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编自《我们与认知症的距离》,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左藤真一,译者:赵心怡,头图来自:《依然爱丽丝》


患病后,患者的表达失去逻辑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跟老人说话时,总感觉“我们好像不在一个频道”。不管是跟自家父母,还是跟亲戚家的叔叔阿姨, 或是跟邻家的老爷爷老奶奶说话,总会有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比如说像这样:

 

A:您最近还好吗?

B:我孙子啊,前不久刚结婚,马上就要有孩子了,我要有曾孙啦。你有孩子了吗?

A:嗯,我家有个两岁的女儿。

B:挺好挺好,令千金很可爱吧?

(一段关于 B 的家人的对话)

B:你刚才说的你家那孩子,年纪还小吧?在上幼儿园还是小学?

A:还在上幼儿园呢,才两岁。

B:哦哦,你刚刚好像说了是两岁。这个年纪正是惹人爱的时候啊。会说话了吗?

A:能说不少话了。只不过有些词说得不太清楚,叫人听不懂。

B:正是惹人爱的年纪啊。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A:是女孩。

B:那挺好的,女孩爱说话。


此处的 A 是护理人员,B 是一位80多岁的女性。


可以看出,B 并没有记住 A 所说的“我家有个两岁的女儿” 这个信息。于是 B 在对话中有意无意地抛出问题,试图补全缺失的记忆。如果 A 说话时不太上心,那可能只会觉得 B 说话牛头不对马嘴。但一旦细心聆听,就会发现 B 这样的认知障碍症患者在对话中的特征:反反复复地询问早就得到过答案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运用下文将要介绍的“CANDy”(根据日常对话来评判认知能力的一种方法)来评定的话,满分30分的情况下,B 的得分是21分。而在 CANDy 中得分6分就表示被测试人有患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可以看出,B 的认知障碍症很可能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再举一个例子。此处的 A 是护理人员,C 是一位90多岁的女性。

 

A:您之前是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吗?都种过什么呢?

C:是啊,差不多都种过。

A:主要是种蔬菜吗?        

C:蔬菜多多少少也种过吧。           

A:具体都是些什么菜呢?             

C:具体的啊……总之各种各样吧。     

A:比如像萝卜这种,能具体说一下名字吗?

C:嗯,我也种过萝卜呢。除了萝卜,还有……还有一些其他蔬菜吧。

A:种过红色的蔬菜吗?

C:红色的,红色的……的确有过。但是都过去那么久了, 我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了。不过红色和绿色的蔬菜我确实都种过。每次从学校放学回来,爸妈就立马叫我去地里搭把手。那年头总是忙着收庄稼啊、晒粮食啊,一直闲不下来呢。

 

可以看出,在这段对话中 A 多次询问 C 都种过什么蔬菜, 并给出了相应的提示,但 C 却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单从这段对话来看,C 的病情似乎要比上文的 B 严重得多。但根据 CANDy 的测试结果,C 的得分仅有19分,比起得21分的 B,C 的病情其实更轻。

 

因为 CANDy 并不是根据这种简短的对话来评定认知障碍症的轻重,而是通过 30 分钟左右的长对话来进行评判。想必 B 在长对话的其他部分里逻辑不清晰的发言更多,所以评分要比 C 高出一些。


反观C在经过常用的认知障碍症判定测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后,被有惊无险地划分到了“非认知障碍症”的范畴。且 C 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异常的行为举动,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C 并没有被当作认知障碍症患者来进行看护。


当然,从 C 的对话记录中可以明显看出她与人交流时逻辑不通,CANDy 评分也已经达到19分,所以 C 很有可能正处于完全发病的前夕。


如果在对话后只是觉得“我们不在一个频道”,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认知障碍症导致的现象,那么对患者的帮助也就无从谈 起。这最终将导致认知障碍症患者在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灵上的孤独进一步加深并扩大。


但是,如果借助 CANDy 了解到其可能已经患病的事实,了解到患者对话时的特征,那我们就能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减轻他们在生活上的不便和内心满溢的孤独感。


