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ID:renkou8gua),作者:郑叶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博士研究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又又到情人节了!你是久战不衰的单身冠军还是恋爱中的心动达人?
没有关系!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你都逃不出商家(消费主义的陷阱)精心渲染的节日氛围。那些让男/女朋友感动到哭的礼物,有没有让你陷入选择恐惧?
贴心的严八整理了这份情人节送礼指南2023,邀你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捋一捋送礼背后的情感与策略——礼物在亲密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真的只是一种被资本创造出的需求吗?亲密关系中的礼物流动,背后又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一、礼物的双重属性
礼物作为理解社会中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概念,因其自带的经济理性与情感关切属性而广受关注。一方面,礼物被认为是经济责任的相互联结,“从长远的角度维持双方利益的均衡”;另一方面,礼物也凝结了情意,仪式化地定格了私人情感。
送礼则更具策略性。面对每年节庆日给情侣们出的“命题作文”,答得好,可能可以如商家宣传般保卫爱情,答不好可能就会成为终结爱情的“送命题”。
实际上,送礼要送好,一要契合当事双方的情感进程,二要了解对方的需求。换一个角度想,礼物毕竟还是不同于完全的商品,双方的赠礼其实是希望在仪式化的当下不断记录着彼此的感情,推进彼此的亲密度。这么想想,礼物之所以难挑,正是因为它在不同场景中差异性的工具性与情感性比例。
二、从社会关系与主体叙事维度理解礼物
在既有的讨论中,工具性与表达性被概括为礼物的不同侧面。其中,工具性礼物遵循一种交易规范,注重礼物作为物的价值,而表达性礼物则遵循情感规范,强调礼物背后的象征意义。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绕开了礼物背后金钱与情感的二元纷争,切中肯綮地提出:礼物能够安抚个体在社会关系层面的不安全感。不同金额的礼物以其复杂多样的象征意义标记了不同社会关系的界限,从而区别于礼物在金额上的纯粹工具性计算。
一方面,礼物中的金钱支出比重逐渐增大。在消费主义和浪漫文化的互构下,贵重的礼物使得浪漫互动变得更加强烈和正式,从而使恋爱关系和其他关系区别出来。另一方面,双方对于恋情或肯定或迟疑的态度借由礼物的流动得以具象化。礼物也标记着关系的肇端、进程与承诺。
另一方面,随着两性关系的平等化,消费主义、浪漫文化与变迁的性别期待彼此交融,使得两性对于礼物的理解存有分歧,最经典的例子则是每年社交媒体上关于礼物的论战。
研究表示,在传统社会中,送礼是一种性别化的仪式。男性支付礼物及约会的花销,期待女性提供相应的性报酬。而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并不依靠仪式的规模和金钱的数量确定自己的价值,更愿意将礼物中的金钱理解为男性的情感表达。女性对于礼物及其所传递信息的敏感,很大程度上与其相对劣势的情感评价相关。
社会对于女性的情感经验有着更加苛刻的评价,包括恋爱次数、相对狭窄的适婚区间与婚前性行为等。因此,女性会下意识地借助恋爱关系中礼物传递的象征性含义,不断省思与自我验证,以减少试错成本。
下面的发现均来源于所引文献访谈的梳理。
三、进击吧,礼物
1. 不同情感历程下礼物的实践逻辑
情侣交换礼物的策略权宜地围绕亲密关系发展的情况而展开。随着关系的发展,礼物交换中经济理性和亲密感情的相对比例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一方面,在送礼的策略上,恋爱初期,情侣之间会更加关注物质上对等的经济理性。由于对关系的不确定,双方希望回避同时包含经济和情感两方面的“人情债”;而当感情步入稳定期,双方在长时间的交往中逐渐建立信赖与依恋,经济理性的考量开始由单个的“我”过渡到“我们”。礼物交换中对等性被逐渐淡化,灵活性上升,例如更加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并且礼物赠送的时点也更加日常。
