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 (ID:neureality),作者:HOLDEN KARNOFSKY,译者:Xhaiden,审校:Dora,编辑:eggriel、光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篇文章是受下述问题启发的一系列短篇文章的开篇*:


(*注: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开篇,有部分删减。后续文章主要阐述“创新即采矿”假设的合理性及其影响,分别是:《艺术创意如何变得更难找到?》,《为什么创意越来越难被发现很重要?》,《通过多听沙滩男孩的音乐来调查音乐天才》,以及《要与伟人相提并论,不要追随他们的脚步》。文章完整列表见:https://www.cold-takes.com/tag/innovationstagnation/)


假设贝多芬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至少在某些特定的重要意义上,参见下面的一些说明),那么,尽管全球人口剧增、创作和制作音乐的技术高度民主化、更多的人具备了成为伟大音乐家的前提条件(教育程度、饮食基本的营养等)在过去的大约200年间,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比贝多芬更伟大的音乐家?换言之,当代贝多芬在哪里?


一些答案或许会映入脑海。例如,也许贝多芬的音乐并没有比碧昂斯的歌曲伟大很多,他只是在那些身怀各种偏见与怪癖的评论家心中拥有“不劳而获”的伟大名声。虽然我明白整个答案很复杂、并且取决于“伟大”意味着什么,但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是答案的一部分。


不过,当我们发散出更多与之相关的问题时,这个谜题变得更加令人费解了:


(1)当代的达尔文(生命科学领域)、拉马努金(数学领域)、莎士比亚(文学领域)等人都在哪?


(2)尽管只有几十万人口,能够读写的人口比例甚至更低,但15世纪的雅典拥有3位有史以来最富盛名的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2位最富盛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及许多其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那时的雅典发生了什么,并将其复制到许多人口相同甚至更多的现代城市,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3)“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大幅增加了在科学研究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但根据科学家们自己的判断,我们一直在以近乎恒定的速度产生最重要的突破。按每美元或人均来计算,这意味着科学变得越来越‘低效’了。”我们能夺回效率吗?


对于这些观点,接下来我将给出更加系统的、有数据支撑的版本。总的来说,在艺术和科学的各个领域,我们都看到了某种形式的“创新停滞”:最受尊敬的人物不成比例地大多来自很久以前,考虑到人口、教育等方面的增长,我们的时代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情况在艺术与科学领域大同小异,二者也都是需要创新的领域,因此我认为思考它们共同的潜在因素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我将:


(1)列出人们提供的对于回答“当代贝多芬之问”的三大主要假设:“黄金年代”假设(即过去的人更擅长创新)、“糟糕品味”假设(即贝多芬等人名不副实)和“创新即采矿”假设(即随着时间推移,想法自然而然会更难被发现[1],因此,艺术和科学发展在默认情况下会持续放缓)。重要的是,我认为每一种假设都有着有趣且未被广泛接受的含义。


(2)检验多个领域创新趋势的系统性数据,包括(a)艺术和科学领域数百年或更长时间的长期数据;(b)关于科技以及更加现代的艺术/娱乐类型(电影、摇滚乐、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的最新数据。我认为,这是探究的首要步骤。


(3)简单解释为什么我支持“创新即采矿”假设作为最主要的解释。


(4)做一些老生常谈的抱怨——“我们需要更多研究”。由于三个假设都有重要的含义,我认为“当代贝多芬之问”应该成为一个严肃的讨论及分析主题,但我不觉得会有某个领域持续地专注于分析这一问题(尽管有一些出色的一次性分析)


一、回答“当代贝多芬之问”的三种假设


假设我们承认(根据下面我将要展示的),我们正在经历“创新停滞”,那么,可能的解释有哪些?


