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拿香港身份和内地户口,还有这种操作!?

说实话,很多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本该“大地回春”的2023年,日子并没有好过起来。

特别是今天,我看到骏利亨德森发布的《主权债务指数》报表后,更加坚定上面想法。

今年,香港整体未偿还债务比去年增长8%,人均负债已经超过20万港元,金额创下新高,“全民负债”毫不夸张。

怎么欠下这么多钱的?逃不过这3个原因。

►  住宅物业价格高昂,基本九成负债家庭都为房屋贷款;

►  香港物价水平全球领先,疫情期收入跟不上,结果只能负债;

►  香港人有很大一部分受西方观念影响,推崇享受当下及时行乐,经济实力不足依然高消费。

更惨的是,最近香港银行跟着美国一块加息了!

目前汇丰银行和中银银行已经上调最优惠利率(P)0.125厘,至5.75厘,很快香港借贷利率也会跟着上调

香港欠债一族担子更重,每月要还更多钱了!



但很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艰难,香港人还是不愿意离开本土,更别提到内地发展了。

究其原因很简单,我举个例子:

北上广深的人宁愿住几十平的老房子,也不愿搬乡下住几百平的大房子。

宁住深圳80平,不要鹤岗300平。

很多从一线城市回到老家的年轻人,最后还是回流到一线,正如诸多港漂疫情时退回内地,通关后重新回到香港。

内地和香港相比,到底差在哪?一个一个来盘!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收入

核心因素,内地赚得少!

金子塔顶端的高收入群体,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都能保证高收入水平,但金字塔下面的大部分普通人看得是薪资中位数。

香港薪资中位数是2w+,几乎是内地一线城市深圳的4倍。

论起生活压力,内地一线也完全不输香港,同样1份努力,4倍的金钱回报。

在香港,普通人想赚钱会更容易。



另外,个人收入缴税比内地少很多,相差将近30%,谁不想把工资,尽可能多的留在手中呢?

强调这些并不是指内地不好,而是香港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大都市,有些独特优势真是比不了的。

(二)教育

港人死扛到底也不送孩子来内地读书,香港教育真就比内地教育好那么多?

我觉得未必,香港教育胜在多元,胜在多渠道升学,他们有PlanB、PlanC甚至PlanD,为什么要送到内地来死磕高考,把风险都放进一个篮子呢?

你费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通过高考送进中山大学,如果班上有来自香港的同学,不妨打听一下他的升学分数,搞不好要低200分。

这就是港籍子女的多元渠道:DSE考试和华侨生联考。



凭着香港永居身份,用DSE成绩,就能参加“免试招生计划”直接升读内地132所高校(含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名校)。

就算没拿到永居也不要紧,香港高考DSE成绩同时可以申请海外知名大学(英美澳加等),全球有近300所知名大学认可并接受DSE考试成绩,这也是全球唯一可以用中文作答的国际考试,也更容易冲击高分,助力海外名校。

除此之外,还有“华侨生联考”,报考国内近320所大学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分数要求极低。

总分750分(考试内容与内地考生相似),华侨生联考的录取分数线:一本400分,二本300分,艺考生200分,各内地高校择优录取。

所以呢,香港人不是不愿意来内地读书,他们是占到红利后再来。

(医疗)

大多数人对医疗福利要求不是很明确,但出于亚洲人“防患于未”的本性,我们习惯对未来不乐观评估,这种居安思危拉高了对医疗福利的依赖。

显然内地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不满足当前期待。

而香港的医疗有多发达?看几个数据,根据权威刊物《柳叶刀·肿瘤》表示,香港肺癌、子宫癌和胃癌等常见癌症的患者享有五年生存率,比漂亮国高。

关键是,这么高水平的医院,只要有香港户口,就能免费享受!不需要托关系,走后门,塞红包,懂得都懂。

(社会福利)

在这块,香港可太有发言权了,因为人家财政司是真金白银的给老百姓发钱。

每人每年一万块的“红包”都是正常操作,交通补贴、职业培训、电费水费等等太多,甚至小朋友买ipad都能申请补助,可谓是面面俱到。

而且他们能跟内地人一样申请缴纳五险一金,两边福利通吃。

换作你是香港人,你会想离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