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小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神了。这两天,又是一波狂吹 ChatGPT。


大部分人要么是看不懂,要么是雾里看花,被权威左右。讨论 ChatGPT 这样的新物种,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大佬的判断也不一定是对的。如果思考逻辑是王慧文李慧文都闪亮入场了,我看不懂大概是自己格局低了,然后慌张不已,仓促应对。那我觉得,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被割韭菜。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从元宇宙,到 Web3,再到 ChatGPT,我曾经见过诸多绝妙且让人心潮澎湃的比喻。你现在还可以搜到。比如,“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下一代是元宇宙互联网”“Web3将带来一股互联网的革新浪潮,去中心化才是互联网的核心”“ChatGPT是继互联网和iPhone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能想象到一个场景:大早上的,一个背着双肩包,睡意朦胧的互联网人,在天通苑站使尽全力挤上地铁,又艰难地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认真地刷着朋友圈。当他看到各个新闻媒体以及投资人对 ChatGPT 的吹捧时,眉宇间闪动着一种叫希望的东西。拥挤的日子里,瞬时有光照了进来。


追逐新机会和新机会带来的红利固然可以理解。但可怕的是,没有想清楚技术的场景,被人蛊惑,带着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匆忙下注。如果是这种状态,我确定,接下来大概率会进入一地鸡毛的境地。


上周,OpenAI 正式发布了基于GPT-3.5模型的API,令人兴奋的消息。官方列举了几个案例,包括图片分享软件Snapchat、学习平台Quizlet、生鲜电商Instacart 和语言学习软件Speak,其中,我个人的看法是,Speak的应用场景还不错,其他几款软件,看起来更多是拿着锤子找钉子,解决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


到底ChatGPT是不是一个新的机会,我到目前为止还是抱持审慎的态度。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说了一段话很是精彩,“环境复杂到这种程度,每一个讲老实话的人,都不应该假装自己手里有答案,宣称自己看得清未来。”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不要动不动就神化 ChatGPT,更不要轻易被人蛊惑。冷静下来,想想 ChatGPT 对于你的公司,你的产品而言,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解决的那个问题到底是迫在眉睫,久旱逢甘霖式的,还是边边角角可有可无的?


声明下,我不是对ChatGPT悲观。只是觉得,最近大众对此事物的情绪有些过头。我也认为,相比 Web3和元宇宙,ChatGPT确实更有想象力。前几周在直播中,还和朋友徐文浩(他是资深的 AI 创业者)聊天说到了这个话题:


在我看来,Web3、元宇宙和ChatGPT的差别是,它俩都缺少真实的C端用户。我们周围可能有人炒币,或者有人做一些研发,但是普通用户有人在用Web3吗?元宇宙也一样,虽然有人去买 VR 眼镜,但是最后它估计也就卖了几百万个,而且是像字节跳动收购 PICO 这种补贴硬件的方式。


我也有一个 VR 眼镜,一年用不了几次,所以别人贴钱卖设备给我,但我并不怎么用。而 ChatGPT 刚上线两个月就已经有1亿个人在用了,而且很多人没有海外的信用卡,但会绞尽脑汁地去想怎么弄一个账号去使用它。所以从C端视角来看,ChatGPT确实对大家有用。


但具体有什么用呢?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我觉得文本方面,它主要的场景还是信息整合和加工,比如做知识问答、模板生成、错别字检查、修改蹩脚的文字。GitHub Copilot 和 Notion AI都是这个方向,但想让它来独立创作,完全是扯淡。


上周,我还基于Notion AI写了一篇小文章。给他发了三次指令:


1. 帮我写篇文章,聊聊人生的意义。


2. 不好,引用些名人名言吧。


3. 再改下,顺带聊聊死亡,最后升华到人生的意义。


而后,AI 写出来了一篇文章。


用 PaperYY 查验,相似度只有 4.6%。也就是说,不存在抄袭的问题。但这文章有什么用呢?话倒是通顺的,但空洞无物,且让人反感。我认为 ChatGPT 根本不适合做文字方面的创作。


不要着急下结论说,ChatGPT 就相当于是多少年前横空出世的iPhone一样,它将变革、颠覆、重构、抛弃……. 哎哟,只要愿意,这样的大词,还能继续叠加。还有,投资人说的也不全对么,这么多年了,他们看错的机会还少么?


咱们先冷静下来,看看 GPT 到底可以解决哪些真问题吧。不被蛊惑,保持定力,也是一种能力。人们总是喜欢用诺基亚衰落的宏大叙事来解释错过新浪潮是多么可怕。但其实,更多的公司,则是因为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而死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小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