1. “黄金年代”假设


“黄金年代”假设认为,过去有一个或多个“黄金年代”,在创新方面优于当代。或许,理解并恢复那些“黄金年代”的成功之处,会带来当代创造力的爆发。


如果的确如此,这意味着人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研究过去的“黄金年代”和它们的成功之处,以及我们如何能够恢复它们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恢复其他东西,例如整体的生活质量)


我在日常聊天时常常听人说起这一假设,谈话中还会带有怀旧的氛围、和一种对过去的豪迈和创造力的怀念。


有趣的是,我从未见过对这一假设详细的辩护,以对抗另外两种主要的假设(即下面要阐述的“糟糕品味”和“创新即采矿”)。曾写下与“创新停滞”有关的最为详尽的文章的人,似乎相信类似于“黄金年代”的假设,但他们似乎只在访谈和闲聊中表达这样的观点,而不是在他们的主要作品中[2]


正如我接下来将要讨论的,我认为,“黄金年代”假设确实没法像“创新即采矿”一样贴近我们手头的证据。但我不认为这是对“黄金年代”假设的一记重击,它若成立,便是非常重要的。


2. “糟糕品味”假设


“糟糕品味”假设认为,对于什么样的艺术和科学是“伟大”的,传统的评判标准不仅始终是一团糟、并且还偏爱过去。


如果它是真的,这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蒙在鼓里,分不清哪些科学突破是最重要的、什么艺术应该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等等。


这一假设常被用来解释“艺术”领域的创新停滞,但并不能与“科学”方面十分匹配,并且,我认为很多人在想到贝多芬的音乐这类作品时,确实很难接受这个假设。我承认它是答案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绝非全貌。


3. “创新即采矿”假设


“创新即采矿”假设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想法自然会更难被发现,在科学和艺术领域都是如此。[1]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保持相同的创新速率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努力。


尽管如此,我认为,“创新即采矿”假设最终会是两大领域大部分创新停滞的答案。这很重要,因为我认为它拥有许多未得到重视的意义:


(1)我们需要默认更进一步的“创新停滞”,除非我们能够持续增加创新者的数量。正如此处[3]讨论的,尽管其它的方法或许能在短期内奏效,人口增长和人工智能似乎是最能长期(数个世纪或更久)保持高创新率的方式。


(2)因此,我们希望科学和艺术出现更多创新的愿景,应更多地依赖于人口增长、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法(后续文章会更多讨论这些内容),而不是有创造力的个体甚至是文化。


(3)最后,这一假设意味着,一个字面意义上的贝多芬复制品移植到当今社会,不会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对于贝多芬和莎士比亚复制品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我自己的最佳猜测会出现在后续的一篇短文中,其内容或许会冒犯到很多人。


二、与创新停滞有关的数据


下面,我会提供一些图表,体现“广受好评的想法的产生”随着时间推移的趋势。


在补充资料*中,有我数据集的详细介绍,和电子表格的链接。我的关键论点如下:


*译者注:https://www.cold-takes.com/supplement-for-wheres-todays-beethoven/


(1)整体上,我使用的数据基于专业评论家的观点汇总,除了来自《想法变得更难被发现了?》一文提供的技术创新数据[1]。因为我尝试直接解答“当代贝多芬之问”:我希望数据集首先能体现一个基本理念,即“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这样的人确实异于常人的”。这与专业的评论观点是相符的,但不一定与更广泛的大众观点(或是我的观点!)相符。


(2)因此,我认为,我将要展示的图表应该体现的是广受好评的想法的产生趋势,以及其中隐含的所有偏见(包括西方的偏见),而不是展现“客观上好的”想法的产生趋势。我所使用的一些数据集的创建者相信他们的数据展现了后者,但我不这么认为。即便如此,我认为产生广受好评的想法呈下降趋势就是一种“创新停滞”,值得检验与质疑,同时,我也对最终用“糟糕品味”进行解释的想法保持开放态度。


(3)大体上,我呈现的图表类似于“按年份统计的、足以进入我所使用的榜单的作品/新发现/人物的数量,并进行平滑处理。”正如下文提到的,整体上,我发现尝试根据好评程度进行加权(如第一名比第一百名伟大得多)不会改变结果,你可以查看补充资料中链接的电子表格核查这一点[4]