比方说在刚刚 B 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多个信息缩减至一个,从而使患者能够牢牢记住。对于 B 的“你有孩子了吗” 的询问,如果像上文一样回答“嗯,我家有个两岁的女儿”,那就是同时传递了三个复杂的信息。若要缩减至一个,应该回答“嗯,我家有一个孩子”。这样一来,B 就能牢牢记住这个信息, 从而使得对话得以顺利进行。


而在 C 的例子中,由于 A 一味地要求 C 去回忆一些难以记起的往事,C 缺乏交流的兴致。这种时候我们应该转移话题,引出一些 C 可能会感兴趣的有关时事新闻或者季节、天气的对话, 激发 C 说话的兴趣和欲望。当 C 主动去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感受时,她也就开始发自内心地享受与人交流的感觉了。

 

“CANDy”是什么——通过“对话”来评判认知能力

 

所谓“CANDy”,是我们的研究团队在2016年开发的一种通过日常对话来评判认知能力的方法。


而之所以锁定日常对话这个关键点,也正是基于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最大特征——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具体的症状可能会表现为无法回忆起一些事物、描述不出事物的细节、反应迟钝以及只能读懂话语的表面意思等。


所以在迄今为止的医疗和护理工作中,通过对话就能推测一个人是否为认知障碍症患者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认知障碍症患者具体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的轻重缓急却无从得知。换言之,以前这些特征并没有被精确地数值化、可视化。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开发了“日常对话式认知功能评测”。

 

我们相信,了解并熟知认知障碍症患者在对话中的特征,是建立良好的患者护理体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


比方说,一位患者在患病后逐渐无法理解委婉的语气和比喻手法背后的含义,自己也不再会用那些弯弯绕绕的说法。于是他常常会对他人委婉的劝说不理不睬,毫不客气地直抒自己的主张和诉求。


这种时候,对方往往也会十分生气,心想“我说的话你一句都不听,只顾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太自私自利了”。而这完 全是一种误解。但这种误解会让看护人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恶化, 让患者本就艰难的患病生活更加困难、更加孤独。


但是,如果看护人了解认知障碍症患者在对话中的特征,也就会明白患者并非无理取闹、自私自利,只是病情使然。由于日常对话在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所以一旦对话无法顺利进行,患者的日常生活节奏也会被彻底打乱。


其次,认知障碍症患者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无法理解复杂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导致在问他们问题的时候,他们要么一个劲地问答“嗯”,要么干脆沉默不语。于是旁人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他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吧”或者“他根本不会说话吧”,并且从此放弃与患者交流。这其实相当于从认知障碍症患者的心扉外部锁上了门,会导致患者的说话欲望和对话能力愈发低下。


这种时候如果有志愿者这种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与患者搭 话,有时甚至会出现患者突然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话的情况,让旁人都大吃一惊。这就说明患者并不是听不懂,也不是不会说,只是需要一个正确的倾听者。


而且,认知障碍症的症状是会变化的。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发严重,但加重的方式和症状则因人而异。然而在现阶段,一位患者确诊认知障碍症后,大概率就不会再接受认知能力的检查了。


这就导致旁人对患者认知能力的评价跟患者的真实状态不符,要么偏高,要么偏低。而大部分看护人都在完全不清楚患者认知能力高低的情况下与患者进行着接触。


为了不陷入这种困境,为患者提供更适合的护理环境和更适当的接触方式,我们有必要全面掌握认知障碍症的种种特征和状态。为了缓解患者在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灵上的孤独,我们更有必要与患者心连心,尝试理解患者的心声。


这一切的切入点就是“对话”。而通过对话了解患者,让患者敞开心扉的重要工具,就是“CANDy”。

 

“CANDy”的使用方法和评判方法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 CANDy 的实际使用方法。


CANDy 不需要测试人有多高的资质,经验尚浅的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能简单上手,同时也不会给被测试人带来任何负担。

 

具体做法如表1-1所示,通过回答患者在日常对话中可能出现的15个相关问题,得到被测试人的认知能力的最终评级。

 