另一方面,礼物的意义逐渐从恋爱初期的“工具性”倾向向成熟期的“表达性”。在恋爱初期,礼物可能会通过其经济价值表达个体对恋爱的重视,并展现馈赠者的经济能力,由此打造出一种理想化的印象;随着恋爱逐渐稳定,情侣双方的礼物交换更多附着和表征了彼此的长期情感。
2. 礼物流动的类型与感知
在情人节这天收礼,根据礼物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礼轻情意重”、“足够的钱就是心意”以及“违背心意的昂贵礼物”。
(1)“礼轻情意重”:礼物的灵魂不在于其纯粹的昂贵,而在于其传达的情感。而带有日常生活的观察、准备等时间投入和劳动投入的礼物则是情感的具象表达。手织的围巾、喜欢的花、手写的明信片、担心恋人健康而特意挑选的零食……
这些都是情感充沛,无需借助金钱的象征意义来表达爱意的礼物。这些精心准备的礼物能够快速产生“对方有多爱我”的判断,从而具象化地,使得对方对自身情感和自身对对方的情感彼此印证。
(2)“足够的钱就是心意”:经由市场化话语的渗透,金钱作为情感的象征被广泛实践的礼物互动固定为相对普遍的恋爱原则。这种金钱和爱情混融的倾向常常发生于步入职场后的生活。
如果将礼物算作某种投入,在没有好点子时,金钱也是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贵重的礼物被视为对这段关系的承诺,并发挥着区别这段关系的“恋爱标记”作用,彰显着个体对感情的态度。
(3)“违背心意的昂贵礼物”:需要注意的是,藉由金钱所构筑的爱情意义并非高悬于恋爱关系之上,如果缺乏对爱人的用心与需求的洞察,则可能会反之损害关系。较为典型的反面案例包括:
没有用心,礼物过于敷衍;
尽管稍加上心,但是没有洞察对方所需;
礼物所体现的送礼人自身意志与收礼人经验与喜好的冲突。
金钱似乎是在感情无法充分流露之后才用来象征承诺,但如果完全忽视了收礼人的喜好时,金钱所带来的工具性反而会损害对方所珍惜的独特感。一言以蔽,金钱不是万能的,同时,没有感情的送礼是万万不能的。
四、多点表达,多点爱
赠礼是个历史悠久的情感仪式。而男性在这场仪式中被更多赋予了义务性的责任,在承担的同时,容易忽略了女性对其礼物及其心意的情感性期待,这是当前两性争论的焦点。
既有研究发现,在当前,两性在礼物的交换上存在高度互惠。这表明,女性人力资本的提高与经济独立性的上升,使得她们期待男性的礼物包含对等的用心与情感表达,正如她们在送礼时所努力做到的。后者常常掩饰在女性“细心”的天性中,容易被忽略。
其实抛开商家宣传的噱头,礼物的本质是在于:能否基于当前的情感进程,成功地传递本人的心意。就如前述论所体现的,“如果说朋友创造了礼物,那么礼物也创造了朋友”。礼物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服务于双方的感情,某种程度上借由双方的互动实现了恋爱关系的生产。礼物所需要传达的,是“你被重视”、“你被关注”以及“你被深深爱着”的甜蜜讯息,以证明这段关系的独特性。
在现代生活中,通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道路似乎布满陷阱,为爱和恐惧受伤的焦虑不断弥散。在恋爱关系中,礼物帮助更多规则、仪式被建立,更多意义被赋予,从而为渴求稳定爱情的青年人提供一些沿途的确定性。面对情感生活中的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性,个体难以依靠自身、独自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另一方的体贴与洞察。
如果你有时也羞于表达爱,如果你也喜欢被人牵挂的心情,那么在今天这么特殊的日子,要不要试着从一份蕴含了心思的小礼物开始?
参考文献:
[1]刘大为,郭瑞.经营爱情:大学生情侣礼物交换的实践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21,No.310(12):40-46.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1.0175.
[2]项江南.“礼轻情意重”还作数吗?——城市青年情侣礼物互赠的性别化实践[J].妇女研究论丛,2022,No.174(06):58-6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ID:renkou8gua),作者:郑叶昕,责任编辑:李婷