼儿园的地盘很大,覆盖了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洋面,也是气旋们的“风生起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汽离开温暖的洋面、向上蒸发,又在高空遇冷降下,途中不仅把散失的热能转化成了动能、带起了风,还顺便形成了一个低压区。
趁此机会,更多水汽加入了“一上一下”的循环。在地球自转的助力下,这台“热力引擎”不再满足于原地工作,开始放飞自我、边跑边转……一个新鲜的热带气旋正式入学了!
按照“生源地”,来自西北太平洋、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的热带气旋被分入“台风班”,来自东太平洋、大西洋的被分入“飓风班”,来自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则被分入“气旋风暴班”。有时,严格的气象学老师还会对台风班的学生进行“分班考”,只有强度达到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台风”。
至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熊孩子——龙卷风,则是在雷暴云团中、由强对流空气产生的空气涡旋,和热带气旋们的“生源地”完全不同,个头大小也有着巨大差异。
对于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的台风,台风委员会经过讨论确认,会将它的名字拎出名单、与这场台风绑定,不再参与循环,也就是新闻常说的“除名”。腾出的空位,则由该台风的命名成员提交新名字补上。
二、台风,为什么偏爱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之一。
除了预防和忍受,我们似乎对台风无计可施。毕竟,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试图转守为攻的举动都是徒劳。让我们通过数据感受台风的能量:据中国天气网科普资料,假设台风中心半径附近100公里以内均匀出现了50毫米的降雨,降雨一小时释放的热量就相当于2600多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
1. 台风能影响多少个省?
台风来袭,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除了为大陆“挡风”的宝岛台湾,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也对台风的力量深有体会。在台风监测技术尚不发达的1956年,台风“温黛”登陆浙江省象山县,造成超过3000人丧生,“温黛”也被老一辈人心有余悸地称为“八一大台风”;2014年,建国以来的最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文昌,88人因此遇难。
对于不必“靠天吃饭”的城市居民,台风是可以调侃、甚至值得期待的,但对于农民,台风带来的是深深的无奈。“山竹”横扫农田,造成华南地区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大面积倒伏,农田内涝。而刚刚过去的“黑格比”,也让浙江磐安的药材种植户损失惨重。
继续北上,“传统台风区”似乎越来越远,但台风掀起的风雨不会轻易止步。2018年7月,台风“安比”从菲律宾东部海面出发,铆足了劲、一路向北,让3000公里外的京津冀下起了大暴雨。2019年,台风“利奇马”带来大雨大汛,更是使辽宁省内15.5万人紧急转移。
除了沿海岸线“竖着走”,台风还能深入中国版图、“横着走”。
在陆地上,由于地形阻隔、地面摩擦、海上能量断供,台风的强度大大减弱,但仍能引发次生灾害。2013年,台风“尤特”为湖南省蓝山县带来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大雨引发泥石流,9人不幸遇难。
面对台风的“魔法”,就连深居内陆的云南也难以幸免——据统计,在云南15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中,一半与台风或热带低压直接相关。
2. 从古至今,台风中的中国人如何生活?