<img class= _src=https://i.aiapi.me/h/2023/03/27/Mar_27_2023_22_39_27_10784788465676612.jpeg data-w=838 data-h=874 style=width: 838px; src=https://i.aiapi.me/h/2023/03/27/Mar_27_2023_22_39_27_10784788465676612.jpeg>表 1-1 日常对话式认知功能评测 CANDy
表 1-1 日常对话式认知功能评测 CANDy


测试人如果日常接触过患者,那么看到一些选项可能就会觉得“的确有这么一回事”。为了得到这15个项目的准确答案,具体应该和患者进行什么样的对话,这一问题将在下一小节中详细解答。


如果对话时间过短,我们将难以判断患者的对话特征。所以在进行这15个项目的问答时,务必要将对话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当然,也不必将全部项目一口气做完。可以把对话问答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并将时长的总和保持在30分钟以上即可。


同时,测试人如果平日里与被测试人有着频繁的沟通交流, 那么也可以根据被测试人平日里的表现来回答有关问题。

 

各个项目的评分机制如下所示:


  • 从没见过类似的症状(0分):在30分钟左右的对话交流中,没有见到类似的症状。


  • 有时能见到类似的症状(1分):在30分钟左右的对话交流中,出现过1~2次类似的症状。或是该症状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所察觉。


  • 常常能见到类似的症状(2分):在30分钟左右的对话交流中,出现过3次及以上类似的症状。或是该症状在对话时频繁出现。又或者由于此症状,对话往往难以进行。

 

最终15个问题的得分总和如果在6分及以上,则说明被测试人有患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由于 CANDy 是针对认知障碍症的一种筛查,所以是否患病依旧需要专业医疗检查来进一步判定。同时,CANDy 并非一次性的测试,而是需要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的定期测试,需要通过总得分随时间的变化来观察被测试人认知能力的起伏程度。


通过观察得分有所增加的项目,也可以看出被测试人在对话中的特征和症状的变化程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掌握患者过去的状态,也能全面了解从过去到现在状态的改变和患者的现状,从而找到更合适的交流与护理方式。

 

通过“CANDy”了解患者的交流特点和生活状态

 

为得到表1-1中 15 个项目的准确答案,具体应该和患者进行什么样的对话呢?


原则上来说,对话的具体内容可以由测试人自由发挥。但如果话题能与患者的内心世界相关联,那测试内容同时也能为今后与患者的接触和护理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此方便起见,将15个项目分为每 3个一组,举出以下对话的示例。

 

  • 分类1(项目1~3):有关对话整体特征的话题。


  • 分类2(项目4~6):父母、兄弟姐妹、配偶或子孙等,有关被测试人家人方面的话题。


  • 分类3(项目7~9):食欲或睡眠情况等,有关被测试人身体健康方面的话题。

 

  • 分类4(项目10~12):兴趣爱好或近况等,有关被测试人兴趣取向的话题。


  • 分类5(项目13~15):日常生活或日后计划等,有关被测试人一天的生活的话题。

 

接下来是不同项目的对话举例。这些例子都以家庭内进行测试为前提,根据官方手册中的例子改编而来,在家庭内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参考。在熟练掌握技巧之后,测试人也不要被示例局限思维,最好能根据对话内容随机应变。


护理或医疗工作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以下链接免费下载官方手册。当然,非护理及医疗工作相关人士也可以进行免费下载。


手册链接:http://cocolomi.net/candy/howtouse/  或在网络上搜索“日常对话式认知功能评测”(日常会話式認知機能評価)

 

分类 1:有关对话整体特征的话题


(* 请通过整体的对话内容, 选择被测试人是否符合以下列举的特征)

 

1. 在对话中反复询问类似的问题(评测是否有健忘症状及健忘水平)


  • “你吃过饭了吗? ”“晚饭要到六点才吃。” ……其他话题……

    “你吃过饭了吗?”


  • 我的钱包放哪儿了? ”“在抽屉里面吧。” ……其他话题……

    “我的钱包放哪儿了?”


  • 你会带我去医院的,对吧?”“嗯,我会陪你去的”……

    其他话题……          “你会带我去医院的,对吧?”


