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奇葩说》里的两类发言


以前爱看一个辩论类节目《奇葩说》,喜欢总结选手、主持人和嘉宾的发言风格,发现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发言喜欢对着来,你说东,他一定找一个说西的角度,时常出人意料,偶有振聋发聩之声,大部分选手和少数嘉宾都是这类风格,比如以“马薇薇“为代表:


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所以你需要我一辈子不离开你……养条狗啊!


人生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什么捷径是真正值得抨击的。


成年男女,像个孩子的时候最可爱,真把自己当个孩子的时候最可怕。


第二类发言,表面上不跟你争,却跳出争议,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主持人马东、大部分嘉宾和少数选手是这类风格。


比如某嘉宾说:我有处女情结,我媳妇嫁我的时候是处女。


马东说:现在也是吗?


还有嘉宾蔡康永,辩论的主题是“30岁是追求梦想还是稳定工作”,他有一句话比较两种心态的结果:



追逐钱的人,最后如果真的赚到了一堆钱,他会非常开心,可是追逐梦想的人,最后如果得到的是一场梦,他会非常难过。


这两类发言,第一类属于“逆向思维”,第二类属于“发散思维”,它们是“非常规思维”中最重要的两种,以至于我们平时总把它们混为一谈,但这俩哥们儿“性格”其实刚好相反。


二、辩论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思维?


我总结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三个区别:


区别1:发散思维是重建事物的意义,逆向思维是反思事物的意义


发散思维要求大脑处于“放松”状态,以开放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


《奇葩说》里最擅长发散的是主持人马东。有一集,马东问柳岩,如果只能和唐僧师徒四人中的一人在一个孤岛上,你选谁?柳岩说孙悟空。马东老师立刻一本正经地问:“因为他有金箍棒吗?”。



抛开这是一个荤段子不谈,我们可以看到发散型思维的部分特点:


一件事就像一颗树,正常思维总是聚焦它最核心的意义——树干,而发散型思维注意到的是树枝、树叶、树根……


那么逆向思维呢?我们很熟悉的“司马光砸缸”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案例。如果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的逆向思维,是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逆向思维同样聚集于最核心的意义——树干,但它的方法是反思:为什么这是树干,而不是一个大的树枝呢?


区别2:常规事件用发散思维,有挑战性的任务用逆向思维


以辩论赛为例,比较一下这两种思维方式的选择:


当辩手选择的立场比较平常时,常常用发散思维。此时常规思路不太容易出彩,最佳辩论策略是尝试各种不同的脑回路,从各个方向来稳定自己的立场。


当辩手选择的立场比较有挑战性时,就用逆向思维。话说多了,破绽也多。最佳策略是反驳,不管我对不对,反正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逆向思维。


所以“发散思维”的难点在于合情合理,“逆向思维”的难点在于奇诡深刻。


那么,马东又为什么要“发散思维”呢?


区别3:用发散思维拓展思考角度,用逆向思维提升思考高度


前面说,发散思维可以从各种角度拓展辩题的意义,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故意“跑题”,在跑题中缓解敌对氛围,当台上的嘉宾唇枪舌剑时,我们很容易忘了《奇葩说》是一档披着“辩论赛”外衣的娱乐节目,但马东不能忘,他是主持人,不能有倾向性,又要娱乐观众,要保证场上的气氛是欢乐轻松的,所以马东需要“发散思维”:


你可以不服,也可以委屈,但你被淘汰了。


奋斗不一定成功,但不奋斗一定很舒服。


相对而言,当“思路一边倒,气氛好好好”时,想要充分的讨论,那就需要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逆向思维了。


有些“逆向思维”不是直接对着来,而是跳出议题的常规讨论范围,重新设置一个更有高度的议题,有时就是偷换议题:


有无数人跟你说,你一定要现在有一个小孩,否则你老了以后怎么办?我们为了人生最后二十年,生活质量最差的二十年,就付出了我们的整个一生。


这两种“非常规思维”在工作中用得好,也会有奇效。


三、工作中的这两种思维


工作中,如果你遇到的是常规任务,你更需要发散思维:想一想这个任务有没有什么潜在的要求?想一想工作方法上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想一想这个工作和别人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你遇到的是困难任务,你更需要逆向思维:大家都在纠结的部分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我们面对的困难是否真的需要被解决?它的需求是否存在定义上的错误?……


