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与内容来源:《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作者:张玮(馒头大师),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3月出版,经出版社授权发布,头图来自:视觉中国(1984年6月10日,在联邦德国举行的跳高比赛中,朱建华以2.39米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这是他在12个月内第3次打破世界纪录。)


说到中国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你会想到谁?很多人肯定会想到刘翔。但其实刘翔还有一个前辈,也是上海人,也打破过世界纪录。


而在某种程度上,刘翔的遭遇,和他很像。

 

1


这个故事,要先从1983年6月11日说起。


那一天,在北京的工人体育场,正在进行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田径预赛。


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不久。尽管全国上下对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热情很高,但因为离开国际大家庭太久,大批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都需要与国际接轨,其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的,就是有“运动之母”之称的田径。


由于黄种人的身体素质原本就在田径赛场上占不到优势,再加上训练水平长期落后,中国田径当时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位置。


也正是因此,这场田径比赛虽然是全国性质的,但观众也兴趣不大——更何况是一场预赛。


但恰恰在这场观众寥寥无几的比赛上,爆出了一个惊天大新闻:


有一名中国运动员,居然在男子跳高预赛中跃过了2.37米的横杆!


当时的世界纪录,是2.36米。


打破世界纪录!全国轰动。


而更让国人兴奋的是,这名来自上海的小伙子,当时才20岁。


他的名字,叫朱建华。

 

朱建华
朱建华


2


其实,朱建华并不算“横空出世”。


1963年4月1日,朱建华出生在上海。在上小学三年级之前,朱建华除了偶尔打打乒乓球,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但就像一匹千里马需要一个伯乐一样,当时的区少体校教练胡鸿飞看中了朱建华,开始带他练跳高。


朱建华从10岁开始跟着胡鸿飞练跳高,很快就在这个项目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


1979年,16岁的朱建华在世界中学生田径比赛中跃过了2.13米的横杆,获得了亚军,并打破了全国少年男子跳高纪录;1980年,才17岁的他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2.21米的成绩获得跳高冠军;同年,他还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青年田径运动会上以2.25米的成绩获得冠军。


1980年6月,在那一年的日本东京亚洲田径锦标赛上,朱建华轻松越过了2.30米的横杆,不仅获得了冠军,还打破了被保持11年之久的亚洲男子跳高纪录,轰动日本。


到了1982年的印度新德里亚运会,朱建华又一次轻松越过了2.33米的高度,不仅打破了自己创造的亚洲纪录,而且这个成绩在当年名列世界第一。


而那一年,朱建华也就19岁。


当时中国媒体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国跳高后继有人。”

 

朱建华身高1.93米,体重只有68公斤,在身材上非常适合跳高。事实上,他能成为世界级运动员,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他年轻时甚至有些贫血<br>
朱建华身高1.93米,体重只有68公斤,在身材上非常适合跳高。事实上,他能成为世界级运动员,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他年轻时甚至有些贫血

 

其实在当时相对孱弱的中国田径界,跳高一直是还算拿得出手的一个项目。


1957年,中国女运动员郑凤荣用“剪式”跳高的姿势跃过了1.77米的横杆,打破了世界纪录,也成为新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1970年,中国男运动员倪志钦以“俯卧式”跳高的姿势跃过了2.29米的横杆,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而朱建华在1980年打破的被保持了11年的亚洲纪录,就是倪志钦创造的。


一代又一代,跳高接力棒终于被传到了朱建华手里。

 

3


朱建华第一次感受到“期待”的压力,是在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


1983年,国际田联举办的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拉开帷幕,朱建华肩负着国人众望,出征跳高比赛。


作为新科世界纪录创造者,朱建华无疑是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但是,比赛那天天公不作美,临场下起了暴雨。在雨停后的湿滑场地上,朱建华最终只获得了铜牌,成绩是2.29米,远低于自己的世界纪录(冠军的成绩是2.32米)——当然,天气因素对每个运动员的影响其实是一样的。当年全世界跃过2.30米高度的选手多达14名,当天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天气的影响。


其实,这枚铜牌背后的意义是非凡的:


这是中国田径队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第一枚奖牌,也是那届世锦赛上,整个亚洲所获得的唯一一枚奖牌。


但当时有些国内媒体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朱建华:发挥失常。


一次小小的波折,并没有让国内对朱建华的期待有所降温,因为朱建华很快用自己更惊人的成绩,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就在这一年的9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主场作战的朱建华在上海数万名家乡父老的注视下,在第二跳跃过了2.38米的高度。


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


而且,离朱建华上次打破世界纪录,也就过了3个多月。


这一年,朱建华不仅获得了中国的年度“十佳运动员”称号,更是被美联社评为1983年度“十佳运动员”。

 

第五届上海全运会,朱建华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瞬间<br>
第五届上海全运会,朱建华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瞬间

 

当然,也有一种声音在坊间流传:朱建华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一到国外比赛就不行了。


真的是这样吗?


