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宇多田(ID:hellomusk),作者:宇多田,题图来自:《死亡游戏》
这次咱们不聊自动驾驶,聊一个最近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话题。或许有些话并不好听,但希望你能思考三秒再做回应。很明显,对一些公司来说,ChatGPT即便不是幌子,也是面子。
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几场不算激烈的辩论。
在ChatGPT几乎被妖魔化的两个月里,有汽车产业的朋友兴奋地告诉我:“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干掉百度的最好时机吗?我相信ChatGPT一定能!”
与此同时,他言语之中对百度充满嫌恶,甚至于“竞价排名”这个很久我没听到的词都被多次提及,看来历史在很多人心中并没有翻篇。
他觉得,颠覆的发生势在必得。
而让我更惊讶的是,持有该观点或抱有这种期望的人,不止一个,而是很多。
当然,我也是这个想法的坚定支持者。甚至比任何人都更希望能有人能在新的时间点,干掉这个躺在PC时代搜索功劳簿上太久,只会把“创新”衔在嘴边却咽不下去的企业。
但是,我也不得不以质疑的姿态,或者说必须给乐观里多掺一些慎重。
很有意思,越是技术外围的人,越是对ChatGPT表现出的兴奋,远远大于身处其中的算法工程师,甚至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姿态。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当我们为“无人驾驶”手舞足蹈时,汽车工程师看我们时悲悯的眼神。
一位研究GPT3大模型两年的算法工程师,让我谨记ChatGPT三点即可:
第一,当前热度80%由资本与舆论烘托,而不是本身技术效果,更不是什么颠覆技术;
第二,它最大的贡献,就是意识到,以往语言模型生成的结果与人类意图并不匹配,因此想了些方法匹配上。所以,它的人情味儿足了,但却不一定是对的;
第三,假设传统搜索引擎能给出一些属于事实的搜索结果,先给模型再回应人类请求,就有可能既有拟人语气,又符合客观事实。当然,体验达到及格以上,需要砸上硬件、数据和时间。
所以,颠覆传统搜索的机会,当然是有的。
因此,我们可以笃定地说,养了OpenAI好几年,把ChatGPT嵌入搜索产品的微软CEO纳德拉,是一位高瞻远瞩的人。
但是,也必须要冷静地认识到,到底什么是做不到的。
譬如,谁最有可能翻过“硬件和数据”这两座大山?那些到处演讲和走穴的创业公司,真的有市场机会吗?以及,干掉百度的公司,到底要具备什么条件?
干掉百度
作为PC时代中国搜索市场多年且唯一的霸主,这些年百度寻求第二春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却事与愿违。
(事实上,2020年Q3以后,云和智慧交通等收入才被单独划分出来,之前都跟爱奇艺归为其它收入。)
尽管广告(在线营销)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在2020年后有了“质”的萎缩,但仍然是这家搜索公司60%的收入来源,也是这家公司屹立不倒的根本。
前年元宇宙,去年汽车机器人,今天又锚定ChatGPT,在日复一日毫无实际意义的呐喊式宣传中,百度其实始终躺在PC搜索这块遮羞布上,从没有真的试图爬出来。
“百度过得不要太舒服,这些年处于公司发展历史上最舒服的阶段。但这种舒服,该结束了。”
这位产业人对百度的评价很触动我。
首先,即便错过了移动互联网,PC市场在不断萎缩,但百度作为一只百足之虫,在国内PC搜索端拥有绝对定价权与话语权,让自己在谷歌早已不在的中国传统搜索市场躺赢十几年。
其次,与阿里腾讯略显不同,技术属性与用人工智能树立的公众形象又让这家本质卖广告的公司在2018年后,幸免遭受一些蹉磨。
第三,它在PC搜索领域没有竞争对手,资本们也不会再给它创造竞争对手——
估计哪个创业者说要打败一个旧时代和旧市场的巨头玩家,资本爸爸一定会骂骂咧咧拍屁股走人。
第四,这家公司虽然不太懂产品和落地,但却擅长把通道封死——给手机厂商的搜索预置费用高达数十上百亿,提前占领硬件入口。
直到ChatGPT的出现。
如果认真看过微软嵌入ChatGPT的Bing搜索版本,你会发现它相当于加了一个平行界面。一个是普通搜索,一个是Chat。从体验效果来看,后者仍然只是一个会说屁话逗人一乐的闲聊工具,答案错误百出。
很显然,至少在过渡期,所谓把ChatGPT嵌入搜索,还是在淋漓尽致体现一种互联网的生意本质——尽可能剥夺你的时间。
按照这个逻辑,在这个阶段,Chat也许不会对百度的搜索生意产生过大影响;但作为一种闲聊和娱乐工具,它也完全可以出现在每一个常用的社交APP里,争夺我们有限的时间。
当然,更多人想到的是(也是很多人的兴奋点)——
当未来某一天,ChatGPT真正取代了传统搜索,百度竞价排名的收入模式,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于,百度根本不用什么竞争对手,都可能把自己耗进去。
玩过ChatGPT的人都清楚,它对很多问题的回答,非常类似于不良网络编辑的“洗稿”行为——从这里截取一段,从那里截取一部分,攒成一个看起来丰满的答案,并讲得头头是道。
如果说以前的传统搜索,是把20个结果摆在面前让我们来做选择,中间插点广告。那么ChatGPT给出的答案呢?
