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ID:deepscience),作者:林岩、张钟鑫,题图来自:视觉中国(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参观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3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发布一则突发消息,著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将中断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




2004年,在中法领导人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巴斯德所,同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


截止2023年,该机构已运行近20年。


终止或许是革旧鼎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据《自然》杂志报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发言人称,该组织决定于2022年12月开始停止与中科院共同领导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来不再参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一切活动和领导工作。他解释道,“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合作方式去改善两个组织的关系。”


据悉,未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由中科院全权管理,并更改新的名称。


“两个研究所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中科院也由衷感谢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国科学家一直以来作出的贡献。”中科院发言人表示,“未来也将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案,而不是采用这种‘联合研究所’的形式,以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研究的全球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中科院都没有回答关于合作终止后资金分割的问题。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巴斯德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其33个成员机构横跨五大洲,遍布26个国家和地区,与近代历次重大疫源地重叠。


“因重大病原发现、免疫机制研究有10人次获得诺奖,是当今国际社会一支不可或缺的传染病防控与公共健康国际科技组织与力量。”巴斯德研究所介绍时常写的一句话。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见证近20年中法科研友谊


2004年,在中法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巴斯德所,同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


秉持着巴斯德价值理念,上海巴斯德所遵循三大宗旨:求高水平的研究、积极参与公共健康、致力于科学教育与培训,并着手研究和聚焦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重大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


近20年的发展,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科学和公共卫生使命为纽带,和不同地区的组织积极开展着国际科技合作。截至2022年8月,研究所在职员工已达146人,博士后29人(含联培博士后5人)


研究所还设有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学术单元,并开设了生物学、基础医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如今,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面向公共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短板,在重大传染病病原致病机制、免疫应答与调节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因此,在新冠疫情刚结束后,宣布终止合作有些令人不解。


来自科学界的不同声音


有关中法科研机构合作中止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消息让中外科学界感到惊讶。


曾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的香港大学自然保护生物学家爱丽丝·修斯(Alice Hughes)表示,“这可能标志着科学伙伴时代的结束”。


修斯认为,过去中国在许多研究领域并不领先,为此需要引入外国组织的支持,共同领导中国的研究。而目前中国已然成为科技强国,中科院可能看不到继续与法国共同合作领导这个机构带来的价值。此次关系的中断表明了中国研究领域“国际化时代”的结束。


但也有不认可上述观点的声音。


武汉大学病毒学家蓝柯,曾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工作,他并不认可这一观点。蓝柯教授曾于2006年至201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所长。


蓝柯表示,“这仅是个案。中国仍然鼓励国际间的科学合作,对传染病学领域更是必不可少。”


过去的20年里,中国基础科学高速发展,同国外诸多学术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从麦戈文研究所到冷泉港会议中心,都能见到国际合作的身影。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建立之初的确在传染病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工作。


但近年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光环逐渐褪去。希望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它能续写新的辉煌。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年报

2. http://www.shanghaipasteur.cas.cn/yjsgk2016/jgjj2016/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694-x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ID:deepscience),作者:林岩、张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