1984年6月10日,朱建华受邀参加德国埃伯施塔特的世界跳高精英赛,在那场云集了全世界跳高顶尖高手的著名跳高专项赛中,朱建华居然一举跃过了2.39米的高度。


又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


短短一年之内,一个黄种人,三破世界纪录!


所有质疑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在当时的世界跳高舞台,朱建华成了绝对的王者。

 

在德国创造2.39米的世界纪录之后,朱建华自己也兴奋地跳了起来<br>
在德国创造2.39米的世界纪录之后,朱建华自己也兴奋地跳了起来

 

4


按照《中国体育报》记者黄伟的回忆,当时的朱建华,其实是感到了一些隐忧的。


在朱建华以2.39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之后,黄伟曾把自己撰写的一篇报道给朱建华和胡鸿飞看。黄伟回忆,当时朱建华说了一句话:


“你把我们写得太好了。”


黄伟说,他当时没明白朱建华说这句话的意思。


其实那个时候,何止黄伟,全国的媒体都是把朱建华当作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来报道的。在大批报道朱建华成长过程、技术特点分析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似《试对朱建华三创跳高世界纪录的哲学分析》这样的文章。


可以说朱建华是当时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世界级运动员,他在国内受到的英雄般的待遇,也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待遇和称号都给了他;他上街就会造成拥堵,请求签名合影的人络绎不绝;全国各地的姑娘给他写的求爱信,堆满了他的寝室……


不过,公众对朱建华最大的期待,还是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由于苏联及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明确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一些原本苏联选手占优势的奥运项目的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减弱,其中就包括男子跳高项目——1983年赫尔辛基世锦赛男子跳高冠军根纳季·阿夫杰延科就不会出现在奥运赛场上。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也是新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第一次正式派代表团参加的奥运会,举世关注。在出征前,中国奥运代表团自己排摸了一下“夺金点”,朱建华的男子跳高无疑是最有希望夺金的项目之一。


其实也不是光中国人自己信心十足。那一年,美国的《田径》杂志邀请了17名美国的一流田径教练,请他们预测一下洛杉矶奥运会田径项目的夺冠形势。在预测男子跳高冠军时,17名教练中的15名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朱建华。


考虑到要确保朱建华拿到奥运金牌,国家体委甚至破例批准朱建华提前近一个月就去美国训练,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时差。然而,这个看似“好心”的举动,也给朱建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担。在那个刚刚打开国门的年代,除了饮食不习惯、训练气氛不习惯,朱建华的心理压力也无从释放。


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前五天,作为美国耐克公司赞助的第一名中国运动员,朱建华在尤金田径邀请赛上跳出了2.33米,虽然这个成绩离他的世界纪录还有一点距离,但一切似乎显示他状态平稳。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朱建华的真实心理状态:


“当时的压力太大了,所有的人都已经提前把奥运金牌颁给了我。开始的时候是兴奋,到后来是紧张,再后来就是睡不着觉了。后来吃安眠药也不管用了,每天都是眼睁睁地看到天亮。”


但那个时候,用上海话说,朱建华和他的教练也被“顶到了杠头上”,没有了退路。


美国记者采访朱建华,问他能否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朱建华的回答是:“能!”


一旁有人补充了一句:“最好是又夺金牌,又破纪录。”

 

5


1984年7月28日,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


就在奥运会开赛后的第二天,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的比赛中一举夺金,开创了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夺金历史。


随着赛程的进行,中国运动员在各个赛场上都有上佳的表现(不可否认,也有苏联等一批国家缺席的因素),五星红旗频频升起,国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就在男子跳高决赛的前一天,代表团的一位领导找到了朱建华,随便和他聊了几句:


“小朱啊,大家都对你寄予厚望啊。不过你也别有心理负担,你看,连那些计划外的人都拿了金牌,你就更加不成问题了。”


领导说这番话或许也是出于好心,但产生了什么效果,只有朱建华自己明白。


1984年8月11日,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的那一天终于到来。


朱建华无疑是全场最受关注的一名选手,美国方面甚至还专门为他制作了一个专题片来介绍,称他是一个“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21岁年轻选手”


然而,这一次,朱建华却真的发挥失常了。

 

朱建华在洛杉矶奥运会比赛中。之前他要的4个高度都一次性成功<br>
朱建华在洛杉矶奥运会比赛中。之前他要的4个高度都一次性成功

 

包括朱建华在内的当时在场的很多人回忆,赛场上确实发生了一个插曲:


在成功跃过了2.31米的横杆后,朱建华要了2.33米的高度,第一次试跳失败。但就在他准备第二次试跳时,英国中长跑选手塞巴斯蒂安·科在比赛进行中恰好倒在了跳高场地旁的跑道上,裁判宣布比赛暂时中断。已经做好一切准备的朱建华只能等待,节奏也被打乱。在德国选手默根堡已经一次试跳就跳过2.33米的情况下,朱建华只能直接要到2.35米(根据跳高规则,朱建华第二次试跳2.33米即便成功,也要排在第一次试跳就成功的默根堡后面)