涉及到商业、医疗与敏感问题,它背后的厂商更要对自己给出的结果负责。
权力的转移,意味着风险的转移。这与“自动驾驶L3”的权力转移之争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企业再试图给ChatGPT的搜索结果塞广告,是不是要更加慎重?如果注重用户体验和反馈,在良心爆棚的情况下又怎么去吸血赚钱?
更不用说,每一家做GPT3大模型的企业,必须要投入难预计的硬件与人力成本。
而这个时候,一旦有一个不以此为赚钱目标(或者说企业生存不倚仗这部分收入)注重良好体验的竞争对手出现,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不得不说,微软实在是太聪明了。
我查阅了微软的财报,他们来自搜索广告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个位数,但却着实敲打了搜索广告占总收入80%以上的谷歌。
当真正依赖搜索广告获利的玩家被动卷入一场技术运动,结果无论如何,都会让自己尝到苦头。
换言之,在国内,能打百度的,也必有其人。
创业没门儿
事实上,这段时间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大批ChatGPT创业公司奔涌而来,资本顺势乱投一气。
翻看很多创业宣言和采访,连ChatGPT怎么进入2C和2B市场都说得模糊不清,就能有创建企业而非研究之雄心,我只能respect。
最大的疑惑是,如果OpenAI的技术值得“抄”,那么他们商业模式怎么抄?因为OpenAI自己这几年一直都没找到最合适的载体,为此惆怅不已,也没少挨骂。
实际上,除了搜索,还没有人找到一个供ChatGPT任意发挥并能做成生意的单项市场,它必须依附而存。
什么?效仿OpenAI搞接口调用和SDK服务包?这一点完全可以回看2016~2019年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历史,还不够血泪教训吗?
两年前,我拜访一家在做消费级聊天AI、但营收来自于天气订阅付费等刚需市场的创业公司,询问他们为何不走大模型这条路,他们的回答非常直白:“真的真的投不起。我们的年收入都不够一次训练成本。”
一位给微软做过大模型的工程师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那些说花几亿就要做ChatGPT的创业公司,基本可判定是诈骗公司。
另外,如果钱不是问题,那么原始积累的大量用户有效数据从哪里来?或者说触达用户的有效渠道是什么?
也是在两年前,我在一个塞了七八台服务器的简陋小房子里,拜访一个对干掉百度搜索势在必得的北大系创业公司。但在交流过程里,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商业模式上的含糊不清。
一会儿是在2B市场帮金融企业做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一会儿又要搞面向大众的关键词搜索。产品是很不错,但却没有触达大众的好渠道,也没钱搞营销……
结果可想而知。
某种程度上,我可以言之凿凿给出一个判断:创业公司们在这新一波炒作洪流中,不过是助兴的炮灰而已。
那么言归正传,到底谁有机会干掉百度?
当然是有钱、有硬件资源、有适合ChatGPT生存的载体,又不依赖“搜索”而活的企业。
腾讯、阿里、字节,你们准备好了吗?