就像这样,被测试人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2. 对说话对象的认知不明确(评测对他人的认知水平)


  • 把孙子叫成“儿子”或“女儿”。


  • 不认识日常接触的家人或护理人员,询问他们是谁。


  • 对着做过自我介绍的人询问他们的身份。


  • 称呼亲近的护理人员为“先生 / 小姐”。


3. 无论面对什么话题都没有兴趣(评测对事物的关心程度)


面对“你喜欢这个吗”“一起出门散步吧”“今天是你的生日呀”“来帮我整理一下毛巾吧”等各类话题,只是一味地回答“是啊”“不知道”“嗯”这种简短的答复。或者面对问题一言不发。


分类 2:父母、兄弟姐妹、配偶或子孙等,有关被测试人家人方面的话题

 

4. 说话缺少广度和深度(评测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


  • “你有几个兄弟姐妹?”                              

    “我们兄弟姐妹九个,我是老幺。我们那会儿种旱田,也种 水田。种蔬菜、水稻这些,什么都有。”      

              

  • “你小时候也帮家里干活吗?”                        

    “嗯,我们兄弟姐妹九个。我是老幺,也经常在地里帮忙, 种蔬菜水稻这些,什么都有。”


类似这一类的对话中,虽然被测试人说话的量多,但话中包含的内容很贫乏。哪怕改变问题的内容,被测试人给出的回答内容也没有变。

 

5. 无法回答问题,糊弄或转移话题(评测是否有掩饰倾向和其程度)


  • “你有几个孙子呀?”           

    “嗯……你突然这么一问,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  “你以前是住在哪里的?”

    “……这是两码事吧。”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面对问题时尝试转移话题。如果遇 到这种被测试人明显无法理解问题的情况,应适当调整问题的问法,观察其是否拥有回答的能力。

 

6. 对话中断(评测持续专注于对话的能力)


  • “你老家是做农业的,对吧?”

    “嗯。”     

                

  •  “你跟老伴是相亲认识的,对吧?”

     “对。”     

                 

  • “孙子来看望你,开不开心?”

    “还行。”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仅仅对问题做出最低限度的答复,然后就此中断了对话,并且没有将话题拓展发散的意愿。

 

分类 3:食欲或睡眠情况等,有关被测试人身体健康方面的话题

 

7. 表现出想尽快结束对话的意愿(评测对交流的意愿高低) 


  • “最近身体还好吗?”

“啊,谢谢你。”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不具体地回答问题,只是给出礼貌的回应。


  • “最近食欲如何?”   

 “还行。我可以走了吗?”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主动表示希望结束对话。或者出现沉默、低头不语的情况,导致对话无法进行。在结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后,出现坐立不安的情况。

 

8. 说话内容模糊不清,不够具体(评测语言的表达能力)


  •  “平时都做什么运动?”

“嗯,各种都有吧。” 


  • “各种都有指的是?”

 “我经常运动呢。”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的回答内容模糊不清。哪怕进一步询问细节,也只能得到笼统抽象的回答。

 

9. 用词不够简单通俗的话就无法理解意思(评测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 “你最近睡眠时间还充足吗?” 

    “啊?”


  • “晚上睡得好吗?”

     “哦,睡得挺好的。”


  •  “你的腰疼治好了吗?”

     “啊?”          


  •  “腰还疼吗?”      

    “还是每天都疼呢。”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无法理解较为复杂的词汇和短语,只能理解简单通俗的说法。

 

分类 4:兴趣爱好或近况等,有关被测试人兴趣取向的话题

 

10. 说话绕圈子,不直截了当(评测语言组织能力)       


  •  “妈妈,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我啊,在年轻的时候上过日式裁剪和西式裁剪的课,学到了好多东西。你们以前穿的衣服,不都是我亲手做出来的 吗?到现在,一些小玩意的话可能还有人自己做,但大部分人都是直接买,都没人自己亲手做衣服了。我昨天还试着缝了点东西,做了个小背包呢。”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想要讲述自己现在的兴趣爱好,话题却朝着往事展开了。或者在进入正题之前的铺垫内容过长,迟迟说不到关键内容。

 

11. 不理解最近时事新闻的有关话题(评测对于社会事件的记 忆力和关心程度)


  • “最近电视新闻上一直在说某某话题呢。”

 “是吗?我都不看电视,完全不知道。”


或者有过类似“我对那些不感兴趣”的发言,对社会热点话题漠不关心。

 

12. 说不出现在的时间、日期和季节(评测是否理解时间这一 概念)


  • “你最近去按摩了吗?” 