(4)在这一节中,我将保持低限度的解释性评论,最多只是展现图表、解释你在看些什么,不会对它们意味着什么发表太多意见。我的意见会写在下一节。


1. 1400-1950年间的科学以及艺术、文学和音乐


首先,下图展现了1400至1950年间在艺术、文学、音乐、哲学和科学领域特别受好评的人物数量。这一数据集实际上可追溯到公元前800年,从补充资料中可以看到,公元前800年至1950年间古希腊和1400至1950年间的一些特定国家在“好评分数”上占据统治地位(后文将对此进行讨论),在这里我为后面这些国家的数据绘制了图表。其中,蓝色表示科学,红色表示艺术、文学和音乐。



这里还有一张类似的图表,根据每个人物的好评程度进行了加权(所以贝多芬的权重远高于普罗科菲耶夫或任何人,即使他们都广受赞誉足以上榜)



在这些图表中会反复出现两个初步的观察结果:


首先,如前文所述,是否根据好评度加权(如赋予贝多芬比普罗科菲耶夫权重高10倍的权重,然后赋予普罗科菲耶夫10倍于其他人的权重),或者只是简单地绘制“该时期排名前100至前1000的人数”,这些影响都不大。整体上,在其余的图表中我会继续选择后者,尽管在完整的电子表格中[5]两种我都进行了绘制(它们看上去往往很类似)


其次,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创新停滞了!最伟大的音乐家或艺术家或许出现在多年以前,但当我们对整体趋势更加系统化时,至少到1950年为止,随着时间推移,受赞誉的音乐家或艺术家总人数还是在上升。问题在于,基于人口、教育等的增长,这个总人数的增长趋势是否达到了应有水平。


所以接下来,让我们来绘制人均的广受赞誉人物数,即根据所在国家的总人口进行调整:



这看上去仍然不像是很明显的创新停滞,也许你会说,艺术/文学/音乐在1450至1650年间有过一个“黄金年代”,比随后的几个世纪“生产力”高出了约50%,但整体看来这无足轻重。同时,随着时间推移,人均科学创新看上去在增长。


为了探究创新停滞的案例,我们需要直接尝试调整出“有效人口数”:即拥有一定水平教育、健康等的人口数,他们具备产出顶尖艺术或科学的实际条件。这一量化和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基于识字率增长、城镇化增长、极端贫困减少以及大学学位人口比例增长等情况,我创建了“有效人口增长”的两种估计方法(详见补充材料)。我的两种方法通常会得到相似的结论,所以我在此只展现其中之一。


下图便是根据我的“有效人口数”估计法调整后的科学与艺术、文学和音乐领域的受赞誉总人数:



忽略蓝色曲线奇怪的左侧部分,在早年间,有效人口数低,伟大人物数量也较低,有些甚至是0,因此在这种图表中看上去很奇怪。


终于,我们绘制出了文明的衰落!


(有效人口数的估计值怎么得出的在这里并没有多重要,正如前文展现的,在这一时期,艺术与科学的人均“生产力”非常恒定,所以任何针对健康/营养/教育/城镇化增长的调整都会表现出衰落。)*


*译者注:这与作者文章最后的表述又自相矛盾了,他提出有效人口数如何估计很重要。此外,从作者附录的表格来看,他在计算有效人口数的时候,考虑的国家非常有限,例如识字率只考虑了荷兰、英国、德国等,最后使用的乘数更是只使用了德国和不列颠的数据,以此来代表全球情况,这显然很偏颇。


数据集终于1950年,分析在这之后发生了什么颇具挑战性,但让我们来试试看。


2. 1930年至今的技术创新


接下来是自约1930年后的技术创新图表,源于经济学论文《新想法变得更难被发现了?》[1]。这些图表通常着眼于一些生产力指标,包括“研究者人数”的估计值(我认为这与“有效人口数”概念类似)


首先,美国整体的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如下图:



我们并不能明确比较本图和前文图表中的基本单位的办法(本图是每年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前文图表是年均受赞誉科学家数量),但这里的基本想法是,当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基本恒定时,“有效人口”数(研究者数量*)其实在猛增;这表明,像前文所说,我们每年仍然在获得很多新想法,但若是考虑到有效人口数的增长,便确实存在“创新停滞”。


*译者注:这里是在“算”新想法数量除以研究人员数量的值。


“太阳下的新事物”一篇推文中[6]有更多的讨论和一些额外的数据。


3. 20世纪的电影、现代(摇滚)音乐、电视节目、电子游戏


1950年后,艺术、文学和音乐的表现又如何?


