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作者:牧羊,编辑:牧羊、西西,校对:向阳,原文标题:《管休息叫Gap Day的,我谢谢你》,头图来自:《去有风的地方》
每逢毕业季,是否选择Gap都要在互联网上引起一番讨论。只不过,以往大家都在讨论是否要过Gap Year,如今已经在讨论Gap Day了。
Gap Day的概念起源于社交媒体上的一条笔记:博主在分享学习日常的时候,把自己从当天17:10到第二天开始学习之间的时间称之为Gap,这样的说法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再加上今年的清明假期,我们都体验了一次周中休息一天的快乐,与此相像的GapDay概念也因此被广泛传播。
只不过,生活中本该正常拥有的休息时间,就已经能算一个Gap了?难道中国人真的这么Gap不起吗?
Gap Day,别太荒谬
Gap的说法起源于Gap Year,即间隔年,意思是停顿下来,用一种轻松的状态长期体验生活,进一步了解自己。
去年毕业季,#中国人没有真正的Gap Year#词条已经登上了热搜。
在大家的共识中,中国式的Gap总被期待成为一种“弯道超车”:它是考研二战、是考公、是申请出国留学、是实习、是创业……总之不是休息。
尽管如此,这些Gap好歹有段较长的时间,Gap Day则直接重新定义了Gap的词义:在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之间短暂停顿24小时,就算是在享受生活了。
好家伙,有必要这么卷吗?一日之短,也算间隔吗?
如果Gap Day 可以成立,那我们可以Gap的时间可多了去了。
学生们放的寒暑假是不是可以称作Gap Month?咱们的五一假期就是Gap Week呗?单休的打工人更有福了,每周都可以享受一天Gap Day呢!
再延伸一下,Gap的涵义还可以更广:早上没起床下午再去上班就算Gap Morning,晚上睡觉是不是叫Gap Sleep?
在工位上摸鱼几小时怎么不算Gap Hour呢?工作之中站起来接个水,也当然算Gap Minute了。每一次眨眼,都是眼睛的一个Gap Second,没意见吧?
从Gap Year到Gap Second,Gap的涵义从以年为单位的休整变成以秒为单位的喘息,似乎凡是休息时间都可以被称为“Gap”。
这种虚假的“Gap”听起来忙里偷闲、岁月静好,却无处不体现着一种紧绷感。
因为觉得工作生活中需要去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就算只是要拿出几小时的休息时间,也要以“已经工作了xx小时”为前提,并以“更努力xx小时”为后缀。
因为随时做好了重新投入工作的准备,所以这种休息是Gap而不是Break,是留白而不是停顿。
以Gap Day为核心的一系列表述,明明就产生于没有喘息所致的痛苦,我们却还是作出了享受这种生活中难得的松弛感的样子。
这种用力过猛的松弛感实际是不放过任何一点休息时间的体现,反而表现出了一种拧巴感,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对“苦中作乐”的精神胜利法的再一次悲壮解读。
正如脱口秀演员何广智在演出中所说:“无论生活有多少苦,只要不喊疼,你就是行为艺术家。”
东亚人,人均Gap不起?
“将自己从严丝合缝的生活中短暂抽离出24小时,就已经是一种奢侈了。”荒谬之余,背后折射着一种浓浓的东亚焦虑。
因为放松的Gap Day听起来有多休闲,就意味着相对应的日常Work Day有多卷。
在东亚文化里,我们的教育总在强调“不掉队”。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如果做不到,一定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做得好了,还能做得更好。
在这样的语境下,所有人都按着规定的社会时钟拼命往前跑着,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再将孩子送入下一个社会时钟的循环。
就连电视剧里也不断强调着休息的“可耻”:日剧《重启人生》中,女主车祸去世后就被告知马上要投胎转世,中间不能有任何间隔。
讲述东亚焦虑的美剧《怒呛人生》中,不同阶层的男女主都因为害怕失去、害怕落后,于是给自己的人生拧紧了发条,认为停车场两车相遇的停顿都是在浪费时间。
国产剧《去有风的地方》中,女主角再痛苦也只规划休息三个月,刚好是小院的最短租期。
韩裔德国社会理论家韩炳哲在他的著作《倦怠社会》中探讨道,近现代社会正在由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转向一种新的社会范式——功绩社会。
与规训社会中的主导动词“应该”不同,功绩社会中人的主导动词是“能够”。除了“应该”做的,人们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自己还“能够”做什么,不止不休。
于是,功绩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像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一只鹫鹰每日啄食他的肝脏,肝脏又不断重新生长。
这只鹫鹰即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不断同自身作战,不停逼迫自身进行自我超越。
正是因为这种永无止境的自我战争,我们才会自愿地放弃合理的休息、娱乐的时间,一刻不停地投入工作。
看似在通过工作等积极行为寻求自由,结果却在剥削自我中陷入了过度积极的陷阱,我们“不会玩”了,越来越卷了,最终只能落入一种不敢休息的倦怠之中。
事实上,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在过Gap Day的人,未必真的Gap不起,而是不习惯休息。
在“工作即美德,休息是原罪”的价值观下,长期处于奋斗状态的人,稍有松懈就会满心愧疚。
再加上东亚文化中对“弯道超车”的信念,停下就等于落后,落后就等于失败。于是就算处于休息中也无法心安理得,总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休息的时间自然也被不断压缩了。
以前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会用“躺平”“摆烂”以自嘲,表达一种“破罐子破摔但老娘不care”的松弛感,似乎这样就能占领精神高地。
但大多数人没法、也不敢真正地改变现实,更没法心安理得地摆烂,Gap Day就成为了内卷和摆烂之间的折衷选择。
但不敢休息的东亚人,其实最需要放过自己。
对于所有人来说,哪有什么隔开的时间呢?Gap就是可耻的吗?休息有什么值得羞愧的?用一整天的时间放空自己罪犯哪条?
如果我们都能正视休息的合理性,是否就不需要一边给自己灌输“不能闲着”的概念,又一边造出一个个新词,来消解和淡化遇到的冲突,并将自己需要的放松行为合理化呢?
尼采曾在他的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中说道:“谁不把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自己,谁就是奴隶。”
越来越多人开始对Gap Day反思,或许正是年轻人对找回休息的意义、不再做自我剥削的奴隶的一种尝试。
总有人自愿成为卷心菜,但也总有人希望能享受每一天本该随性、理所应当的休闲时刻。
毕竟没有什么比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更重要,不是吗?
参考资料:
【1】Gap Day:一日放松,能否实现精神和解?|奖奖社会锐评
【2】网络梗「gap day」的出现体现了当代职场人群怎样的工作状态?|知乎@弗兰克扬
【3】他是学者,不是网红金句制造机|新周刊
【4】看播客|倦怠、抑郁、自我剥削……韩炳哲能否治好现代病?|@问题青年Wonderers
【5】绩效社会的暴力与自由——评韩炳哲的绩效社会论|《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作者:牧羊,编辑:牧羊、西西,校对: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