“去了。”          


  • “什么时候去的?”

 “什么时候来着……”


或者给出类似“今天是 × 号,所以我去按摩是在……几号来着”的答案,说不出事情发生的具体日期。

说错今天的日期。


被问及日期,会用“不知道也不碍事”之类的说辞转移焦点。出现在大中午却说“到早上了”之类的行为。

 

分类5:日常生活或日后计划等,有关被测试人一天的生活的话题

 

13. 不知道之后要去做什么(评测对预定计划的记忆能力) 


  • “膝盖还在疼,是吗?这周说好的周几去医院?” 

“啊……这周说好要去医院的吗?”


如上述对话,被测试人忘记了之前约好的事。


  • “上次是周三去的,所以这次应该是……?” 

“不知道。我都交给老伴打理了。”


如上述对话,尽管测试人给出了时间上的线索提示,但被测试人仍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答案。或者采用不同的说法询问同一个预定计划的时间时,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14. 说话多,但话中包含的信息少(评测词汇储备和遣词造句能力。不限于此话题,可以从整体的对话中进行观察。)


  • “你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做些什么啊。我每天忙得很呀,要忙着准备做饭。”   


  • “除了做饭,还做些什么?”                         

“我忙得很呀。这也要做那也要做的,忙着忙着一天就不知不觉地过去啦。”


如上述对话,虽然被测试人有很强的表达欲,但话中包含的具体信息很少。回答内容也仅仅是提问的一小部分。

 

15. 话题逐渐偏移,最终脱离原本的主题(评测梳理对话内容的能力)


  • “你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我经常去朋友家里和人一起聊天。说起来,我之前去我朋友家的时候,走在半路上突然碰到了青梅竹马的鱼店家的小子。我就跟他聊了好一会儿,他说他儿子都结婚了呢。这么说来,你没有结婚的打算吗?”


如上述对话,虽然被测试人最开始在回答问题,但是说话内容逐渐跑偏,最终说到其他话题上去了。或者前一秒还在高兴地说话,后一秒却突然开始诉苦,说话内容急剧变化。出现回答和提问的内容出现严重不符的情况。

 

经过测试,想必你的脑海中也有了一个患者在对话中的整体形象了。


在进行了 CANDy 测试后,回想患者曾经的那些难以理解的举动,我们终于能明白,原来当时是那么一回事啊。有了这一层理解,我们今后再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时,就不会感到时而烦躁时而抑郁,交流时的负担感也会随之减轻。


最终,我们慢慢地能与患者轻松地交谈,不再有任何压力, 患者的日常对话量也会慢慢增多。而这,就是 CANDy 的最终目标。

 

从对话中探寻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在本节中,将通过1、2、3、5、7、11、12这七个项目,探究在 CANDy 测试中,被测试人的回答中都隐藏着什么样的信息。


通过思考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思考逻辑和发言规律,寻找与之接触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来看项目1,“在对话中反复询问类似的问题”这一症状。


在列出的对话示例中,被测试人反复询问对方“你吃过饭了吗”“我的钱包放哪儿了”“你会带我去医院的,对吧”这些问题。


作为患者的诉说对象,我们在无数次听到同样的问题后,难免心生厌烦,忍不住回嘴“你到底要我说多少次才能记住”或者“我刚刚已经告诉过你了”。但这并非正确的应对方式。这种回答方式在患者眼中意味着我们拒绝回答他的问题,意味着他被冷酷地拒之门外。


但为什么患者会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呢?其原因大概率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他很重要,他必须通过反复确认才能放下心来。但是,患上认知障碍症之后,记忆事物的能力(记忆力)会衰退,患者甚至记不清自己有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于是他选择一遍又一遍地询问这个对他来说极其重要的问题,只为缓解心中的不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倾听者的基本要求就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的问题,让他们放下心来。