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文娱在整个世纪都在“发生剧变”。


例如:


(1)我的理解是,视觉艺术(画作、雕塑等)在过去是“视觉创新者”的主业工作,但现在,它变得越来越小众。


(2)我找到与近期“受赞誉视觉艺术数据”最接近的结果来自这篇论文[7],关于“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作品”,它只列出了8件艺术作品(其中6件来自1907至1919年间,见表1)


(3)20世纪的视觉创新者可能转而投身于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或别的行业。


(4)“文学”过去达到的许多需求现在也能被电影、电视和电子游戏满足。


类似地,音乐也很难评估。20世纪的主流音乐通常不是管弦乐,而是滚石榜单中的音乐类型[8]。一些人称之为“摇滚”或“流行”,其他人则坚称滚石榜单中的许多专辑既非摇滚也非流行。无论如何,我找不到任何可信的排名能同时考虑贝多芬和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


所以,为了了解更近期的“艺术”,基于顶尖电影、音乐专辑、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突出排名,我创建了自己的数据集(数据源见补充材料)[4]


首先,让我们看看每年顶尖排名的电影、专辑、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数量,不做任何人口调整:





左上:电影(每年发行的电影在排名前1000部电影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
左上:电影(每年发行的电影在排名前1000部电影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

右上:专辑(每年发行的专辑在排名前1000张专辑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

左下:电视节目(每年开播的电视节目在排名前100部电视节目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

右下:电子游戏(每年发行的电子游戏在排名前100部电子游戏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


有趣的是,只使用了前100名电影和专辑的早期版本图表中,当电影趋势滑落时、专辑趋势在上升,而当专辑趋势滑落时、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趋势又在上升。这与我们在我更新的图表中看到的不太一样,但是,下面展现了四者加总的情况:



接下来是经“有效人口数”调整后的版本。我认为,“有效人口数”估计值在此尤其靠不住,所以我对这些图表并不是十分自信,但它们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版本:





左上:电影(每年发行的电影在排名前1000部电影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
左上:电影(每年发行的电影在排名前1000部电影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

右上:专辑(每年发行的专辑在排名前1000张专辑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

左下:电视节目(每年发行的电视节目在排名前100部电视节目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

右下:电子游戏(每年发行的电子游戏在排名前100部电子游戏中的数量,经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


电影、专辑、电视节目、电子游戏:每年发行在前100~1000名中的占比之和(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br>
电影、专辑、电视节目、电子游戏:每年发行在前100~1000名中的占比之和(平滑处理且除以了“有效人口数”指数)


4. 书籍:我拥有的最长系列


我不太确定把这一部分放在哪里,但是,在我拥有的数据集中,来自Greatest Books的数据集[9]是唯一一份自1400年至今测量了相同事物的:



我认为,末尾的衰落或许只是因为,更多的新书还没有时间进入该网站使用的榜单中。


这是经有效人口数调整后的版本:



三、解读


我观察到的普遍模式是:


(1)在绝对意义上,我们在“广受赞誉的艺术/娱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产出似乎普遍持平或上升(电影和现代音乐是例外;它们的衰落紧跟着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兴起,我认为不同人对这个现象会有不同的解读)


(2)考虑有效人口数的调整,我们发现,任何领域普遍会在到达初次峰值后迎来相当稳定的衰落


对我而言,“创新即采矿”假设在此是对艺术和科学发展趋势最自然的解释。根据这一假设:


(1)基本的情况是,某一领域的创新主要受制于有多少人在尝试创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想法会越来越难被发现”。


(2)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以下似乎符合上文的图表的情况:特定领域(文学、电影等等)先是变火(有时因为新事物在技术上变得可行,有时因为文化,或有人在此展现了实现令人兴奋的事物的能力),导致更多人们开始在此方向投入精力;而由于以前相关的关注度不高,有许多成果很容易被采撷,所以产出在最开始非常高,随后随着时间推移,人均产出下降。