巨头,请进
OpenAI率先启动公测,并以此积累大量原始数据,告诉我们一个可借鉴的事实:这个产品的成功仍然跟速度有关。所以,百度版ChatGPT还没发布就先吆喝了一圈,有其必要性存在。
但是,另一边的沉默不代表腾讯阿里字节没有在做这件事。很明显,这件事巨头不入才是不理智的。
ChatGPT,的确是一个让百度潜在竞争对手们搏一搏的最佳契机。
而且搞不好,会掀了百度的老底。
历史上,百度无论是做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助手还是虚头巴脑的元宇宙,历来都是先放巨雷,下不下雨另说,反正华尔街看到就行。
而每一个过程,都试图以“我赋能你”的形式,接入这个载体,绑定那个车企。跟他们推广自动驾驶平台的蠢笨脑回路,差不了太多。
先不说“开源”这种模式在中国市场上到底经历了多少轮商业教训,事实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无大作为的“空白区域”,才会真正影响这波ChatGPT的传播效率。
仔细想一想,我们越来越多的搜索行为是不是发生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APP里?
在“内容驱动搜索”的移动互联网,存在不少更利于ChatGPT生存的载体。
当微信公众号5年前还处于全盛期时,我就曾疑惑,既然文字内容在微信平台上积累到巨大量级,那么腾讯做好搜索,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但直到现在,在微信入口的搜索效果一直都不太令人满意。而把ChatGPT直接塞在微信界面的搜索框里,或许会发生一些可怕的改变。
另外,在当下的短视频时代,无论是算力、财力还是用户数,字节“做好旗下各个数据池的搜索”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打一下ChatGPT的主意,属实浪费了。
同理也有阿里京东的APP矩阵。
而小红书作为近年来势头最猛的社交类APP之一,渐渐被很多人当做“图文最佳搜索平台”来使用。
当然,从成本角度,包括小红书、知乎、B站这类相对轻量级的社交平台,虽然不适合亲自下场做ChatGPT,但却不可忽视是一个积累用户数据的好入口。
有一个产业人士说,百度的另一个威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几亿用户都使用过ChatGPT,已经感受到了ChatGPT的无穷威力,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未来的中国版效果不好,对百度等公司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我不是很认同。
因为从目前来看,ChatGPT在回答中文和英文的表现还是有差别的,后者的表现明显更顺滑、更鸡贼。中国版ChatGPT仍有隙可钻。
当然,中国速度与占领必要入口收拢大量使用数据也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就从移动端各大APP的搜索框开始改变吧。
大而不倒?
尽管我们举双手欢迎竞争对手们踏入这片领地,但也必须考虑到另一种情况。
升级过渡期如果极为漫长,那么ChatGPT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交流和问答工具存在,传统搜索仍有自己的发挥空间。甚至于,ChatGPT最终替代不了传统搜索,百度仍有喘息空间和转机。
更重要的是,不能触碰的敏感数据范围更广,即便花大力气清理,也不能保证ChatGPT给出的答案不具备“危害”。
虽然百度的搜索商业化可以被吐槽千万次,但应环境要求设立的数据隔离与过滤机制,想必这些年也踩过很多坑。
而这些坑避无可避,竞争对手的安全团队与标注团队,势必也要耗费更大的代价去做到位。
因此,百度除了是一家搜索公司,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种我们可以涉猎的搜索范围。
也许国内有人可以做出一个良心更多一点的ChatGPT搜索产品,但也有可能,变成第二个百度。
写在最后
我的前老板是一个叱咤风云几十年的老编辑。她一直坚持,编辑必备的能力,也包括信息的搜索与整理。因此,在面试新人时,她一定会一个问题:“你平时用什么来搜索自己想了解的东西?”
而只要回答百度,大概率是通不过的。
事实上,不止媒体,对于内容质量、信息准确度以及人性化有要求的年轻一代,已经变得越来越有针对性去偏垂类渠道搜索可靠内容。这便是百度PC广告逐年萎缩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太多对历史事件仍有清晰回忆的“老人”,也许对ChatGPT本身没有什么期待,他们只是在期待一个体验感更好、不作恶的搜索竞品出现罢了。
擅吃老本的企业,永远摆脱不了被时代遗弃的命运。
我是宇多田,关注自动驾驶与半导体7年。欢迎加微信产业交流,请务必、务必备注身份,谢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宇多田(ID:hellomusk),作者:宇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