当然,面对患者似乎永无止境的重复的问题,我们很难做到从始至终都耐心应对。这种时候,给反反复复的问题画上句号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


平日里通过观察,了解患者有什么兴趣爱好,比如养花草、吃甜食、唱歌之类。之后遇到上述的情况,就可以用“我们一起去打理下你种的花吧”这样的说辞来引导对方。

 

除此之外,想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话,就要观察患者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不安情绪,并在情绪发作之前进行安抚,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比方说,如果患者总是在傍晚时分坐立不安,开始反复问同样的问题,那么就要在傍晚之前陪他做一些他喜欢的事,聊一些他喜欢的话题,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一来,他大概率到晚饭之前都能心态平和地度过了。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记忆力和定向力(认知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能力)都会随着发病而衰退,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模糊不清。因为无法认识到自己到底处于何时何地何种状态,所以他们往往会感到惶恐不安。正因如此,与患者相处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消除他们的不安与恐惧,给他们创造舒适安宁的环境。

 

项目2“对说话对象的认知不明确”是指,被测试人不理解说话对象的身份。我们在见到一个人时,会通过将眼前的人和记忆进行比对, 从中找出特征一致的人,从而明白对方是谁。


但认知障碍症患者不同,他们本身就很难记住最近发生过的事,更不用说最近见过面的人了。所以他们往往会认不出负责照顾他们的机构人员或护理人员,还询问他们是谁。也会突然称呼亲近的护理人员为“先生 / 小姐”。


为什么会突然采用这种过分尊敬的称呼呢?一方面,患者会通过对话内容和对方的穿着打扮来推测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患者也想礼貌对待“陌生人”,不想显得太过粗鲁。


那么,当发现患者似乎不记得我们是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对方不记得我们是谁,也就意味着对于他来说,我们完全是陌生人。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突然熟络地跟你搭话,大部分人恐怕都会想“这人怎么回事啊”,半担忧半警惕地拉开距离。认知障碍症患者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反应会更加强烈,越是对陌生人的搭话惶恐不安,警惕心也就越发高 涨。其结果就是患者反反复复地质问我们:“你是谁?”


所以,想要降低患者的警惕心,让他们相信我们没有恶意, 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微笑。如果表情太过严肃,患者就会觉得我们是在生气,于是更加不愿意交流。在微笑的同时,也要简单通俗地告诉患者,我们是谁,我们是来做什么的,一直解释到对方能够理解为止。


随着认知障碍症的病情进一步加剧,有时患者甚至认不出自己朝夕相处了数十年的孩子和爱人。他们有时还会问自己的孩子和爱人:“您是哪位?”而听到这冷冰冰的问句,家属往往悲从中来。但事实上,患者并非忘记了自己的亲人,只是无法将眼前的人和记忆中的亲人的形象重叠而已。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用“还记得我们一起打拼的时候” 或者“还记得我们一起去逛庙会的时候”这种引导性的话语来使患者慢慢找回一些记忆,从而进一步回忆起我们是谁。


如果家属因为患者冰冷的询问而悲愤交加,对着患者怒吼“你把你老伴都忘了吗”或是“别叫我先生”之类的话,那患者本就惶恐不安的内心会更加封闭,情绪更加低落。

 

项目3“无论面对什么话题都没有兴趣”指的是与被测试人交流的过程中,被测试人往往用沉默来回答问题。哪怕话题是他有可能感兴趣的那一类,被测试人也只会简短地回答“不知道” 或者“是吗”,草草结束话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话题太过复杂导致患者难以理解,或是患者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话上,又或者患者情绪低落,对其他事情缺乏兴趣等。


话题太过复杂导致患者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精简话题,一次只传达一个信息,同时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使患者易于理解。


患者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话上时,可以首先弄清楚其感兴趣的话题,再将谈话引导到该话题上,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话上来。


而患者情绪低落,对其他事情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怀患者的情绪,设法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但是,有时候哪怕谈到患者喜欢的花草、甜食、唱歌等话题,他们也没有太大反应。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患者讲述自己孩童时的欢乐时光,上学时的风光往事,或者曾经在工作上做出的丰功伟绩.