我想“糟糕品味”也是一种解释,但我并不认为它能够解释科技领域的模式(或者,为什么它们和艺术以及娱乐领域如此相似)。另一篇文章会详细讨论我对于“糟糕品味”与“创新即采矿”关系的看法[10]


四、对“黄金年代”假设的质疑


我认为“黄金年代”假设对我们的帮助十分有限,根据该假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早期的文化在支持创新者方面做得特别好,复制那些文化就能让当代有更多的产出。以下是我对此怀有质疑的一些原因:


它没有特别的证据支持。我认为,对于情况可能的解释,“创新即采矿”是一个好的、简单的初步猜测。大多数人发现,科技领域里“新想法变得越来越难被发现”符合直觉,我想,“直觉”的定义在艺术领域更佳因人而异,但同样的想法基本上也适用,正如我在这里论证的一样[10]


而且,在上文的数据中,我没有看到任何与这一假设相悖的部分。


(1)例如,在大多数图表中,唯一的“黄金年代”常常出现于产出的早期高峰,自此之后“生产力”便会下降,这种趋势与“越早越有优势”的思路一致。晚期峰值超过早期的情况十分少见,但也暗示着“黄金年代”的出现无法简单地用时期较早来解释。(一般来说,如果大多数故事只是“文化差异”而不是“想法变得更难被发现”,我认为应该会出现更多起伏。)


(2)正如补充材料中讨论的[4],我也试图寻找是否有“黄金地理位置”,即一些特别的、产出远超他国的国家,不过并没有发现什么令人信服的迹象。


(3)在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和科学“生产力”的下降非常稳定(除了近期刚出现的现代艺术形式)。你可以试着将这种现象解读为“真正的黄金年代在1400到1500年间,自那之后,一切都在稳定、平稳地走下坡路”,但这并不符合直觉。


“黄金年代”的说法经不起推敲。我听过很多人闲谈中对“创新的黄金年代”的憧憬,但是,过去的文化究竟哪里更好,我并没听说过听起来合理的解释。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我有时会听到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学术系统令人窒息,如果创新者能独立获得资助(通过他们自己或赞助人的财富)并自由地探索他们的好奇心,那么他们会表现更好。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下创新停滞的问题:


我猜测,以人口百分比来说,(和过去比)如今有更多的人经济独立、并有能力自由探索他们的好奇心。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加,潜在的赞助人也更多了。因此,现代的学术界很难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除非它吸引了非常多原本要“自由地探索他们的好奇心”、如今只能遵循学界规则的人。这在我看来很牵强。


我也注意到,现代的科学突破似乎大多(尽管并不完全)来自于拥有传统专家资格的人。如果“自由探索好奇心”的模型真的更好,它应当会带来更多的科学突破,因为正如上文所说,如今许多人都能自由探索他们的好奇心。


另外,这一说法很难解释为什么艺术和科学领域都经历着类似的趋势,在音乐界或文学界中,并没有任何和“学术界”等价的概念。(你可以说,电视和电影领域的艺术家们受到了更多官僚主义的影响、因为这些艺术形式的制作成本很高,但艺术的“衰落”早于这些形式的出现。)


我的确认为,过去有更多贡献跨越了学科界限的创新者,他们的基本风格和方式可以被描述为“不拘一格的、创造概念的自由思想家”,而不是“追求具体狭窄问题的知识分子工蜂”,这可能是事实。


  • 我认为,这其实是“创新即采矿”的一种功能:当代,有更高比例的创新适合由“知识分子工蜂”而不是“不拘一格的自由思想家”类型的人来达成,因为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创新前往往需要吸收大量的前置知识。


  • 学术界的确更会奖励“知识分子工蜂”,但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大多数潜在的(且经济上负担得起的)“不拘一格的自由思想家”都不会参与。


我更没听说过什么听上去合理的解释,来解释过去的文化究竟如何产生了更好的艺术。


“衰落主义”十分普遍,认为当下社会正在“迷失方向”——我就曾看到很多类似的、站不住脚的论点,认为过去比现在更好[11]。对此,我倾向于认同Our World in Data的观点[12],即(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偏爱“衰落主义”。