“逆向思维”更长于改造式的创新。


洗衣机脱水缸的转轴是软的,摇摇晃晃,为的是高速脱水时转得很平稳。不过,一开始这个转轴是硬的,因为一般的转轴都是硬的,但脱水时会产生剧烈的颤抖和噪声。技术人员一开始的方案是加粗加硬转轴,全部无效,最后还是逆向思维帮了忙,为什么不能用软轴呢?终于解决了问题。


但“逆向思维”也有一个不足——不能凭空产生一个想法,发明“软轴”,需要先有“硬轴”。如果没有依靠,“发散思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胆假设,无中生有。


哲学家、科学家更喜欢凭空假设一件事情,再看看如果成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量子物理的大部分发现,都是先假设一个理论,再让大家一起找证据。


可以说,发散思维是从0到1,逆向思维就是往1后面添0。


再看一个我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难题。


四、两种思维方式判断市场风格变化


基金经理需要考虑市场风格的变化对自己投资结果的影响,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可以分别适合不同的市场环境,提出可能的答案。


1. 当前市场风格非常明显时,用逆向思维


很多人都知道“人弃我取”的投资方法,但如果投资像念几句口诀那样简单,就人人都能赚钱了。事实上,“人弃我取”的效果并不好,“别人贪婪我恐惧”的结果常常是一路踏空,“别人恐惧我贪婪”的结果是套在半山腰上。


逆向思维,并不是为了“逆”而逆,而是发现当前思维方式中的漏洞。


当前市场风格非常明显时,在投资方法上,当然是顺风格操作,相信市场的集体智慧;但在思维方法上,却要用逆向思维,考虑两个问题:


寻找当前风格下,被错误定价的个股机会;


寻找当前风格造成的思维定式下,板块整体被错误定价的机会。


在风格明确时,用逆向思维寻找下一个机会,再去考虑何时进行逆市操作。


2. 当前市场风格不明显时,用发散思维


市场风格不明显,说明投资者的看法有较大分歧,且无法统一认知,大家各买各的,市场各板块呈现无序运动。


此时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把之前的主流风格代入当前市场,之前是景气度为主的,现在还习惯于找高景气板块,之前是低估值风格的,现在还习惯于寻找低估值板块,这样就很容易被市场打脸。


此时,发散思维的作用就来了,放弃之前的思维习惯,不带风格的成见,寻找每一个板块、每一个风格此时的优劣势,特别关注:


(1)那些之前被过度压抑的因素


(2) 一些无法用基本面解释的反常现象


(3)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因素


(4)外部划时代的变化


……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这两种能力呢?


五、洞察,知识与人生阅历


通常人与人的闲聊往往只有“发散”,没有“思维”,聊天的内容从天气到热点新闻,再到体育、购物,任何一句都能让谈话内容“歪楼“。


“发散”让谈话氛围很轻松,但纯粹是打发时间,而“发散思维“作为一种“跑题”策略,既要跑出来,又不能跑得收不回来,要“合情”与“合理”的寻找平衡,这个发散的点,需要有强大的洞察能力。


同样,生活中有一种人,逢观点必辩,越是权威必反,只要不是自己的想法,总想找出点破绽来,这也不是“逆向思维“,而是“逆反心理”的“中二病”。真正的“逆向思维“总能给别人一个新角度,同样需要对人性的洞察。


洞察力训练,就是“非常规思维“最重要的训练方法。


有一个议题是“选择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蔡康永的立场是“选择爱我的人”,但理由已经完全跳出了原来“爱的价值”的议题,发散到“爱的感受”这种很感性的层面。这就是一个发散型思维的洞察:


我们常常不够爱自己,我们常常需要透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发现我们自己有多么好。(蔡康永)


这也是蔡康永的一贯风格,这种对人性的认识,来源于丰富的人生阅历,长期的人性观察,这些沉淀越丰富,发散思维的价值才越高。


很明显,辩手们实在是太年轻,《奇葩说》常常讨论婚姻问题,但场上选手大部分都是未婚,所以他们的洞察力大多属于“逆向思维型的洞察”:


“相爱的人不需要结婚,结婚是因为怕有一天他不爱我了”,这个典型的逆向思维是用正向思维反推,而不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是一般职业辩手的主要思路。


这种逆向思维的洞察力来源于“思维方式训练+知识积累+知识迁移”。


一般人以为口才靠的是嘴皮子,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知识积累与知识迁移。一般大的辩论赛事,辩题提前几天下来后,辩手都要查阅大量的论文,再把其中的学术观点转化为论点论据,现学现卖。


人的“非常规思维“能力的提升,一般都是先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提升“逆向思维”的能力;再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提升“发散思维”的能力。


所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