并在倾听的时候适当做出“真不容易”“感谢你的付出”“真厉害啊”这一类的回应,让患者切实感到自己被感谢、被尊敬。不论是谁,最关心也最擅长讲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故事。当患者感受到他人的谢意和敬意,自我肯定意识就会逐渐高涨,心态也会随之变得积极向上。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只管倾听,其他什么都不用做。想要让患者敞开心扉,主动诉说,我们作为听众也要通过“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呢”之类的诱导性的问题来引导对方,让对话得以顺利进行。

 

项目5“无法回答问题,糊弄或转移话题”这一特征在认知障碍症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病中最为常见,患者常常出现试图掩饰事实的情况。


在对话交流中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或是判断能力下降导致无法给出答案的时候,患者出于不想让对方失望或是不想打断正常进行中的对话等心理,往往会试图掩饰自己听不懂、答不出的事实。从根本上讲,患者并非在拒绝交流。


但是,患者在意识到自己没办法跟上对话的节奏,总是让对方失望时,内心难免感到不舒服。于是他们会试图掩饰自我,试图转移话题。长此以往,患者就会逐渐开始拒绝交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遇到说话总是断断续续又不成逻辑的人,我们会失去交流的欲望。遇到总是紧张到结巴的人,也不会有深交的意愿。而认知障碍症患者就是像这样看待自己的。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为患者创造一个不必遮遮掩掩的环境。

 

而想要创造这样的环境,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精简话题,一次只传达一个信息,同时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使患者易于理解等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询问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抽象的概念和说辞。


同时,也可以在交流时借助图片、照片和实物等能肉眼看到的事物,帮助患者理解对话的内容。因为随着认知障碍症进一步加剧,患者很难再凭借语言这种抽象的事物去理解对话了。

 

项目7“表现出想尽快结束对话的意愿”换一种说法就是, 被测试人表现出想要切断与交流对象的关联的意愿。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患者觉得与他人的接触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


不知道对方究竟是自己的什么人,也拿不准对方究竟值不值得信任。或是不理解对方说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一般人都会不知如何开口,只想逃离这种巨大的压力来源,认知障碍症患者也是一样。


同时,认知障碍症患者往往因为无法理解对话内容、也无法组织自己的语言而选择沉默不语,最终两个人的对话就会变成我们单方面的喋喋不休。


但是这种情况下,交流带给人的满足感并不是给了倾听者, 而是给了诉说者。如果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对方一个劲儿地说 话,却不给我们插嘴或是表达的机会,那这绝对算不上愉快的交流。同样的道理,认知障碍症患者如果只是单方面地听我们说话,自己却没有表达自我的机会,那他们一定高兴不起来。


所以,在与患者交流时,第一步就是要告诉对方自己的身 份,并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从而缓解对方的压力,让他们首先放松警惕。


接下来,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对方能轻松驾驭的话题,并通过语言上的引导让患者自发地进行表达,使他们从交流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从而逐渐感受到沟通的乐趣。

 

项目11“不理解最近时事新闻的有关话题”指的是被测试人对近来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和话题完全不知情,或是不甚关心的心理状态。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一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接触到的信息。比方说家人、学 校、养老院或护理机构,以及商业街等身边的事物。


二是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到,但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比方说当地政府和国家相关政策的信息。


三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接触到的社会层面上的信息。比方说在远方的某地发生了泥石流这种信息,虽说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得知,但与自身没有太大联系。


不过,一般人并不会在大脑中将这三种信息彻底分离,因为这些信息往往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的。所以一般人在看到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泥石流的新闻时,也会下意识地担忧当地居民的安全。


但是认知障碍症患者不同,随着病情的加重,他们一旦失去对复杂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渐随之失去对第三种信息的关注能力。这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最终在患者的认知中,只会留下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


同理,在患者的认知中,就连快乐也只能从最基础的事物 中感受到。比如食物带给人的快乐往往会在患者的认知中留到最后,但是他们很早就会忘记法式大餐或者民族特色美食这种复杂的食物带来的快乐。