在没有“太空之眼”的古代,面对暴虐的台风,先民们采用最朴素的手段,总结出了一套预测方法。虽然准确率无法与今天同日而语,但也足见中国人与台风的渊源之深。
根据《苏州地方志》,台风曾导致太湖水位大涨:“三国(吴)太平元年(256年),八月朔,大风拔木,太湖溢,平地水高8尺。唐长庆二年(822年)大雨,太湖溢,平地乘舟。”另一部著作《唐国史补》,则真实记录了人们面对台风的恐惧:
“飓风大起……惊畏者不敢屋居,以惧覆压……此阁辄屡浮动,寺僧皆大呼佛。风定而视之,则柱离于础尺余矣。”
福建沿海渔民将“夏秋之间,有晕如虹”视为台风的征兆。这个被称为“飓母”的天空现象,指的是地平线上呈折扇打开状的云朵,也就是辐辏状卷云。发光浮游生物、鱼类、海鸟也是“台风指标”之一,渔民相信,如果它们突然聚集在浅海表面,或停在船上不愿离去,就意味着台风将至。
由于台风不时侵袭,古代渔民的居所都很简陋,情况不妙时可以舍弃房屋、避入山洞,灾后重建也不会太费力。但随着浙江、福建沿海定居人口增加,退避的成本越来越高,人们转而选择坚守阵地,房屋的抗风能力也逐渐增强:充分利用山势构成的天然屏障,用沉重的大石砌墙,建造厢房、降低主屋承受的气流强度,用蛎壳烧灰、调成“胶水”,把屋瓦紧紧粘在一起……如此种种,造就了沿海村落别致的建筑风景。
现在,除了加固房屋,我们有了更强大的防御手段。在卫星、计算机、发达的信息传播、日益完善的应急机制的配合下,我们得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台风零伤亡”。
三、没有台风,世界并不会更好
虽然台风常常带来令人揪心的破坏和伤亡,但正如沙漠能控制大气环流、火山能为土地“施肥”、地震能保持地球岩石圈受力平衡,如果没有台风的“宏观调控”,我们的生活恐怕会更糟。
没有台风这个“快递员”,南海、太平洋的水汽就难以抵达内陆。“龙舟水”、“梅雨季”之后,中国南方就进入了伏旱,天气酷热难耐,农业生产所受的威胁也逐渐严峻。此时,就需要台风给干旱的大地好好降降温、补补水。
此外,感谢台风对海洋的搅动,将营养物质输送到不同海域,喂饱海洋生物,让渔业捕捞得以维系。
台风不该被消灭,也无法被消灭。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科学家先后实施“卷云计划”和“狂飙计划”,试图用干冰和碘化银使云层中的水结成冰晶,释放热量、扩大台风眼,以此减慢风速。
数次实验后,飓风结构和强度不仅没有改变,其中一个飓风还在离开美国后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引发受灾群众的强烈不满。科学家们本想力证“人为干预有效”,却又不得不在公众面前自我否定:“真的不是我们干的!”
对台风强加干涉的成本难以估量,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带来灾难性后果,只能防患于未然,以退为进。除了生命和财产,受到灾难冲击的心灵也需要得到保护。2016年,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美丽的鹭岛遭遇摧残,厦门人却发出了一张逗趣的“寻字启示”:厦门大学会议中心的“夏”字被风吹走了,请捡到的同学速速归还。
对一些人而言,每年台风季的固定娱乐项目之一,就是等待风雨平息,然后卷起裤腿上街捞鱼。苦中作乐,是最好的心灵重建。
比起“玩台风”,“追台风”就更危险、更专业、更具科学性了。2001年,中国有了第一支“追风小组”,专门奔赴一线,记录台风的一手资料。
2006年,小组升级成为中国气象频道的灾害天气报道小组,将震撼人心的景象呈现在世界面前,也为防御和救援工作提供保障。追风者,成了我们窥探狂暴的大自然的眼睛。
始终坚守一线的不仅有科研人员,还有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沿海渔民、农民。他们平静地谈论起某年某场台风,抢救、躲避、重建,这些繁重的事务似乎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气中充满劳动者独有的坚韧。
在台风面前,沉重的屋顶只是一张薄纸,连核武器都渺小得可笑。人们总说,一场“优质台风”应该降温降雨、停工停课、不造成任何损失,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台风强度出现了上升趋势,我们与台风的周旋,还会持续很久。但愿所有生命都能平安度过每一场台风。
特别提示:务必遵从沿海地区防汛部门的指挥安排,重视人身安全,切忌盲目追风。
参考资料:
邱健,胡振宇《沿海传统建筑的抗台风策略——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石屋为例》
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
《历史上的台风那些事儿》,《中国气象报》2016年7月14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密林,地图编辑:paprika,图编:吴学文,审稿专家: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卞赟,摄影:王火炎、吴学文、陈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