最终,面对2.35米的高度,朱建华两次试跳失败,成绩定格在了2.31米。


2.31米这个成绩,让朱建华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比赛的铜牌。冠军成绩是2.35米,获得者正是德国选手默根堡——在德国埃施塔伯特跳高精英赛上输给朱建华的人。


无论是2.31米,还是2.35米,都离朱建华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2.39米有不小的距离。


事实上,朱建华获得的这枚铜牌,也是中国田径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铜牌。


但公众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上面了。

 

6


就在朱建华获得铜牌之后,他家的玻璃窗被人砸了。


那一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这个成绩振奋了很多中国人,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却并不认为朱建华和这份荣誉有关。


其实当时的上海市有关领导是专门去车站接了朱建华这批上海籍运动员的,市体委还授予他“特级体育运动奖章”,团市委也授予他“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


但朱建华还是发现,有不少人在一夜之间变了。


他家的玻璃窗被人砸了,他的家人被人辱骂,激动的人甚至会堵在他家门口,要求“给个说法”。还有人传话过来:


“国家给你补了那么多营养品,都白补了?给我们都吐出来!”


有人给朱建华寄来了鼓励的信,但更多人来信的内容是责问、训斥乃至辱骂,还有人在信里附上了刀片,希望他割喉自杀。在这样的压力下,朱建华和自己的教练胡鸿飞还想坚持一下自己的目标——冲击2.40米。


1985年3月24日,在广州二沙头体育场举行的全国田径邀请赛上,朱建华在全场数万观众的注视下,要求把横杆升到了2.40米的高度。


助跑,起跳,朱建华跃过了横杆。而正当观众准备欢呼鼓掌的时候,横杆晃晃悠悠地掉了下来。


这是朱建华在职业生涯中最接近2.40米的一次,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巅峰。


从此以后,朱建华似乎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在1986年的亚运会上,朱建华代表中国拿到了男子跳高金牌,但夺冠成绩是2.24米。


随着朱建华陨落的,还有整个中国男子跳高运动。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只派出了一名选手(洛杉矶奥运会派出了3名)出征男子跳高,这个人就是朱建华。


在那届奥运会上,已经从巅峰滑落的朱建华只跳出了2.19米的成绩,列预赛第20位,连决赛也没能进入。


汉城奥运会,成了压垮朱建华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那以后,朱建华渐渐淡出了体坛。


那一年,他也就25岁。

 

7


朱建华的淡出,当时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不再拼一下了呢?”

“还是心理素质太差,因为那么点压力就垮掉了。”

“可惜啊,怎么说也是一个天才。”


而朱建华自己的回应,却有些不同。


1989年,《当代体育》杂志采访了朱建华,在那个专访里,朱建华有这样一句话:


“观众眼中看到的只有横杆,你跳过去他开心,跳不过去,他扔汽水瓶子,给你寄刀片,让你割喉管。”


1989年,朱建华赴美留学。一年后,27岁的朱建华正式宣布退役。


由朱建华创造的亚洲男子跳高纪录,直到2013年才被卡塔尔的天才跳高运动员巴尔希姆以2.40米打破。


在1984年之后,至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每一届奥运会男子跳高的冠军成绩,都没有超过2.39米。


中国男子跳高纪录,至今仍是2.39米。

 

馒头说


在2008年的年初,我参与策划了一次活动。


当时有8名即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上海籍运动员,我们请了8名上海体育界的老前辈,一对一为年轻运动员壮个行,说两句话。


当时邀请的老体育人里,有一位是著名的足球教练徐根宝。徐指导对我说,他想对刘翔说几句话,因为他很喜欢刘翔。


我抱歉地告诉他,给刘翔壮行的老运动员已经选好了。


那个人,就是朱建华。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朱建华当时对刘翔的寄语,大意是:


“放轻松,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希望我们的观众,不要给他太大压力。”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朱建华最不希望发生的事,还是发生在了刘翔的身上。


曾有一段时间,有几句话忽然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原话是这样的:


“刘翔是唯一一个在直线跑道上真正打败黑人的运动员,甚至创造了连白人都没做到的纪录。”

“刘翔参加了48次世界大赛,获得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然而有些人只记得他退赛2次。”


这些话,可能朱建华看到,也感同身受。


他一年内三次打破世界纪录,战胜了所有的白人优秀运动员,但人们仅仅记得他在奥运会上,“只”拿到了一枚铜牌。


如今,刘翔早已退役,过上了自己想过的轻松日子。


而朱建华,也早已成家立业,过上了自己选择的生活。曾经想远离跳高的他,最终还是难以割舍,回国后还在上海的蓬莱二小创立了跳高俱乐部。


无论是刘翔还是朱建华,回忆起当初的故事,都已经可以在嘴角带着微笑。


时间终会改变一切。


改变他们,也希望,能改变我们。

 

《历史的温度7 :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历史的温度7 :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

张玮 著


本文图片与内容来源:《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作者:张玮(馒头大师),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3月出版,经出版社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