而他们能记住的美食的快乐,到最后只来自馒头和年糕这些食物,这些味道简单又可口、名字也简单好记的家常美食。


也就是说,认知障碍症患者只会关注自己身边的简单易懂又触手可及的信息,对其他信息的关注和认知能力往往严重退化。但是,患者也并非完全不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和新闻。如果该新闻与患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话,他也有可能突然对此产生兴趣。


比如患者曾经遭遇过大地震,那么他可能会主动关注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如果患者经历过战争,那他可能会对国际战争形势的新闻格外关注。


有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心理学实验,意在证明人对自身的关注度有多高。


实验中志愿者被要求记住一片风景的信息。一个方法是仅通过观察来记忆,另一个则是通过想象自己在那片风景中伫立,或是在其中漫步的场景来记忆。最终结果显示,把自己带入后的风景更令人记忆深刻。


我们也可以亲自做一个测试。先想象一个海平面上落日西沉的场景,再想象自己正站在沙滩上注视着落日西沉的场景。是不是也能感觉到后者更令人印象深刻呢?


所以对于患者来说,他们也有可能会关注与自己有一定关联的时事新闻。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通过患者的人生轨迹来推测他可能会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也可以通过这些话题引出对方的回忆,让患者主动谈起自己的往事。

 

项目12“说不出现在的时间、日期和季节”是指被测试人对于时间、地点和他人的认知存在障碍的状态。


明明是中午,患者却说“到早上了”;已经到了秋天,患者却说“现在还是夏天”。虽然我们不会刻意地订正他们的错误, 但患者也会为此感到很受伤。


虽说在检查认知能力的时候也会询问时间和季节相关的问 题,但这对于患者来说确实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所以在进行CANDy 测试的时候,也最好不要直截了当地逼问对方“现在是什么时间”。


在患者确实说不出现在的时间的情况下,也不要强行逼问, 要注意说一些与现在的时间点无关的话题。


就像前言中举的例子,最好不要用“您过年的时候回家了 吗”的问法,而是应该采用“您小时候过年都玩什么呢”这种不涉及具体时间的方式。


在患者有必要知道时间的情况下,则应该由我们告诉他具 体的信息。比如“现在是下午4点,再有半个小时我们就回家”,或是“先把洗好的衣服晾起来,我们再去医院”。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一大特征是“认知资源”的减少。所以, 普通人能记住七件事时,患者只能记住三件事。普通人同时能做三件事,患者只能勉强做一件事。这种状态往往令患者焦躁不安。


为了让普通人也能体会到那种焦躁的感觉,这里有一种我常做的心理测试。这是被称为斯特鲁普效应(stroop effect)1的著名心理学实验,在纸上写下许多字体颜色和字本身含义不符的字, 比如用黄色笔写下“红”字,用黑色笔写下“绿”字等,并让被测试人快速回答出每个字都是什么颜色(见图1-1)

 

图 1-1 斯特鲁普实验的实例
图 1-1 斯特鲁普实验的实例


(斯特鲁普效应指在朗读用非相应颜色印制的颜色词时延迟和中断的现象,是为了纪念斯特鲁普(J. R. Stroop)有关选择性注意的实验而命名。——编者注)

 

比如看到黄色的“红”字要说出“黄色”,看到黑色的“绿”字要说出“黑色”。这个测试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却十分困难。我们在看到一个汉字时,第一反应就是读出字的读音,而不会去注意其他信息。但在测试中必须遏制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转而去识别其他信息,这相当困难。自己尝试一下就会感到十分别扭, 焦躁不已。


这种感觉就是认知障碍症患者日常感受到的焦躁,哪怕调用了大脑内所有认知能力的“资源”去思考,最终也无法正常认知周围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人对此表示:“那我们通过对这个测试勤加练习,岂不是能预防认知障碍症?”答案也是否定的。认知障碍症并不能通过训练来预防或痊愈。


感同身受地体验认知障碍症患者的焦躁情绪,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是何模样,正是与患者建立沟通交流的第一步。

 

作者:[日]左藤真一
作者:[日]左藤真一

译者:赵心怡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摘编自《我们与认知症的距离》,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左藤真一,译者:赵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