我也怀疑,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对过往成就的主观排名往往更加青睐过去。为了佐证这一点,下面是一个和前文相似的图表,但内容是对棒球[13]和篮球运动员[14]的主观排序:



左:棒球运动员(前100人每一年的生涯中位值,经平滑处理);<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左:棒球运动员(前100人每一年的生涯中位值,经平滑处理);

右:篮球运动员(前96人每一年的生涯中位值,经平滑处理)


忽略末尾的下落(我认为它只是因为榜单不久前才出炉),这些图表在我看来并不能说明什么。毫无疑问,两项运动的水平随着时间推移都明显提高了。说明棒球球员水平提高的链接如下*。而对于篮球球员的水平,只要看看不同时代的视频就能看出来。


*译者注:https://www.theringer.com/mlb/2019/3/29/18286389/best-players-ever-woba-adam-ottavino-babe-ruth?ref=cold-takes


五、需要更多的研究


本文做了很多业余的数据整理工作,我认为对“当代贝多芬之问”更加严格的、学术性的努力可以取得更大的进展,通过以下这些方式:


(1)对“有效人口数”更好的估计(创新“努力”的增长速度有多快?),这对“创新停滞”程度的具体估计值很重要。


(2)更加系统地评估科学和艺术领域不同创新的重要性,并探究这对于创新的速度意味着什么。我猜测,这个结果将很大程度影响我们判断目前是否正在经历“创新停滞”;例如,如果你看一下流行文化的而非评论家的意见,现代看起来在产生艺术/娱乐方面卓有成效。


(3)对那些看起来像“黄金年代”的年代和国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探寻具体是什么让它们具有不同寻常的生产力。


译者后记


无论是贝多芬之问,还是钱学森之问,其核心都是想探讨:在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使得创新或创新者更多。不论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仅就本文来看,作者很努力地试图从多个领域(科技、艺术、运动)的可用数据来挖掘背后可能体现出的创新趋势变化。读罢全文不难看出,作者主观上是非常青睐“创新即采矿”假设的,他似乎非常不太愿意接受过去可能更好这样的解释,尤其体现在他对于“黄金年代”假设的质疑。


然而,正如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底,他们被誉为学科开创者,但在作者看来他们只是生得早,恰好身处这些学科临近创立的阶段,有点摘果子的意味。


“有人会说,如果把亚里士多德或希波克拉底移植到今天,他们可能会从头开始发明一个全新的领域,其意义可以媲美哲学或医学,我觉得这非常难以相信,但不会在此进一步论证。”这段表述让人明显感受到作者对两位古希腊人物的不信任甚至不屑,先不论是否将他们移植到当代,即使只是能够对一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提出概念、建立新学科,我想,这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吧?


希望创新还是会继续的,正如不愿接受人没有自由意志一样。


参考文献

1.https://web.stanford.edu/~chadj/IdeaPF.pdf?ref=cold-takes.com        2.https://medium.com/conversations-with-tyler/peter-thiel-on-the-future-of-innovation-77628a43c0dd?ref=cold-takes.com#.303ljzhr2          

3.https://www.cold-takes.com/past-and-future-of-economic-growth-paper/         

4.https://www.cold-takes.com/supplement-for-wheres-todays-beethoven/        5.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sDgb4Io7UbNzHsO4s_ahuBVbMF8a4YPuIHq5P9P3epg/edit?ref=cold-takes.com#gid=1839498110        6.https://www.newthingsunderthesun.com/pub/bvmu4ol2/release/5?ref=cold-takes.com        7.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12058/w12058.pdf?ref=cold-takes.com

8.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best-albums-of-all-time-1062063/?ref=cold-takes.com          

9.https://thegreatestbooks.org/?ref=cold-takes.com          

10.https://www.cold-takes.com/how-artistic-ideas-could-get-harder-to-find/         

11.https://www.cold-takes.com/was-life-better-in-hunter-gatherer-times/          12.https://ourworldindata.org/optimism-and-pessimism?ref=cold-takes.com#declinism


原文:https://www.cold-takes.com/wheres-todays-beethove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 (ID:neureality),作者:HOLDEN KARNOFSKY,译者:Xhaiden,审校:Dora,编辑:eggriel、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